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

2015年是实现我县“十二五”节能目标的收官之年,为深入推进全县节能工作开展,确保完成市人民政府下达的“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根据国家、省及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警犬训练器材工作犬训练设 犬训练器材 壁厚3.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毛桃 地径(cm)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肥西县上派镇志立苗圃
毛桃 地径(cm)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肥西县上派镇志立苗圃
山桃 米径(cm),高度(cm)150,冠幅(cm),地径(cm)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山西临汾市襄汾县苗木基地
毛桃 高度(cm)2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肥西县上派镇志立苗圃
毛桃 米径(cm),高度(cm)130,冠幅(cm),地径(cm)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泰安高新区绿果苗木果品繁育场
毛桃 米径(cm),高度(cm)120,冠幅(cm),地径(cm)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泰安高新区绿果苗木果品繁育场
毛桃 地径(cm)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肥西县上派镇志立苗圃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振动压路机 工作质量6(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振动压路机 工作质量8(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振动压路机 工作质量12(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轮胎压路机 工作质量[9](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9月信息价
轮胎压路机 工作质量[9](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7月信息价
轮胎压路机 工作质量[9](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5月信息价
轮胎压路机 工作质量[9](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4月信息价
轮胎压路机 工作质量[9](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1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入口前言背景墙前言灯箱 入口前言背景墙前言灯箱|1个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南海区美锦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惠州市 2017-03-10
实施费用 网络实施费用:包含信息收集、目标网络设计、实施方案编写、集成调试、跳线部署|1项 3 查看价格 深圳立通电子有限公司 公司 全国   2021-12-06
600*600节能LED灯 功率为36瓦|1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雷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阳江市 2017-05-11
节能监测系统工作 节能监测系统工作站|1个 1 查看价格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1-15
前言 尺寸:1300mm×3000mm×200mm, 1.2mm厚镀锌板焊接,方通骨架,10mm厚PVC喷漆字|1个 3 查看价格 夕象文化传播(广州)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9-15
前言 铜板蚀刻 尺寸:1200×2400mm,折边厚度50mm|1m²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金满贯不锈钢有限公司 全国   2020-12-28
前言 方通骨架,1.2mm镀锌板烤漆,15mmPVC字,uv印文字|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冠庆广告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9-09
T5节能 材质: 6063铝型号: MZ4 防护等级: 一级工作电压: 220 输入功率: 21(W)外形尺寸: 900(mm)|5180套 2 查看价格 浙江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 江苏  苏州市 2015-10-28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贵州省节约能源条例》,坚持节约能源基本国策,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坚持降低单位GDP能耗、合理控制能源总量相结合,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进一步明确节能目标任务,通过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完善节能经济政策,加快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基础管理和依法监管,重点抓好工业、建筑、公共机构、交通运输、农业、商贸旅游和民用等重点领域节能,全面推进全社会节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48%,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37%,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人均水耗比上年下降3.2%;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上年下降2.5%;商贸旅游企业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比上年下降3.2%;新建建筑执行强制标准比例为100%。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前言常见问题

(一)工业节能。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强化节能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用能管理水平,促进能源高效循环利用。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建设产业园区为契机,对新引进企业进行产业调整,使各产业实现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政府有关产业政策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我县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2.加快推进重点企业节能。继续深化年耗标煤5000吨以上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挖掘节能潜力,下达年度节能目标任务,签订能源目标责任状。进一步加强企业节能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企业能源消耗耗能档案。同时,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行业主管部门督导企业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提高企业节能管理整体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加强企业能耗核查,严格执行能耗限额管理制度,对超过能耗限额的企业实行惩罚性措施。

3.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按照三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根据市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加大对高能耗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把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落实到企业,定期检查,确保按规定、按时限淘汰到位。继续实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促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积极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淘汰落后企业改造升级,调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积极性。

4.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抓住国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的有利时机,用足用好政策,按照国家、省政策支持重点,围绕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谋划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立节能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银行信贷支持,最大限度地缓解节能技改资金紧张状况。(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业和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

