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山水风景与建筑 | 作 者 | 郑炘、华晓宁 |
---|---|---|---|
ISBN | 10位[756410399X]13位[9787564103996] | 定 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07-07 |
装 帧 | 平装 |
郑炘,博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长期从事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理论与当代哲学、风景环境与建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著有《苏南名山建筑》、《线之景》,参与并主持长春净月潭风景名胜区门前区规划设计、净月潭假日酒店、长春伪满洲国历史博物馆、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江苏省青少年社会活动基地、厦门滨北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等多项重要工程项目设计工作。
华晓宁,1975年4月出生。2006年12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第一章总论
1.1对风景的理解
1.1.1景观
1.1.2风景
1.1.3人文景观
1.2风景与建筑
1.2.1风景建筑
1.2.2建筑与自然的空间关系
1.2.3两种态度
1.2.4新有机建筑
1.2.5风景建筑的适应性策略
1.2.6风景中的新建筑
1.3传统风景建筑的哲学与美学基础
1.3.1人为秩序的调整
1.3.2空间观念
第二章山水风景形态解析
2.1山地风景形态
2.1.1山地的概念与分类
2.1.2山地地形与地段形态
2.1.3山地的肌理
2.2滨水风景形态
2.2.1水的基本形态属性
2.2.2自然地表水体类型与形态
2.2.3水岸地段形态
第三章山水风景与建筑布局
3.1风景与建筑的定位
3.1.1山地地段的建筑定位
3.1.2滨水地段的建筑定位
3.1.3山水之间的建筑定位
3.2风景与建筑的定向
3.2.1地段形态的制约
3.2.2外部风景要素的制约
3.2.3进路的制约
3.3风景与建筑的范围和外廓
3.3.1山地地段
3.3.2滨水地段
3.4风景与建筑的展开与组织
3.4.1展开方式
3.4.2组织秩序
3.4.3动态视景组织
第四章山水风景与建筑空间
4.1山水风景中的建筑外部空间
4.1.1通路
4.1.2入口广场
4.1.3院落
4.1.4平台与阶梯
4.1.5室外的休憩空间
4.2山水风景中的建筑中介空间
4.2.1挑檐下空间
4.2.2廊
4.2.3亭
4.2.4敞轩与水榭
4.3山水风景中的建筑室内空间
第五章山水风景与建筑整体形象
5.1山地风景与建筑形式
5.1.1建筑体量与山体的接合方式
5.1.2地段与建筑体量处理
5.1.3尺度的处理
5.1.4表皮的处理
5.2滨水风景与建筑形象
5.2.1接水方式
5.2.2造型意象
附录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风景建筑作品选
结语
参考文献2100433B
建筑是风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建筑和风景之间的形态与空间关系,以及建筑与风景长期作用的历史文化内涵两方面对山水风景中的建筑形态展开研究。
全书共分五章:
第一章分析了人们对于风景的理解,对于建筑与风景的关系的基本认识及其概要的发展历程,以及传统风景建筑的形态与空间特征的哲学与美学基础。
第二章分析和描述了山地风景和滨水风景的构成要素、形态、空间属性以及地段特征。
第三章探讨了山水风景中建筑在总体布局上对于地段特征的回应。
第四章探讨了山水风景中建筑空间的形态限定、秩序组织和品质营造。
第五章讨论了山水环境中建筑与风景的整体形象的塑造。
我认为适合拍人文啊,其次是建筑。
油画棒或者蜡笔。最好不要用彩铅或者水彩笔,不容易出现很好的效果。油画棒和蜡笔相对容易上色,色彩不会很生,各种过渡色都有,可选择性比较大。油画棒比蜡笔颜色更鲜艳些,一般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最主要的是涂...
