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智能分析报警联动模块,是一种利用RS-485和TCP/IP网络均可传递报警信息的报警模块。不同于一般探头触发报警模式,GK-618是通过对监控视频画面的分析来报警的。
硬盘录像机有个移动监测功能,如果有移动物体,就会给个信号给报警主机,报警主机会立马报警。还有就是报警主机有烟感、震动、红外探测等,一旦触发就会给硬盘录像机一个信号,报警的同时会弹出相对应的视频信号。
消防电气中照明箱联动模块、排风口联动模块、事故照明箱联动模块、排风阀联动模块均需单独计算安装费吗?
模块需要单独计取安装费,对于防排烟系统还要计取调试费
你说的联动模块应该是联动控制模块,是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中继模块之一,还有隔离模块和监视模块。安装有火灾报警系统的区域,当被保护对象发生火灾时,该区域内会发生声、光、温、烟等火灾参数的变化,探测器会将其转...
1 / 4 什么是消防联动模块?消防联动模块组成及工作原理 什么是消防联动模块 ,消防联动模块组 成及工作原理 消防联动模块是用于消防联动控制器与其所连接的受控设备之间 信号传输、转换的一种器件,包括消防联动中继模块、消防联动输入模块、消防联动 输出模块和消防联动输入输出模块,它是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完成对受控消防设备联动 控制功能所需的一种辅助器件。一、中继模块消防联动中继模块是由信号整形、滤波 稳压和信号放大过流保护电路等部分组成,用于对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内部各种电信号 进行远距离传输和放大驱动。该模块分为总线型和非总线型两种。总线型中继模块主 要作用是增加联动总线的负载能力,提高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消防联动中继 模块的工作原理是 :当联动总线负载过重或线路过长时,一般在总线的适当位置设置总 线中继模块,将弱信号放大到标准状态,增加总线的负载能力。二、输入模块消防联 动输入模块是由无
AL-7416E 16 路继电器模块使用 报警联动视频监控简介说明 一般情况下, DVR都带有 I/O 卡,用于采集开关信号的输入和控制联动输出。其开关量 输入(或者传感器接口) :一旦开关合上(或者传感器报警) ,通过对 DVR的软件设置,可以 将控制摄像头的云台 (或者高速球) 跟随某一个开关输入进行联动, 一旦发生报警, 云台(或 者高速球)旋转到软件指定的位置,进行摄像。 16路继电器输出模块提供了与 DVR接口的开关输出(属于无源的继电器输出接口) ,通 过对报警主机( 7480B)编程,其某路继电器的输出可与设定的某些探测设备联动,报警主 机一旦发现这些探测器有报警, 该路继电器合上, 给 DVR提供一个开关闭合信号 (相当于传 感器报警) , 此时 DVR会根据预先设置好的位置转动云台,对准发生报警的区域进行摄像。 在接线时, 只要将 16路联动模块的继电器输出直接接到 D
视频智能分析,英文叫Intelligent Video Analysis(简称IV), 就是使用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用户可以根据的视频内容分析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 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监控工作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音,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报警信息,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组并采取相关措施。
视频内容分析技术通过对可视的监视摄像机视频图像进行分析,并具备对风、雨、雪、落叶、飞鸟、飘动的旗帜等多种背景的过滤能力,通过建立人类活动的模型,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计算能力使用各种过滤器,排除监视场景中非人类的干扰因素,准确判断人类在视频监视图像中的各种活动。
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发展方向:视频智能分析实质是一种算法,甚至可以说与硬件,与系统架构没什么关系,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基于数字化图像,基于图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一方面,智能视频将继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智能视频监控将向着适应更为复杂和多变的场景发展;向着识别和分析更多的行为和异常事件的方向发展;向着更低的成本方向发展;向着真正"基于场景内容分析"的方向发展;向着提前预警和预防的方向发展。监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及芯片、算法的发展都与视频智能分析密切相关。
