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

《深入理解Oracle 12c数据库管理》全面覆盖DBA行业知识,深入细致地介绍了Oracle 12c数据库管理工作,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供高效运行数据库所需的方方面面的知识,适合各个层次的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人员或DBA。

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 Pro Oracle Database 12c Administration, Second Edition 书名 深入理解Oracle 12c数据库管理
作者 库恩 (Darl Kuhn) 类型 计算机与互联网
出版日期 2014年7月1日 语种 简体中文
ISBN 7115355401 译者 苏宝龙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页数 651页
开本 16

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数据库软件 MySQ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软件 ORACLE12C ORACLE12C 是最新版本金融行业200用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甲骨文

13%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软件 ORACLE12C ORACLE12C 是最新版本金融行业,推荐买单CPU无限用户企业版的.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甲骨文

13%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软件 系统工程:一卡通管理系统,参数:中文标准版,备注:数据管理中心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富士

13% 安徽科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软件 ORACLE 11G 企业版 单CPU 无限用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甲骨文

13%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软件 ORACLE 11G 企业版 单C PU 无限用户 代理商服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甲骨文

13%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心管理数据库 KDO-NS9504 至强E5系列 四核2.4GHZ/16GB ECC MEM/1T硬盘X2/RAID1/双千兆网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科缔欧

13% 广州科缔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库管理系统 Windows SQL Server 2012标准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北京飞鸿至达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中央图形管理系统 JS-1/CR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中央图形管理系统 JS-1/CR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5年2月信息价
系统管理单元 AFN-SMU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5年1月信息价
管理中心监视器 33440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LCD数字对讲管理中心 34400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管理中心、监视器桌面安装支架 33713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湛江市2007年3季度信息价
数据电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罗定市2016年3季度信息价
数据电视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罗定市2016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Oracle数据库 建议 racle11g版本.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数据信息存備、数据仓库|1套 1 查看价格 北京昊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09-25
数据库管理 ORACLE12C ORACLE12C 是最新版本金融行业200用户|7064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6-24
数据库管理 ORACLE12C ORACLE12C 是最新版本金融行业,推荐买单CPU无限用户企业版的.|342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11-10
Oracle数据库 Oracle 10G|2套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威思嘉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阳江市 2015-06-16
oracle数据库 按原档|1套 2 查看价格 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全国   2021-06-23
数据库 ORACLE12C|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014-10-31
数据库管理 ORACLE 11G 企业版 单CPU 无限用户|2313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4-24
数据库管理 ORACLE 11G 企业版 单C PU 无限用户 代理商服务|2240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星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8-12

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常见问题

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文献

Redhat6.4下安装oracle12C Redhat6.4下安装oracle12C

格式:pdf

大小:13KB

页数: 7页

评分: 4.6

Redhat 6.4 安装 oracle 12C 一、下载安装包 linuxamd64_12c_database_1of2.zip linuxamd64_12c_database_2of2.zip 使用 unzip package_name [root@redhat ~]# uname -r 2.6.32-131.0.15.el6.i686 (这个是 32位的, 64位的是 x86_64) 二、 cd database ./runInstaller 此时会报如下错误: 该用户是 root 用户。如果用户是 root 用户 , 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 将无法继续安装。 :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这是因为我使用 root 用户, 三、安装准备 1、检查是否安装了 unixODBC [root@fenny database]# rpm -qa | grep

立即下载
ORACLE数据库在大H型钢轧线二级系统中的应用 ORACLE数据库在大H型钢轧线二级系统中的应用

格式:pdf

大小:13KB

页数: 2页

评分: 4.5

该文阐述了ORACLE数据库的特点及其访问方式,并介绍了ORACLE数据库及其所带的Form,Reports在开发大H型钢轧线二级系统中的应用。

立即下载

现在很多人希望学习造价快点入门,成为一名好的预算人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专家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内容无非是多看图,下现场,问老师,上补习班等等,这些回答当然没错,这里补充的是,干预算,前途是光明的,捷径是没有的,理解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从几个方面加强一下对造价理解的认识。

