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 外文名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 vegetation monitoring |
---|---|---|---|
标准号 | GB/T 30363-2013 | 标准类别 | 方法 |
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唐小平、闫宏伟、黄国胜、张敏、党永峰、曾伟生等。 2100433B
2013年12月31日,《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发布。
2014年6月22日,《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实施。
[植被]烟台植被属暧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分区。自然植被分为森林、灌丛、草灌丛、滨海草甸和砂生、盐生、沼生和水生植物7个类型。森林植被包括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籽...
植被减少会造成土地失去植被根系的保护和地表粗糙度的减少,从而增加水土流失与风蚀危害的加重,甚至土地沙漠化。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生物在时刻受环境作用的同时也对其生存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可使环境变得更有利于生物生存,也可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森林是生物圈内数量最大的...
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市林业局 总投资: 建设期限: 年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市林业局 工程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 建设地点: 境内。 建设期限: 年 工程投资: 万元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一、 建设背景 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的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绿化建 设是“绿色江苏”重要组成部分,因公路建设对原有植被 造成较大破坏,为实现交通与环境协调发展,保持和提升 我市“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市”的风貌,响应省委、省政府 提出的建设生态省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提出 2006 年完成 宁淮高速、宿淮高速绿色通道工程的建设,以进一步优化 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 调发展。 二、规划总体构想:以绿为主,强化节点 1、结合本地区产业特点,采用生态经济林与景观林相结 合的形式,确保尽早达到理想的绿化氛围,并经济可行; 2、以本地区原生态树种为骨干
WORD 格式整理版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通辽市霍林郭勒市 2011年第一批征占用林地项目 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通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队 二 O一一年六月 WORD 格式整理版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报告名称: 霍林郭勒市2011年第一批征占用林地项目森林植被恢复作业设计 管理单位: 霍林郭勒市农牧林业局 实施单位 : 霍林郭勒市国有莫斯台机械化林场 报告编写单位: 通辽市林业勘察规划设计队 编写单位资质: 内林资政字乙 02号 设计编号: 2011-( )号 队 长:柴永江(正高工) 副队长: 郑松林(高级工程师) 王红艳(高级工程师) 编写人员: 高丽华(助理工程师) 审 定:柴永江(正高工) 绘 图:古琳琳(助理工程师) WORD 格式整理版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二章 基本情况⋯⋯⋯⋯⋯⋯⋯⋯⋯⋯⋯⋯⋯⋯⋯ 3 第三章
中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是以已建立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为基础,由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信息通信与管理系统组成。其监测方法是根据森林资源管理与技术水平。
国家森林资源监测采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与现代数据更新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所在区、市为单位,每5年对所设固定样地进行复查,提供全国和省(区、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成果;在复查间隔期,采用数学模型预测方法,更新当年森林资源数据,提供年度资源监测成果。数学模型是以省为单位建立,为提高预测精度,建立一定数量的信息采集点,采集当年有关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森林生长、资源消耗以及林业生产、林业经济等信息,用于调整模型的各项参数。
地方森林资源监测的技术方法,一般采用定期森林资源调查,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及时更新统计数据,或用数学模型更新方法。
资源信息通信与管理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把自上而下的和自下而上的森林资源监测有机连成一片,达到及时和迅速监测全国森林资源变化和辅助经营管理决策的目的。
2100433B
森林资源监测是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进行定期定位的观测分析和评价的工作。它是森林资源管理和监督的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及时掌握森林资源现状和消长变化动态,预测森林资源发展趋势,为林业经营管理科学决策服务。
中国于1989年开始建立全国森林资源监测体系。该体系是以已建立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为基础,由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地方森林资源监测和资源信息通信与管理系统组成。
为加强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林业部在全国设立了东北、西北、中南、华东4个区域森林资源监测中心,主要任务是负责各区域内省(区、市)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指导、质量检查、成果验收、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以及森林资源监测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等。
对森林状况、经营活动及其环境和社会影响等进行持续或定期的测定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