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水土保持植物 | 作 者 | 张光灿,胡海波,王树森 |
---|---|---|---|
类 别 | 农业/林业 | 出版社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1年10月1日 | 页 数 | 280 页 |
开 本 | 大16开 | 装 帧 | 平装 |
ISBN | 9787503863981 | 字 数 | 427000 |
纸 张 | 胶版纸 |
序
前言
上篇 总论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1.2 水土保持植物利用与研究
1.3 水土保持植物定义与内容
1.4 水土保持植物学习方法
1.5 水土保持植物与其他学科关系
第2章 水土保持植物分类学基础
2.1 水土保持植物常用的形态术语
2.2 植物分类的理论和方法
2.3 植物界基本类群概述
第3章 水土保持植物特性与生态功能
3.1 水土保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2100433B
张光灿、胡海波、王树森主编的《水土保持植物》是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本教材从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入手,在介绍了水土保持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分布与调查设计及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主要水土保持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种类的形态特征、分布与习性、水土保持功能、资源利用价值和繁殖栽培技术。为读者在以后从事水土保持林草措施的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规划设计奠定基础。
《水土保持植物》主要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同时还可作为环境生态类有关专业本科生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土地利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和生产实践人员的参考用书。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一是科学性, 二是地域性, 三是综合性,四是群众性。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持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水土保持的措施有农业措施...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得以加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涌现.因此,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了当下的重要任务.在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园林工程是一个关键部分,其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对绿色生态城市的成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园林工程是一个兼具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是其中最常用的一项技术,关系到了水土环境的保护。在园林设计中合理的利用水土保持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态价值,维护生态平衡;而且可以增加园林观赏价值,确保人类活动与生态的协调一致。因此本文将从园林工程普遍存在着植物资源利用有限、植物配置形式单一的特点,利用水土保持技术筛选出其植物配套措施。
前言
第一章 开展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的必要性
第一节 传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生态建设开发现状
第二节 传统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生态建设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提出及需求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主要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及分布
第一节 主要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
第二节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主要特性
第三节 主要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自然分布或栽培区域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对位配置
第一节 适于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的全国水土流失区范围界定
第二节 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重点
第三节 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对位配置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重点水土流失区近中期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
第一节 东北黑土区耐寒浆果类植物资源配置
第二节 新疆山地盆地接壤区灌溉型果木类植物资源配置
第三节 黄土高原区高级油用类植物资源配置
第四节 滇黔桂山地丘陵区药用类植物资源配置
第五节 长江上游干热河谷区生物柴油类植物资源配置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 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第一节 开发利用主要部位
第二节 开发利用主要方向
第三节 开发利用主要工艺
本章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主要自然分布范围或栽培区域
附表2 全国高效水土保持植物资源依开发利用方向的分类
附图 全国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图
2100433B
内容简介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关键技术》由张海强、李婧、安乐平、岳新发编著,本书总结了国内外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的相关研究,阐述了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防护功能,提出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选择原则,提出了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原则及方案,并结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技术评估,对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评估、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配置进行了案例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关键技术》对于高速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验收评估、技术管理等均具有指导意义,可供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2100433B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是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所采取的造林、种草及封禁等措施。该措施主要作用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避免坡面土壤受到雨滴击溅和暴雨径流的冲刷。具体措施有造林、植树、封山育林、育草。植物措施不仅能优化水资源,还能调节气候、改善土壤肥力。
然而该措施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因为受气候、土壤等因子制约,所种植物从成活到发挥效应需要较长时间。为保证地表植被尽快地恢复,应该同时搞好配套的蓄水工程,为其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这样才能保证措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