(二)建筑节能。强化新建建筑节能,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严格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和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标准执行率要达到100%,乡村新建公共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70%;落实《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格》,严格建筑节能市场准入、准出管理制度;严把施工许可证,实行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制度,审查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实施节能建筑认定评审制度,未经节能认定评审的工程不准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准销售使用;组织在新建居住和公共建筑以及实施节能改造后的既有建筑中开展节能建筑能效测评工作,颁发建筑能效标识;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的工作,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绿色建筑建设工作;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试点,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完成市下达的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目标;全面完成“禁实”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工作;加大重点节能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力度,推进新型节能建材生产示范建设。(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三)公共机构节能。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切实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节能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严格执行《松桃苗族自治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制度〉实施方案》,规范全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加强主要用能设备的能耗监测;进一步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扩大对政府颁发的“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范围内产品的采购力度;建立办公设备采购和领用制度,制定办公设备配备标准,提高办公设备节能效果;加强公务用车编制和配备管理,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探索公务用车保障模式,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推进公务用车节油,试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空调室内温度控制的规定,合理设置电梯的开启数量和运行时间,降低空调、电梯主要设备的能耗;抓好办公楼取暖、照明的管理;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选择节能基础较好、能耗总量较大、具备一定代表性的公共机构创建示范单位。(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监察局、财政局)

(四)交通节能。推进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构建节能、高效运输网络;做好“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工作,完成年度节能目标任务;严格落实《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逐步推进公交车辆油改气,合理布局和优化公共运营线路;探索开展公共交通智能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交通智能指挥中心平台,降低行政执法成本,提高行业工作效率;加大城乡公路网建设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提高线路集约化经营及客车实载率;加快淘汰老旧营运汽车,鼓励使用节能和新能源车;加大交通工程建设、养护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力度。(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五)农业节能。大力推广节油、节电的新型农(牧、渔)业机械技术及装备,加快更新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推广节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抓好农村节能建设,推广省柴节煤灶、农作物秸秆压块技术应用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加快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户用沼气项目进程,支持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鼓励农民使用沼气池,并积极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建立沼气乡村服务网点,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责任单位:县农牧科技局、财政局)

(六)旅游商贸节能。开展商场、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及旅游景区等商贸、旅游用能企业基础能耗数据采集工作,测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能源消耗定量管理提供数据;重点推动商场、大型超市和饭店及旅游景区等商贸、旅游企业做好照明、空调、电梯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工作;支持商贸、旅游企业对空调、通风、冷藏、电梯等设施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引导和鼓励商贸企业及旅游景区使用节能灯具、变频空调、节能型冷藏设备、自动控制扶梯等节能设备与技术;实施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倡导使用可回收购物袋;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制度;严格控制空调使用温度,商场、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及旅游景区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推广集中供热,取消洗浴场所使用小锅炉;开展绿色低碳商场(超市)、旅游饭店、餐馆及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创建1-2家绿色低碳商场(超市)、旅游饭店、餐馆及旅游景区;倡导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建立节约机制,创新经营方式,开展节电、节水、节气等节能降耗活动。(责任单位:县工业和商务局、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

(七)大力做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依法强化对辖区内万家企业的节能监管和监察,推动万家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制定我县年度万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方案,强化节能目标考核,落实奖惩机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成辖区内5个万家企业的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定期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督促万家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开展效能对标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统计局、工业和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八)强化能评约束作用。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制度,严控高耗能项目准入门槛,新建高耗能项目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从源头控制能耗的不合理增长。把节能评估审查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强制性门槛,对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节能评估未达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相关政策。加大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对违规操作的项目一律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整改。严格项目建设节能措施执法监察,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责令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完善能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耗统计制度。规范评估机构,优化审查流程,加强能评后期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业和商务局、住建局)

(九)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机制。一是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广泛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的政策、理念、运行机制等内容,提高全社会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知度和认同感,营造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良好氛围。支持重点用能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组织实施我县城市路灯节能改造为重点的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二是推进落实能效领跑者制度。加强能效领跑产品宣传,落实能效领跑者扶持政策,引导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生产、购买、使用高效节能产品。三是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发挥供电企业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作用,开展节约用电市场开发及技术推广等节能服务工作,引导客户改进用电方式,促进客户提高终端能效水平。(责任单位:县发改局、财政局、工业和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电局)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县节能工组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完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要将节能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1.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分解落实到有关行业和重点企业,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层层抓好落实。

2.县直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节能目标计划制定行业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将节能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

县发改局、工业和商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牧科技局、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分别负责制订全县公共机构节能、工业和商务领域节能、建筑(不含公共机构)节能、交通节能、农林牧渔节能、旅游行业节能等行业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县工业和商务局要及时将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节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企业,并切实落实好淘汰落后产能相关工作。

