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压力观测仪器应根据不同的观测目的、土体透水性、渗流场特征以及埋设条件等,选用测压管或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一般情况是:
①作用水头小于20m、渗透系数不小于10cm/s的土体中,渗流压力变幅小的部位,监视防渗体裂缝等,宜采用测压管。
②作用水头大于20m、渗透系数小于10cm/s的土体中,观测不稳定渗流过程以及不适宜埋设测压管的部位(如铺盖或斜墙底部、接触面等),宜采用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其量程应与测点实有渗流压力相适应。
测压管宜采用镀锌钢管或硬塑料管,一般内径不宜大于50mmo测压管的导管段应顺直,内壁光滑无阻,接头应采用外箍接头。管口应高出地面,并加保护装置,防止雨水进入和人为破坏。测压管除必须随坝体填筑适时埋设者外,一般在水工建筑物竣工后、蓄水
前钻孔埋设。随建筑物填筑埋设时,应确保管壁与周围土体结合良好并不因施工遭受破坏。测压管埋设完毕后,需及时进行注水试验,检查其灵敏度。
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在施工期可采用坑式埋设法,在运用期应采用钻孔埋设法。坑式埋设时,采用砂包裹体的方法,将孔隙水压力计在坑内就地埋设。土料回填按设计采用原开挖料薄层铺料、专门压实,仪器上方的回填土厚度应不小于lm。当在堆石体中敷设时,应加保护管。钻孔埋设孔隙水压力计时,钻孔孔径根据孔中埋设仪器的数量而定,一般为108mm~146mm。埋设过程中,应随时检测仪器和电缆是否损坏,一旦发现,必须及时处理或重新埋设 。
(1)水工建筑物渗流压力观测。观测横断面宜选在最大断面处、原河床段、施工合龙段、地形或地质条件复杂段,断面一般不得少于3个,并尽量与变形、应力观测断面相结合。观测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的结构型式、断面大小和渗流场特征,设3条~4条观测铅直线。观测铅直线上的测点布置应根据坝高和需要监视的范围、渗流场特征,并考虑能通过流网分析确定浸润线位置,沿不同高程布点。需要观测上游坝坡内渗流压力分布的均质坝、心墙坝,应在上游坡的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适当增设观测点。
(2)地基渗流压力观测。横断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情况,断面数一般不少于3个,并宜顺流线方向布置或与水工建筑物体内渗流压力观测断面相重合。观测横断面上的测点布置,应根据建筑物地下轮廓形状、基础地质条件以及防渗和排水形式等确定,一般每个断面上的测点不少于3个。
(3)两岸渗流压力观测。宜沿流线方向或渗流较集中的透水层(带)设2个~3个观测断面,每个断面上设3条~4条观测铅直线(含渗流出口)。如需分层观测,应做好层间止水。不同水工建筑物结合部的渗流压力观测,应在接触轮廓线的控制处设置观测铅直线,沿接触面不同高程布设观测点。在岸坡防渗齿槽和灌浆帷幕的上下游侧各设1个观测点 。
渗流压力观测是指对水工建筑物的浸润线及包括两岸、地基、人工防渗和排渗设施等关键部位在内的整个渗流场的渗流压力分布的观测。目的是掌握水工建筑物在运行期间的渗流压力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结合工程地质情况、钻探与试验资料、土的渗透变形资料及其他观测资料,分析有无管涌、流土或接触冲刷等渗透变形或破坏;判断防渗、排水、降压设施是否有效,发现异常渗流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保证工程安全运用。
楼房地面沉降有几种情况,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 1、整个房屋均匀下沉,若是下沉量不大,不很快,基本属于正常。应做好观察记录就可以。 2、楼房不均匀下沉,且下沉量大,很快,墙体出现裂缝,裂...
