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同种或异种的个体间借分泌的化学物质相互吸引或排斥、抑制的现象
中文名称 | 生物种间化学交互作用 | 目 的 | 为人类服务 |
---|---|---|---|
释 义 | 质相互吸引或排斥、抑制 | 行为方式 | 攻击和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
L9(3 4),9为下角标,4为上角标,没有空白列。实验安排情况表所示,每一行代表一组实验,一共进行9组实验,1、2、3、4列分别代表不同的因素的不同水平。如,第4组实验是 1号因素的第2水...
隔一布一,间距还按原图设计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便于灵活实施教学过程,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能非常灵活地实施教学过程,它比普通的多媒体增加了好多实用的功能,并且这些功能是一般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所不具备的。
对塑木地板进行抗弯性能测试,分别选取25%和75%两种应力水平进行疲劳/蠕变试验。研究了塑木地板在疲劳/蠕变复合作用下的断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蠕变应变也随之增加,75%应力水平时产生的应变为25%应力水平时的3倍;其疲劳/蠕变曲线与纯蠕变曲线十分相似;在25%的应力水平作用后,材料的剩余抗弯强度为原来的94%~97%。
针对个体日常出行行为中自行车方式选择和活动模式间交互作用进行研究,采用蚌埠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分析了不同活动-出行链模式下自行车方式选择差异,建立了协同进化Logit模型,探索了自行车方式选择和活动模式间相互影响.研究表明,以通勤出行为基础的活动模式下自行车使用较频繁,以休闲娱乐为基础的活动模式下自行车使用较少.将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的个体倾向于选择简单、非通勤类出行链模式.模型中考虑两者间交互作用后,有效提高了自行车方式选择和活动模式选择的预测精度.
风沙干扰影响沙生柽柳(Tamarix taklamakanensis M. T. Liu)群落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经调查、试验和探索后认为,沙生柽柳群落形成于低湿风蚀洼地,发展于沙埋地,死亡于风蚀地和重度沙埋地。在群落形成初期,风蚀形成的洼地为沙生柽柳种子发芽生根创造了适宜的生境,但高矿化度水胁迫使得沙生柽柳幼苗保存率较低;在群落发展期,沙埋促使沙生柽柳灌丛茁壮生长。在群落衰落期,风蚀或沙埋导致沙生柽柳灌丛消亡。即在沙生柽柳群落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风沙干扰具有促进作用;而在沙生柽柳群落的衰落过程中,风沙干扰则具有加速衰亡的作用。此外,结合沙生柽柳生境分析认为,在高干扰和高胁迫情况下,荒漠地区耐胁迫的沙丘先锋植物仍可以生存,这一结果是对CSR对策的补充。
沙生柽柳是中国西部荒漠地区流动沙丘上优良先锋固沙造林树种,也是中国特有种,对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物区系的特点和本属的系统发育均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应在集中分布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破坏,并大量培育和栽植,扩大种植面积。各地沙生植物园应引种栽培。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仅是物种的保护,还应包括基因、生境、生态系统和景观不同层次的保护。结合一些特有珍稀物种,建立必要的自然保护区才能达到全面综合保护的目的,例如,在中国建立塔克拉玛干沙生柽柳的自然保护区,既保护了沙生柽柳,也保护了寄生该植物的名贵草药-管花肉苁蓉,还保护了该植物分布区内的野骆驼。实现由物种到生态系统、景观全面综合保护的作用。
列入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Ⅱ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在园林设计上通常将适用于岩石园的植物通称为岩生植物(岩生花卉)或岩石植物。它包含以下内容:
(1)高山植物
所谓高山植物通常是指自高山乔木分界线以上至雪线一带的高山地区分布的植物。高山地区风力大,水分蒸发量大,日温差大,光照强且光谱中的蓝紫及紫外线多,土层薄且土壤贫瘠。这些综合生境决定了高山植物通常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如植物低矮、匐地或呈莲座状生长,被绒毛,叶小或肉质或有厚的角质层,但根系发达,花色鲜艳。在地形复杂的区域,还有阳生、阴生、旱生及湿生等不同的生态类型。但是,由于高山地区气候与山下的气候迥然不同,高山植物引种到低海拔处,只有部分种类能在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空气流通、夏季保持凉爽和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因此,引种驯化高山植物是一项持续和长久的工作。
(2)低矮植物
有些植物虽然并非高山植物,但植株低矮或匍匐,生长缓慢且抗逆性强,尤其是抗旱、抗寒、耐瘠薄,管理粗放,适合应用于岩石园中。这类植物主要有矮小的灌木、多年生宿根和球根花卉以及部分一、二年生花卉。
(3)人工培育的低矮的可适用于岩石园的栽培品种
通过人工育种手段而得到的各种低矮或匍匐的适用于岩石园的品种。
编 号 34
定 名 人 (Erceg.) Geitler
参考文献 Cyanophyceae p. 722, 1932.――Tolypothrix setchelliivar. epilithica Erceg., Acta Bot. Inst. Bot. R. Univ. Zagreb. 1, 90, Taf.2, Fig.6,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