(二)完善节能考核制度。继续完善节能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按季度对各级各部门能耗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检查,并统一纳入绩效考核内容,统一进行考评;同时按照《松桃苗族自治县节能减排考核办法》相关规定,对各乡镇、各部门年度节能工作和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对未完成任务的乡镇和有关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节能监察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贵州省节约能源条列》、《贵州省节能监察暂行办法》,按照用能产品能效、监测标准,积极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发挥节能监察对单位节能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监察力度,重点加强对万家企业和高耗能行业、企业的监控,确保能耗总量增幅与经济指标增幅相协调。同时开展对政府机关、商厦、宾馆、学校等公共设施用能情况节能监察。

(四)深入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多种载体,普及节能知识和方法,宣传节能政策,推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风尚。《松桃报》、松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要加大节能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教育部门要将节能知识纳入相关教育内容,县科协要围绕节能开展科普活动,县总工会、团县委等单位要把节能宣传列入各自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全民参与节能工作的自觉性,形成人人关心、参与节能的新局面,推动节能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前言文献

松桃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调研 松桃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调研

格式:pdf

大小:93KB

页数: 1页

评分: 4.6

为加快推进松桃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0年工作要点和主任会议安排,县人大常委会组成1个调研组,从6月1日起深入各乡镇,采取现场查看、召开座谈会、书面汇报等形式,就全县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为期一月的调研。主要了解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已建、在建等方面情况,掌握已建项目的管理、运转情况,

立即下载
两当县兴化乡优质核桃苗木培育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两当县兴化乡优质核桃苗木培育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格式:pdf

大小:93KB

页数: 19页

评分: 4.3

1 两当县兴化乡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 总 论 项 目 名 称 :两当县兴化乡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单位: 两当县兴化乡政府 项目法人代表: 骆 炜 项目建设内容: 在兴化乡建立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 50亩,通过核桃实 生苗木繁育和选择香玲、中林一号等优良核桃品种进行 嫁接换优,年培育优质核桃苗木 50万株,为全县提供优 质核桃苗木,促进核桃丰产园建设进程。 项目建设地点: 两当县兴化乡槐树村刘家滩、树林村王垭豁。 项目建设期限: 两年( 2011-2012年)。 技术依托单位: 两当县林业局种苗站、两当县核桃中心。 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 1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40万元,自筹资 金 70万元。 项目建设效益: 基地建成后,年生产优质核桃嫁接苗木 50万株,年可销 售收入 250 万元,收益既可以解决乡级财政的困难,也 能充分带动广大群众的育苗

立即下载

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切实推进我县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和发展,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相关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遵循科学规划、整体保护、传承发展、注重民生、稳步推进、重在管理的方针,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规划先行,分级管理。规划是龙头,县住建部门及时联系规划编制单位,组织好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审查、审批工作。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及县住建局负责传统标识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各乡镇人民政府须配备专门工作人员,配合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各传统村落村村委会要组织好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

(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重点做好现状受到破坏或严重威胁、基础设施问题突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项目建设和环境整治问题,按照规划安排,分年度逐步实施。

(三)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县直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做好协调工作,除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传统村落所在地党委政府要积极利用各种资金整合平台落实配套资金,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依照保护规划,制定资金详细使用方案,明确规划项目具体实施的内容、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各规划项目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四)协调发展,持续保护。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传统村落保护有效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增强传统村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机与活力,做好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科学指导,加强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整体推进我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充实各级管理队伍和技术人员。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推进保护。

三、基本要求

(一)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注重村落空间的完整性,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避免破坏整体保护的和新旧村不协调的建设行为。同时要注重村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要保护好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并且要积极挖掘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二)保护传统村落建设的真实性。注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性,防止胡编乱造、无中生有。避免填塘或拉直道路等改变历史格局和风貌的行为,禁止没有依据的重建和仿制。注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内涵,禁止文化娱乐化的现象。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延续性,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生产方式,严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过度开发。

四、总体目标

通过中央、地方、村民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我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具备基本的生活生产条件、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使其成为展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成果的样板示范点。

五、主要任务

根据传统村落的现状情况,保护的主要思想和总体目标,重点完成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利用、防灾安全保障、历史环境要素修复、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

(一)保护文化遗产。全面保护传统村落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保护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和相关的场所。

