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在《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二版的基础上,增补了第三篇塑料软包装行业的新进展及第四篇塑料软包装材料的性能测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全书共四篇计15章。内容主要涉及塑料薄膜印刷概述、塑料印刷用油墨、塑料油墨的配色、塑料凹版印刷技术、柔性版印刷及其他印刷方法、塑料软包装材料基础、塑料薄膜的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共挤出复合成膜法、塑料复合薄膜的其他成膜方法、水性油墨及其在塑料凹版印刷中的运用、水性黏合剂及其在干法复合中的应用、无溶剂复合、多层共挤出的新进展,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与方法,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保持第二版简明、实用的风格,同时根据近年来业内的发展情况,对第二版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补与扩容,汇集了塑料包装行业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以及产品升级换代中的大量典型案例,并对国内外塑料软包装领域中的新动向,做了简要的介绍。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先导性。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以从事塑料软包装材料生产、研究以及应用领域的广大科技人员为主要对象,也可供相关大专院校的师生参考,或者作为塑料薄膜的复合、印刷企业一线职工技术培训的参考教材。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塑料薄膜 厚度(mm):0.5;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南宁市新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0.4;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晶正

kg 13% 南宁市新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0.24;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南宁市新翔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1;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柳江县兆宏农业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0.5;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柳江县兆宏农业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0.4;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柳江县兆宏农业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厚度(mm):0.3;品种: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千田

kg 13% 柳江县兆宏农业有限公司
塑料薄膜 品种:塑料薄膜 商品规格:1m×180m/黄色 商品skuid:05849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铭通

13% 北京鑫方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4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07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9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8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7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5年全年信息价
塑料薄膜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肇庆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塑料薄膜 防渗用,厚度0.2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全年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1m² 1 查看价格 超境物资 广东  揭阳市 2009-05-19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1m² 1 查看价格 陶瓷分公司 广东  揭阳市 2009-05-19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1726.15m² 2 查看价格 四川金蜀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2022-07-04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268m2 1 查看价格 四川兴达塑料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6-11-16
塑料薄膜 塑料薄膜苫|1m² 3 查看价格 台州市黄岩阿尔发包装薄膜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0-20
养护塑料薄膜 养护塑料薄膜|24123.949m² 3 查看价格 成都译鸿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   2022-06-17
乙烯塑料薄膜 0.3厚聚氯乙烯塑料薄膜|300m² 2 查看价格 东莞市三芝薄膜有限公司 广东  顺德市 2021-06-23
0.07厚塑料薄膜 0.07厚塑料薄膜|5000m² 1 查看价格 玉田县瑞丰塑料制品厂 天津  天津市 2012-11-27

第一篇 塑料薄膜的印刷

第1章 塑料薄膜印刷概述

第2章 塑料印刷用油墨

第3章 塑料油墨的配色

第4章 塑料凹版印刷技术

第5章 柔性版印刷及其他印刷方法

第二篇 塑料薄膜的复合

第6章 塑料软包装材料基础

第7章 塑料薄膜的干法复合

第8章 挤出复合

第9章 共挤出复合成膜法

第10章 塑料复合薄膜的其他成膜方法

第三篇 塑料软包装行业的新进展

第11章 水性油墨及其在塑料凹版印刷中的运用

第12章 水性黏合剂及其在干法复合中的应用

第13章 无溶剂复合

第14章 多层共挤出的新进展

第四篇 塑料软包装材料的性能测试

第15章 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与方法

……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内容简介常见问题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内容简介文献

塑料薄膜干法复合工艺 塑料薄膜干法复合工艺

格式:pdf

大小:600KB

页数: 2页

评分: 4.5

塑料薄膜干法复合工艺

立即下载
一种双层塑料薄膜复合带加工设备 一种双层塑料薄膜复合带加工设备

格式:pdf

大小:600KB

页数: 1页

评分: 4.4

<正>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塑料薄膜复合带加工设备,包括:架体、金属带放卷装置、复合加热装置、放膜装置、水冷装置、风冷装置以及收卷装置;金属带放卷装置、复合加热装置、放膜装置、水冷装置、风冷装置以及收卷装置依次安装在架体内;复合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辊、高频线圈、控制箱、高压升压器、整流器、振荡器、低压变压器、控制面板以及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方

立即下载

所属类别

科技 >> 材料 >> 塑料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书号:978-7-122-15928-1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平 版次:3版1次 页数:482页

