公司名称 | 陕西西岳旅游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成立时间 | 2018年03月12日 |
---|---|---|---|
总部地点 | 陕西省渭南市华山景区集灵路 |
简介:神农架旅游开发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09月0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等。法定代表人:张小林成立时间:1999-09-09注册资本:600万工商注册号:429021...
简介:珠海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09月0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港口及配套工程设施的开发建设管理,房地产开发(凭资质证经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技术咨询等。法定代表人:郭敏贤成立时间:...
很不错,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市场地位明显提升,成为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型企业。拥有技术力量雄厚的房地产开发专业队伍,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着力打造一流的综合型现代企业。
如何做好古城古镇旅游规划和古镇旅游开发
陕西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叙永加快乡村扶贫旅游开发建设
叙永县水尾西溪扶贫旅游开发项目自去年10 月底开工建设以来,目前,核心区内旅游设施已基本齐备。景区景观大门、观景凉亭、景观走廊、景观水潭、停车场、蜗牛广场、花池、4 公里游步道、景区内农房风貌塑造已完成曰景区核心区两条进出口通道白加黑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景区内川南民俗歌舞台、宾馆、别墅已基本完工,预计将于7 月底对游客开放。
同时,在新村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布点,景区新建党群活动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家购物中心、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和电子商务平台。该景区还将打造露天游泳、儿童游乐、民俗歌舞、自助烧烤等设施,在为西溪村村民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据了解,西溪景区与叙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画稿溪连自一体,环境优美,溪水清澈,动植物种类繁多,旅游开发借签莫干山、裸心谷等国内先进乡村旅游区规划建设,引入环保、绿化理念,建成后的西溪村将依托竹产业、生态种养殖业等旅游带动性强的产业,把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充分体现叙永县原生态乡村特色,彰显“世外桃源、画稿古村”的发展主题,打造成为以旅游产业为统领,多产业发展的生态旅游示范村,以造血扶贫带动当地群众走上致富道路。
陕西省两个地方标准《旅游特色名镇评定规范》和《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两个标准的出台,填补了陕西省村镇旅游标准化建设的空白。
陕西省此次发布的两个标准的应用对象分别为行政建制镇和行政村,申报单位按照《旅游特色名镇评分细则》和《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分细则》自评得分在800分以上者,可申报旅游特色名镇及乡村旅游示范村。
旅游特色名镇评定内容包括旅游特色、规划与建设、市场与效益、服务接待、基础设施、卫生环境、服务保障和安全管理八个方面。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内容包括组织管理、设备设施、服务接待、服务要求、安全要求、旅游效益和市场宣传七个方面。
目前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迅猛,标准化建设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陕西省旅游局将按照此次颁布的标准,对已评定的79个旅游特色名镇及120个示范村进行完善、提升及复核,对不符合标准的将取消命名。
据造价信息网了解, 近日,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下发《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街区规划汇编》(以下简称《规划》),展示了该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的历史文化、风景自然等现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各镇发展规划蓝图。
《规划》明确了2020年该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的人口规模,并按照现有规模划分为5个等级。计划到2020年,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等9个镇人口规模将在5000人以上,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等5个镇人口将在5000人和1万人之间,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等4个镇人口将在1万人至两万人之间,西安市户县祖庵镇等5个镇人口将达到两万人至5万人。同时,《规划》明确,麟游县九成宫镇、凤翔县城关镇等7个文化旅游街区规模的未来发展目标,并对各文化旅游名镇(街区)的概况、历史文化保护内容与措施以及城镇和旅游规划的发展目标、近期建设计划进行了明确。
《规划》要求,该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要按照“规划引领、保护修复、完善功能、开发利用、突出特色、宜居富民”的原则,以规划为引领、以城镇为依托、以资源为核心、以旅游为支撑,将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的保护挖掘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塑造特色镇区与街区。周至县厚畛子镇将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形成以太白山、黑河以及佛坪厅故城为特色载体,集度假休闲、文化体验和科考探险于一体的大秦岭地区精品旅游目的地;吴起县铁边城镇将规划建设成为以宋朝边城文化深度体验和民俗文化休闲为特色、自然风光观光为补充的陕北旅游名镇;旬阳县蜀河镇将建设成为陕南至武当山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省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近期将从文化保护、设施配套、环境提升、产业支撑4个方面加快建设,传承与保护古镇历史文化,加强交通运输、市政设施、教育机构、医疗保健、商业金融等项目建设,提升景观风貌与环保环卫工作,并打造历史久、特色明、产业兴、功能全、宜居住、讲实效的小镇与街区,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众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乡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促进农民致富、农村发展,为该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