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专业资质单位进行沉降观测
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 全站仪
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可采用测声钟、电测水位计、示数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用遥测水位计或自计水位计等。对于水位超过管口高程的,可在管口安装压力表或各种压差计进行观测。测压管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次蓄水期应每隔1个月~3个月校测1次;在运行期至少每年校测1次。
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压力观测,应采用频率接收仪,两次读数误差应不大于1Hz。有条件的也可采用测量控制单元(MCU)自动采集数据。
观测渗流压力时应同时观测上、下游水位,渗流量,降水量,气温,大气压力等其他有关项目。蓄水初期、高水位、上游水位骤变阶段、遇有较大地震或发现异常渗流情况时,均应加强观测。
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编和分析。
资料整编一般包括:
①测压管或孔隙水压力计的考证记录。
②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统计表的填写,统计表中应同时记录上、下游水位,降水量等观测资料。
③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过程线图、分布图、相关图以及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特征值过程线、位势过程线等的绘制。
资料分析包括:
①对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随时间、空间变化规律的分析。
②对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特征值变化规律的分析。
③对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与库水位、时效、降雨量等因素之间相关关系变化规律的分析。
④将巡视检查成果、测压管水位或渗流压力分析成果、设计计算复核成果进行比较,并结合渗流量分析以及工程地质、钻探、填筑等资料,判断水工建筑物的渗流性态,是否存在异常渗流、存在部位及其对安全的影响程度与变化趋势 等。
寨子河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中,为了对沥青心墙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分析,布置了温度计、测斜兼沉降管、位错计及二向应变计等仪器。本文介绍了上述仪器的埋设施工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寨子河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中,为了对沥青心墙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分析,布置了温度计、测斜兼沉降管、位错计及二向应变计等仪器。本文介绍了上述仪器的埋设施工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学员问题】坝体渗流压力观测的方法与要求?
【解答】1、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用示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或自记水位计等。
(1)测压管水位,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2cm.
(2)电测水位计的测绳长度标记,应每隔1-3个月用钢尺校正一次。
(3)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应每隔1-3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应每年校测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压力观测,应采用频率接收仪。测读操作方法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两次读数误差应不大于1Hz.测值物理量用测压管水位来表示。
有条件的也可用智能频率计或与计算机相联。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学员问题】坝体渗流压力观测方法与要求?
【解答】1、测压管水位的观测,宜采用电测水位计。有条件的可采用示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或自记水位计等。
(1)测压管水位,两次测读误差应不大于2cm.
(2)电测水位计的测绳长度标记,应每隔1-3个月用钢尺校正一次。
(3)测压管的管口高程,在施工期和初蓄期应每隔1-3个月校测一次;在运行期至少应每年校测一次。
2、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压力观测,应采用频率接收仪。测读操作方法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两次读数误差应不大于1Hz.测值物理量用测压管水位来表示。
有条件的也可用智能频率计或与计算机相联。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1.设置要求
按规定,测压管适用于作用水头小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大于或等于
2.孔口段
应设置管口保护装置,要求简单牢固、开启方便,并能锁闭、防止损坏。当自动或遥测时能满足接收仪表的测量要求。
3.导管段
采用直径不大于50mm的无缝镀锌钢管,内壁涂防腐防锈材料,外壁应严密封堵,以防客水干扰或压力水串通。封孔材料为膨润土球、高崩解性粘土球或水泥砂浆,以避免渗透。
管径增大后,当管中水位上升(或下降)时,则补充(或排出)管中相应渗水量所需的时间即滞后时间与管径呈正比,当岩土的渗透系数较小时,增加管径造成的时间滞后是严重的,若库水位变化较快时,观测误差就更大。
设库水位上升(或下降)
式中,d——测压管导管段管径,cm;
k——岩土渗透系数,cm/s;
i——岩土渗透坡降;
n——测压管进水段开孔率,%;
L——测压管进水段长度,cm。
4.进水端
对于土石坝测压管进水段管外应包扎无纺土工织物防止土颗粒进入管内,管底封闭不留沉淀管段。进水段管长不小于1.0m,进水孔应排列均匀,内壁无毛刺,原则上尽量增大开孔率,也可采用与导管段内径相同的多孔聚乙烯过滤管或透水石管作进水段。
进水段钻孔直径不小于10cm,下管前先填10cm厚反滤料,下管后管外需填反滤料并逐层夯实,直至进水段顶部。反滤料要有足够的透水性又能防止细颗粒进入测压管,其渗透系数宜大于周围介质的10~100倍,对粘壤土或砂壤土可用纯净细砂,对砂砾石层可用洗净、风干的细砂到粗砂的混合料。
5.观测仪器
当为无压孔时,可用电测水位计进行观测。
1.设置要求
渗压计适用于作用水头大于20m的坝、渗透系数小于
2.安装埋设
(1)挖坑埋设时,在填筑高程超出测点0.3m时,开挖长、宽、深分别为30、30、40cm的坑,将已浸水饱和装入铜砂网袋内的仪器放入坑中,回填原开挖土料,人工夯实,上部填土保护厚度为1m。
(2)钻孔埋设时,孔径按孔中安装仪器数量而定,一般为φ108~146mm,成孔后在仪器上、下各回填中粗砂30~40cm,其上按设计充填封孔材料组水并分段捣实。
3.传感器
可选用相应的渗压计进行安装和观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