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日,成都水污染事件:位于郫县三道堰的市自来水六厂发现水质异味,怀疑水源被污染。水压不足,成都市主城区开始陆续报告用水困难。4月2日都江堰市崇义镇境内柏木河污染,系牌号为川U-23880的江淮牌货车违法倾倒垃圾所致。
倾倒垃圾为约4吨废旧塑料、有机玻璃熔炼残留物,从涉案车辆提取的残留物与事发地现场提取样品化验比对,所有理化指标完全吻合。
●2010年7月12日下午 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7月3日福建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紫金矿业直至12日才发布公告,瞒报事故9天。
●2010年7月30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通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吉林、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启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确保群众饮水安全。2100433B
污染水质的样本可以进行物理或化学测试,方法很多。可根据精准要求和污染物特征选用。
常见的物理测试有温度、固体浓度(如总悬浮固体)和浊度。
水样本也会用到分析化学来检验。许多现成的测试方式可以用于检验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常用的方式包括检验pH值、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营养素(硝酸盐和磷化合物)、金属(包括铜、锌、镉、铅和汞)、油、总石油烃含量和农药等。
许多污染时间与时间紧密相连,特别是雨季来临时。由此,匆忙搜集的样本常常不足以确定污染水平。在搜集这类数据时,科学家常常使用自动取样机定时取样。生物样本测验要从水体搜集动植物资料。根据测试种类要求,生物体可能会在测量后放回水体,或通过生物检定法进行解剖来确定毒性。
水污染是指对水体(湖泊、河流、海洋、含水层及地下水等)的污染。若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就直接或是间接的排放到水中,就会引起水质污染,造成环境退化。水质污染会影响整个生态系,包括水体内的所有动植物。这类的影响不只是针对个别物种或是特别地区的一些生物,也会对整个自然界造成影响。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一些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0%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水体污染影响工业生产、增大设备腐蚀、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使生产不能进行下去。水的污染,又影响人民生活,破坏生态,直接危害人的健康,损害很大。
为此对水污染的分析、检测是至关重要的,这离不开对污染水体的水质抽样的过程。通过水质样本获得的数据可以对整个流域水质的污染级别进行划分,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无污染。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 近年来,特大突发水污染事故发生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就显得很重要。尽管有些水污染事故是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有...
赤潮和水华都属于水污染。赤潮多出现于大海,显红色,大量覆盖容易使水生动植物缺氧,大量死亡,还有一种石油开采泄露,随着洋流会造成大面积水污染,致使鸟类沾染上石油,身子变重,无法飞翔。水华出现在湖里,显绿...
水资源变化大的原因有两方面,一个是气候、自然的变化,我们应采取适应性的对策,一个是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变化,我们应采取人、水和谐的措施。总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所谓的人定胜天”。水资源发展措施...
南水北调中线是最先建设的输水工程,其建成将有效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同时也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作为一条远距离调水工程,跨越多个不同的流域,多个省级行政区域,任何不当行为都会给输送的水体带来水质污染甚至造成重大水污染事件。而近年来,国内频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则暴露出我国水污染应急机制还非常的不健全,以及监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晰,公民知情与参与程度不够等种种弊端。所以在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尽快建立和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中水利工程的应急运用方式主要有\"拦\"水、\"排\"水、\"截\"污或\"引\"污、\"引\"水等,可以采取单个或多个既有工程的运用,也可建设临时工程。应急运用时,要考虑防汛、用水、抗旱和水利工程的基本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对水利工程的运用,应确定合理的启用条件和限制条件,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抽样又称取样。从欲研究的全部样品中抽取一部分样品单位。其基本要求是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单位对全部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抽样的目的是从被抽取样品单位的分析、研究结果来估计和推断全部样品特性,是科学实验、质量检验、社会调查普遍采用的一种经济有效的工作和研究方法。
一般抽样的过程如下:
1、界定总体
界定总体就是在具体抽样前,首先对从总抽取样本的总体范围与界限作明确的界定。
2、制定抽样框
这一步骤的任务就是依据已经明确界定的总体范围,收集总体中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并通过对名单进行统一编号来建立起供抽样使用的抽样框。
3、决定抽样方案
4、实际抽取样本
实际抽取样本的工作就是在上述几个步骤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所选定的抽样方案,从抽样框中选取一个个抽样样单位,构成样本。
5、评估样本质量
所谓样本评估,就是对样本的质量、代表性、偏差等等进行初步的检验和衡量,其目的是防止由于样本的偏差过大而导致的失误。
在分层抽样中,采用分层比例抽样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及对总体数量指标的估计值的确定,避免出现简单随机抽样中的集中于某些特性或遗漏掉某些特性。
它是根据某些特定的特征,将总体分为同质、不相互重叠的若干层,再从各层中独立抽取样本,是一种不等概率抽样。分层抽样利用辅助信息分层,各层内应该同质,各层间差异尽可能大。这样的分层抽样能够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总体估计值的精度和抽样方案的效率,抽样的操作、管理比较方便。但是抽样框较复杂,费用较高,误差分析也较为复杂。此法适用于母体复杂、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数量较多的情况。
1.验收抽样检查
验收检查是指需方(即第二方)对供方(即第一方)提供的检查批进行抽样检查,以判定该批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决定对该批是接收还是拒收。验收检查也可以委托独立于供需双方的第三方进行。
2.监督抽样检查
监督抽样检查类似于验收检查对孤立批的抽样,但由于质检机构能力的限制,往往不可能采用计数标准型那样的大样本,而只能采用小样本抽样的方法。鉴于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可能采取较严厉的处罚措施。因此,对受监督方的保护必要时予以优先考虑,即把供方风险控制为较小的数值,在此前提下只能放松对需方风险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