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拯救水环境规划先行
第一节 水的反思
一、水——人类文明的摇篮
二、以怨报德,水污染积重难返
第二节 水污染防治任重道远
一、水污染防治系统的组成
二、规划的任务与目标
三、规划的一般方法
四、规划的类型与技术路线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规划的依据
一、规划要素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第四节 规划基本原理
一、大系统分解协调
二、水环境承载力与水环境容量
三、污染物总量控制
四、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
五、“全部处理”或“全不处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环境功能区与污染控制区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环境功能区”与“水功能区”
二、各行其道,不利管理
三、“联合区划,各自命名”值得提倡
第二节 水环境功能区与水环境功能区划
一、定义与特征
二、功能区划分的原则
三、功能区划分的方法与过程
四、功能区分类
五、海域水环境功能区
六、功能区目标可达性分析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区
一、定义
二、控制区边界与小流域识别
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四、污染控制区与行政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环境容量与允许排放量
第一节 概述
一、水环境质量与污染物排放的响应
二、从环境容量到允许排放量
第二节 水环境容量
一、基本概念
二、环境容量的特征
三、河流水环境容量
四、湖泊水库的环境容量
五、河口水环境容量
六、海域的环境容量
第三节 水体的纳污能力
一、纳污能力与混合区
二、河流纳污能力
三、湖泊水库纳污能力
四、河口纳污能力
五、海域的纳污能力
第四节 允许纳污量与允许排放量
第五节 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分配
一、分配的原则
二、最优化方法
三、公平分配法
四、合作博弈
五、排污权交易
六、各种分配方法之比较
附录:河流纳污能力(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算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第一节 污染源与污染物
一、污染源及其分类
二、污染物的分类
第二节 点污染源解析
一、点污染源的特征
二、工业污染源解析
三、城市生活污染源解析
四、农村(业)点污染源解析
五、交通污染源
第三节 点污染源预测
一、废水量预测
二、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第四节 陆地面污染源估算
一、陆地面污染源的特征
二、陆地面源发生量估算
三、陆地面源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第五节 大气干湿沉降与水体内源污染
一、水污染物的大气沉降
二、污染物在底泥中的积累与释放
三、投料网箱养殖污染
第六节 面污染源参数调查
一、流域地形及土地利用识别
二、社会经济调查
三、现场试验
附录:污染源仿算算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数学模型
第一节 基本水质问题
一、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混合过程
二、生物化学分解
三、大气复氧
四、光合作用
五、藻类的呼吸
六、底栖动物和沉淀物耗氧
第二节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一、湖泊水库的水质特征
二、完全混合模型
三、湖泊模型中的参数
四、湖泊叶绿素浓度与营养物质的关系
五、湖泊的营养水平判别
六、湖泊水库的生态系统模型
第三节 一维河流水质模型
一、河流的概化
二、单一河段水质模型
三、串联反应器模型
四、多河段水质模型
五、含支流的河流矩阵模型
第四节 二维河流水质模型
一、解析模型
二、正交曲线坐标水质模型
第五节 河口水质模型
一、河口水质特征
二、一维解析模型
三、一维有限段模型
第六节 海湾水质模型
一、近区模型
二、过渡区模型
三、远区模型
第七节 面源模型
一、概述
二、黑箱模型与灰箱模型
三、面源污染的发生与迁移
四、黑箱模型
五、灰箱模型
六、集中参数模型与分散参数模型
七、常用面源模型简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水污染防治方案的建立
第一节 点源污染防治的备用技术
一、城市污水处理
二、工业废水处理
三、畜禽养殖场的废水处理
四、污(废)水深度处理
第二节 面源污染防治备用技术
一、农村面源治理
二、城市面源控制
三、面源污染的综合性治理"para" label-module="para">
四、底泥污染治理
第三节 节水减排技术
一、城市污水回用
二、工业节水
三、农业节水减排
第四节 水污染防治其他备用技术
一、跨流域(境)调水
二、择地排放
三、“禁磷”、“限磷”
四、监测预警
第五节 水污染防治方案的生成
一、方案生成的原则
二、方案生成的方法
三、初始排污权分配策略考量
四、方案生成的过程
五、生成规划方案的约束条件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水污染防治规划的情景分析与决策分析
第一节 情景分析概述
一、概念与特点
二、情景分析的体系框架
三、情景分析的步骤
四、情景分析的局限性
五、情景分析与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二节 备选方案的全面评比
一、方案评比过程
二、水生态"para" label-module="para">
三、经济影响分析
四、社会影响分析
第三节 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与对策
二、决策分析的阶段
三、决策分析的层次
四、决策分析工具
第四节 水污染防治规划决策分析方法
一、费用"para" label-module="para">
二、多目标规划
三、层次分析方法
四、多准则决策分析(SMAT)
参考文献
第八章 规划的编制、实施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规划编制与审批
一、编制阶段
二、组织
三、审批
四、公众参与
第二节 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一、流域协调机制
二、修订环境标准
三、修订排污费征收办法
四、加强水质监测和污染源监测
五、公众参与
第三节 水污染防治及其规划案例
一、泰晤士河水污染控制
二、特拉华河口水污染控制规划
三、琵琶湖的污染防治
四、第一松花江水质规划
五、鸭绿江下游水污染控制规划
六、沱江(内江段)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七、淮河水污染防治规划(~)
八、赣江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
九、佛山市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控制规划(~)
十、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十一、南海区水环境保护规划
十二、美国TMDL计划
案例述评
参考文献
本书归纳和整理了近30年或更长一段时期里国内外在水污染防治规划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基本方法学和技术路线,并对水污染防治的适用技术进行了评述和推介。
本书将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归纳为八章,较全面地论述了规划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包括总论、功能区划、环境容量、污染源解析、水质模型、水污染防治方案、情景与决策分析、规划实施与案例;在理论探讨和方法学研究的同时,还引用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
本书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规划与管理学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规划及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水污染防治的核心是 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完善水污染事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建立和健全排污权交易制度,积极开拓排污权交易市场;建立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水污染税制度。 采取防治措...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颁布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时间: 1995-10-30 颁布实施时间: 1996-04-01 颁布发文文号: 令第58号修订时间: 2004-12-29 修订实施时间: 2005-0...