全书共四篇计15章。内容主要涉及塑料薄膜印刷概述、塑料印刷用油墨、塑料油墨的配色、塑料凹版印刷技术、柔性版印刷及其他印刷方法、塑料软包装材料基础、塑料薄膜的干法复合、挤出复合、共挤出复合成膜法、塑料复合薄膜的其他成膜方法、水性油墨及其在塑料凹版印刷中的运用、水性黏合剂及其在干法复合中的应用、无溶剂复合、多层共挤出的新进展,对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与方法,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目录

第一篇 塑料薄膜的印刷

第1章 塑料薄膜印刷概述002

11塑料薄膜印刷的重要性002

12常用塑料包装印刷薄膜的种类及其印刷适应性003

121聚乙烯薄膜003

122聚丙烯薄膜005

123聚酯薄膜005

124尼龙薄膜006

125玻璃纸006

13塑料薄膜的印前处理007

131塑料薄膜表面处理方法007

132塑料薄膜表面处理效果的鉴定方法008

14塑料薄膜的常用印刷方法008

141凹版印刷008

142柔性版印刷009

143丝网印刷009

144凸版印刷009参考文献009

第2章 塑料印刷用油墨010

21概述01022凹版塑料印刷用油墨010

221凹版塑料印刷的对象及用途010

222凹版塑料印刷的特点011

223一般凹版塑料印刷油墨的组成和结构011

224印刷聚烯烃薄膜的凹版塑料油墨013

225凹版复合塑料印刷油墨016

226耐蒸煮消毒的食品包装用油墨017

23柔性版塑料油墨018

231柔性版塑料油墨的性质018

232柔性版塑料油墨的组成018

24醇溶性凹版油墨018

25UV塑料油墨019

251UV油墨的特征019

252UV油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020

253UV油墨的应用情况020

254UV油墨的组成020

255UV油墨的配方021

256UV光固化油墨的发展趋势021

26水基塑料油墨021

27塑料油墨的使用常识022

271凹版塑料油墨的使用023

272柔性版塑料油墨的使用025

273网孔版塑料油墨的使用026

274凸版零印塑料油墨的使用027

28塑料油墨的发展方向027

281塑料油墨各品种的发展027

282油墨结构组成的发展028

参考文献028

第3章 塑料油墨的配色029

31色彩学基本知识029

311光和色彩的特性029

312色彩的配合030

313颜色的表示方法(CIE表色系)031

32塑料油墨的仪器配色042

321电子配色处方的简便计算042

322仪器测色程序044

33塑料油墨的人工调色046

331艺术和印刷工艺的用色法046

332调和油墨色彩的规律047

333层次版印刷和原色油墨047

334认识10种浓调色彩049

335三原色油墨的演色性049

336油墨的配色050

337油墨色彩的种类054

参考文献056

第4章 塑料凹版印刷技术057

41概述057

42照相凹版制版057

43塑料凹版油墨的使用和调节059

431塑料凹版油墨大类的选择059

432塑料薄膜用印刷油墨品种的选定059

433溶剂的功能和选用060

434塑料凹版油墨性质的调整061

44常用塑料薄膜的印刷性能061

441聚乙烯薄膜的印刷性061

442聚丙烯薄膜的印刷性061

443聚酯薄膜的印刷性062

444聚氯乙烯薄膜的印刷性062

445赛璐玢的印刷性062

45塑料薄膜的表面处理062

451表面处理的必要性062

452电晕放电处理062

46凹版印刷机械的特点和分类063

461凹版印刷机的特点063

462凹版印刷机的分类064

47卫星式(鼓式)凹版印刷机的结构及工艺操作064

471送料机构066

472印版辊筒结构066

473印版辊筒的安装与调节066

474辊筒离合机构068

475输墨装置069

476刮墨刀装置069

477反面印刷装置070

478通风干燥装置071

479收卷装置071

48国产组式、鼓式凹版印刷机印刷工艺071

481工艺过程071

482鼓式、组式凹印机有关工艺的异同点072

49组合式凹版印刷机及工艺操作074

491机械结构074

492组式凹版轮转印刷工艺078

410规范操作规定088

4101装卸料088

4102调配油墨089

4103过程控制089

4104清扫及安全090

411常见凹版印刷产品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091

参考文献100

第5章 柔性版印刷及其他印刷方法101

51概述101

511柔性版印刷工艺发展简史101

512柔性版印刷工艺在我国的发展概况102

513柔性版印刷工艺在机型、演进及配套技术发展等方面的概况102

514柔性版印刷工艺的优越性103

52柔性版制版工艺105

521橡胶版105

522感光树脂柔性版107

523柔性版制版工艺的发展112

53柔性版印刷设备与工艺114

531柔性版印刷机的独特结构114

532卷筒基材柔性版印刷生产线及其辅助装置118

533柔性版印刷机的种类118

534塑料薄膜柔性版印刷工艺探讨121

535柔性版印刷机操作规程124

54柔性版印刷工艺故障原因及对策125

参考文献131

第二篇 塑料薄膜的复合

第6章 塑料软包装材料基础134

61塑料软包装材料的基本概念134

62塑料软包装材料的特点134

63塑料软包装材料的组成135

631塑料软包装常用塑料的品种及其基本特性135

632纸张141

633铝箔141

64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生产方法142

641常见方法简介142

642常见方法的比较142

65软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143

651高功能、低成本化143

652绿色包装的发展144

参考文献145

第7章 塑料薄膜的干法复合146

71概述146

72复合薄膜中常用的基材147

721非塑料材料147

722塑料薄膜151

73干法复合包装材料用胶黏剂164

731基本要求164

732干法复合用胶黏剂简介165

733我国干法复合包装用胶黏剂的现状168

734胶黏剂卫生性能的控制与检测172