一、图纸理解

许多造价人员介绍自己时都说,能看懂图纸,但这个看懂和理解到底有多大距离,面试人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当场测定。以前没有电子版图纸,算量要在纸制结构图纸上找相应尺寸,一些设计好象故意设制障碍,一个构件上总是要少标注1-2个尺寸,让施工方从其他现已知条件中去推导未标注尺寸的数字。现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了,图纸上尺寸标注更是云里雾里了,许多装修图纸只给出平面和综合天花两张图纸,配上几幅图片,就要把整个空间的工程项目、工程量全部列出和算准,能看懂图纸的人算量能达到这种境界吗?就算项、量过关了,基层的做法在没有节点图的情况下能想象出来吗?

二、收入理解

收入是造价人员追求的业绩,结算期间的争议都是因为甲乙双方对收入概念不明确而产生的意见分歧,乙方总是认为收入中缺一少十,想多要一点;甲方总是辩解合同中已经包括一二三等等,想多扣一点。多要少给已经成为许多造价人员的职业病。怎样才能多要,怎样才能少给,就要从收入的概念由浅入深分的去理解了。

三、成本理解

上面讲了收入理解,有了这一基础,成本就容易理解了,许多造价人员在领导要成本分析时临时抱佛脚,其实成本分析只不过是收入-费用这种小学数学题,难以理解的只是收入与费用对应的关系,领导对预算中的丢项漏项不是完全的火眼金睛,但通过逆向思维,用费用对应收入,就很容易看出丢项漏项这些问题,造价人员通过成本分析,也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总结,就是领导不要,造价人员也应该在工程竣工结算前做完此项工作,为结算寻找增加收入的突破口。

四、程序理解

做工程的对程序理解不了,一辈子都算白忙。造价人员正确制定自身的学习程序、工作程序、发展程序是快速进步的前提,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许多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的组合,如中期结算(报量)程序,首先是报量,然后是对量、组价、争议,之中,可能许多时间是在忙于签字,签字人的排序就是报量时要注意的最关键的问题,先张三、再李四,最后王五,那么这三人的签字阶段人所处的方位、正在从事的工作、和当时的心情可能都会影响报量工作,事先把程序安排好可节省许多时间。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指信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内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一件器材的输出阻抗和所连接的负载阻抗之间所应满足的某种关系,以免接上负载后对器材本身的工作状态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低频电路和高频电路,阻抗匹配有很大的不同。

在理解阻抗匹配前,先要搞明白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一、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 阻抗匹配问题

二、输出阻抗

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但现实中的电压源,则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内阻了。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 I 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 I×r 的电压降。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一问)。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

三、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P=I2×R=[U/(R+r)]2×R=U2×R/(R2+2×R×r+r2)

=U2×R/[(R-r)2+4×R×r]

=U2/{[(R-r)2/R]+4×r}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注意式中[(R-r)2/R],当R=r时,[(R-r)2/R]可取得最小值0,这时负载电阻R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U2/(4×r)。即,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有所改变,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扼匹配。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匹配的电阻R。有时阻抗不匹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例如一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失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反射的问题。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

为什么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以及特征阻抗的求解方法,牵涉到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在这里我们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参看电磁场与微波方面书籍中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也叫做特性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均无关。例如,常用的闭路电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75Ω,而一些射频设备上则常用特征阻抗为50Ω的同轴电缆。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传输线是特性阻抗为300Ω的扁平平行线,这在农村使用的电视天线架上比较常见,用来做八木天线的馈线。因为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端输入阻抗为75Ω,所以300Ω的馈线将与其不能匹配。实际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视机的附件中,有一个300Ω到75Ω的阻抗转换器(一个塑料封装的,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插头的那个东东,大概有两个大拇指那么大)。

它里面其实就是一个传输线变压器,将300Ω的阻抗,变换成75Ω的,这样就可以匹配起来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特性阻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电阻不是一个概念,它与传输线的长度无关,也不能通过使用欧姆表来测量。