(二)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整治和完善村内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善消防、防灾避险等必要的安全设施,整治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地、河塘沟渠等公共设施。改造电力电信设施,对街区、村子的主出入口等关键节点配套建设公共厕所,绿化美化村内环境。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有序推进,成立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城镇建设及分管文化文物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住建局、县财政局、县环保局、县发改局、县交通局、县水务局、县国土局、县公安局、县民宗局、县民政局、县农牧科技局、县林业局、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乡规划局、县财政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环保局等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决策部署;制传统村落保护的重大方针和工作计划;协调解决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本方案按计划、高质量、如期实施、按时完成。

传统村落保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推进落实情况;协调各相关部门做好本方案的具体推进落实;组织传统村落所在地政府定期报送工作资料。

各传统村落所在地党委政府必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及办公室,办公室要配备专人负责工作,要制定本辖区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着力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

(二)加快规划编制和实施。保护发展规划是传统村落保护及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除已编制完成的普觉镇候溪屯村、正大乡薅苗王城已编制完成,余下寨英镇大水村、邓堡村、寨英村、普觉镇半坡村、孟溪镇头京村等五个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要加紧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要按照省、市要求,高质量地按时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并提交省、市规划部门审查。

(三)明确各级责任。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责任主体是县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对保护项目的投资安排、项目管理、实施效果负全责。各传统村落保护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做好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统筹配置资源,及时落实投资计划。

(四)严格建设管理和有关程序。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建设应遵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严禁一切有损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协调的建设行为。保护项目实施要严格遵循有关建设程序、规定要求,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项目按时完成。

(五)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保护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配套资金要足额按时到位,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

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我省“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8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2%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28.12立方米下降到20立方米以下,降低30%;二氧化硫(SO2)总排放量由2005年的200.28万吨减少到160.2万吨,减少20%;化学需氧量(COD)总排放量由77万吨减少到65.5万吨,减少14.9%;全省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调整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

(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凡是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必须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出淘汰相应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落实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差别电价标准。差别电价实施范围扩大到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等产品。从2007年起,加价标准淘汰类企业每千瓦时提高到0.15元,限制类企业每千瓦时提高到04元;从2008年起,加价标准淘汰类企业每千瓦时提高到0.20元,限制类企业每千瓦时提高到05元。每年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督促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负荷。

(四)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认真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贸委关于加快淘汰落后产品生产能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96号),“十一五”期间全省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13大类、105项;淘汰落后产品4大类、15项。其中,淘汰机立窑水泥熟料产能450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30万千瓦。2007年,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炼铁产能248万吨、炼钢产能371万吨。对列入国家明令淘汰关停的生产能力一律不得进行出租、转让、出售或异地转移生产。着力抓好电力、钢铁、焦炭、水泥、造纸、酒精、味精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详见附表)。对生产能力3万吨/年以下的酒精和味精生产企业,不予办理生产许可证。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各级政府要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电力供应企业依法停止供电。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安排投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向社会公告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各地执行情况。同时,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监督举报制度。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有条件的地方要安排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省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嫁接省内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参与高耗能、高污染内资企业的改组改造。重点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经营管理理念和高素质管理人才,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更新陈旧的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素质。

(五)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先进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根据不同行业情况,适当提高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条件。认真执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节能环保领域,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外资项目,促进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按照《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六)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建户用沼气18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2000处,年产沼气14.4亿立方米,适宜地区25%以上的农户、800多个畜禽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使用沼气能源;太阳能热水器年增200万平方米,达到1600万平方米。到2010年,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不足1%提高到5%。加强资源调查评价,研究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热源用于城市区域供热,提高城市热化率。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制定燃料乙醇发展和乙醇汽油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和原料基地建设,力争到2010年实现全省范围内销售、使用乙醇汽油。研究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支持生物质能源产业化体系建设,实施生物化工、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生物质气化燃料等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示范项目。抓紧开展生物柴油基础性研究。积极发展核电、抽水蓄能电站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提高煤炭入洗比例。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补助、银行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积极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七)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鲁发〔2006〕14号),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务业领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0个服务经济示范市、10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团)和30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等服务业发展载体,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尽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加快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步伐,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每年平均增加3个百分点以上。

