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导论》系统地阐述水体 原位修复的理论,全面介绍各种水体原位修复技 术和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对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的水 体原位修复工艺和技 术作了较为深入系统的介绍,并对所介绍的方法给出 对应的案例,帮助读 者理解。本书包括绪论、水体原位修复理论基础、物 理修复方法、化学修 复方法、生物修复方法、生态修复方法、复合修复方 法、水体原位修复效 果监测及评价等章节。
钟成华主编的《水体污染原位修复技术导论》可 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生态工程等相 关学科的 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水体污染修复的工程技术人 员和规划管理人员阅 读。
第1章 绪论
1.1 水及其循环
1.1.1 水的形成
1.1.2 水的分布
1.1.3 水的循环
1.2 水污染
1.2.1 天然水的化学组成、化学性质
1.2.2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1.2.3 主要的水污染物质
1.3 水污染控制模式及技术简介
1.3.1 水污染控制模式
1.3.2 水污染控制技术
1.4 水体污染原位修复
1.4.1 水体污染原位修复的概念与内涵
1.4.2 水体污染原位修复的分类与内容
1.4.3 水体污染原位修复的任务与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体原位修复理论基础
2.1 物理、化学修复理论基础
2.1.1 沉淀溶解理论
2.1.2 氧化还原反应
2.1.3 吸附
2.1.4 混凝
2.2 生物修复理论基础
2.2.1 微生物
2.2.2 水生植物
2.2.3 水生动物
2.3 生态修复理论基础
2.3.1 生物与环境
2.3.2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3.3 生态系统
2.3.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3.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3.6 水体生态修复理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物理修复方法
3.1 底泥疏浚工程
3.1.1 概述
3.1.2 优缺点
3.1.3 案例
3.2 引水稀释
3.2.1 概述
3.2.2 优缺点
3.2.3 案例
3.3 截污
3.3.1 概述
3.3.2 案例
3.4 曝气法
3.4.1 概述
3.4.2 案例
3.5 物理除藻法
3.5.1 概述
3.5.2 案例
3.6 海洋石油泄漏物理处理法
3.6.1 概述
3.6.2 案例
3.7 物理修复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4章 化学修复方法
4.1 污染水体的化学修复技术
4.1.1 投加杀藻剂
4.1.2 化学絮凝处理技术
4.1.3 天然矿物絮凝法
4.1.4 重金属的化学固定
4.1.5 化学氧化技术
4.1.6 可渗透反应墙
4.2 化学修复技术在污染水体中的应用
4.2.1地下水修复
4.2.2 湖泊水库修复
4.2.3 河流修复
4.2.4 海水修复
4.3 化学修复方法的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生物修复方法
5.1 生物修复的概念和分类
5.1.1 生物修复的概念
5.1.2 生物修复的分类
5.2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
5.2.1 河流湖泊生物修复
5.2.2 海洋生物修复
5.2.3 地下水生物修复
5.3 生物修复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5.3.1 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
5.3.2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第6章 生态修复方法
6.1 生态修复方法概述
6.1.1 生态修复的发展历史
6.1.2 生态修复遵循的原则
6.1.3 生态修复的优缺点
6.2 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修复效果的因素
6.2.1 氧气的供应
6.2.2 适合的温度
6.2.3 生物对水体的适应性
6.2.4 其他条件
6.3 生态修复方法
6.3.1 生态修复的过程
6.3.2 水体生态修复的内容
6.3.3 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
6.3.4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途径
6.4 建议与应用前景展望
6.4.1 建议
6.4.2 应用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复合修复方法
7.1 复合修复系统及组合技术简介
7.1.1 复合修复的研究进展
7.1.2 组合工艺技术及英特点
7.2 国内外实例简介
7.2.1 国内实例简介
7.2.2 国外实例简析
7.3 发展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水体原位修复效果监测及评价
8.1 修复效果监测方法
8.1.1 监测指标
8.1.2 点位布设
8.1.3 采样、分析方法
8.2 修复效果评价方法
8.2.1 水质评价
8.2.2 生物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不仅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陶瓷餐具看是出了什么问题,估计多半是破碎。陶瓷的现代修复一般都是以树脂胶为主,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议修复后再使用,另外修复的成本远远高于陶瓷餐具的成本,一般来说如果是老东西还算是有修复的价值。
陶瓷餐具看是出了什么问题,估计多半是破碎。陶瓷的现代修复一般都是以树脂胶为主,有一定的毒性,不建议修复后再使用,另外修复的成本远远高于陶瓷餐具的成本,一般来说如果是老东西还算是有修复的价值。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1)
生态 -生物方法水体修复技术 (一 ) 摘要: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 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这一用生态 — 生物的方法来修复水体的技术,廉价实用,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 关键词:生态生物污染水体修复 一、概述 据 2000 年统计,我国河流水质在 11.4 万 km 评价河长中,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 河长的 58.7%,比上年下降 3.7%。在评价的 24个湖泊中, 9 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 4 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11个湖泊水严重污染。其中,太湖Ⅳ类水质断面占 64%,V类 水质断面占 12%。滇池水质劣于V类,处于富营养状态。在评价的 139 座主要水库中,有 118 座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水库中,有 8 座劣于V类。在对 93 座水库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时,处于中营养化状态的水库 65 座,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
水体污染物是指进入水体后使水体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这种物质有的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也有天然的。是否成为水体污染物,主要是其进入后是否对人类产生危害。有的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和生物作用会转变成新的危害更大的污染物质,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种类有 :
(1)酸、碱、盐等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水体中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主要来自冶金、化学纤维、造纸、印染、炼油、农药等工业废水及酸雨。水体的pH小于6.5或大于8.5时,都会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造成鱼虾绝迹。水体含盐量增高,影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水质,用其灌溉农田会使土地盐碱化。
(2)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污染水体的重金属有:汞、镉、铅、铬、钒、钴、钡等。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镉、铅、铬也有较大毒性。重金属在工厂、矿山生产过程中随废水排出,进入水体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经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能逐级在较高生物体内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终进入人体。
(3)耗氧物质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悬浮或溶解于污水中,经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类污染物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将进行厌氧分解,产生H2S、NH3和一些有难闻气味的有机物,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4)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经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中,常含有磷和氮;含洗涤剂的污水中也有不少的磷。水体中过量的磷和氮,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提供了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
水体污染源是指造成水体污染的污染源的发生源。通常是指向水体排入污染物或对水体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大类。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水体污染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形式:(1)按污染物的发生源地,可分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天然污染源;(2)按排放污染的种类,可分为有机污染源、无机污染源、热污染源、噪声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同时排放多种污染物的混合污染源等;(3)按排放污染物空间分布方式,可以分为点污染源(点源)和非点污染源(面源),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水体污染源分类方式。
景观原位修复技术通常解决土壤污染的办法有异位( Ex Situ) 修复和原位( In Situ) 修复两种形式。
异位修复是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后用化学物理方法清洗、焚烧处理、热处理及生物反应器等多种方法治理, 这是早期常用的方法。由于它涉及挖土和运土,因而存在明显的不足: 处理成本高; 很难治理深度污染特别是污染物渗入至饱和层土壤及地下水的场合; 不能处理建筑物下面的土壤污染; 破坏原土壤结构及生态环境等。针对异位修复的这些问题, 西方国家近十几年来发展了多种原位修复技术, 在现场条件下直接修复污染的土壤,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 原位气相抽取技术、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以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原位土壤冲洗技术、原位电磁波频率加热技术、原位玻璃化技术等。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