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生长于海拔2,900米的地区,也生长于山沟针阔叶林下。
一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粗壮,有分枝,枝和小枝细。叶互生,具柄,叶片膜质,有光泽,卵形或椭圆形,长4-6厘米,宽2-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无腺体或边缘有少数细腺体,边缘具粗圆齿状锯齿,齿端具小尖,侧脉3-5条,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两面无毛。叶柄长1-4厘米。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长于叶柄,长3-4厘米,具1花,中上部具苞片;苞片宽卵形或圆形,长4-5毫米,顶端突尖,具齿,脱落。花黄色,具红色斑点,长3-3.5厘米,侧生萼片2,斜卵形或卵状长圆形,渐尖,中肋背面增厚,具翅,边缘具齿或全缘。旗瓣近扁圆形,宽1.7厘米,钝,中肋背面增厚,中央的龙骨突直达顶端。翼瓣具宽柄,长2.2厘米,2裂,基部裂片圆形,上部裂片较大,反折,圆形或宽斧形,顶端圆形,背部具伸长反折的小耳;唇瓣檐部漏斗形,长2厘米,基部狭成短于檐部顶端小棒状的细距;口部斜上,宽12毫米,先端具钝尖头。花丝短宽;花药卵形,急尖。子房纺锤形,直立,渐尖。未成熟的蒴果线形.
此种叶脉少数,上面有光泽;总花梗在中上部具有齿的苞片;侧生萼片边缘具齿。
以金华市某污水处理厂污泥为研究对象,研究污泥堆肥对凤仙花生长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不同处理与对照相比,污泥堆肥60%+园土20%+炉渣20%,施用效果最好。污泥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壤中N、P及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增加了土壤中Cd元素的含量,土壤Pb、Cu、Zn含量变化甚微。
为了探明重金属Cu-Zn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用凤仙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 mg/L低浓度处理时,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低于对照处理;而在40~320 mg/L高浓度处理时,随着Cu-Zn处理浓度的增加,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当Cu-Zn处理浓度为40 mg/L时,呈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u-Zn处理下凤仙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受到显著的抑制。
简介
赞比亚凤仙花供观赏。它与同样引种于非洲的苏丹凤仙花主要区别是:叶狭卵形或长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上面被疏柔毛,下面特别是沿中脉和侧脉毛较密,侧脉8-14对,边缘具细锯齿或细锯齿状小齿,叶柄上部具许多长2-4毫米具柄腺体,花粉红色至深红色或朱红色。
少花杜鹃是常绿灌木,高约1-2米;枝条细瘦,当年生枝嫩绿色,被短柄腺体及硬毛;老枝灰白色,无毛,常有纵的裂纹。叶常3-5枚密生于枝顶,革质,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3.5厘米,宽1.5-2厘米,先端短尖或圆形,有细尖头,基部圆形,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隆起,侧脉9-11对,在两面均不明显,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无毛;叶柄粗短,长仅3-5毫米,上面平坦,下面圆柱状。
花序2-3花,总轴长约2毫米,无毛,基部常有多数宿存的芽鳞,鳞片膜质,椭圆形,长1-1.3厘米;花梗长约1.5-3厘米,有稀疏的短柄腺体;花萼小,盘状,有5个波状的突起,边缘有短腺毛;花冠漏斗状,乳白色粉红色或淡黄色,长3-3.5厘米,直径3-4厘米,5裂,裂片圆形,长1.5厘米,宽1.8厘米,顶端有凹缺;雄蕊10,长1.2-3厘米,不等长,花丝基部有短绒毛,花药卵圆形,长约2毫米,棕色;雌蕊与花冠近等长;子房圆锥状,长3-4毫米,密被有柄腺体,花柱长2-2.5厘米,基部有同样的腺体,上部光滑;柱头膨大。
蒴果圆柱状,长2-2.5厘米,直径4-6毫米,弯曲,有腺毛。花期6月,果期8月。
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的:
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菊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菊有平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