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

(八)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重点是:实施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以及工业锅炉(窑炉)改造项目;加快核准建设和改造采暖供热为主的热电联产和工业热电联产机组;组织实施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5个,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5个;培育34个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省级示范项目,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启动20个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广项目;推广无污染、资源循环型建材产品,着重加快木塑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推广高效照明产品,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产业;推广高效节能灯500万支,省直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组织推广100项重大节能技术、100项重大节能装备,实施100项重大节能项目,启动首批项目各50项给予重点支持,打造节能样板工程。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每年支持一批重大信息技术改造项目、重大节能电子信息项目。

(九)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300万吨、再生水利用日能力40万吨,形成COD年削减能力20万吨;2007年全省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90万吨、再生水日利用能力10万吨,形成COD年削减能力6万吨。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把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尽快配套完善。制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全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工作,编制山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十)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十一五”期间,全省投运脱硫机组6800万千瓦,其中新建燃煤电厂同步投运脱硫机组3580万千瓦,现役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电厂投运脱硫机组2507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64.49万吨,2007年投运脱硫机组464万千瓦,形成削减二氧化硫能力13.44万吨。到“十一五”末,17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类功能区要求。

(十一)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企业、社会等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助的多元节能减排投资机制。整合土地出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业等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要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省和市财政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投入。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省里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加快南水北调沿线、省辖淮河、省辖海河、小清河、半岛诸河等重点流域内的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建设。各级政府对列入年度污染减排实施计划的工业企业治理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

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深化循环经济试点。落实《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大力实施循环经济“123”工程,重点培育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和30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制定并实施《山东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省实施方案》,重点抓好济南复强动力公司、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三角华达轮胎复新有限公司等企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作。积极推进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青岛市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试点工作和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建设。加快制定钢铁、化工、煤炭、造纸、黄金、酿造、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开展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制订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发布各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

(十三)实施水资源节约利用。全面实施《山东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山东省地表水水功能区划》、《山东省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划》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水利用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7〕32号)、《山东省节约用水办法》(省政府令第160号)。加快实施电力、造纸、纺织等重点行业节水改造及矿井水利用重点项目,组织实施“134”海水利用推进工程。“十一五”期间,新增海水淡化能力18万立方米/日、直接利用海水100亿立方米/年;建设10个矿井水利用重点项目,新增矿井水利用量2500万立方米。积极支持农业节水灌溉。在城市强制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力争“十一五”末实现节水器具的全覆盖。

(十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认定管理和日常监管。总结推广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大力开展以共伴生矿和工业废渣、废水、废气为重点的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建设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突出做好济南、淄博、烟台、临沂、兖州等市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出台《山东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规范再生资源市场秩序。到2010年,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5%。严格执行《山东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81号),按照有关规划要求完成“禁实”目标。扶持一批优质新型墙体材料示范生产线。实施以济青高速公路沿线和济南机场周边地区为重点区域的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快开发秸秆利用新技术,推进作物秸秆燃料、化肥、饲料产业化步伐。争取到2010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5100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其中,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沿线、机场、大中城市郊区及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十五)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尽快修订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城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县级以上城市(含县城)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系统,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城要建设规范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实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市)集中处理的流程模式,实现城乡垃圾处理设施的共享。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充分回收垃圾中的废旧资源,发展垃圾综合集成处理系统,鼓励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和供热,发展垃圾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十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力度,组建省清洁生产专家库,大力培育发展清洁生产咨询服务机构,依托专家和专业机构,扩大清洁生产审核面,提高审核质量。积极指导企业进行自愿清洁生产审核,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抓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评估,督导企业严格按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提出的实施方案,搞好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加快研究探索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配套政策。科学合理使用农村肥料、农药,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搞好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财政补贴力度,逐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和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建筑业清洁生产工作。

五、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十七)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支撑体系。在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省资源节约科技支撑计划、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项目计划和省重点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中,优先安排一批节能减排重大技术项目,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研发优势,研发一批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优化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政策环境,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十八)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快采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对钢铁、水泥、有色、电力、焦炭、化工、造纸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落实节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等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探索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投入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十九)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制定加快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的政策措施,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培育节能服务市场,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

(二十)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按照《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07年修订)》,培育一批环保骨干企业,推广一批环保先进设备和技术。积极推进环境服务产业发展,研究提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国家《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在工业污染源防治、城市环境基础建设、固体废物处理等经营活动领域积极推进环保设施运营的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鼓励排污单位委托专业化公司承担污染治理或设施运营。建立环保设施社会化运营单位激励制度和自行运营不达标企业退出及淘汰机制。