735干法复合用胶黏剂的发展趋势176

74干法复合工艺178

741基膜的准备180

742胶液的配制、保存及再利用183

743涂胶186

744干燥187

745复合190

746冷却收卷191

747熟化192

75质量故障原因及解决办法192

751配胶时使用的溶剂193

752上胶量的控制194

753操作过程中胶液变浊发白195

754基膜的表面处理195

755关于复合物的透明度问题196

756复合膜有小气泡的问题197

757复合物发皱的问题198

758粘接牢度不好的问题199

759胶液飞丝的问题202

7511胶盘中的胶液泡沫多的问题202

7512复合后油墨层转移的问题203

7513复合后镀铝层转移的问题204

7514复合后胶层固化不充分、胶层发黏的问题205

参考文献208

第8章 挤出复合210

81概述210

82挤出复合薄膜的种类210

821单面挤出涂覆薄膜210

822三明治型复合材料211

823多层挤出复合薄膜212

83挤出复合用设备213

831挤出机213

832机头214

833复合部分216

84挤出复合工艺218

841挤出复合原理及影响粘接强度的因素218

842挤出复合原材料的选择221

85应用实例242

851BOPP挤出涂覆LDPE生产“方便面”卷膜实例242

852BOPP/↓PE/LDPE加工“洗衣粉”卷膜实例243

853PET/PE/↓EVA生产“易拉盖膜”实例244

86挤出复合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45

861粘接不良245

862厚薄不均匀,纹理不良246

863膜裂、膜断247

864熔体帘表面鲨鱼皮状247

865复合材料褶皱247

866热封合性不良247

867有气味247

868滑爽性不良248

869透明性不良248

8610膜表面有气泡和针孔248

8611晶点248

8612复合薄膜两边过厚248

8613复合膜卷筒松249

8614挤出薄膜粘住冷却辊或压辊249参考文献249

第9章 共挤出复合成膜法250

91概述250

911共挤出复合的特点250

912共挤出复合的分类251

913共挤出复合成膜技术的进展252

92共挤出复合薄膜设备254

921多层流动流变学255

922圆管形(环状)多层共挤出复合模头258

923平膜型多层共挤出复合模头263

93同类和同种塑料的共挤出269

931可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270

932共挤出复合型热收缩薄膜271

933热封型双向拉伸聚丙烯珠光膜277

934挤出复合基膜用三层共挤出CPP薄膜282

935由EVA、LLDPE经三层共挤出生产长效流滴、消雾多功能棚膜284

936高密度聚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组合的三层共挤出复合薄膜287

937易开封薄膜292

938防雾包装薄膜303

939共挤出拉伸薄膜304

94阻隔性复合薄膜的共挤出307

941防湿性塑料307

942阻隔性树脂311

943共挤出复合用黏合性树脂315

944阻隔性共挤出复合薄膜实例323

参考文献327

第10章 塑料复合薄膜的其他成膜方法329

101涂布329

1011含聚偏二氯乙烯涂层的复合薄膜329

1012含聚乙烯醇涂层的复合薄膜338

1013含丙烯酸类树脂涂层及橡胶类涂层的复合薄膜343

102蒸镀复合344

1021蒸镀薄膜的制造方法346

1022影响蒸镀薄膜性能的因素347

1023典型的蒸镀薄膜产品实例349

1024无机双元蒸镀354

103热熔胶复合359

1031热熔胶复合与无溶剂复合的比较359

1032热熔胶复合工艺360

1033热熔胶360参考文献368

第三篇 塑料软包装行业的新进展

第11章 水性油墨及其在塑料凹版印刷中的运用370

111水性油墨370

1111水性油墨概述370

1112水性油墨的特性371

1113水性油墨的成分及作用372

112水性油墨在塑料软包装上的印刷运用376

1121水性油墨应用于塑料凹版印刷的现状376

1122塑料水性油墨的印刷适性及在薄膜凹版印刷中存在的问题378

1123塑料凹版水基墨一般应用技术要求382

1124笔者的经验及几点体会383

参考文献388

第12章 水性黏合剂及其在干法复合中的应用389

121概述389

122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发展动向391

1221交联改性391

1222共混改性393

1223共聚改性393

1224丙烯酸酯改性——接枝和嵌段共聚改性393

1225环氧树脂复合改性393

1226有机硅改性393

1227助剂改性394

123干法复合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395

1231干法复合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YH667/YH667B395

1232干法复合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YH668/YH668B396

1233LH468A/LH468B水性黏合剂(普通型)397

124干法复合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398

1241干法复合用水性丙烯酸胶黏剂YH620S398

1242水溶性丙烯酸酯胶黏剂体系PD8117 XR2990399

1243YH610/YH05双组分水性丙烯酸酯复合胶黏剂401

125水性复合黏合剂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402

1251上胶辊(网线辊)与上胶量402

1252高速复合时产品的气泡及其解决方法402

1253水性胶可以用水稀释问题403

1254复合产品出现白点的原因及其避免的办法403

1255熟化问题403

1256水性胶与油墨的匹配问题403

1257复合基材的表面张力404

1258低温环境下使用水性胶需要注意的问题404

126水性聚氨酯复膜胶的优势与不足404

参考文献405

第13章 无溶剂复合406

131概述406

