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殊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
一级评价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二级评价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
三级评价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
调查目的是指为什么要调查,要解决什么问题,调查资料的具体用途是什么?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其目的主要是:
① 掌握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② 建成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基本数据库,初步形成为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决策服务的查询数据库;
③ 完成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报告和多媒体演示系统;
④ 为开展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调查对象就是要调查研究的那些生态环境现象的总体。确定调查对象,最主要的是确定它所包括的范围,把它与其他相近的对象划分清楚。调查单位就是构成调查对象的各个单位,是调查内容的承担者,即被直接调查的对象。
调查内容就是需要向调查单位了解的情况和问题,具体是统计指标或调查统计项目。调查内容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主要根据调查目的而定,力求精简,只规定必不可少的调查统计指标;
② 考虑各方面需要,也要考虑调查的力量能否完成,调查资料能否得到;
③ 要注意调查统计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既可了解调查内容之间的联系,又可进行核对。
调查内容通常采用调查表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应由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它规定统一的填报范围、统计指标、统计时间与统计方法,并附有填表说明或备注,对各项统计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要有明确的解释。
规定调查时间就是确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或时期和调查工作的期限。调查资料有的是某一时间的水平,有的是某一时期的总量,调查方案中必须明确规定统计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或时期。调查工作的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和报送资料的整个工作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规定完成统计调查任务的工作时间。
确定调查方法要根据调查目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而定,原则是:凡只需一次性专门调查的,就不制定定期统计表;凡不需全面调查的,就可采用非全面调查;在人力、物力、财力较强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全面调查,否则,尽量采用非全面调查。至于在非全面调查中对重点调查、典型或抽样调查方法的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应明确调查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有的还要成立调查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要制定技术规范或技术要点,规定调查的步骤、要求以及调查前的准备工作等。对于技术要求高、规模较大而又缺乏经验的调查统计,需要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并进行试点调研。在调查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还要及时修改和补充调查方案,以使调查方案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制定调查方案或报表制度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除了组织人员下基层调查外,还要把调查方案或报表制度布置给报告单位,以便统一行动,全面开展调查统计工作 。
① 资料收集法
即收集现有的能反映生态现状或生态背景的资料,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从时间上可分为历史资料和现状资料,从收集行业类别上可分为农、林、牧、渔和环境保护部门,从资料性质上可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关污染源调查、生态保护规划、规定、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敏感目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他生态调查材料等。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
② 现场勘查法
现场勘查应遵循整体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主导生态因子结构与功能完整性的同时,突出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的调查,并通过对影响区域的实际踏勘,核实收集资料的准确性,以获取实际资料和数据。
③专家和公众咨询法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通过咨询有关专家,收集评价工作范围内的公众、社会团体和相关管理部门对项目影响的意见,发现现场踏勘中遗漏的生态问题。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
④生态监测法
当资料收集、现场勘查、专家和公众咨询提供的数据无法满足评价的定量需要,或项目可能产生潜在的或长期累积的效应时,可考虑选用生态监测法。生态监测应根据监测因子的生态学特点和干扰活动的特点确定监测位置和I频次,有代表性地布点。生态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生态监测规范和监测标准分析方法;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⑤遥感调查法
当涉及区域范围较大或主导生态因子的空间等级尺度较大,通过人力踏勘较为困难或难以完成评价时,可采用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
气候方面:美国东海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海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中国是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方面:美国东西两面临海,呈南北纵列状分布,而中国只有东部和南部临海,地形为西高东低,...
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问题仍十分突出 记者:您如何评价我国目前的环境形势? 解振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近十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全国环境质量总体...
本期内容提要 【情况汇报】 ○ 我区建设新农村工作情况概述 【调研报告】 ○ 环南湖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经验交流】 ○ 梅溪乡三项措施力保计生服务见成效 【工作动态】 ○ 整治摩托车非法营运行动再掀高...
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调查影响区域内已经存在的制约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盐渍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和污染危害等,指出其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等 。2100433B
锦凌水库是以防洪、城市供水为主,兼顾改善地下水环境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为了解锦凌水库工程及其周边区域(水库工程区、河道下游地区、河口地区以及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现状,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生态完慗性调查、工程区植物现状调查以及周边生态环境调查等几个方面,对锦凌水库供水工程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自然环境概况 3.1.1 地理位置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洛阳盆地东隅,行政区划隶属洛阳市, 介于东经 112°26′~113°00′和北纬 34°27′~34°50′之间。偃师市东邻巩义市, 西连洛阳市洛龙区和孟津县,南依嵩山与登封、伊川接壤,北隔黄河同 孟州市相望,全市东西长约 44km, 南北宽约 34km,总面积 668.58km2。 本项目位于偃师市产业集聚区北园内,厂址西侧紧邻杜甫大道,南 侧、东侧紧邻集聚区规划道路,北距连霍高速偃师出口 2.1km。地理位置 详见附图 1。 3.1.2 地形地貌 偃师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大体可分山地、丘陵、平原三大类型, 其中平原面积占 31.4%,丘陵占 51.9%,山区占 16.7%。北部为邙山丘陵, 面积约 22.97万亩,中部是伊洛河冲积平原,面积约 44.42万亩,南部为万 安山低山丘陵和山前洪
声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评价范围内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及相应的噪声功能区划和应执行的噪声标准,评价范围内各功能区噪声现状,边界噪声超标状况及受影响人口分布和敏感目标超标情况。
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等。收集评价范围内1:2 000~50 000地理地形图.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调查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调查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超过相应标准要求或噪声值相对较高时,需对区域内的主要声源的名称、数量、位置、影响的噪声级等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应说明现有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超标、达标情况及超标原因 。
进行声环境现状调查的目的是: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敏感目标和人口分布情况,为声环境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提供基础资料,也为管理决策部门提供声环境质量现状情况,以便与项目建设后的声环境影响程度进行比较和判别。
调查报告基本按技术规范的参考提纲编写,考虑到海、陆域各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因而把海域单独作为一大部分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