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如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能量传递不过去,降低效率;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输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当阻抗不匹配时,有哪些办法让它匹配呢?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变压器来做阻抗转换,就像上面所说的电视机中的那个例子那样。第二,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容或电感的办法,这在调试射频电路时常使用。第三,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办法。一些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一个几十欧的电阻。而一些接收器的输入阻抗则比较高,可以使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485总线接收器,常在数据线终端并联120欧的匹配电阻。(始端串联匹配,终端并联匹配)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假设你在练习拳击——打沙包。如果是一个重量合适的、硬度合适的沙包,你打上去会感觉很舒服。但是,如果哪一天我把沙包做了手脚,例如,里面换成了铁沙,你还是用以前的力打上去,你的手可能就会受不了了——这就是负载过重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相反,如果我把里面换成了很轻很轻的东西,你一出拳,则可能会扑空,手也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负载过轻的情况。

附:阻抗匹配的四种处理方式

当传输路径上阻抗不连续时,会有反射发生,阻抗匹配的作用就是通过端接元器件,时传输路线上的阻抗连续以去除传输链路上产生的反射。常见的阻抗匹配有如下几种:

一、串联端接方式

靠近输出端的位置串联一个电阻,要达到匹配效果,串联电阻和驱动端输出阻抗的总和应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

在通常的数字信号系统中,器件的输出阻抗通常是十几欧姆到二十几欧姆,传输线的阻抗通常会控制在50欧姆,所以始端匹配电阻常见为33欧姆电阻。

当然要达到好的匹配效果,驱动端输出到串联电阻这一段的传输路径最好较短,短到可以忽略这一段传输线的影响。

串联电阻优缺点如下:

(1)优点

1、只需要一个电阻;

2、没有多余的直流功耗;

3、消除驱动端的二次反射;

4、不受接收端负载变化的影响;

(2)缺点

1、接收端的一次发射依然存在;

2、信号边沿会有一些变化;

3、电阻要靠近驱动端放置,不适合双向 传输信号;

4、在线上传输的电压是驱动电压的一半,不适合菊花链的多型负载结构。

二、并联端接方式

并联端接又叫终端匹配,要达到阻抗匹配的要求,端接的电阻应该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在通常的数字信号传输系统里,接收端的阻抗范围为几兆到十几兆,终端匹配电阻如果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其和接收端阻抗并联后的阻抗大致还是在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左右,那么终端的反射系数为0。不会产生反射,消除的是终端的一次反射。

并联端接优缺点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只需要一个电阻并且阻值容易选取

(2)缺点

1、增加了直流功耗

2、并联端接可以上拉到电源或者下拉到地,是的低电平升高或者高电平降低,减小噪声容限。

三、AC并联端接

并联端接为消除直流功耗,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AC并联端接(AC终端匹配)。要达到匹配要求,端接的电阻应该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优缺点描述如下: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无直流功耗增加

(2)缺点

1、需要两个器件

2、增加了终端的容性负载,增加了RC电路造成的延时

3、对周期性的信号有效(如时钟),不适合于非周期信号(如数据)

四、戴维南端接

戴维南端接同终端匹配,如下图,要达到匹配要求,终端的电阻并联值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优缺点描述: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很适用于SSTL/HSTL电平上拉或下拉输出阻抗很好平衡的情况。

(2)缺点

1、直流功耗增加

2、需要两个器件

3、端接电阻上拉到电源或下拉到地,会使得低电平升高或高电平降低

4、电阻值较难选择,电阻值取值小会使低电平升高,高电平降低更加恶劣;电阻值取大有可能造成不能完全匹配,使反射增大,可以通过仿真来确定。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指信号传输过程中负载阻抗和信源内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一件器材的输出阻抗和所连接的负载阻抗之间所应满足的某种关系,以免接上负载后对器材本身的工作状态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低频电路和高频电路,阻抗匹配有很大的不同。

在理解阻抗匹配前,先要搞明白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一、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就是U/I。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 阻抗匹配问题