国务院通过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5年污水治理投万亿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 会议提出, 到2015年,要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全面 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 重要地下水饮水 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 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 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点击查看 >>>环保板块领涨股 ) 东方财富通手机炒股软件 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 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 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 为达到上述目标, 会议提出以下措施: 抓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 划定地下 水污染治理区、 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 依法取缔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限期治理地下水污染隐患; 严格控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测验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C)应当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国务院 2、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 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则应( D) A、由环保部门责令拆除或关闭 B、由环保部门下达罚款通知 C、由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关闭 3、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 的期限最长不超过( A)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 D、一个月 4、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适用范围是( B) A、湖泊 B、海洋 C、江河 D、地下水 5、 依据《水污染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水质,适用( C) A、国家《地面水
本书将原有农作物育种、园艺作物育种结合起来,建立全新的面向整个植物的育种原理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性和新颖性。
内容介绍
《同济大学研究生规划教材:景观植物应用原理与方法》讲述了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景观的评判是以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目标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同济大学研究生规划教材:景观植物应用原理与方法》从园林植物景观构建的基本原则、内容与方法、步骤、表现手法到实际案例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将会给从事园林景观方面的工作人员有很好的借鉴。
2100433B
(上册)
第一章 绪 论(1)
1-1 《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的研究对象(1)
1-2 《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的性质、任务与作用(2)
1-3 《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课程的学习方法(3)
第一篇 机械设计总论
第二章 机械设计概述(4)
2-1 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结构(4)
2-2 机构的组成及运动简图(14)
2-3 机械设计的概念及其特点(19)
2-4 机械设计中的互换性和标准化(27)
2-5 机械设计中的强度问题(31)
2-6 机械设计中的刚度问题(39)
2-7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磨损和润滑(40)
习题(46)
第三章 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尺寸精度设计(48)
3-1 《极限与配合》GB/T1800的基本内容(48)
3-2 光滑圆柱体结合尺寸精度设计的基本方法(71)
3-3 未注公差尺寸的精度(89)
习题(90)
第四章 形状及位置精度设计基础(92)
4-1 概述(92)
4-2 基本术语(93)
4-3 形状精度设计基础(95)
4-4 位置精度设计基础(100)
4-5 公差原则(113)
4-6 形状与位置精度设计的基本方法(122)
习题(128)
第五章 机械设计中微观几何形状精度设计基础(131)
5-1 概述(131)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133)
5-3 对零件表面规定粗糙度要求的基本方式(138)
5-4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代号及其注写(144)
习题(148)
第二篇 机械零部件和机构设计
第六章 联接(149)
6-1 螺纹联接(149)
6-2 键和花键联接(176)
6-3 其他联接简介(187)
习题(192)
第七章 螺旋传动机构(194)
7-1 螺旋传动机构及其应用(194)
7-2 螺旋传动机构的效率(197)
7-3 螺旋传动机构强度设计要点(201)
7-4 滚动螺旋传动机构概述(203)
习题(204)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206)
8-1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206)
8-2 机构设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210)
8-3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219)
8-4 空间连杆机构简介(244)
8-5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46)
8-6 平面机构力分析(261)
习题(273)
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81)
9-1 概述(281)
9-2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设计(288)
9-3 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296)
9-4 盘形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设计(306)
9-5 空间凸轮机构简介(310)
习题(313)
第十章 齿轮传动机构参数设计(316)
10-1 概述(316)
10-2 齿轮齿廓(318)
10-3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啮合特性(321)
10-4 渐开线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323)
10-5 齿轮传动机构的失效形式(346)
10-6 齿轮传动机构的受力分析(349)
10-7 齿轮传动机构的强度条件(353)
10-8 齿轮材料和许用应力(364)
10-9 齿轮传动机构强度条件计算实例(369)
10-10 齿轮传动机构的设计(370)
10-11 齿轮传动设计实例(380)
10-12 其他齿轮传动机构简介(384)
习题(389)
第十一章 齿轮传动机构的精度设计-(391)
11-1 概述(391)
11-2 齿轮传动机构的使用要求(392)
11-3 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加工误差(394)
11-4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及侧隙的评定指标(397)
11-5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设计基础(410)
习题 (425)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