1311无溶剂复合的发展沿革406

1312无溶剂复合的工艺过程407

1313无溶剂复合的主要优缺点408

132无溶剂胶黏剂412

1321无溶剂复膜胶的发展过程412

1322单组分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413

1323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413

1324耐高温蒸煮的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414

1325紫外固化型单组分无溶剂复膜胶415

1326具有代表性的无溶剂胶黏剂品种415

133无溶剂复合设备417

1331SSL无溶剂复合机418

1332自动供胶机420

134无溶剂复合的工艺要点422

1341环境要求422

1342原材料的准备与检测422

1343设备的要求423

1344无溶剂复合注意事项423

1345无溶剂复合工艺参数424

135无溶剂复合常见问题与分析425

1351熟化后胶水发黏425

1352剥离强度低425

1353白点、气泡426

1354褶皱427

1355镀铝转移428

1356油墨脱层或油墨“溶解”现象428

1357摩擦系数大引起开口性不好或热封不牢429

参考文献429

第14章 多层共挤出的新进展431

141多层共挤出设备进展431

1411挤出机431

1412多层共挤出机头432

1413挤出机加热技术440

1414计算机辅助工程440

1415冷却技术440

142多层共挤出超多层薄膜441

1421概述441

1422原料及产品结构442

1423工艺过程与设备443

143吸氧型阻隔性包装薄膜443

1431开发吸氧型阻隔性包装薄膜的背景443

1432吸氧型阻隔性包装薄膜及其功效444

1433吸氧型阻隔性包装薄膜的组成、吸氧机理及结构444

1434吸氧型阻隔性包装薄膜的应用447

144多层共挤出输液包装薄膜448

1441概述448

1442多层共挤出医用输液薄膜实例449

1443输液袋产品实例452

1444生产设备454

145共挤出防锈薄膜454

1451概述454

1452生产工艺456

146多层共挤出石头纸458

1461概述458

1462石头纸专用料的制备459

1463石头纸的共挤出吹塑成型461

1464三层共挤出石头纸吹塑设备462

参考文献463

第四篇 塑料软包装材料的性能测试

第15章 食品用塑料包装薄膜产品的检测标准与方法466

151概述466

152食品用塑料包装复合膜产品的主要添加剂466

153食品用塑料包装材料主要安全问题467

1531塑料包装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剂的影响467

1532印刷用油墨的影响467

1533复合塑料包装材料使用的黏合剂及其稀释剂残留物的影响468

154我国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体系结构468

1541食品安全法468

1542部门规章制度469

1543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基础标准469

1544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470

1545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产品质量标准471

1546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性能分析和物理机械性能检测方法标准472

155塑料薄膜主要检测方法介绍475

1551物理机械性能475

1552卫生性能480

1553溶剂残留量481

参考文献482

仿真与优化(第3版)详细信息

​仿真与优化(第3版)ANSYS Workbench设计、仿真与优化(第3版)

作者:李兵、何正嘉、陈雪峰

图书详细信息:

ISBN:9787302313052

定价:25元

印次:3-1

装帧:平装

印刷日期:2013-2-22

图书简介:

内 容 简 介

本书在前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书以最新版ANSYS Workbench 14.0为依据,以工程人员产品设计的流程为主线,利用20个工程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ANSYS Workbench在产品设计、仿真和优化过程中的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分析关键。全书共12章: 第1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的特点和组织形式;第2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中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包括设计模块Design Modeler的几何建模方法、实例和网格剖分技术、实例;第3章到第10章从产品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屈曲分析、热力学、疲劳分析、流固耦合分析、复合材料建模分析八个方面介绍了ANSYS Workbench仿真模块Design Simulation的每一步操作方法和工程实例;第11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优化设计模块Design Explore的产品优化功能和案例;第12章是ANSYS Workbench高级使用技巧,包括ANSYS Workbench中命令流的使用以及二次开发语言API等多种高级功能的深入应用方法。附录总结了ANSYS Workbench相关的23个关键问题。

本书可作为机械、能源、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教学用书和实验指导书,也可供相关领域从事产品设计、仿真和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绪论1

