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松散砂土静态液化失稳机理的模型试验及离散元模拟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
项目负责人 | 顾晓强 | 依托单位 | 同济大学 |
饱和松散土体往往会发生静态液化(扩散性失稳)现象,造成边坡等发生流滑灾害。本研究针对松散砂土等离散介质的特性,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和理论推导等研究砂土的静态液化等宏观力学特性,以及其微观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利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室内单元试验,并研究土体微观结构在剪切过程中的演化,建立微观结构和土体宏观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阐释静态液化失稳的机理。离散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砂土的宏观力学有很强的状态相关(包括初始围压和孔隙比)特性,饱和松散砂土才会出现静态液化现象。土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着土体的宏观力学特性,特别是颗粒接触配位数和接触法向的分布。静态液化发生时,颗粒的接触配位数为4.0左右,然后突然降为0,表示砂土结构的崩解。同时砂土的微观结构也存在临界状态线,跟土体的宏观临界状态线相对应。(2)研究了边坡渐进破坏过程中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从加载初期许多的细微潜在剪切带发展而来。剪切带中土体由于强剪胀性而导致大孔隙结构,伴随着很大的颗粒累积转动位移。(3)研究了影响土体初始应力状态(静止土压力系数K0)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土体的K0跟土体的颗粒接触配位数存在着本质联系。(4)推导了基于推导的离散介质中的Hill稳定条件,研究了土体初始应力状态对土体失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二阶功的减小量约为系统动能的增量。在不等向应力(或者有偏应力)条件下,二阶功跟应变路径角度有明显的相关性。只有应变方向处于失稳域(一般分布角度为130°-190°)中,试样才会发生失稳。砂土试样失稳的微观表现形式是系统动能的突然性爆发式增加,表明了Hill稳定条件在离散介质中的适用性。 2100433B
饱和松散土体往往会发生静态液化(扩散性失稳)现象,造成边坡等发生流滑灾害。本研究针对松散砂土等离散介质的特性,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静态液化的室内单元试验,研究土体微观结构在剪切过程中的演化,建立微观结构和土体宏观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阐释静态液化失稳的机理,为准确判别砂土静态液化的可能性提供先决条件;基于微观力学,将连续介质理论中的Hill稳定条件推导扩展到离散介质中,为判别松散砂土失稳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型试验,采用数字照相技术研究边坡失稳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发展,研究基于颗粒运动的边坡失稳渐进过程,并用离散元对模型试验进行模拟;基于推导的离散介质中的Hill稳定条件,对模型试验的边坡进行稳定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Hill稳定条件判别扩散性失稳的合理性。本研究对揭示土体静态液化的机理和准确判别土体静态液化失稳提供基础性理论依据,对避免滑坡等灾害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检测回路模拟试验是检测仪表没有与计算机连接时进行的仪表模拟实验,由综合校验仪显示检测结果;工业计算机系统回路模拟试验是检测仪表与计算机连接后与计算机一同进行的模拟试验,由计算机显示检测结果。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机符合标准:EN、ANSI、UL、ASTM、ISTA,GB等运输标准。振动方式:往复回转式。振动幅度:1英寸。振动频率:1.6Hz~5Hz.最大负载:500Kg和100Kg两种或指定。...
尾矿库液化深度很可能大于20m哦
采用离散单元法软件PFC2D模拟了大量砂土试样双轴试验,分析了砂土剪切带形成机理及发展过程,并通过研究试样剪切带内外应力-应变关系及孔隙比、平均接触数及配位数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带内外宏微观性质的差异。研究表明:砂土剪切带的形成过程即为试样内部应变局部化过程,也为试样内部平均转动率(aver-aged pure rotation rate,APR)的局部化;剪切带开始形成点也为试样剪缩、剪胀分界点;剪切带内外各宏微观参数变化规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近剪切带位置土体及带内土表现为应变软化现象,而距带中心较远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出现'回滞圈'现象;带内变形量明显大于带外,且带内较带外松散。
以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可视化室内模型试验及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承台尺寸的带承台单桩荷载传递特性、桩周土变形分布模式及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桩在加载初期首先达到极限承载力,带台单桩的后期承载力主要由承台下土体来承担,随着承台尺寸的增加,承台对基桩承载力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土体侧向变形的约束效应逐渐增强。对于较大承台带台单桩,其竖向变形影响范围将扩展到桩端附近,桩端土体仍然呈现单桩的孔穴扩张变形模式,小承台带台单桩随桩端土体的刺入呈冲剪破坏模式,而大承台带台单桩最终呈现一定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对于其他桩型工作机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批准号 |
50708060 |
项目名称 |
松散粉砂的静态液化特性及其在滑坡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E0807 |
项目负责人 |
张敏 |
负责人职称 |
副教授 |
依托单位 |
深圳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20(万元) |
采用散粒介质力学与细观机理分析方法,通过三轴数值试验,模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液化过程,探讨液化过程中状态转换面的产生、稳态变形、循环活动性发展等的细观机理。在此基础上,发展一个颗粒-流体耦合的饱和砂土细观力学模型,模型中颗粒运动采用散粒介质的离散单元方法模拟,流体运动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计算,通过一定的边界条件实现流固两相的耦合。采用建立的细观模型研究饱和砂土液化时土体的局部渗流特性,分析渗透系数与应力、细观组构演化与宏观应力应变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振动模型试验中引入先进的数码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信息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测量分析饱和砂土液化时土体细观组构参数的演化规律,并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上述流体-颗粒耦合细观模拟、组构演化规律分析以及模型试验结果,建立一个基于细观机理分析的饱和砂土液化模型。 2100433B
本项目旨在通过含粉粒夹层的层状砂土液化可视化动三轴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和离心模型试验验证,揭示粉粒夹层厚度对层状砂土液化影响的宏细观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显微数码摄像可视化跟踪技术和数字图像变形量测技术,获取层状砂土液化过程中界面处砂粒和粉粒的细观组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2)利用离散单元法中的颗粒流理论,在细观尺度上考虑颗粒离散元与流体动力学耦合,建立饱和层状砂土液化细观数值模型。(3)利用层状砂土颗粒流数值模型,就粉粒夹层厚度对饱和层状砂土液化特性影响的宏细观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宏细观力学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细观角度入手探讨饱和层状砂土液化的宏细观力学机理,并用离心机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本项目的开展不仅能够为砂土液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提升人们对含粉粒夹层饱和层状砂土液化机理的认识,而且还能为砂沸、液化后大变形等现场液化现象提供细观力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