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栽培技术
6月初,按照密度要求,以锄头在苗床上开浅沟,深3-5厘米、宽7-8厘米,靠沟边斜放石松的分株,覆土将不定根及茎段基部植入土中,呈斜植状,稍压紧基质,茎段端部及保留的侧枝(或芽)出露并贴近苗床表面,以利于发芽生长。栽植后,浇1次透水。在相应处理苗床插竹条搭高约60厘米、宽约120厘米拱架并遮阴网至第2年。管理主要为适时拔除杂草,在干旱天气进行浇水保苗。
中国除东北、华北以外的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日本、印度、缅甸、锡金、不丹、尼泊尔、越南、老挝、柬埔寨及南亚诸国有分布。生于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下、草坡、路边或岩石上。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疏林下灌丛中。
资源分布:产于世界温带及热带高山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河南以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在俄罗斯、欧洲及北美等地。分布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及内蒙古、河南等地。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旱播水松2~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当球果由粉绿色变为浅黄色、鳞片开始微裂时,宜及时。每千克约85000粒,发芽率50~60%。育苗一般采用“水育法”,即冬季围地作床播种,待苗高20~25厘米...
枝、叶:民间外用于风湿。树皮幼时外表面灰褐色或白褐色,不剥裂;老时暗褐色,浅裂,内面灰白色。叶条形,长2-4cm,宽1.5-2.5mm。先端突出或渐尖,坚硬,叶内树脂管中生。树皮气微,味微苦。叶气微,...
生于低海拔林缘、疏林下,路边、山坡及草从间。喜温暖湿润,耐荫、耐旱、不抗严寒。
石松形态特征
多年生土生植物。匍匐茎地上生,细长横走,2-3回分叉,绿色,被稀疏的叶;侧枝直立,高达40厘米,多回二叉分枝,稀疏,压扁状(幼枝圆柱状),枝连叶直径5-10毫米。叶螺旋状排列,密集,上斜,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8毫米,宽0.3-0.6毫米,基部楔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具透明发丝,边缘全缘,草质,中脉不明显。
孢子囊穗(3)4-8个集生于长达30厘米的总柄,总柄上苞片螺旋状稀疏着生,薄草质,形状如叶片;孢子囊穗不等位着生(即小柄不等长),直立,圆柱形,长2-8厘米,直径5-6毫米,具1-5厘米长的长小柄;孢子叶阔卵形,长2.5-3.0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具芒状长尖头,边缘膜质,啮蚀状,纸质;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略外露,圆肾形,黄色。
连根采集生长良好的野生石松植株(尽量保护茎上不定根,以利于繁殖)带回室内待用.在茎上以着生不定根的部位为基点,向茎端方向截取6-10厘米(一般以相邻2个不定根着生点之间的长度而定),带有营养侧枝(或芽)的茎段作为分株繁殖材料,基部截口距离不定根着生点约1厘米.移植时将不定根及茎段基部植入土中,呈斜植状,稍压紧基质,茎段端部及保留的侧枝(或芽)出露于苗床表面,以利于发芽生长.移植后,浇1次透水,并搭架遮阴网遮阴保湿。
病虫害情况6-7月出现枝叶、茎梢枯死的病害发生,病状为茎、枝或叶上出现红褐色病斑,进而导致枯死,枝叶密集处可见成团枯死。以多菌灵1000ppm倍液喷施防治,有一定效果。虫害未发现。
药用:石松全草入药,有舒筋活血、祛风散寒、利尿、通经等药效.药理实验表明,石松超临界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且毒性低。
工业:孢子粉广泛应用于农业果树人工授粉,医药业制造药物包衣、婴幼儿爽身粉等,也是冶金工业的模型铸造中优良的分型剂和照明工业的闪光剂,广泛应用于冶金和国防工业。
观赏:石松四季常青,枝叶奇特美观,是重要观赏蕨类植物之一,是良好的插花材料;石松茎匍匐生长,枝叶错落有致,翠绿幽雅,具有良好的草坪、地被绿化观赏作用。 2100433B
1 罗汉松的栽培技术 (1)习性: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在烈日 下亦能生长自如。抗病虫害能力较强,耐寒性较弱,喜生于疏松、肥沃 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2)栽培与养护:罗汉松既可地栽,又可盆栽,养护管理要求不严。 在春、秋两季生长季节只要施加 l 一 2次以氮为主的追肥即可,无需过 多的磷、钾肥。对已造型的盆景, 必须注意摘心和修剪, 防止枝叶徒长, 以保持原来的姿态。修剪摘心工作,最好在春、秋季生长期间进行。 家庭盆栽的罗汉松,一年四季都应该放在室外通风处养护,不能久 放在室内, 否则会叶黄脱落以致死亡。 夏季高温不宜曝晒, 需放置在半 阴处养护。生长季节,水分可略多一些;炎热的夏天,盆土干了要及时 浇水,浇水应浇足浇透;秋、冬季水分可适当减少。华东地区冬季当温 度下降到 5℃时,就应入房越冬,并控制浇水量,盆土以偏干些为好。 (3)繁殖方法:常用扦插法,也可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玉柏 L. obscurum f.obscurum、笔直石松 L.obscurum f . strictum、多穗石松 L.annotinum、新锐叶石松 L.neopungens、成层石松 L.zonatum、石松 L.japonicum、欧洲石松 L.clavatum。
石松科形态特征
石松科植物多为小型至大型蕨类植物,土生。石松科6属:扁枝石松属,藤石松属,小石松属,石松属,垂穗石松属,拟小石松属.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为片状;侧枝二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极少为单轴分枝状。叶为小型单叶,仅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至披针形。孢子囊穗圆柱形或柔荑花序状,通常生于孢子枝顶端或侧生。孢子叶的形状与大小不同于营养叶,膜质,一型,边缘有锯齿;孢子囊无柄,生在孢子叶叶腋,肾形,二瓣开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常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石松科LYCOPODIACEAE
全球广布;石松科在中国有6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