(二十一)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对外交流渠道,积极推动我省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院校在节能减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追踪当代国际前沿技术,做好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管理经验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工作。组织实施好青岛中日合作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在搞好科技项目合作的基础上,推进人才、信息、培训等方面合作,不断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提高节能环保国际合作水平。

六、强化责任,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二十二)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

(二十三)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对全部耗能单位和污染源进行调查摸底。省统计局要建立健全涵盖全社会的能源生产、流通、消费、区域间流入流出及利用效率的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实施全省和市县单位GDP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要建立并完善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加强能源统计巡查和监测。省环保局制定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和监测办法,完善统计和监测制度,建立环境统计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污染物排放数据网上直报系统,落实污染减排定期调度制度。抓好省、市、县三级在线监测联网,对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排放情况、污水处理厂出口水质、主要河流断面的水质、主要水源地水质、17市建成区空气质量等五个方面实施在线自动监控,构建污染物排放“三级五个方面”立体监测体系并向社会公告监控数据。省统计局会同节能办、环保局、水利厅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能耗、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公报工作,进一步完善建设节约型社会统计公报制度。

(二十四)建立健全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42号)有关规定,在项目审批过程中,严格审查节能评估情况,对达不到能耗准入条件的高耗能企业一律不予审批、核准、备案。省节能办要加强对“能评”工作的监督管理。把排污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性条件。对超过总量指标、重点项目未达到目标责任要求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建立实施“企业限批”、“局部限批”、“区域限批”制度。强化环评审批向上级备案制度和向社会公布制度。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对建设项目未经验收擅自投运、久拖不验、超期试生产等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处罚,并暂停审批其新上项目的环评文件。

(二十五)强化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抓好全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和千户重点排污企业。“十一五”期间全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1728万吨标准煤,其中103户国家重点企业实现节能898万吨标准煤;2007年实现节能676万吨标准煤,其中103户国家重点企业实现节能346万吨标准煤。研究制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办法。加强对重点企业节能工作的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节能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落实《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对企业节能管理人员和重点用能岗位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组织开展用能设备检测,编制节能规划。按照国家部署和要求,重点耗能企业要组织实施能源管理师制度。实行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公告制度,定期公布重点企业能源消耗与节约情况,对未完成节能目标责任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开展节能对标活动,要对照国际国内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和节能标准,加大节能管理和技术进步力度,提高企业的节能管理和技术水平。总结推广一批节能减排先进经验,开展创建节约型企业活动。建立重点排污企业档案,所有重点监管企业凡在技术上能够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尽快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实现与县(市、区)、市、省三级环保部门联网。加强重点监管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将“十一五”污染减排指标分解到每一个重点企业,指导编制分年度污染减排计划,全面落实污染减排责任,加强内部污染减排管理,定期对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污染减排的量化考核。实行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排放定期报表统计制度,对未完成年度污染减排目标任务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并暂停该企业建设项目审批。

(二十六)加强节能环保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加强差别发电量计划管理,优先安排清洁、高效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按照《山东省发电量计划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加强计划执行的考核监督。研究制定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发电调度办法,提出我省电力工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见,力争今年(2007年)节能200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形成6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抓紧出台替代发电管理办法,鼓励高效环保机组替代低效机组发电。研究推行发电权和排污权交易,逐年削减小火电机组发电上网小时数,实行按边际成本上网竞价,通过市场竞争将小火电机组的排污总量指标交易给大型发电机组。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终端用电效率,设立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资金。加强热电机组管理,实施现役热电机组的在线监测。继续执行峰谷分时电价,鼓励全社会自觉通过避峰、移峰等有序用电措施削峰填谷,制定配套政策推进能效电厂试点工作。

(二十七)严格建筑节能管理。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强化新建建筑执行能耗限额标准全过程监督管理,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严把施工许可关,完善施工图建筑节能专项设计审查制度,施工图节能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设工程不得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实施建筑节能评审认定,未经节能评审认定的工程不准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准销售使用。从2008年起,所有新建商品房销售时在买卖合同等文件中要载明耗能量、节能措施等信息。以政府办公建筑为突破口,启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建立并逐步完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监管体系。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新建建筑全部达到按热计量收费条件,既有建筑逐步实行热计量节能改造,重点是对政府机构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热计量节能改造,逐步实行按用热计量收费。2007年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能耗限额标准的监管工作,设区市完成采暖费补贴“暗补”变“明补”改革,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耗定额制度。