第1章 ANSYS Workbench基础2

1.1 ANSYS Workbench概述2

1.2 ANSYS Workbench产品设计流程和文件格式4

1.3 ANSYS Workbench 14.0启动、配置和新功能5

1.4 ANSYS帮助资源7

1.5 CAE项目管理7

第2章 有限元建模技术11

2.1 几何建模基础11

2.2 有限元网格剖分方法29

第3章 静力学分析33

3.1 静力学分析基础33

3.2 汽车驱动桥桥壳强度校核36

3.3 泥浆泵衬套的接触应力分析45

第4章 动力学分析55

4.1 动力学分析基础55

4.2 轴流式风机壳体模态分析56

4.3 水下航行器湿模态分析61

4.4 振动电机轴谐响应分析76

4.5 机箱随机振动分析82

4.6 转辙机锁块瞬态动力学分析86

第5章 运动学分析99

5.1 机构运动学分析基础99

5.2 轻型打桩机机构运动学分析100

第6章 屈曲分析108

6.1 屈曲分析基础108

6.2 风力发电机塔架屈曲分析108

第7章 热力学分析113

7.1 热分析基础113

7.2 气缸盖稳态温度场分析114

7.3 印制电路板瞬态热应力分析119

第8章 疲劳分析126

8.1 疲劳分析基础126

8.2 按键疲劳分析127

第9章 流固耦合分析132

9.1 流固耦合分析基础132

9.2 海流发电机透平流固耦合分析133

第10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析149

10.1 复合材料分析基础149

10.2 复合材料层合板静力学分析150

第11章 优化设计158

11.1 优化设计基础158

11.2 支架拓扑结构优化设计160

11.3 散热器形状优化设计164

第12章 二次开发初步172

12.1 二次开发基础172

12.2 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 172

12.3 客户化定制(SDK) 178

附录 ANSYS Workbench常见问题集锦183

参考文献195

第1章 概论 1

1.1 物质与材料 1

1.2 复合材料的定义与特点 1

1.3 复合材料的组成与命名 3

1.4 复合材料的分类 3

1.5 复合材料的发展史 3

1.6 复合材料的应用 5

1.7 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6

1.8 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 8

本章小结 10

思考题 10

第2章 增强体 11

2.1 纤维类增强体 11

2.1.1 玻璃纤维 12

2.1.2 硼纤维 15

2.1.3 碳纤维 18

2.1.4 SiC纤维 22

2.1.5 氧化铝纤维 27

2.2 晶须 28

2.2.1 制备 28

2.2.2 晶须的性能 30

2.3 颗粒增强体 31

2.3.1 颗粒增强体的制备 32

2.3.2 常用颗粒增强体的性能 36

2.4 微珠 36

2.5 碳纳米管 37

2.6 有机高分子纤维 39

2.6.1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中国名为芳纶纤维) 39

2.6.2 芳香族聚酯纤维 42

2.6.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43

2.7 金属丝 44

2.8 石墨烯 45

本章小结 46

思考题 47

第3章 复合理论 48

3.1 复合材料设计的原理 48

3.1.1 复合材料设计的类型 49

3.1.2 复合材料的设计步骤 50

3.1.3 复合材料设计的新途径 51

3.2 复合材料的复合效应 52

3.2.1 线性效应 52

3.2.2 非线性效应 53

3.3 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54

3.3.1 颗粒增强机制 55

3.3.2 纤维增强原理 61

3.3.3 复合材料物理性能的复合原理 68

3.4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强韧机理 69

3.4.1 纤维的强韧机理 69

3.4.2 晶须的强韧机理 71

3.4.3 颗粒增韧机制 73

本章小结 84

思考题 85

第4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87

4.1 复合材料界面的基本概念 87

4.2 常见复合材料的界面 91

4.2.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91

4.2.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95

4.2.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100

4.3 增强体的表面处理 102

4.3.1 玻璃纤维 102

4.3.2 碳纤维 106

4.3.3 Kevlar纤维 108

4.3.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108

4.3.5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的表面处理 108

4.4 复合材料的界面表征方法 109

4.4.1 界面形态的表征 109

4.4.2 界面微观结构的表征 117

4.4.3 界面成分的表征 120

4.4.4 界面结合强度的表征 124

4.4.5 界面残余应力的表征 126

4.4.6 增强体表面性能的表征 127

4.5 界面的优化设计 128

本章小结 129

思考题 130

第5章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131

5.1 概述 131

5.1.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131