二、输出阻抗

无论信号源或放大器还有电源,都有输出阻抗的问题。输出阻抗就是一个信号源的内阻。本来,对于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包括电源),内阻应该为0,或理想电流源的阻抗应当为无穷大。但现实中的电压源,则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常用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电阻r的方式来等效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这个跟理想电压源串联的电阻r,就是(信号源/放大器输出/电源)内阻了。当这个电压源给负载供电时,就会有电流 I 从这个负载上流过,并在这个电阻上产生 I×r 的电压降。这将导致电源输出电压的下降,从而限制了最大输出功率(关于为什么会限制最大输出功率,请看后面的“阻抗匹配”一问)。同样的,一个理想的电流源,输出阻抗应该是无穷大,但实际的电路是不可能的。

三、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是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跟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方式。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我们先从直流电压源驱动一个负载入手。由于实际的电压源,总是有内阻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实际电压源,等效成一个理想的电压源跟一个电阻r串联的模型。假设负载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U,内阻为r,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流过电阻R的电流为:I=U/(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小,则输出电流越大。负载R上的电压为:Uo=IR=U/[1+(r/R)],可以看出,负载电阻R越大,则输出电压Uo越高。再来计算一下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

P=I2×R=[U/(R+r)]2×R=U2×R/(R2+2×R×r+r2)

=U2×R/[(R-r)2+4×R×r]

=U2/{[(R-r)2/R]+4×r}

对于一个给定的信号源,其内阻r是固定的,而负载电阻R则是由我们来选择的。注意式中[(R-r)2/R],当R=r时,[(R-r)2/R]可取得最小值0,这时负载电阻R上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Pmax=U2/(4×r)。即,当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可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阻抗匹配之一。此结论同样适用于低频电路及高频电路。当交流电路中含有容性或感性阻抗时,结论有所改变,就是需要信号源与负载阻抗的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这叫做共扼匹配。在低频电路中,我们一般不考虑传输线的匹配问题,只考虑信号源跟负载之间的情况,因为低频信号的波长相对于传输线来说很长,传输线可以看成是“短线”,反射可以不考虑(可以这么理解:因为线短,即使反射回来,跟原信号还是一样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流大,则选择小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电压大,则选择大的负载R;如果我们需要输出功率最大,则选择跟信号源内阻匹配的电阻R。有时阻抗不匹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例如一些仪器输出端是在特定的负载条件下设计的,如果负载条件改变了,则可能达不到原来的性能,这时我们也会叫做阻抗失配。

在高频电路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反射的问题。当信号的频率很高时,则信号的波长就很短,当波长短得跟传输线长度可以比拟时,反射信号叠加在原信号上将会改变原信号的形状。如果传输线的特征阻抗跟负载阻抗不相等(即不匹配)时,在负载端就会产生反射。

为什么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反射以及特征阻抗的求解方法,牵涉到二阶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在这里我们不细说了,有兴趣的可参看电磁场与微波方面书籍中的传输线理论。

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也叫做特性阻抗)是由传输线的结构以及材料决定的,而与传输线的长度,以及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均无关。例如,常用的闭路电视同轴电缆特性阻抗为75Ω,而一些射频设备上则常用特征阻抗为50Ω的同轴电缆。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传输线是特性阻抗为300Ω的扁平平行线,这在农村使用的电视天线架上比较常见,用来做八木天线的馈线。因为电视机的射频输入端输入阻抗为75Ω,所以300Ω的馈线将与其不能匹配。实际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电视机的附件中,有一个300Ω到75Ω的阻抗转换器(一个塑料封装的,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插头的那个东东,大概有两个大拇指那么大)。

它里面其实就是一个传输线变压器,将300Ω的阻抗,变换成75Ω的,这样就可以匹配起来了。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特性阻抗跟我们通常理解的电阻不是一个概念,它与传输线的长度无关,也不能通过使用欧姆表来测量。

为了不产生反射,负载阻抗跟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如果阻抗不匹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如果不匹配,则会形成反射,能量传递不过去,降低效率;会在传输线上形成驻波(简单的理解,就是有些地方信号强,有些地方信号弱),导致传输线的有效功率容量降低;功率发射不出去,甚至会损坏发射设备。如果是电路板上的高速信号线与负载阻抗不匹配时,会产生震荡,辐射干扰等。

