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达,浙江诸暨人。北京大学中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与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北京大学东资西进战略研究课题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爱城项目专家组组长。
(1)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2)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及反思
(3)新城镇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4)生态城镇化的发展之路
(5)生态城镇的投融资及操作运营
(6)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实战方略
(7)破解制约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难题
(8)把握好生态城镇建设的五个特征
(9)中国生态城镇化建设课题研究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和谐发展,取决于它有没有以一定的制度和体制所保障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含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动力机制主要是为了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平衡机制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并以使社会整体达到有序和稳定。走生态城镇化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上就是要促进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形成。
推进生态城镇化,尚需完善以下几个机制:1、在经济领域,体现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2、在政治方面,应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3、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需提高思想认识,深化教育内容,提高公民素质等;4、在社会领域,应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等。
城镇加强绿色面积的建设
传统的一般都没怎么规划过,杂乱无章的建筑,狭窄的街道,城镇给排水、电线等严重影响城镇建设和发展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新的就新在改变了传统的弊端。
好大的一个话题啊。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很多国家都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新西兰、澳大...
城镇生态系统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协调的城镇是生态城镇建设的特别要求。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如何建设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生态系统,实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是我国生态城镇化进程中必然解决的重大问题。
不断提高生态城镇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化水平,改变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不适应发展的旧模式。逐步将以往的传统粗放式“单向型”、“经济型”城镇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的“闭环型”、“效益型”发展模式,引导绿色食品的消费观念,培育环境友好的商品与服务业体系。完善三大功能,首先,改善生态环境,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改进;其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使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强化;最后,加大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建设,确保生态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人地矛盾的加剧,使城镇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成为许多学者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
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更高报酬。城镇本身应该说就是集约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政治、经济、文化、人口高度密集的中心,作为其载体的城镇土地也必然是高度集中,密集地使用。
1、现实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镇化的土地利用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城镇土地市场配置机制不健全;(2)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现象严重;(3)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绿地面积少,城镇生态环境差;(4)城镇人均用地水平偏高;(5)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6)土地征用后农民补偿不到位。
2、应当采取的措施
生态城镇化土地集约利用要求城镇发展应当坚持内涵与外延结合、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指导思想,严格控制增量用地,充分发挥存量土地利用潜力,合理安排经济建设和城镇发展所必需的建设用地,实现城镇土地的最佳配置。(1)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2)严格按规划使用土地;(3)严控政府和企业土地寻租。
生态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既是推进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生态城镇化的关键所在。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包含地理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以及社会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其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总体部署。为适应生态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树立以下规划理念:(1)以人为本的理念;(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3)个性化的理念;(4)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5)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生态城镇建设是生态城镇化的基础,是对城镇规划的具体实施,要注重塑造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具体内容包括:(1)生态城镇的建筑特色;(2)生态城镇的景观特色;(3)生态城镇的人文特色三个方面。
3、生态城镇管理是保障,是城镇规划与建设的推进器,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生态城镇管理内容主要包含:(1)经济管理;(2)社会管理;(3)环境管理三个方面。其核心是社区管理。
1、产品高端化模式
坚持走高科技、高含量、高生态、高产出的高端、高效农业道路,最终形成产品高端化模式;
2、产业集群化模式
坚持走特色化、专业化、体系化的产业发展道路,最终形成产业集约化模式;
3、管理工业化模式
坚持走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龙头企业为主、专业合作社为辅、村民参与的管理道路,最终形成管理工业化模式;
4、实施生态化模式
坚持走节约的、可持续的、绿色的、生态的环境保护道路,最终形成实施生态化的模式。
5、创意人文化模式
坚持走“文化”、“科技”、“产业”三者之间融合的创意道路,最终形成创意人文化模式。
6、生态工业模式:工业向园区集聚,集中建立清洁产业园
此类城镇经济条件比较好,工业企业较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由于有比较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其建立绿色产业园创造了条件。
7、生态农业模式: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生态城郊观光型和林粮牧业型生态农业
此类城镇位于城市远郊区,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功能区内,是城乡居民菜、瓜果、禽、肉的主要生产基地。围绕发展空间领域,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城郊观光型生态农业模式
地处城郊的城镇,依托城郊的风貌以及周围区域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围绕林果业、花卉、苗圃等产业,大力开发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叠加融合与双赢。
(2)林粮牧业型生态农业模式
有些城镇所处区域生态脆弱,植被覆盖低,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多洪涝灾害。为了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必须实行荒坡地植树造林,沟渠排水,把荒山变成绿地。促进农业发展。经济林、果树等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退耕还林的部分地方,可适当种植草业,种草比种树见效快,而且草的适应性强,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土,为畜牧业提供原料,经济效益见效快。
8、生态服务业模式:生态旅游与生态物流模式
(1)生态旅游模式:生态旅游业与维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此类型城镇主要分布在自然生态功能区内,具有较好的生态条件,自然风貌保持良好,还有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这类城镇在产业发展战略上主要依赖其旅游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带动住宿、餐饮等项目,增加多方位需求。生态旅游可以认为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自然旅游。由于它注重高科技投入和以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所以给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生态观光休闲环境。
