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投资是一种强化水生态治理与保护,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增强城乡防洪、供水和水生态保障能力。启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
浅谈水利工程投资控制 在财务管理学中, 所谓控制, 就是指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以确保某项活动 或经济业务能全面落实及实现预算的过程。 在整个经济控制系统中, 财务控制系统 是最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子系统,而资金控制是财务控制的主要内容。 在水利工程中, 由于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入, 而资金的流动又是资金控制的重要内 容,要想控制好现金流量, 防止资金的不良情况发生, 有必要对投资资金进行重点 控制,从源头抓起。我们应全方位考虑,究其原因,找寻对策。 一、水利工程投资项目趋于多元化 现在的工程项目投资, 已不仅仅局限于工程建设投资, 还要将保护地域环境和 维护生态平衡, 施工地居民的拆迁安置以及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 源,控制水土流失,优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纳入综合考虑。所以,对工程项目 方面的投资, 要逐步完善到包括征地投资、 移民拆迁投资、 工程建设投资和水土保
水利工程投资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和政策性的活动,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要对水利工程的总体投资进行控制管理就需在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进行投资管理与控制。本文就以上各阶段投资控制进行分析。
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资源配置不合理及供给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现状,一直是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现状,中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决定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投资力度,力求使之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事实上,学术界对国家投资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及如何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尚未作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开展了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研究,探索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路径方法,为国家科学投资农田水利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北京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系列丛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紧紧围绕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及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展开,以生产函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作为理论支撑,运用计量学方法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进行了测度;在计量模型和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和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的研究结果是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有效路径方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书的结构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
3.1 农田水利工程指标的选取
3.2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模型选择
3.3 影响农业生产产出的指标体系构架设计
3.4 纵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计量模型
3.5 计量模型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
4.1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指标的选取
4.2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改进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4.3 决策单元划分及数据来源
4.4 横向测度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结果与分析
4.5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纵向测度与横向测度结果比较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5.1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5.2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模型
5.3 农田水利工程与农业规模经济实证研究
5.4 纵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6.1 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6.2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模型
6.3 决策单元划分及数据来源
6.4 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敏感度结果与提升绩效路径分析
6.5 纵向与横向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
7.1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的背景
7.2 熵信息扩散理论模型
7.3 农业水旱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7.4 粮食供给安全视角下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投资绩效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2100433B
水利工程投资管理问题:工程造价过程控制
水利工程建设整个过程大概可分为3个阶段:前期准备、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因此要有效地控制水利工程的造价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投资方急于求成,对整个工程估计不足、准备不充分,因而不但没有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相反资源严重浪费,同时给建设进程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建设的前期筹建工作繁琐,主要是为后期设计施工做准备。例如:地质勘探、地形测量、气象情况、水文资料等,均对后续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水利工程工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无法对这些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和估计,故在施工过程中突破工程概预算是常有的事情。
(2)“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和移民问题也是前期工作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许多工程项目中都存在。在还没有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和移民工作的情况下,就督促施工单位进场开工,这给后期工作留下了很多隐患,更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工程设计同样对工程投资有着很大的影响。许多工程设计人员积累了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有重技术而对经济和结构的优化并不是很重视的思想。此外,设计人员在对工地的实际地形地质等因素不是十分清楚的情况下,闭门造车,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物和实际地形地质条件不相符的结果,由此造成的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工程投资带来极大的浪费。
(4)施工阶段的浪费也是导致超出预算的原因。大多水利工程中的统供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骨料等)都由业主提供,最后在结算过程中予以核销扣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用考虑自身原材料的投资及统供材料的供给,且最后的结算工程量与原材料的消耗量一般成正比。对于一些隐蔽性工程,在施工前难以估算原材料的用量,如固结和帷幕灌浆等;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耗费的控制和管理不到位,甚至有意浪费以增加工程量,例如漏浆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大量弃浆和工地水泥存储管理不善导致结块硬化等,这些都导致水利工程建设成本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