前言
智能视频分析,通过计算机实时分析视频图像,通过规则过滤,将违反设定规则的事件进行报警,通过视频分析技术,可以真正对视频监控系统效能发挥到最大,视频监控系统真正由能看到变成能想到。改技术从60年代开始,科学界一直都在不断完善,上海石安智能视频分析立足业界最新技术,在不求功能最多原则下,力求自身提供的智能视频分析仪的准确性达到业界最高水平,针对如何达到视频分析高准确性,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准确率、误报率漏报率定义:
准确率:就是指设定分析规则后,捕捉的报警视频均是视频分析规则规定过滤的视频报警图像。简单说就是准确发现。
误报率:在没有出现攀高、非法跨越、非法闯入、长时间滞留、打架斗殴、夜晚起床等实际行为下,视频分析系统却产生报警信号数量比率,称为误报率。
漏报率:在出现攀高、非法跨越、非法闯入、长时间滞留、打架斗殴、夜晚起床等实际情况下,视频分析系统却不产生报警信号数量比率,称为漏报率。
准确率=1/(误报率+漏报率)
影响视频分析准确率要素:
影响视频分析准确率的要素非常多,主要包括:
1、风吹动树叶或物体产生晃动、包括摄像机本身的晃动;雪天色彩、雪花漂浮;雨滴水斑、积水反光;雾气模糊等。
2、动态物体包括飞鸟在视频中的飞舞,蚊子蜘蛛在镜头前的黑斑,甚至各种小动物(老鼠等)的干扰
3、光线变化:太阳从东升起在日落,光线变化非常复杂,另外物体移动产生的光影变化都是无法预期的。
4、海浪潮涌长生的潮涨潮落,水面波光粼粼等。
5、视频分析算法自身的缺陷:很多视频分析算法自身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就是在一些很好的环境下,都会产生不少的报警,说句实话,连视频算法开发者都无法发现和理解,因为很多逻辑语句集中在一起,潜在缺陷比比皆是。
6、视频分析功能:在一些基础功能如警戒线、警戒区域、视频遮断,这样的准确率会高一些,高级功能:如夜晚起身、打架斗殴等视频分析,能达到商用的,目前笔者掌握的信息,可能就上海石安智能可以达到要求。
视频分析准确率遇到的最大挑战
在智能视频分析使用中,目前遇到最大困难,在一些警戒线或者警戒区域使用中,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交集影响,产生的误报率都是很高,很多视频分析仪产品在努力降低漏报率时候,无法遏制误报率大幅提升,一路视频24小时内产生的误报报警多得无法使用,综合准确率始终无法提供,很多智能视频分析系统(石安视频分析)成为了给领导演示的摆设
智能视频处理成为视频监控的“救命稻草”
智能视频源自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图像及图像内容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有限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运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当系统发现符合某种规则的行为(如定向运动、越界、游荡、遗留等)发生时,自动向监控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如声光报警),提示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可疑事件。
智能视频算法的实现
智能视频技术实现对移动目标的实时检测、识别、分类以及多目标跟踪等功能的主要算法分为以下五类: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行为分析、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和数据融合等。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按一定时间间隔从视频图像中抽取像素,采用软件技术来分析数字化的像素,将运动物体从视频序列中分离出来。运动目标检测技术是智能化分析的基础。常用的目标检测技术可以分为背景减除法(Background Subtraction)、时间差分法(Temporal Difference)和光流法(Optic Flow)三类。
背景减除法利用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的差分检测运动区域。背景减除法假设视频场景中有一个背景,而背景和前景并未给出严格定义,背景在实际使用中是变化的,所以背景建模是背景减除法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常用的背景建模方法有时间平均法、自适应更新法、高斯模型等。背景减除法能够提供相对来说比较完全的运动目标特征数据,但对于动态场景的变化,如光线照射情况、摄像机抖动和外来无关事件的干扰特别敏感。
时间差分法充分利用了视频图像的时域特征,利用相邻帧图像的相减来提取出前景移动目标的信息。该方法对于动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不对场景做任何假设,但一般不能完全提取出所有相关的特征像素点,在运动实体内部容易产生空洞现象,只能够检测到目标的边缘。当运动目标停止时,一般时间差分法便失效。 光流法通过比较连续帧为每个图像中的像素赋予一个运动矢量从而分割出运动物体。