(二十八)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逐步建立以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发展“节能公交”,建设完善公交节能体系。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机动车发展,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汽车产品燃料消耗量申报和公示制度。严格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适当提高排放标准。继续实行财政补贴政策,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公布实施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推进替代能源汽车产业化。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有效衔接。

(二十九)加大实施能效标识和节能节水产品认证管理力度。加强引导,提高节能节水产品认证及能效标识社会认可程度,扩展认证范围,落实能效标识制度,建立扶持激励机制,提高节能产品生产与利用的普及率。强化监管,杜绝虚假认证、恶意逃避认证行为。建立健全举报和投诉处理等社会监督机制。实施专项市场监督检查,推动节能节水和能效标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规范认证行为。加快节能认证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建立以认证机构为主体的节能认证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节能认证技术。

(三十)加强节能环保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节能监管监察体制,整合现有资源,规范各级节能、环保监管监察机构设置。市、县政府要进一步健全节能管理体系,充实节能管理人员队伍。加快建立地方各级节能监察中心。建立健全省监察、市监管、单位负责的污染减排监管体制。重点加强对县(市、区)基层环保部门监测能力和执法能力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支持各级环境监测和监察机构标准化、信息化体系建设。扩大国家重点监控污染企业实行环境监督员制度试点。实施“山东数字环保工程”,建设污染减排“三大体系”。加强节能监察、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及环境监测站、环保监察机构、城市排水监测站的条件建设,适时更新监测设备和仪器,开展人员培训。各级节能减排监察监管机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国家节能产品质检中心建设。加强节能减排统计能力建设,充实统计力量,适当加大投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

七、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

(三十一)健全法规规章。加快完善节能减排法规、规章立法步伐,提高处罚标准,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加快制定山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建筑节能管理条例、辐射污染防治条例、清洁生产促进办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机动车尾气控制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适时修订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开展建设项目节能评估管理办法立法调研。

(三十二)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落实好《山东省“十一五”节能标准规划》。2007年制订100项以产品能耗限额为重点的节能地方标准。完善地方环境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引导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修订钢铁、煤炭、电解铝、焦化、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污染物地方性排放标准。认真组织实施《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2007年制订出台《山东半岛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研究制订省环保工程技术规范和环保产品标准。

(三十三)加强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燃煤电厂必须安装在线自动监控装置,建立脱硫设施运行台帐,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监管。2007年底前,所有燃煤脱硫机组要与省电网公司完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到2010年,所有燃煤脱硫机组的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要与环保部门联网。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脱硫设施的电厂要扣减脱硫电价,加大执法监管和处罚力度,并向社会公布。完善烟气脱硫技术规范,开展烟气脱硫工程后评估。组织开展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

(三十四)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实行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估制度,财政部门将评估结果作为核拨污水处理费的重要依据。建立城市污水厂运行报告制度,已建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每季度向环保、建设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运行和污染物排放信息。2007年要全部安装水质水量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并与环保和建设部门联网。对未按规定和要求运行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城市公开通报,限期整改。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落实收费政策、污水处理厂建成后一年内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60%的,以及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但无故不运行的地区,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水污染物排放项目的环评文件,暂缓下达有关项目的国家和省建设资金。

(三十五)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省政府每年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监察行动,重点检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执行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对重点案件挂牌督办。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限期停产整顿,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予以关闭。对私设排污口的企业,一经发现立即关停取缔;对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强化上市公司节能环保核查工作。开设节能环保违法行为和事件举报电话和网站,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建立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依纪追究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十六)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供热管理和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6〕78号),理顺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建立煤热价格联动机制。推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改革。完善电力峰谷分时电价办法,降低小火电价格,实施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利用余热余压、煤矸石和城市垃圾发电,实行相应的电价政策。严格实行超标准耗能加价制度。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微咸水、矿井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按照补偿治理成本原则,适时提高钢铁、化工、建材等十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COD排污费标准;制定提高化学需氧量排污费征收标准及高污染行业超标准排污加价收费管理办法,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严格执行《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费的征收、使用管理,确保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杜绝“协议收费”和“定额收费”。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吨水平均收费标准原则上不低于0.8元。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改进征收方式,保证垃圾处理收费按标准足额征收到位。

(三十七)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淘汰落后的高能耗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烟气脱硫改造,支持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继续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建立高能耗农业机械和渔船更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

