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理学早期主要是对地表各类水体及其区域自然条件进行描述和制图。近代由于研究中数理技术的渗透,在定性描述之外又出现了定量计算描述。地表各类水体系泛指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各种水域,如河流、湖沼、冰雪、与地表水密切联系的浅层地下水及海洋。
从全球看,水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陆地水和海洋两个方面。陆地水文是研究陆地上各种水体及其在具体地区上的综合特征,如位置、自然地理条件、大小、水情、空间及地区上的规律性,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或水文效应。海洋水文地理从事海洋水文气象情势、海洋分区描述、世界大洋的大地测量及海底地形动态、河口海岸土壤特性等的研究。
水文地理学可以用水文学和地理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一般偏重后者。传统的手段是水文地理查勘和制图。现在,遥感方法包括卫星和航空遥感,开始应用于河流、冰川积雪、湖沼、土壤水、海洋以及水体环境条件方面的水文地理查勘。
数理方法正逐渐引入水文地理学的研究中,如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及灰色系统方法可用于水文地理分类和分区;时间序列分析用于水文地理动态;多元回归用于水文地理研究中的因果分析和现象预测;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用于水文地理学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其他分支学科的联系研究,以及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问题的横向结合。
水文地理研究资料除了取自水册或水文年鉴外,各种地理条件下的水文实验站的资料也用于进行水文地带性或分布规律的研究。目前,已广泛地开展了用水文实验方法和定站观察测试方法来加强水文地理规律性的研究。
水文地理综合法主要是综合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对水文地理现象作全面的分析。这种分析以地理系统学说作为基础,是研究工作的一种新途径。
水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与水文学相结合而产生的学科。从地理科学的范畴来看,水是自然地理的基本要素之一,各种水体本身又是地理环境的基本单元。水文地理的研究与地理学其他部门学科,如与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等密切相联,形成了如水文气候学、河流学、流水地貌学、土壤水文学、森林水文学等分支学科。
针对具体区域的水文地理或区域水文研究,可隶属于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海洋水文地理学偏重于海洋水体形态与水深的分布描述和制图,不涉及生物、矿产等资源的研究;大陆与海洋交界处的河口水文研究是陆地与海洋水文地理研究相结合的学科。
地表水的物理性质,水量的时空分布,以及海陆水体描绘制图等属于水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内容。地理科学和水文科学交叉扩展,导致水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的拓广和概念的革新:对水体的看法,过去多限于自然方面,现代则更偏重于资源。对水资源的研究带动了水文学的研究,从而也促进了对水文地理学的研究。美国一些大学地理系水文课程的设置不用“水文地理”一词,而称“水资源地理”。
当前世界各国陆地水体己明显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工农业和生活污水对水体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或者大型水利设施(如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改变环境条件,造成的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是在水体研究时不可回避的。
当代水文地理学面临的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使它不仅在区域方面扩充了研究的尺度,而且也加强了研究的综合性。可以预料,对具体地区水、环境与人的关系的研究和在此基础上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水文研究,将是未来水文地理学,特别是中国水文地理学研究的两个重要任务。
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动力地貌学、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应用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冰川学、古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水文地理学hydrogeography研究地球表面各类水体性质、形态特征、变化和时程分配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也是水文学下属的分支学科。是用地理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系统地去研究水文现象的一般规律。在水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中,有时只限于描述某个区域或某个特定的水体。例如,分析地区或具体水体的水文特性,确立水体特性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些属于区域地理学范畴的内容,有人认为就是水文地理学。但一般说,水文地理学与区域水文学不宜相提并论,区域水文是水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水文学是水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17世纪以前,水文地理学的内容以记述各种水体为主;以后区域水文的定量描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学科转向以综合研究区域开发利用的内容为主。
比斯瓦斯认为,公元前3000年以前,人们对水文现象已有了初步的认识。16世纪时,欧洲出现了“水文地理学”一词,还用它来表示水道测深。英、法、荷兰与俄国在海军和航运部门成立了专门机构,进行河、海的测深和制图。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学者达维多夫和扎伊科夫等发表了《苏联水文地理》和《苏联水文地理概论》专著,详细地论述了苏联全国及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1964年联邦德国的凯勒发表了《水与陆地水量平衡-水文地理学导论》。
可以看到,达维多夫等人的著作所研究的区域很具体,属于区域研究的范畴;凯勒一书则带有抽象意义,偏重于学科方面的研究。1964年,美籍学者周文德在他主编的《应用水文学手册》一书中,更把水文地理学定义为论述地球表面所有水体的物理性质和条件的学科,还特别指出要为航运目的而进行水体制图,包括内河和海洋航道制图。
中国对水文现象的认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00年大禹治水的传说时期。公元前七世纪,管仲曾将河流进行分类,并按水流特性开筑渠道,将水引到河流下游高地灌溉农田。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水文地理研究。对于水循环的观念最早载于公元前四世纪的《黄帝内经·素问》中。以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和东汉王充所著的《论衡·顺鼓》等书中也有记载。而北魏鄙道元著的《水经注》,则是中国古代水文地理学研究的巨著。
中国现代水文地理学是1950年以后逐渐发展和成长起来的。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文研究室成立,随后分别成立了冰川、湖泊、沼泽、河口和海洋等水体或水域的专门研究机构,进行了部门水文地理研究。当时,把水文地理与区域水文等同看待。1955年以后,郭敬辉发表了《中国地表径流》、《中国地表径流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及《黑龙江流域水文地理》,罗开富等发表了《中国河水季节变化类型》。当时,把水文地理与区域水文等同看待。1960年以后,开展了水文区划、水文图集、中国自然地图集的水文篇及干旱地区的水文调查研究。1962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陆地水文专业委员会,并于1978~1986年间先后召开了4次全国性水文学术会议。对活跃中国水文地理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国际主流经济地理学经历了数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转变,如19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197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1980年代以来的新区域主义等。从计量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模型解释、到政治...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自然地质学、气象与气候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资源学、地下水文学、环境化学、水利法规。实践教学包括工程制图、课程...
