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高3-7cm,最高不超过15cm。除叶柄有毛外其余无毛。根壮茎细长,节上有1对鳞片。叶对生,成莲座状,通常6-10片;片近革质;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或匙形,长2-7cm,先端钝,常有小凸尖,基部渐狭成有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锯齿。花3-5朵簇生或伸长成总状花序;苞片钻状披针形;萼钟状,革质,长约1cm,5裂,裂片钻状三角形;花冠筒长8-13mm,上唇直立,2深裂,偶有几全裂,下唇开展,3裂,中裂片全缘;雄蕊着生近花冠筒中部,花丝无毛;柱头扇状。果实卵状球形,长约1cm,肉质,红色至深紫色,包于宿存的花萼内。种子多数,长圆形,长约1mm,棕黄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4500m的草地、疏林中或沟谷旁。
化学成份:全草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熊果酸(ursolic acid),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芝麻素(sesamin)
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
清肺热,解毒,祛痰。治肺脓疡,肺炎,咳嗽。
解毒消炎。治肺炎,痢疾,心胸烦热,流感热症。 2100433B
多年生草本,高30一90厘米。茎直立,分枝对生、斜上,茎上部的花序分枝伞房状;全部茎枝被白色或锈色短柔毛,上部及花序梗上的毛较密,中下部花期脱毛或无毛。叶对生,质地薄,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3...
瑞香又名瑞兰、蓬莱花、千里香、睡香、风流树。花期2~4月。花白色或带紫红色,密集簇生于枝顶,具香气。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近年人工培育的杂交草种。矮生百慕大叶丛密集,植株低矮,叶色嫩绿而细弱。具细而密的根状茎和节间极短的匍匐枝。秆纤细,高5~10厘米,叶片丝状内卷,长2~6厘米,宽0.5~1毫米。总状...
国槐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绿色,皮孔明显。羽状复叶长 15-25 厘米;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 9-15 片,卵状长圆形,长 2.5-7.5 厘 米,宽 1.5-5 厘米,顶端渐尖而有细突尖,基部阔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有 5小齿;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脉,翼瓣龙骨瓣边缘稍带紫色;雄蕊 10条,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 长 2.5-5 厘米,无毛,不裂;种子 1-6 颗,肾形。花果期 9-12 月。 [1] 生长习性 性耐寒,喜阳光,稍耐阴,不耐阴湿而抗旱,在低洼积水处生长不良, 深根,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石灰及轻度盐碱地 (含盐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长。但在湿润、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最 佳。耐烟尘,能适应城市街道环境。病虫害不多。寿命长,耐烟毒能力强。 用途 中国
以烟草废弃物为原料,活性土壤为载体建立堆体,研究重金属镉的形态变化,及堆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草废弃物与活性土壤混合能快速腐熟。堆肥总质量下降,重金属镉含量相对增加。重金属镉的铁锰氧化态比例增加19%,有机结合态比例在堆肥升温阶段增加,腐熟后有所下降。残渣态比例大幅度上升,增加达到5倍,且在腐熟阶段增幅最大。说明堆肥处理有利于降低重金属镉的活性。
兰草是生长在寒温带的一种天然草本植物,兰草席是将天然兰草等草本植物粉碎、烘干、再经防霉杀菌处理成草丝原料,将草丝编织成席的一种绿色环保草艺精品。可熨烫折叠、柔韧亲肤、光滑舒适,凉爽抗菌。兰草席使用后不可水洗。它的清洗方法简单方便,准备好一盆温水,用一块毛巾拧干后顺着席面擦拭一遍,擦拭完后晾干即可。兰草席要勤擦拭,使汗渍污渍得到及时清除,这样既保持席面干净凉爽,又能持久保持席子不褪色、变型。秋冬季节的保存,同样用温水擦拭完晾干后,用原包装密封存放,不可存放在太阳可照射或潮湿的地方。
酸类--安息香酸
醇类--岩兰草醇
醛类--糖醛
酮类--岩兰草酮
岩兰草植物学史
以『镇静精油』的称号为人所知,显然它的安抚作用的确出众。在加尔各答,人们用岩兰草编成遮雨篷和遮阳篷,他们称为『库斯-库斯』(Kus-Kus)。在炎热的天气里,『库斯-库斯』被洒过水后,会散发出一股细致的幽香。印度的回教徒把岩兰草根磨成粉后,放在香包中以防虫防蛾。爪哇的人们用岩兰草根编席子、做茅草屋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大溪地原住民则偏好用岩兰草的草叶部分,来搭盖屋顶。
有一种远近驰名的欧洲香水名为『印度回教徒』,其中的成份便含有岩兰草、檀香、安息香、百里香和玫瑰。实际上,岩兰草常被用为香水中的定香剂。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爪哇出口大量的干岩兰草根到欧洲,以供蒸馏精油,但由于航线拥挤,爪哇开始在当地自行蒸馏岩兰草根,当地人叫它『阿卡.汪奇』(Akar wan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