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穗卷柏生长于海拔2500-3575米林下潮湿处或岩石上。
土生,短匍匐,1-4 (-6)厘米,无游走茎。
根托只生于茎的下部,长0.7-2厘米,纤细,直径0.1毫米,根多分叉,光滑。
主茎自近基部开始分枝,通常重复1-2次等二叉分枝,禾秆色,主茎下部直径0.3-0.4毫米,具沟槽,无毛,维管束1条,分枝稀疏,叶状分枝和主茎无毛,背腹压扁,末回分枝连叶宽3.2-4.2毫米。
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草质或膜质,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不具白边(或边缘微透明),二形。
分枝上的腋叶对称,椭圆形,1.0-1.8毫米×0.3-0.7毫米,边缘具微齿。中叶多少对称,分枝上的卵圆形,1.2-1.8毫米×0.6-0.8毫米,相互排列不是非常近,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外展或与轴平行,先端渐尖,基部近心形或钝,边缘具睫毛。
侧叶不对称,侧枝上的侧叶卵状三角形,外展,1.8-2.3毫米×0.8-1.2毫米,先端急尖;下侧基部扩大,略覆盖小枝,上侧边缘具短缘毛,基部具睫毛。
孢子叶穗疏松,背腹压扁,单生于小枝末端或分叉,10-20毫米×3.0-5.0毫米;孢子叶二形,正置,和营养叶形状,排列一致;孢子囊只生下侧孢子叶基部,叶不具白边,上侧的孢子叶卵状披针形,边缘具短睫毛,先端渐尖,无孢子叶翼,下侧的孢子叶卵圆形,边缘具短睫毛;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大孢子橘红色或橘黄色;小孢子橘红色。
松穗卷柏分布于四川(丹巴、康定、马尔康)、云南(宾川、大姚、鹤庆、丽江)。也分布到尼泊尔。
唐松草生海拔500-1800米间草原、山地林边草坡或林中。适应性强,喜阳又耐半阴。生长在林下或草甸的潮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排水需良好。较耐寒。
在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好温暖水湿、阳光充足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入冬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以根茎在泥中越冬。中国南北各地池塘、河沟、沼泽中常有生长,常与穗状狐尾藻混在一起。夏季生长旺盛。冬季生长慢,能...
为喜光树种。浅根系,抗风力差。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2.5℃~12℃,年降水量500~1400mm的气候条件下都能生长。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有梢部冻枯现象发生。在气候凉爽、空气...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 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 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我村实际 情况创建环境卫生考核标准要求, 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 范如下: 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 1. 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 则。 3. 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 相结合原则。 4. 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 1. 道路保洁制度。(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 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 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道路地面要 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 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3
- 1 - 新鲜村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镇党委、政府建立环境卫生 整治长效机制的要求,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落实党的 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开展全村环境卫生整治 作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广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规划, 明确各方责任,落实关键措施,全面组织推进;以全村环境卫生 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探索和推行农村环 境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打造全村农村新形象、新面貌,为我村争 创文明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情况 新鲜村地处武威城区北郊,东、南、西三面与市区交错,辖 区内共有 14个村民小组,共 1226户人家,总人口 4089人。雷台 东路、北二环路两条主干道路横穿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