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保持、改善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必备的一系列条件和组合,其类型包括城市绿地、湿地、农田、生物滞留池、绿色屋顶等自然和半自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城市生态功能正常运行,并且其居民持续地获得生态服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重要保障和支撑 。
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最早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研究。1984年,在MAB针对全球14个城市的城市生态系统研究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五项原则,其中生态基础设施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相隔不久,Mander和Selm等人从生物保护出发,用此概念标识栖息地网络的设计,强调核心区、廊道等部分作为生态网络(Ecological Network)在提供生物生境以及生产能资源等方面的作用(Mander,1988;Selm,1988)。此后,生态基础设施及生态网络的思想在欧洲得到了较多的应用(Jongman,1995;Fleuury and Brown,1997;van Lier,1998;Hein,2002;Heijligers,2001)。Beatly(2000)则用此概念泛指城市建成区域相对应的自然区域。
相对于作为自然系统基础结构的生态基础设施概念,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的另一层含义是“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认识到各个人工基础设施对自然系统的改变和破坏,如交通设施被认为是导致景观破碎化、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Forman,1995;Serrano and Sanz,et al,2002),人们开始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也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即强调生态化)。北美及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在开展实施“绿色”基础设施计划。如纽约生态基础设施研究(New York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Study ,NYEIS),涉及气候、能量、水文、健康以及政策和成本效益等方面。加拿大卡尔加里1996年在Elbow Valley建立用于水体净化和污染处理的实验性人工湿地,并在其Nature as In frastructure的报告中强调了生态基础设施在生态及教育方面的巨大意义。
(1)廊道、绿道和遗产廊道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里的廊道指的是不同于周围景观机制的线状或带状景观元素(Forman ,1986)。它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生态廊道主要由植被、水体等生态性结构要素构成。而绿道、遗产廊道等概念的出现为廊道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景观生态学中关于廊道的原理包括廊道的连续性、数目、构成、宽度与景观过程的关系等(俞孔坚、李迪华,1998)。这些都对廊道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廊道的宽度与结构
廊道的宽度和构成是规划和保证其有效性的关键。宽度和构成的设定应该从其功能入手,如生物保护、防洪、防止农业营养物质流失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鉴于廊道的功能日益趋向综合,譬如上述的绿道和遗产廊道,这些功能都会发生交叉。不同气候带对廊道宽度和构成的要求也会不同。2100433B
生态基础设施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也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
BOT模式在标准的BOT模式中,私人财团或国际财团自己融资来设计、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开发商根据事先约定,经营一段时间以收回投资。经营期满,项目所有权或经营权将被转让给东道国政府。BOT融资模式的基...
航空、铁路、航运、长高速公路、公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等
1 问题背景: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郊区化趋势迫在眉睫,城市的生态安全期待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城市化速度之惊人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经或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件,在未来近十 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 37% 达到 65% 。 正如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城市环 境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早在一百多年前 (1879 —1895) ,Olmsted 和 Eliot 就将公 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 “蓝宝石项链 ”,景观设 计师克里夫兰得 (Cleveland) 为美国密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 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的小镇, 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
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txt 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 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 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 收稿日期 : 2008-10-21 作者简介 :王永秀 (1980-), 女 ,云南人 ,工程师 ,主要从事 环境工程设计、咨询及新技术研究工作。 人工湿地在城市住宅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王永秀 , 刘 洋 ,余波平 ,莫凤鸾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广东 深圳 518001) 摘 要: 根据城市生态住区水资源利用特点 , 在生态住区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实现中水回用、湖 水水质 保持、雨水利用及面源污染治理等功能 ,为住区生态建设开辟新途径。 关键词 : 人工湿地 ;生态住区 ;水资源 :中水回用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55 (2009) 03-0049-03 人工湿地是对自然湿地的一种模拟 ,它强化了 自
《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为例》可供地理学、生态学和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管理工作者、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等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教材。
《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为例》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城市——深圳为例,研究了景观城市化过程的特点、驱动机制以及景观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书还在环境资源量测算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成果已在深圳市得以实践应用。 2100433B
《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为例》内容简介: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我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目前,中国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未来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将快速增长,开展城市化及其生态与环境效应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合理安排城市化的规模与进程,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为例》以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典型城市——深圳为例,研究了景观城市化过程的特点、驱动机制以及景观城市化进程对区域环境要素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城市化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以深圳为例还在环境资源量测算的理论与方法、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成果已在深圳市得以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