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声纳浮标重3~8千克,最大达30千克,直径10~20厘米,高50~90厘米,最高150厘米。基阵工作深度为数十至三百米。浮标的无线电频道一般有30余个,最多达近百个。被动式声纳浮标的作用距离,对6节航速的水下潜艇,2~3级海况下,工作于声频段的1海里左右;工作于次声频段为5海里左右;利用低频线谱检测技术可达10海里。主动式声纳浮标作用距离一般为1.5海里。浮标持续工作时间决定于电池容量,一般在15分钟至15小时。反潜机对浮标的监听距离,依其飞行高度而定,高度150米时,监听距离为18千米,600米时为37千米,1500米时为135千米。
锚系声纳浮标是在航空声纳浮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飞机或舰船布设锚定于海底,用于弥补固定声纳监视系统的探测盲区。浮标所获信号,用有线电或无线电传输给岸上声纳信号接收处理设备。浮标的工作方式和基本原理与航空声纳浮标相似,但持续工作时间长,作用距离远,工作深度大。其中有线电声纳浮标由岸上供电,可长期工作;无线电声纳浮标使用长效电池,可连续工作数月,且可回收,更换电池后重复布放使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的美国"MSS"系统的声纳浮标,锚系的最大深度达5400米。浮标所获目标信息由磁记录器储存,按卫星的密码指令发送,并转发给岸上反潜战数据处理中心。在浮标附近的舰艇或反潜飞机也可发出指令,获取浮标储存的目标信息。
声纳浮标装备简介
[声纳浮标]是探测水下潜艇的浮标或水声遥感器材,
1、按装备对象分航空声纳浮标和锚系声纳浮标;
2、按工作方式,分主动式声纳浮标和被动式声纳浮标,
3、按定向方式,分定向式声纳浮标和非定向(全向)式声纳浮标;
4、按浮标信号按浮标信号的传输形式,分有线电声纳浮标和无线电声纳浮标。
主动式度150米时,监听距离为18千米,600米时 声纳浮标内另有声纳脉冲发射机。
定向式为37千米,1 500米时为135千米。 声纳浮标,有基阵旋转和方位信号产生装描系声纳浮标是在航空声纳浮标的置。浮标还带有便于机组人员观察浮标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航空声纳浮标装备于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和某些水上飞机。均为无线电声纳浮标,属一次使用的消耗性器材。其外形呈圆柱形,顶部有可分离的旋叶和天线护罩,壳体内安装有可折叠的伞状天线、超高频无线电发射机、声信号放大器、声纳基阵、电池和浮标自沉装置等。
主动式声纳浮标内另有声纳脉冲发射机。定向式声纳浮标,有基阵旋转和方位信号产生装置。浮标还带有便于机组人员观察浮标工作位置的海水染色剂,信号指示灯和雷达应答器等。
浮标空投入水后,保持直立姿态漂浮于水中,伞状天线伸出海面,声纳基阵自壳体脱出,借其重力电缆下垂至预定工作深度。经1分钟左右,电源供电,浮标即处于工作状态。超过持续工作时间,自沉装置开启,海水注入浮标内使之下沉海底。入水处于工作状态的声纳浮标,当基阵接收到潜艇辐射噪声(被动式)或目标反射的回音信号(主动式),经声频放大、处理和调制形成超高频信号,由天线向空中辐射,供机上的浮标信号接收处理设备进行接收和监听。非定向式声纳浮标的声纳基阵没有指向性,工作于被动方式的,只能获知在浮标附近有潜艇存 在;工作于主动方式的,可测得距离。定向式声纳浮标的声纳基阵具有指向性,并以一定速度进行水平扫描,方位罗盘和振荡器同时给出方位信息,工作于被动方式的,可测得潜艇噪声方位;工作于主动方式的,可测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航空声纳浮标,一般在反潜应召搜索或反潜巡逻中,其他观察设备发现有潜艇活动征候时使用。由机上的投放装置以一定阵式逐个有序地布放在潜艇可能存在的区域四周,或遮拦在其航线前,形成浮标阵。反潜机布标后,在浮标区上空盘旋,监听浮标发来的信号。阵中每个浮标各占一个无线电频道,根据浮标信号出现的不同频道,可对应地获知在某个或几个浮标附近存在潜艇,并测得其位置和运动信息。
论文一: 造纸工业装备分析 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对造纸工业技术装备引进和技术改造投资的重视,造纸工业装备企业的规模、技术进步、产品水平、制造能力等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较大程度地缩小了与国际先进...
轻工制冷装备工程是指制冷所用到的附件辅料,技术,工艺,调试维修,电器,制冷开发应用等等项目,而制冷装备设备,指的是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的制造,销售
工艺装备是针对某一特殊产品而言,它可以使制造变得更加容易和精确,多半是用来定位的。 设备是指一般的生产工具。工艺装备简称“工装”,是指为实现工艺规程所需的各种刃具、夹具、量具、模具、辅具、工位器具等的...
从声纳浮标模拟器的操作界面需求入手,设计了一种可移植的操作界面的软件框架,对声纳操作界面进行了仿真。重点介绍了操作界面所需要的各个模块,以及为每个模块设计的基于C++语言的软件开发类库,可以利用模块类库实现声纳浮标搜潜模拟器的界面需求,使模拟器界面和实际装备完全一致,使模拟器起到教学和训练的作用。
数据的可信性是衡量装备作战仿真系统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仿真的成败。论文在介绍数据的校验、验证、证明(VV&C)、装备作战仿真等概念的基础上,对装备作战仿真所用到的数据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权威数据源的分类标准。在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装备作战仿真系统的联邦开发和执行过程(FEDEP)中引入了数据的VV&C,对于数据VV&C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文对于研究数据元素对装备作战仿真系统可信性的影响具有指导意义,为研究装备作战仿真系统可信度的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