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图 | 成果登记号 | 19910073[04403] |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矿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 项目类别 | 科研项目 |
该成果系“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75-16-02-05-07第8小题。是环境地质图性图件,编图范围约3万KM平方。成果由图件和说明书组成。图件在地基础上,反映了三峡工程库区地层岩体的坚固性;反映了地质构造、区文地质及外动力地质现象等基本条件,并划分了稳定区、基本稳定区、不稳定区等四种类型,划分出十六种斜坡类型;反映了三峡库区的地质工程活动的环境地质问题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反映,并对三峡工程及其它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环境地质分区,共,九个亚区,二十四个段,建立了评价模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进行评价,分为好、较好、较差三个环境地质质量等级,在图上用普染最高层次。说明书还深入分析了地质环境与三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对提出了三峡地区地质环境的开发区划模式,指出了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策。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10073[04403] |
项目名称 |
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地质分区评价预测图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矿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 |
主要完成人 |
欧正东、何儒品、谢烈平、易升 |
主题词 |
环境地质分区;环境地质图;长江三峡 |
三峡工程是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经过全体建设者、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移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三峡工程于2009年如期完成了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0年10月试验性蓄水...
1、不太乐观 1、前 言 三峡库区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位,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推进的重点开发地带。三峡工程修建后,可根本改善川江航道,使万吨船队直达重庆。三峡库区的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
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在这漫长的梦想、企盼、争论、等待相互交织的岁月里,三峡工程载浮载沉,几起几落。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20世纪90年代,经过中华人民共和...
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一、编制依据 1.国家、重庆市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制度和规程; 2.水利部《关于发布 <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分析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库区城镇发展类型、时空过程,揭示库区城镇变化的驱动力,探索了城镇扩展与人口城镇化关系,研究城镇环境变化特征。三峡库区城镇规模发展不均衡,库尾城市规模庞大,库中、东部区县级城市规模较小,而乡镇的比例占城镇面积24%;在过去15a中,建城区规模扩大172%,高于全国省会城市发展水平72%;三峡库区城镇规模扩大的同时,东西城镇规模差距逐步缩小,三峡工程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镇发展以侵占了优质耕地资源为代价,耕地占城镇变化83%;城镇用地变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城镇空间发展快于人口城镇化过程,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不及全国省会城市平均水平,在2007年城市化率低于全国水平13%,差距进一步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受地形和土地资源的限制,城市分维数和坡度分别增加1.2%和1.04°,城市向潜山区扩展或搬迁的同时,城市空间的完整性下降。
该成果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75-16-02-05-07子课题。图系由地质矿产图、岩土型图、库区及邻近地区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图、地貌及外动力地质现象及稳定性评价预测图、环境水文地质图、环境工程地质图和环境地质分八张图组成。图系深入研究和反映了库区地层和岩体坚固性、地质构造、区域地貌与斜坡变形特征、地质资源特征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等。对质量进行了定性、定量评价,进行了分区评价预测,为地区地质环境的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为三峡工程库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环境地质资料。 2100433B
成果登记号 |
19910077[04407] |
项目名称 |
三峡工程库区环境地质图系及总说明书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矿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四川省地矿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湖北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矿部宜昌地矿研究所、地质力学研究所、西安地质学院 |
主要完成人 |
欧正东、吕其发、彭传孝、肖树棠、江安凤 |
主题词 |
环境地质图;水库;说明书;长江三峡 |
成果登记号 |
19920077[05336] |
项目名称 |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评价与预测 |
第一完成单位 |
地质矿产部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心、地质矿产部环境地质研究所等16个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韩宗珊、钟立勋、欧正东、张雍、夏鹏翅 |
主题词 |
环境影响评价;诱发地震;边坡稳定性;淤积;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