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和广西等省区;越南、印度东北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
常寄生于杉树、 树或其它树上。
鞘花为常绿半寄生灌木,全株无毛;小枝灰白色。叶对生,革质,阔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12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尖至近圆钝;侧脉斜升.每边约6~8条,网脉不明显;叶柄长O.5~1厘米。春季开橙黄色管状花.常4~8朵排成腋生总状花序,总花梗长约2厘米;花梗长5~6毫米,有1枚圆形苞片和2枚多少合生的小苞片;花托长圆形,长约3毫米,副萼全缘或有微齿;花被管状,长12~15毫米,下部膨大,檐部具6棱,6裂,裂片披针形,长6~7毫米,反折。果夏秋间成熟,为黄红色,长约8毫米的球形浆果。
甘、淡,平。归肺、胃经。化气,止咳,散瘀。用于胃气痛,咳血,咳嗽,疝气。常用量30~60克。
主治:
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头晕目眩;脱发;跌打损伤;痔疮肿痛;咳嗽;咳血;疝气;痢疾
性味: 甘、淡,平
茎呈圆柱形,常截成长40~50厘米、直径O.5~1.2厘米的长段。表面灰色或灰棕色,具扭曲的纵皱纹和许多棕色皮孔。节部膨大,有侧枝脱落残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或棕色,中心有深棕色的髓。叶常较完整,对生,革质,长圆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或过之.宽约2~3.5厘米,全缘,黄绿色或灰绿色,上面光滑,甚易脱落。气无,味甘淡。以枝幼、叶多者为佳。
全年可采。割取带叶嫩枝.晒干。扎成小把。2100433B
本文分析了侗族象征性建筑——鼓楼的一大主要特征,杉树的建筑用材及造型上模仿杉树,并从三个方面分析此杉树建筑艺术特征的原因,即就地取材,图腾崇拜以及杉树的寓义,阐明了在当今现代社会中鼓楼建筑合理的发展方向。
寄生植物的根插入寄主茎的组织内,吸取寄主体内的水分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活,这种根称为寄生根(parasitic root)。如菟丝子、列当、槲寄生、桑寄生等。其中菟丝子、列当等植物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制养料,完全依靠吸收寄主体内的养分维持生活的,称全寄生植物;槲寄生、桑寄生等植物,一方面由寄生根吸收寄主体内的养分,而同时自身含叶绿素,可以制造一部分养料,称半寄生植物。
寄生植物可以通过寄生根的吸收作用,把有毒寄主的毒性成分带入寄生植物体内,如桑寄生等 。
寄生花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曼尼普尔、梅加拉亚邦)、泰国和越南。 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墨脱)和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寄生花是热带雨林植物,寄生于葡萄科、崖藤属植物的根上。在印度东北部的那德哈国家公园内的寄生花则寄生在小苞崖爬藤(Tetrastigma bracteolatum) 和狭叶崖爬藤(Tetrastigma serrulatum) 之上,西双版纳的寄生花寄生在扁担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