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112123896 | 作 者 | 田野 |
---|---|---|---|
出版时间 | 2010年12月 | 页 数 | 95 |
定 价 | 36.00元 |
内容简介
《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初探:大连与天津的实践》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和相关实践的分析,总结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和内涵,以及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对生态城市规划编制方法与技术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各个层次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和关键问题。此外还总结综述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案例,并详细介绍了博士后工作站期间在大连与天津所作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实践。2100433B
第四章 城市规划编制内容 第一节 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十八条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具体期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要求。 ...
虽然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但是中国对生态城市的有关概念、内涵及规划技术手段等尚未达成共识,还未形成统一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示范指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主要存...
城市总体规划内容:(一)设市城市应当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自治县、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应当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2011.N0. 1城市规划 doi:10.3969 /j.issn.1671-9107.2011.08.001 8 第10卷 总第 94期 收稿日期 :2011-06-14 深圳 30年的超常规快速发展 ,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 成就 ,但也在国内较早遭遇了土地资源过快消耗 、水资源能源 不足 、人口不堪重负 、环境承载力下降等四个 “难以为继 ”的困 境。深圳一直积极应对如何破解困境 ,寻求城市发展新思路 。 近年来 ,深圳在城市基本生态控制 、空间优化 、土地节约集约 利用 、低碳生态规划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10年1月,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签定了部市合作共建 “国家 低碳生态示范市 ”框架协议 ,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 气候条件下 “渐进式 ”、“常态化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模 式。深圳已成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行先试和 示范城市 。 ① 目
. . 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1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演化过程 现在,国内外都在建设生态城市, 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同, 所以会有不同的表 现和内涵,同时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源和环境特征不一样,也很 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但有一个原则, 就是生态城市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 具有高效 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具有持续 发展 和消费的能力,具备高度生态文 明的生活空间。 生态城市在维护本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生态系统的 平衡和协调。因此我们必须对生态系统作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应该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 相互 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 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态系统是 现代 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20世纪 6
内容简介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适合从事低碳生态相关的规划从业者以及研究人员阅读,对于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为了提供较好的阅读体验,《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编制 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采用双色加彩色的版式设计,并用底色明确地区分了内容中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既内容详实,又设计精美的专业图书。 2100433B
生态城市,也称生态城(英文:Eco-City),是一种趋向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废热、二氧化碳、甲烷与废水的排放的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科学家、政治家、社会学家和有识之士,陆续提出了人类文明的低碳生态发展方向。使得城市发展的模式面临着转型的抉择。毫无疑问,转型的方向就是发展生态城市。”2012年11月1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总经济师、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秉仁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城市转型已颇为紧迫。
智慧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建立起来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宜居环境,并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知识社会创新的高级信息化形态的宜居城市。
智慧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很好的结合起来。建设遵循生态学原则,城市应用与服务管理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智能运用,实现人、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形式。
生态城市建设要素: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应用系统: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