(2)生态物流模式:生态物流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
此类城镇地处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地带,承载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中转功能。该类城镇在产业发展上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仓储物流业较为发达。因此主要以物流业为主导的生态服务业,促进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优越的生态环境是物流业的前提保证。
9、生态居住模式:人口集中居住,集中建设生态居住区
生态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镇的人居环境。生态城镇化建设中,政府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水、电、路、通讯畅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群众进入城镇的整体生活质量,使村镇的人居环境面貌有巨大改变。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
10、生态消费模式:践行“低碳消费”方式
生态消费是生态城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改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旧的消费方式,构建生态型消费模式,关键是要形成政府、居民、企业三方面联动机制。首先,对于居民而言,要在意识领域树立生态消费观,摒弃“面子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一次性消费”和“便捷消费”的不良消费观念和陋习。其次,政府要加大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同时,针对生态城镇消费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生态消费政策,如酒店一次性用品的管理制度,汽车消费的尾气排放检查,等等。最后,企业要提供更多的生态环保型产品与服务。
1、依托区域集镇发展重点城镇
我国的小集镇星罗棋布,无法获得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口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聚集不起市场和服务功能。因此,小集镇建设必须向中心镇集中。根据区位条件、要素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中心镇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进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建设,经由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村非农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多业型的产业结构、中间形态的产业技术结构、混合型的人口结构、城乡交融型的社会文化、紧凑型的空间布局和粗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带动农村、小城镇的繁荣与进步。
重点中心镇的选择,必须有科学的标准。一是人口基数标准,包括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二是区域均衡标准,要把中心镇作为地区经济增长极来选建和培育,促进地区布局合理、平衡。三是经济实力标准,要科学确定中心镇生产总值、非农产业比重、财政规模等指标的最低标准。四是生活状况标准,居民的人均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建设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绿化面积、人均自来水供应量、人均供电量等都应有指标要求,对科研力量、教学条件、文化设施等也应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五是发展潜力标准,如自然资源、腹地面积、区位优势、人文优势、交通运输条件等。
2、依托生态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城镇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城镇正承受着由过去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破坏之痛,必须要面对现实,毫不动摇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生态化,无疑会促进城镇的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必定会对工业企业共生产生正面效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小城镇,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健康永续利用。
原则:生态平衡、协同发展、差异性发展
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实质核心是要求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这四者关系,对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中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不断改善,最终实现城镇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发展的主题,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生态可持续的前提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最终目的。
内涵:生态城镇化是指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下,以生态经济体系为核心,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使城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最佳结果。具体到实践中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产业化为动力,以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统筹兼顾,相辅相成为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体,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小城镇的生态化、集群化、现代化的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之路。
生态城镇化的“生态”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的过程中去,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生态城镇的“城镇”已不是一般概念的城镇,而是与其所处的区域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是人、自然与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可持续发展城镇;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的生态化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它与传统的小城镇有本质的区别。生态城镇化目前真正代表了城镇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人们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特征:1、生态化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生态城镇化以生态理念为主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城镇化全过程,这是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2、个性化是生态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生态城镇化不但在风格上要有独特魅力,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也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因地制宜发展个性化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努力保持和发挥好自身个性化特色,并使之转化为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
3、人本化是生态城镇化的核心理念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
4、循环利用是生态城镇化的重要特征
循环利用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的要求而形成的生态型生产消费模式。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区,用物流或物质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副产品的合理利用的产业共同生存,遵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低投入、低排放、高产出的“两低一高”的经济运行效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城镇的有效途径。
我国的城镇化因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演进的强大推动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城镇化必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城镇化的召唤下,一片片新城区拔地而起,一个个工业园快速建成,一批批农民转变为市民,各种资源要素均加速向城镇集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业绩。
但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经济发展数据表明,不少城镇的生态、人文环境正在发生不容乐观的变化。更加令人担忧是,有许多城镇已经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
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每年约提高1.5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以平均每年2000万的速度递增。按这样的速度发展,未来20年里,我国的城镇化率将提高到70%以上,城镇人口还会净增3亿人。中国人口以世界上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城镇集中,这无疑意味着,在让数以十亿计的人口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生态难题。因此,为新型城镇化寻找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已刻不容缓!