当阻抗不匹配时,有哪些办法让它匹配呢?第一,可以考虑使用变压器来做阻抗转换,就像上面所说的电视机中的那个例子那样。第二,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容或电感的办法,这在调试射频电路时常使用。第三,可以考虑使用串联/并联电阻的办法。一些驱动器的阻抗比较低,可以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高速信号线,有时会串联一个几十欧的电阻。而一些接收器的输入阻抗则比较高,可以使用并联电阻的方法,来跟传输线匹配,例如,485总线接收器,常在数据线终端并联120欧的匹配电阻。(始端串联匹配,终端并联匹配)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阻抗不匹配时的反射问题,我来举两个例子:假设你在练习拳击——打沙包。如果是一个重量合适的、硬度合适的沙包,你打上去会感觉很舒服。但是,如果哪一天我把沙包做了手脚,例如,里面换成了铁沙,你还是用以前的力打上去,你的手可能就会受不了了——这就是负载过重的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反弹力。相反,如果我把里面换成了很轻很轻的东西,你一出拳,则可能会扑空,手也可能会受不了——这就是负载过轻的情况。

附:阻抗匹配的四种处理方式

当传输路径上阻抗不连续时,会有反射发生,阻抗匹配的作用就是通过端接元器件,时传输路线上的阻抗连续以去除传输链路上产生的反射。常见的阻抗匹配有如下几种:

一、串联端接方式

靠近输出端的位置串联一个电阻,要达到匹配效果,串联电阻和驱动端输出阻抗的总和应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

在通常的数字信号系统中,器件的输出阻抗通常是十几欧姆到二十几欧姆,传输线的阻抗通常会控制在50欧姆,所以始端匹配电阻常见为33欧姆电阻。

当然要达到好的匹配效果,驱动端输出到串联电阻这一段的传输路径最好较短,短到可以忽略这一段传输线的影响。

串联电阻优缺点如下:

(1)优点

1、只需要一个电阻;

2、没有多余的直流功耗;

3、消除驱动端的二次反射;

4、不受接收端负载变化的影响;

(2)缺点

1、接收端的一次发射依然存在;

2、信号边沿会有一些变化;

3、电阻要靠近驱动端放置,不适合双向 传输信号;

4、在线上传输的电压是驱动电压的一半,不适合菊花链的多型负载结构。

二、并联端接方式

并联端接又叫终端匹配,要达到阻抗匹配的要求,端接的电阻应该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在通常的数字信号传输系统里,接收端的阻抗范围为几兆到十几兆,终端匹配电阻如果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其和接收端阻抗并联后的阻抗大致还是在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左右,那么终端的反射系数为0。不会产生反射,消除的是终端的一次反射。

并联端接优缺点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只需要一个电阻并且阻值容易选取

(2)缺点

1、增加了直流功耗

2、并联端接可以上拉到电源或者下拉到地,是的低电平升高或者高电平降低,减小噪声容限。

三、AC并联端接

并联端接为消除直流功耗,可以采用如下所示的AC并联端接(AC终端匹配)。要达到匹配要求,端接的电阻应该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优缺点描述如下: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无直流功耗增加

(2)缺点

1、需要两个器件

2、增加了终端的容性负载,增加了RC电路造成的延时

3、对周期性的信号有效(如时钟),不适合于非周期信号(如数据)

四、戴维南端接

戴维南端接同终端匹配,如下图,要达到匹配要求,终端的电阻并联值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Z0相等。

优缺点描述:

(1)优点

1、适用于多个负载

2、很适用于SSTL/HSTL电平上拉或下拉输出阻抗很好平衡的情况。

(2)缺点

1、直流功耗增加

2、需要两个器件

3、端接电阻上拉到电源或下拉到地,会使得低电平升高或高电平降低

4、电阻值较难选择,电阻值取值小会使低电平升高,高电平降低更加恶劣;电阻值取大有可能造成不能完全匹配,使反射增大,可以通过仿真来确定。

深入理解Oracle12c数据库管理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