(三十八)贯彻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贯彻执行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节水、节能等资源节约型产品的关键设备,以及政府拟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重点产品生产企业的关键设备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使用的资源循环型关键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对节能、节电、节水的资源节约型企业,纳税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的规定报经批准后,酌情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的照顾。进一步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促进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新能源研究、开发和利用。进一步落实进出口税收政策。

(三十九)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按照货币信贷政策与节能环保政策协调配合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每年筛选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向社会发布,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利用人才、信息、业务优势,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节能环保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等形式进行直接融资服务。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金融机构要把企业的环境信息作为对企业进行信贷授信的重要参考依据。

九、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

(四十)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每年年初由省委宣传部会同省节能办、省环保局联合制定节能减排宣传方案。主要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系列报道,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广泛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省电台、电视台常年开设节能减排专题,宣传国家和省委、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宣传全省各行各业和政府部门的节能新举措、新实效,让国内外了解山东在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及成效,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四十一)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组织好每年一度的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及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宣传活动。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增强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站)、村文化大院的宣传栏、张贴画、广场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等宣传平台,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俭朴节约、科学消费的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级文艺团体、文化馆(站)要多创作演出优秀作品,展示我省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新成果,弘扬节约风尚。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开展建设节约型学校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和环保意识。选择若干节能先进企业、机关、商厦、社区等,作为节能宣传教育基地,面向全社会开放。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教育全体社会成员从日常生活行为做起,培养节约环保习惯,倡扬文明新风。

(四十二)表彰奖励节能减排先进企业、单位和成果。根据《山东省节能奖励办法》(鲁政办发〔2006〕116号),省政府对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单位和成果予以表彰和奖励。组织媒体选择一批节能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和弘扬。揭露和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

十、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

(四十三)政府机构率先垂范。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组织能源短缺体验日活动。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订并实施政府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施能耗公布制度,根据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对节能指标进行动态管理,实行节奖超罚。按照《山东省省级机关节能降耗考核奖励暂行办法》,核准发放节约奖,将建设节约型机关工作纳入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评选内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系统要制订和实施适应本系统特点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方案。

(四十四)抓好政府机构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各级政府机构分期分批完成政府办公楼空调系统低成本改造。开展办公区和住宅区供热节能技术改造和供热计量改造。加大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力度,优选燃烧和热能供给效率高的燃气灶具,全面开展食堂燃气灶具改造,“十一五”时期实现机关食堂节气20%;凡新建或改造的办公建筑必须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且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办公设施、设备。组织开展政府机构办公区和住宅区节能改造示范项目。推动公务车节油。

(四十五)加强政府机构节能和绿色采购。认真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严格履行规定程序,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确保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透明。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制度,不断扩大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建立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评审体系和监督制度,保证节能和绿色采购工作落到实处。

(四十六)切实发挥节能减排工作领导机构的作用。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要认真组织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能,密切协调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级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要对本地区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附件:山东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一览表(略)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鲁政发〔2007〕39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人民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深刻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各部门统一认识,集中力量,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最近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都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经过前一时期的努力,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省作为能源资源消耗大省,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比重较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等问题。2006年,我省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节能降耗、治污减排、保护环境的任务十分紧迫。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识到以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改变,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续。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工作指导的转变,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正确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变压力为动力,抓住机遇,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硬任务,使经济增长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二、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节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集中力量,克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制定并实施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保障措施。要把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和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同时,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对严重违反国家节能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者的责任。注重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调控手段,确保各项约束性指标如期实现。各市人民政府每年11月底前向省政府报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各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节能减排工作,自觉接受监督。

切实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企业必须严格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和节能第一责任人制度。凡与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未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发展节约型产品和技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建立并严格执行节能减排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力、徇私枉法、权钱交易等行为,依法依纪追究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执法机构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群策群力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要加强宣传,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政务公开,支持新闻媒体进行监督。要大力提高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

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省政府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姜大明代省长任组长,王仁元常务副省长、王军民副省长、郭兆信副省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部署和监督检查全省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审议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协调解决全省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省经贸委),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中,有关综合协调和节能方面的工作由省经贸委为主承担,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省环保局为主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协调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级政府也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把节能减排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增强政府工作的主动性,把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作为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坚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节能减排责任体系。

各市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和直属机构、省属企业要在2007年7月31日之前,提出落实本方案的具体方案,报省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省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