生态城镇化是指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文化、社会和谐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城镇总体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社区建设、消费方式的优化转型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全面建设绿色环境、绿色经济、绿色社会、绿色人文、绿色消费的生态城镇,谋求新型城镇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现辖4市4县1区,土地总面积10918平方公里,人口430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和城乡建设发展很快,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探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较好地统一的路子,我们提出以生态的观点指导建设,搞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建筑等。现金华市区已建成生态建筑20幢。其中生态公厕始建于1991年5月,现已建11幢。其别致的造型、优美的绿化、良好的粪便处理效果,受到专家和群众的好评。1992年9月,金华生态公厕技术通过了浙江省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被认为属国内首创。1993年12月,该技术经国家专利局审查获发明专利。还有金华市姜山头公路养护管理站生态楼、金华市市政综合楼、金华市生态建筑设计实验楼、浙江贸易学校生
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六法国生态城镇3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治理困境与破解之道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发展进步程度的标志,而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我国城镇生态环境正面临严峻挑战。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安全隐患突出等生态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治理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困境,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治理模式,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治理困境
生态治理理念认知缺失。观念上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环保,工业领域采用“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的生产模式,具有非循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特点,造成工业生产能耗、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政府对环保教育不够重视,环境教育流于形式,公众生态保护意识淡薄,大大忽视了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
生态治理制度机制缺乏。缺乏生态保障机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保护环境的机制。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后,没有必要的补偿机制,导致生态得不到修复;合理的价格机制的缺失导致农民土地被征用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缺乏约束机制导致“城市病”加剧。一些地方政府简单地将城镇化理解为“造城运动”,过分追求规模经济,对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导致各类园区一哄而起,大量农田被滥用,大量资源能源被消耗。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环保部门执法不到位,环境监管机构种类杂乱责权不分,环境治理投入少等,都制约着我国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生态治理主体责任不明。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密切配合和共同参与,但目前却存在治理主体责任不明等问题。生态治理需要政府部门通力合作,但政府部门条块分割,很难发挥整体合力效能。就企业而言,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为增强竞争力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愿过多投入资金进行生态治理。就公众而言,生态治理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和参与途径,导致公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影响着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治理困境的破解策略
树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观,构建生态治理的法律保障机制。解决城镇化生态治理困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坚持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找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妥善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关系,科学处理经济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的关系,合理衡量生态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推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构建生态治理的法律保障机制,推动环境法制建设。当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未来要针对城镇化建设特点,将环境法规与政治经济政策相结合,构建符合城镇化建设需求的生态环境法律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保障机制。
明确生态治理责任主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建设机制。生态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生态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需要建立符合城镇发展要求的生态建设机制,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推动和公众参与的全方位、多层次、全员性的生态合作治理模式。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对城镇生态环境的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认真落实政府环境监管责任,严格执行城镇环境管理制度。要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构建企业的生态推动机制。要关停并转高污染企业,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加强企业环保自律,积极引导企业参与生态治理工程。要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引导公众通过提升自身素质和加强自我管理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人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治理的财力保障机制。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解决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最终是要处理好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产业比重;改进粗放型第二产业,发展技术密集型经济;提高第一产业科技水平,推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解决城镇生态困境,还要建立财力保障机制。要加大对生态治理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按照“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处理生态治理问题;加大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工业废弃物等环境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强化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制度,形成生态治理的开放型多元化投资体制。
中国建设行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工程造价信息价、指导价、参考价,登录https://www.zjtcn.com查看更多……
新型城镇化的文化与生态意蕴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迈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既要吸取国外城镇化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落入“环境-贫困”陷阱,更要注重通过文化发展和文化治理,建设能够传承文化,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使居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更记得住乡愁。为帮助读者更好理解文化、生态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本期专刊特别约请三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家撰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 车书剑
1月17日,2015’生态低碳城市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河南省信阳市举行。交流会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办,中共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会议主题是“创新与发展”,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土地合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推动生态低碳城市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车书剑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发展城市是一个科学性的体系,一定要从地下到地上,一定要坚持地下,先地下后地上这个原则。但是从现在城市发展的角度讲,特别是有的城市发展,把城市建设的都是非常美丽,地面以上,美起来、亮起来等等等等,但地下的部分却截然相反。
在谈到城镇化的方面车书剑指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的引擎,谁也不能离开这个发展道路。而且对城市和经济发展的带动,这是推动力是非常之大的。但是应该看到,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所谓双刃剑,你处理不好,过快的城镇化和过度的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也是难以扭转的。
而对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时,车书剑指认为对这些问题必须实事求是,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发展与建设,必须要与城市的资源和城市的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相适应。不顾及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而盲目追求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做法,只能恶化城市人居环境,危及城市安全运行。
车书剑还认为,当前城镇化的问题,要彻底的要从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盲目追求城市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的怪圈中走出来。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市长真是从这怪圈走出来了,过去一到哪个城市,市领导就先看这些政绩工程,很多政绩工程让你看一看,现在市长到这儿来看,听到的和看到的,把生态和低碳这个问题能作为城市一个重点的问题来抓好,我觉得这种进步是几十年前难以想象的。
最后,车书剑总结到,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情,积极稳妥推城镇化,要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既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也要注重城市建设的细节,完善基础设施,建立起与城市人口和规模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为保证城市的安全与质量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