这是哪一系列的
本书立足于作者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完备性、深人性、时代性和创新性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当前我国风景建筑的设计和风景环境的整体营造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适于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建筑师、相关研究人员,以及大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等相关学科的学生和研究生等读者阅读。
中国山水与风景的含义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画与诗:再论中国山水与风 景的含义”学术研讨会,聚集了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美术 研究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山水画与风景的含义,从文 学等多角。。“画与诗”学术研讨会期间,海内外美术学者观 摩中国古代绘画珍品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画与诗:再论中国山水与风景的 含义”学术研讨会,聚集了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美术研究 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山水画 与风景的含义,从文学 等多角度判定山水图像题材, 讨论与山水相关的词汇、 观念, 以及画家对山水的运用,山水与绘画主题的关系等。本文收 录部分与会学者的论 文摘要。 风景的变迁—— 4 至 18世纪中国古文中的自然 邵毅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风景都是主观的, 只是我们不注意。 文学艺术中一切的风景, 无不带上了作者的眼光;作者的眼光,又无不受制于他所属 的时代;而时代又一直是在变 的,所以风景也就
中国山水与风景的含义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画与诗:再论中国山水与风 景的含义”学术研讨会,聚集了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美术 研究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山水画与风景的含义,从文 学等多角。。“画与诗”学术研讨会期间,海内外美术学者观 摩中国古代绘画珍品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画与诗:再论中国山水与风景的 含义”学术研讨会,聚集了海内外知名的中国古代美术研究 者,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山水画 与风景的含义,从文学 等多角度判定山水图像题材, 讨论与山水相关的词汇、 观念, 以及画家对山水的运用,山水与绘画主题的关系等。本文收 录部分与会学者的论 文摘要。 风景的变迁—— 4 至 18世纪中国古文中的自然 邵毅平(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风景都是主观的, 只是我们不注意。 文学艺术中一切的风景, 无不带上了作者的眼光;作者的眼光,又无不受制于他所属 的时代;而时代又一直是在变 的,所以风景也就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风景建筑)(精)》风景建筑是风景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风景的创造手段和观赏点。
中国古代传统的山水审美蕴育出了中国人深邃而达观的世界观,山水滋养了中国人,中国人也不断地丰富着山水的内涵和欣赏层面。风景建筑是风景的『眼』,是空间、观赏路线的组织手段也是中国山水审美的表达。
中国是一个山水之国,有着极丰富的山水资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对桂林地区解放后新建的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处理风景建筑同自然景观的关系、风景建筑的基址选择、建筑风貌同山水格调统一、风景建筑的形象与构图,以及结构方案与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问题。书中附彩色照片110余幅,实例图80页。 本书可供风景区规划设计人员及建筑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原书简介 “曾在中国建筑研究院工作的建筑师尚廓被下放到广西桂林市建筑设计室。在20世纪70年代,尚廓在当地主持了一系列风景小品建筑设计,大胆整合现代主义美学、民居风格以及地方材料,探索了新的形式语言。他设计的芦笛岩接待中心,地处山坡之上,建筑采用不对称的布局,结合底层架空,灵活适应地形,形成了轻盈、通透的空间意象,也展现了建筑师对场所和自然的尊重。在尚廓的主持下,桂林市建筑设计室完成了一系列的探索性作品。直到1982年《桂林风景建筑》一书出版,建筑界...(展开全部) 本书是在对桂林地区解放后新建的风景建筑的规划设计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如何处理风景建筑同自然景观的关系、风景建筑的基址选择、建筑风貌同山水格调统一、风景建筑的形象与构图,以及结构方案与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问题。书中附彩色照片110余幅,实例图80页。 本书可供风景区规划设计人员及建筑专业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原书简介 “曾在中国建筑研究院工作的建筑师尚廓被下放到广西桂林市建筑设计室。在20世纪70年代,尚廓在当地主持了一系列风景小品建筑设计,大胆整合现代主义美学、民居风格以及地方材料,探索了新的形式语言。他设计的芦笛岩接待中心,地处山坡之上,建筑采用不对称的布局,结合底层架空,灵活适应地形,形成了轻盈、通透的空间意象,也展现了建筑师对场所和自然的尊重。在尚廓的主持下,桂林市建筑设计室完成了一系列的探索性作品。直到1982年《桂林风景建筑》一书出版,建筑界才广泛接触到他们的精彩设计——此书是以集体的名义编著出版,在书的最后一页才出现个人署名及其分工” ——设计院作为一种混合型组织:在科层制与个人魅力之间 | 丁光辉 薛求理 | 时代建筑2018年第5期2100433B
香山山水园林与建筑
文献类型:专著
责任者:张晨光等
出版、发行者:北京出版社
出版发行时间:2012
来源数据库:馆藏中文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