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 作 者 | (加)怀特,沈清基 |
---|---|---|---|
译 者 | 吴斐琼 | ISBN | 9787560841144 |
定 价 | 42.00元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9-8-1 | 开 本 | 16开 |
序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新千年的城市
1.1 作为西方社会象征的城市
1.2 城市环境与人类健康
1.3 城市管理的挑战
1.4 如何使用本书
1.5 网址
1.6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二部分 新陈代谢:城市生态系统是如何运转的?
2 直到你浪费它,它才是废物
2.1 土地使用和城市新陈代谢
2.2 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类型
2.3 收集和处理手段
2.4 改善固体废物流管理
2.5 结论
2.6 网址
2.7 进一步阅读文献
3 能源与大气排放物
3.1 大气排放物
3.2 城市与能源
3.3 气团与空气运动
3.4 能源
3.5 能源使用
3.6 能源使用者
3.7 结论
3.8 网址
3.9 进一步阅读文献
4 城市与水循环
4.1 水循环
4.2 城市化与用水
4.3 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
4.4 城市化与水管理
4.5 气候、气候变化与水供应
4.6 结论
4.7 网址
4.8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三部分 病理:出了什么问题?
5 城市土地:资产或是债务
5.1 偿还过去
5.2 受污染的土地与城市衰败
5.3 垃圾填埋——昨日的解决方法
5.4 有问题的建筑材料
5.5 地下存储罐
5.6 沉降
5.7 结论
5.8 网址
5.9 进一步阅读文献
6 我们呼吸的空气与我们正在改变的气候
6.1 问题与影响
6.2 健康受损带来的日益上涨的成本
6.3 空气质量管理
6.4 区域与平流层影响
6.5 变化中的气候
6.6 在高温下生活
6.7 极端气象事件
6.8 减少城市温室气体排放
6.9 结论
6.10 网址
6.11 进一步阅读文献
7 我们使用和滥用的水
7.1 水管理的新挑战
7.2 水短缺
7.3 流域洪灾
7.4 城市洪灾
7.5 健康与水质量
7.6 气候变化的影响
7.7 结论
7.8 网址
7.9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四部分 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
8 恢复城市土地的有效使用
8.1 减少我们的生态足迹
8.2 减少通过量
8.3 密度、可接近性和多样性
8.4 改善交通结构
8.5 对棕地进行再利用和再开发
8.6 来自垃圾和生物质的能源
8.7 使城市系统自然化
8.8 历史建筑和历史地区保护
8.9 结论
8.10 网址
8.11 进一步阅读文献
9 净化空气
9.1 一条整合性的路径
9.2 节约能源
9.3 燃料转换
9.4 交通运输的挑战
9.5 结论
9.6 网址
9.7 进一步阅读文献
10 水——我们最宝贵的资源
10.1 综合的流域规划
10.2 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
10.3 应对城市洪水
10.4 水供应和能源利用
10.5 水处理
10.6 需求管理
10.7 结论
10.8 网址
10.9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五部分 结论
11 国际性议题
11.1 人类影响的全球性问题
11.2 健康和气候变化
11.3 终止化石燃料发展模式的意义
11.4 城市示范的潜力
11.5 国际性的城市合作
11.6 排污权交易——诱惑与危险
11.7 结论
11.8 网址
11.9 进一步阅读文献
12 我们是否拥有建设生态城市的手段?
12.1 “生态城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
12.2 从最近的极端气候事件中吸取教训的城市
12.3 案例研究:处于危险中的美国城市
12.4 哪些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12.5 改变机制,或在另外的层面上展开工作
12.6 克服困难
12.7 结论
12.8 网址
12.9 进一步阅读文献
附录
附录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欧洲城镇宪章(奥尔堡宪章)
附录2 名古屋最终宣言
附件3 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附件1”国家
参考文献
索引 2100433B
本书以城市新陈代谢的理念为基础进行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而城市代谢理念的显著特征是将城市描述为一系列联系空气、土地和水的物质流的互联系统。在气候变化的宏观背景下,作者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实用性策略,包括改善城市土地的有效使用,改善空气质量,更好地利用水资源等。
生态城市(英文:Eco-City),是一种在生产生活中尽可能降低对于能源、水或是食物等必需品的需求量,也尽可能降低城市能耗,以降低热量及工业、生活废弃物排放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
生态化理念的树立是要让人与自然协调配合,满足人对生态的整体要求,基于此提出生态生产的规划构思,着重强调生态城市建设不但需有高水平的城市规划,
好大的一个话题啊。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很多国家都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具体标准,如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新西兰、澳大...
建筑物是构成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需要经过项目的提出、策划、筛选、设计、修改、施工等过程,而每一个建设项目的策划均应服从城市规划的要求,密切配合城市的规划设计。因此,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筑发展与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它是城市一切建筑发展的总指挥,指导着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本文从我国城市建筑和生态环境现状入手,系统的分析并论证了城市建筑要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必须先行这一论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各种类型的城市建筑大量出现,这些城市建筑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城市居民生产生活及开展相关工作的需求。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城市建筑的发展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在以往的城市建筑发展上,不少地方一味的追求城市建筑的数量和规模,现如今则有新的变化,对城市建筑生态规划建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城市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生态城市建筑发展理念及一系列建设发展方法。
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从生态城市的产生背景和理论基础出发,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探究生态城市的起源和发展,辨识生态城市的真伪,走出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误区。以生态学和经济学为基础,结合承载力理论、生态足迹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生态系统出发,构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根基。
序言(一)
序言(二)
导言
1.1 低碳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抉择
1.2 低碳经济引发的发展转型新浪潮
1.3 相关概念的辨析
1.4 建设低碳与生态城市——城乡规划建设需要积极作为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观的发展与演进
2.1 生态观的历史演进
2.2 城市发展观的历史演进
2.3 生态观与城市观的交融:生态城市发展观的演进
2.4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观的演进与实践
参考文献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与理论
3.1 生态城市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3.2 中国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环境认知
3.3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要则
3.4 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
3.5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
3.6 实践生态城市规划需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
4.1 生态城市规划的角色定位分析
4.2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变革需求
4.3 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内容变革
4.4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工作变革
参考文献
城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推广
5.1 城市建筑节能的目标和发展思路
5.2 建筑全过程节能理念的重塑
5.3 新建建筑的可再生能源一体化
5.4 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5.5 绿色建筑的探索与发展
5.6 促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推广的总体策略
参考文献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6.1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
6.2 绿色空间网络的总体组织
6.3 绿色网络中心的规划建设
6.4 绿色连接廊道的规划建设
6.5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策略
参考文献
城市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
7.1 城市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与思路
7.2 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7.3 城市用水系统的节约高效
7.4 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7.5 城市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推动策略
参考文献
城市绿色交通系统与流空间组织
8.1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目标与内容
8.2 公交导向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8.3 城市绿色物流系统
8.4 网络城市与流空间——城市交通组织的新语境
8.5 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总体策略
参考文献
城市垃圾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9.1 城市垃圾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总体思路
9.2 建筑垃圾与餐厨垃圾的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9.3 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资源化利用
9.4 城乡垃圾的集中收运与区域统筹处理
9.5 城市垃圾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促进策略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
基于生态城市的发展导向,本书提出城市规划理念与方法必须变革,城乡建设模式必须转型升级。同时,本书重视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有机结合,引介和剖析了国内外大量的典型案例,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很强的实务指导性。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生态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