所谓的水文资料实际上就是水文地质参数,反映含水层或透水层水文地质性能的指标,根据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水源井合理的设计参数。如渗透系数、导水系数、水位传导系数、压力传导系数、给水度、释水系数、越流系数等,都...
目前国内的旅游地理学体系,缺少明确可与旅游学等明确区分的逻辑支持。以时空坐标系下研究旅游现象为总出发点,通过对既有若干教材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研讨思路,从而得出弃本质而求沿时空变化的旅游规律才是旅游地理学的核心所在之结论。
━━━━━━━━━━━━━━━━━━━━━━━━
原始的水文观测
水位观测
流量和泥沙测量
雨量观测
水文经验的积累
水文地理学的早期发展
水文循环概念的萌发
奠基时期(1400~1900)
观测仪器的发明与水文测验的开展
水文科学体系的形成
应用水文学的兴起
成长时期(1900~1950)
水文要素的深入研究
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方法的改进
现代化时期(1950年以后)
新技术的运用
水文数学模型的发展
水文预报
历史洪水调查与水文计算
河流泥沙计算
地下水模型
水面蒸发模型和水质模型
水文实验和研究的发展
水资源和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研究的兴起
━━━━━━━━━━━━━━━━━━━━━━━━
人类逐步认识水文现象、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在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中,对经常遇到的各种水文现象和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在不断认识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海洋科学。水文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今天,水文科学已发展成由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的涉及整个水资源并与多个边缘科学相互渗透的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大体可划分成:以原始观测和定性描述为主要特征的萌芽时期、以定量观测和初步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奠基时期、以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成长时期和以新技术的引入和开展水资源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时期。
《英汉·汉英水污染科学词汇》:河海大学“211”工程资助
吴志才,73岁,河海大学,工程师,现为:中国水利学会会员、江苏省水利学会会员、中国气象学会会员、江苏省气象学会会员、江苏省遥感学会会员。 1956年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旁听与自修大学文化课程:陆地水文学、海洋水文学、湖沼学、水文气象学、水文气候学、海洋天气学、水文地理学、水文预报、水文测验、水文地质学、自然地理、冻土冰川学、水力学、泥沙学、河流动力学、水利水电工程学、农田水利工程学、量测学、水环境学、水生生态学、水生微生物学、卫星遥感应用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专业课以及英语、法语、日语等外语。主要从事教学辅助和水文文献编译工作等,编者编辑的有: 《最近国外水文文献选译》(不定期刊物)、《国际水文动态》(不定期刊物)、《华东水文》(华东五省一市水文协作区年会论文集)、《特发性洪水预报》(中译本)(河海大学出版社特邀编辑)等;编有:《英汉水科学缩略语词典》(部分内容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审定)、《英汉水科学词汇(新编)》、《汉英水科学词汇》和《英汉·汉英水污染科学词汇》。参与周恩济教授《英汉水文学词汇》初稿的整理、编辑、提供词条和印发征求意见稿的大量工作,也参与刘光文教授和周恩济教授合编的《英汉水文学词汇》定稿的具体工作。翻译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十年工作委员会工作报告、与高维真教授合译《水量平衡计算方法》一书、与胡方荣教授合校《遥感在水文学中的应用》一文。有近五十万字的译文发表于国内和河海大学的译刊中。
地理学概述、自然地理学、地形学、动力地形学、气候地形学、应用地形学、植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冰川学、冻土学、古地理学、水文地理学、土壤地理学、化学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人种地理学、聚落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地图学、地名学、理论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