光流法能够在摄像机运动的情况下检测出独立的运动目标,然而光流法运算复杂度高并且对噪声很敏感,所以在没有专门硬件支持下很难用于实时视频流检测中。
目标跟踪(Object Tracking)算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以下两种分类方法:根据目标跟踪与目标检测的时间关系分类和根据目标跟踪的策略分类。 根据目标跟踪与目标检测的时间关系的分类有三种:
一是先检测后跟踪(Detect before Track),先检测每帧图像上的目标,然后将前后两帧图像上目标进行匹配,从而达到跟踪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借助很多图像处理和数据处理的现有技术,但是检测过程没有充分利用跟踪过程提供的信息。
二是先跟踪后检测(Track before Detect),先对目标下一帧所在的位置及其状态进行预测或假设,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来矫正预测值。这一思路面临的难点是事先要知道目标的运动特性和规律。三是边检测边跟踪(Track while Detect),图像序列中目标的检测和跟踪相结合,检测要利用跟踪来提供处理的对象区域,跟踪要利用检测来提供目标状态的观察数据。
根据目标跟踪的策略来分类,通常可分为3D方法和2D方法。相对3D方法而言,2D方法速度较快,但对于遮挡问题难以处理。基于运动估计的跟踪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目标识别(Object Recognize)利用物体颜色、速度、形状、尺寸等信息进行判别,区分人、交通工具和其他对象。目标识别常用人脸识别和车辆识别。
视频人脸识别的通常分为四个步骤:人脸检测、人脸跟踪、特征提取和比对。人脸检测指在动态的场景与复杂的背景中判断是否存在面像,并分离出这种面像。人脸跟踪指对被检测到的面貌进行动态目标跟踪。常用方法有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运动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肤色模型法等。
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归纳起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基于边缘、直线和曲线的基本方法;第二类是基于特征模板的方法;第三类是考虑各种特征之间几何关系的结构匹配法。单一基于局部特征的提取方法在处理闭眼、眼镜和张嘴等情景时遇到困难,相对而言,基于整体特征统计的方法对于图像亮度和特征形变的鲁棒性更强。人脸比对是将抽取出的人脸特征与面像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并找出最佳的匹配对象。
车辆识别主要分为车牌照识别、车型识别和车辆颜色识别等,应用最广泛和技术较成熟的是车牌照识别。 车牌照识别的步骤分别为:车牌定位、车牌字符分割、车牌字符特征提取和车牌字符识别。
车牌定位是指从车牌图像中找到车牌区域并把其分离出来。字符分割是将汉字、英文字母和数字字符从牌照中提取出来。车牌特征提取的基本任务是从众多特征中找出最有效的特征,常用的方法有逐像素特征提取法、骨架特征提取法、垂直水平方向数据统计特征提取法、特征点提取法和基于统计特征的提取法。车牌字符识别可以使用贝叶斯分离器、支持向量机(SVM)和神经网络分类器(NNC)等算法。
行为分析(Behavior Analysis)是指在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的基础上,对其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语义分析。现有的行为分析技术根据分析的细节程度和对分析结果的判别要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使用了大量的细节,并往往使用已经建立好的数据进行分析而较少使用目标的时域信息。基于人脸、手势、步态的行为分析方法属于这一类;第二类是将目标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目标跟踪的算法来分析其运动轨迹以及该目标与其它目标的交互;第三类是在前两类的基础上做一个折中,它使用时域和空域的信息,分析目标各部分的运动。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是由用户提交检索样本,系统根据样本对象的底层物理特征生成特征集,然后在视频库中进行相似性匹配,得到检索结果的过程。现有基于内容的检索方法主要分为:基于颜色的检索方法、基于形状的检索方法和基于纹理的检索方法等。数据融合是将来自不同视频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获得更丰富的数据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