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 加强污水管理,特别对医院、畜牧场、屠宰场、制革厂等污水的生化处理及消毒灭菌净化的监督与管理;
② 控制向水城排放含氮磷的废水;
③ 加强水生生物监测等 。2100433B
1.病原微生物数量大,来源多,分布广。
2.钩端螺旋体、病意和寄生虫及卵等常与病原菌共存而污染水体。钩端螺旋体来源于带菌宿主一猪和鼠类的尿液,它以水为媒介,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出血性钩端螺旋体病。
3.寄生虫通过卵或幼虫直接或经中间宿主侵入人体,使人患寄生虫病。其卵和幼虫可以在水中长期生存。
4.传播疾病的昆虫,如蚊、蚋、舌蝇等,其生活史中某一阶段需在水中度过,它们传播多种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很大。
5.此外,某些藻类在水中营养元素(如氮、磷等)过剩时,会大量繁殖,改变水体感官特征,使水体带霉烂气味,严重时可危及鱼类等生存。
6.大坝、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原来流动的水体成为静水水体。消落区和较浅的掩没区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昆虫幼虫和某些寄生虫中间宿主适宜生存繁殖的场所。
水体生物污染是由水体接纳医院、畜牧场、屠宰场和生物制品厂等的污水以及城市污水和地表径流而引起的。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病愿菌、病毒和霉菌)、寄生虫或卵。病原微生物水污染危害的历史最久,仍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人类健康 。
为限制光污染而制定法规、规范和指南,国外早在70年代已出现,而我国一直处在“光污染” 环境立法的空白点。1972年苏格兰的安德鲁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堪培拉的斯托姆诺天文台就已提出天空光影响天文现象的问题。...
水污染防治的核心是 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水污染事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建立和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开拓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水污染税制度。 采取防治措...
颁布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时间: 1995-10-30 颁布实施时间: 1996-04-01 颁布发文文号: 令第58号修订时间: 2004-12-29 修订实施时间: 2005-0...
生物水污染是指有害生物进入水体或某些水生生物异常繁殖引起的水污染。
对水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始于70年代末期,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尤其是近几年,党和国家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在逐步增加,全社会环境保护的意识普遍提高。“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开展了“三河三湖”的水污染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测验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C)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 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则应( D) A、由环保部门责令拆除或关闭 B、由环保部门下达罚款通知 C、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3、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 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A)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 D、一个月 4、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 B) A、湖泊 B、海洋 C、江河 D、地下水 5、 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 C) A、国家《地面水
水污染的生物净化,见土壤-植物系统的净化功能。
水污染的生物净化,见土壤-植物系统的净化功能。
正文
水生生物是在不断地同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若将水生生物置于试验条件下,改变它原来的生活环境而引起机能失常或死亡,并以此为指标,同正常状态相比较,即可得知作用物质(或因子)的质和量。测试时间有短期(如24、48、96小时)的急性试验和长期(如数月、数年)的慢性试验。测试方式有静水式生物测试和流水式生物测试两种。测试生物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测试可以在实验室内进行,也可在野外将生物置于污染水体中进行。测试指标常用一定时间内半数致死浓度(LC)表示。此外,也可用生理、生化、行为等指标来表示。
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水污染的生物测试对于监测水环境质量变化,确定单种毒物作用下的安全浓度,观察多种毒物联合作用下毒性的变化,制订毒物或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和渔业水体的水质标准等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生物测试方法简单,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又能综合反映毒物的毒性或污染的状况,因而被广泛采用。在水污染研究中,生物测试已经成为监测和评价水体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为了保护渔业水体,自50年代开始,进行关于毒物对鱼类影响的测试工作。
现行的水生生物测试方法,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还是回避反应实验,都有待进一步精密化和规范化,以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2100433B
本词条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在线数据库 提供内容 。
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转移和转化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处理方法。需要达到以下目标:(1)要求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得到透明的处理水;(2)尽量去除氮、磷等营养盐类;(3)尽可能减少产生的污泥量;(4)尽可能将有用的物质作为资源加以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