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登记号 |
20200683 |
成果名称 |
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和质量评价研究 |
第一完成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要完成人 |
何珍文、花卫华、汪新庆、李新川 |
研究起始日期 |
2016-06-01 |
研究终止日期 |
2017-05-01 |
主题词 |
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模型质量评估 |
根据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和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的总体目标任务,本课题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继续开展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标准研究;设计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标准配套软件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并开展试点验证;继续开展三维地质建模不确定性分析和质量评估研究,并开展试点验证;开展云环境下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管理技术试验;研制三维地质模型的平面多边形边界求解算法和.Net环境下三维地质模型数据质量检查工具。,根据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和质量评价研究课题的总体目标任务,本课题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继续开展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标准研究;设计三维地质模型元数据标准配套软件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并开展试点验证;继续开展三维地质建模不确定性分析和质量评估研究,并开展试点验证;开展云环境下的三维地质模型数据管理技术试验;研制三维地质模型的平面多边形边界求解算法和.Net环境下三维地质模型数据质量检查工具。 2100433B
三维的图从理论上讲,是不能改成二维平面的,(换句话说,能转换成二维平面,指从平面视图的角度来说)。在三维视图中,输入命令PLAN——回车(默认命令下的当然UCS)就可以转换为二维平面图了。
bim是什么bim是什么,BIM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的简称(建筑信息建模)是一个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管理各阶段统一协调的过程,是把使用标准的理念转换成相应数据的操作...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为解决三维地质模型不确定性问题突出、精度难以评价的难题,分析了三维建模过程中误差来源,提出采用C-F方法对三维地质模型各阶段不确定性进行统一度量,以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精度有效评价。以扎哈淖尔露天矿为工程实例,构建了扎哈淖尔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精度评价体系,以解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确定了各证据的可信度,以简单有效的AHP方法确定了各证据权重,经证据的合成与传递,有效地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精度定量化评价,最终确定了扎哈淖尔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的可信度为0.783。经实际采动量核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提高了模型实际应用价值。
《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丛书》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概念和数据来源
第3章煤矿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算法
第4章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动态修正技术
第5章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应用的关键技术
第6章二维GIS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第7章三维可视化集成数据处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第8章系统功能模块及实现
参考文献
地测信息是高科技煤矿建设和生产的基础。其中,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与此相关的二维基础软件平台、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不仅为高科技煤矿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多维空间信息处理方法,而且提供了可视化的决策工具。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标志着传统矿山逐渐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概念和数据来源,煤矿三维模型的自动生成算法,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的动态修正技术,煤矿高精度三维动态地质模型应用的关键技术,二维GIS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三维可视化集成数据处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以及系统功能模块及实现。
项目名称:国内某湖底隧道三维地质模型
使用软件:EVS
项目背景:根据已有勘察数据(钻孔数据),利用EVS来建立该隧道三维地质模型,并在建模后导入结构构件且进行基坑开挖工作,在地下工程中的开展BIM技术的应用。
地层分离模型
项目工作量:本次建模范围长约10.8公里,建模主要使用到的数据为原始钻孔数据(约100个钻孔)。
钻孔分布展示
项目特点:
1.数据库整理:本次建模主要运用到的是钻孔数据,利用Access建立地质钻孔数据库并通过Matlab数据提取等功能自动筛选出建模所需要的数据,在既保证效率的情况下,也保证结果的准确。
2.EVS建模:数据整理完毕后连接EVS的各类功能的模块形成逻辑网来完成建模。在构建出三维地质模型之后,并不意味着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已经结束,在这个阶段中要需返回数据资料中,根据已收集的二维地层剖面图,进行模型剖面与已知剖面的拟合,找出软件在构建模型时实际不符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的修改和适当的增减钻孔数据(虚拟钻孔)。已知剖面与模型剖面的拟合过程即为模型接近实际情况的过程,因此,模型完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3.导入结构构件:三维地质模型创建完成后,可以导入设计部门做好的结构构件,例如各种支护结构构件,从而更好的对模型进行展示,并判断设计方案在地层中的准确位置和周围的地质情况,为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提供更直观更快捷的参考。
EVS建模思路
剖切模型
软件优势:地下工程勘察作为建筑业中的一环,长期游离于BIM之外。通过本案例初步实践表明,利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EVS将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三维可视化,实现上部建筑与其地下空间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融合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它将本地区的地质概况直观地展示给工程项目人员,并为其他部门提供三维可视化的数据,进一步提升本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为今后地下工程BIM技术的实践和推广提供应用参考。
围堰下的基坑开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