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家庭人均年收入=(工薪收入+其他收入)/家庭人口总数年收入是指家庭所有成员年收入除以人口数量总和,不包括缴纳的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支出不应扣除,收入是收入,支出...
工程地质勘察企业年收入超过500万,就会被国税局强制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税率6% 营改增改为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
人均年收入=家庭上年收入/家庭人口.(一)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因特殊原因(如妇女哺乳期、照顾重病亲属等)而确系无法劳动或就业的,按实际收入计算;(二)长期在外务工的家庭成员,如提供不出相关的收入证明...
资产计价是会计系统的一个要素,计价方法的选择不仅影响资产本身的价值计量而且对资产价值量的转移与补偿及企业会计利润的确定有着重大影响.在某一特定的会计环境下,历史成本计量、重置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等资产计价模式,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计量属性对会计利润的影响做出评价.
资产计价理论在整个会计理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也是会计实务最关注的问题。资产计价可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计价,或者是重置成本计量属性计价,还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计价,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计量属性。不同的计量属性的选择,会对企业会计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三种计量属性对企业会计利润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重置成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资产计价的计量属性
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四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是税前列支的。因此,税前工资≠税后工资 个人所得税。2100433B
税前利息主要区别于税后利息,是指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20日,商业银行根据储户的存款余额计算出存款利息,然后按照20%的税率扣除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扣税以后的利息肯定比扣税前的利息要少。
如2010年12月20日,某个人按照其存款余额计算出2010年四季度税前利息为585元,银行直接记入某人的储蓄帐户,然后按照国家的规定,扣除20%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117元,那么扣除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后的利息=585-117=468元。2100433B
税前工资Q(应发工资)=到手工资D(实发工资) 社保个人缴纳部分W 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G 个人所得税X。
考虑个税计算(以i=5000为个税起点),更进一步地,税前工资Q与到手工资D关系:
Q=[(W G)*(1-R) D-N-i*R]/(1-R)
或者:
D=N i*R (Q-W-G)*(1-R)
其中,税率为R,该税率对应的速算数为N,并且R的计算需要参考(未扣税)应纳税所得额(=Q-W-G-i)所落入的税率区间,具体参可考一些个税计算网站,同时注意"各项社会保险费"还包括了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社保(即五险)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后两项一般不需要个人缴纳,且即便单位缴纳,一般也不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一般不一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