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苗培育:当幼苗长出3-4片初生叶、高4米左右时,移入容器袋培育。袋土配制用红心土5%、火烧土30%、腐熟有机肥12%、过磷酸钙3%,经过筛堆沤2周后用。勤施薄施水肥(尿素)。到5-6月苗高30厘米左右,可出圃定植,亦可移栽培育3年以上大苗带土球出栽植。
栽植管理:城郊森林公园或生态风景林成片种植时,宣采用混交林,不搞纯林,可选土层深厚、湿润、肥沃,并排水良好的山坡中下部,与红锥、尖叶杜英、鸭脚木等混植,混交比例1:2(-3),即石碌含笑占25-35%,其余乔木占65-75%,混交方式为各树种相互错开,株行距2米×2(-3)米。造林后3年,当年9-10月幼林除草松土、追肥1次,第2-3年每年2次抚育,而上半年追肥1次。成林后再经几次硫伐其他混交树种,最终保留较多大径级的石碌含笑,成为漂亮的生态风景园林。
播种:果实于秋季成熟。荧果熟时由绿转褐绿色,继而腹背微微开裂即可采集。果采回后推放通风凉爽处,待果开裂后脱出种子,将种浸水1-2天,使红色假种皮软化,将其搓脱,即得净种。种子千粒重9克,发芽率达90%。最好即播,最迟不超过10天,或混润沙贮藏春播。先作床撤播,用种量0.25千克/平方米,播后覆土厚1-1.5厘米,盖草,淋水保温。播后30-40天,种子发芽出土。
嫁接:石碌含笑种源较少,种子不多,用种子繁殖难以获得大量种苗,故也可用嫁接法繁殖,用黄兰作砧木,在春季萌动前进行。
分布于中国海南(昌江、东方、保亭)和广东(阳春)。中国广州、深圳等有引种栽培。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沟、山坡、路旁、水边。常与翻白叶树、岭南山竹子、红锥、青皮、黄杞等混生成林。喜光,稍耐阴,喜温暖和湿润气候,适应性特强,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对土质选择不严,但生长于湿润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中,则生长更加旺盛。全日照或半日照均能适应。
喜 阳光充足和比较湿润的环境,要求排水良好和肥沃的沙壤土。较耐寒,在冬季比较温暖的地区秋季生根,早春新芽出土,3月开花,5月下旬果熟,6月上旬地上部 分...
石碌含笑的价格不贵。石碌含笑顶芽狭椭圆形,被橙黄色或灰色有光,泽的柔毛。小枝、叶、叶柄均无毛。叶革质,稍坚硬,倒卵状长圆形,长8-14 (20)厘米,宽4-7(8)厘米,先端圆...
有条件的可在室内苗床上播种,也可在室外排灌条件较好的苗圃地播种,以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为好。播种前应进行细致整地,疏松表土、清除杂草,平整土地。同时可加入迟效性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绿肥等作基肥,也可...
观赏:树干通直,分枝上举,形成优美的塔形树冠。叶色四季苍绿亮泽其顶芽还带金属的光彩。花大芳香,花期长,花多洁白,明媚夺目,是一种美丽而高雅的木本花弃。是中国华南地区有很大发展前景的珍贵乡土树种。单植、列植或群植均有优美的景观效果。
生态:有抗大气污染及吸收有毒气体和灰尘的功能。
产于云南(广南、麻栗坡、西畴)、广西(龙州)。生于海拔590-1 500米的石山林中。
乔木,高达18米,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顶芽狭椭圆形,被橙黄色或灰色有光,泽的柔毛。小枝、叶、叶柄均无毛。叶革质,稍坚硬,倒卵状长圆形,长8-14(20)厘米,宽4-7(8)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粉绿色,无毛,侧脉每边8-12条,网脉干后两面均凸起;叶柄长1-3厘米,具宽沟,无托叶痕。
花白色,花被片9枚,3轮,倒卵形,长3-4.5厘米,宽1.5-2.5厘米;雄蕊长2-2.5厘米,花丝红色;雌蕊群长1.4-2.1厘米,被微柔毛;心皮卵圆形,长2.5-4毫米。聚合果长4-5厘米,果梗长2-3厘米;蓇葖有时仅数个发育,倒卵圆形或倒卵状椭圆体形,长8-12毫米,顶端具短喙。种子宽椭圆形,长约8毫米。花期3-5月,果期6-8月。
石碌含笑是濒危种, 中国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濒危(EN)。
乐昌含笑的栽培技术 来源: 2006-9-27 17:28:37 人气: 2214 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Dandy)是木兰科含笑属的常绿乔木, 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枝叶繁茂,叶色浓绿,生长迅速,对土壤的适 应性强,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近年来在长江以南地区的城市绿化 和生态林建设中被大力推广。 由于以前乐昌含笑苗木培育量少, 特别 是胸径 5cm 以上的大苗几乎断档,使其价格不断走高,从而引发了 乐昌含笑苗木栽培热。 然而许多种植者对乐昌含笑的生态特性及播种 育苗技术缺乏必要的知识, 在生产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作者在 对乐昌含笑研究和生产的基础上, 总结了其育苗技术, 以便为生产实 践提供技术指导。 一、乐昌含笑的播种技术 1.种子的准备 乐昌含笑开花期为 4 月,果熟期从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聚合 果呈紫红色,长约 10cm,种子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