5.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特点 131

5.1.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五阶段 132

5.2 聚合物基体 133

5.2.1 聚合物的基本概念 133

5.2.2 常用聚合物基体 136

5.3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41

5.3.1 预浸料的制备工艺 142

5.3.2 手糊成型工艺 145

5.3.3 模压成型工艺 146

5.3.4 喷射成型工艺 147

5.3.5 拉挤成型工艺 147

5.3.6 连续缠绕工艺 148

5.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151

5.4.1 静态力学性能 151

5.4.2 疲劳性能 152

5.4.3 冲击韧性 153

5.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154

5.6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155

本章小结 156

思考题 157

第6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 158

6.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与增强体 158

6.1.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体 158

6.1.2 瓷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161

6.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种类 162

6.3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64

6.3.1 粉体制备 164

6.3.2 成型 165

6.3.3 烧结 167

6.4 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170

6.4.1 Al2O3基复合材料 170

6.4.2 ZrO2陶瓷基复合材料 173

6.5 非氧化物陶瓷基复合材料 175

6.5.1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75

6.5.2 Si3N4陶瓷基复合材料 178

6.6 碳/碳复合材料 181

6.6.1 碳/碳复合材料的特点 181

6.6.2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82

6.6.3 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 186

6.6.4 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 191

6.7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192

本章小结 194

思考题 194

第7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 196

7.1 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合金的区别与联系 196

7.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197

7.3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199

7.4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01

7.4.1 内生型法 201

7.4.2 外生型法 206

7.5 铝基复合材料 210

7.5.1 增强体与基体 210

7.5.2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10

7.5.3 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13

7.5.4 晶须、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13

7.5.5 铝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219

7.6 镁基复合材料 219

7.7 钛基复合材料 223

7.8 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226

7.9 铜基复合材料 230

本章小结 235

思考题 236

第8章 纳米复合材料 237

8.1 概述 237

8.2 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243

8.2.1 物理类方法 243

8.2.2 化学类方法 244

8.3 纳米材料的表征 246

8.4 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246

8.5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 247

8.5.1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47

8.5.2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250

8.5.3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烧结行为 252

8.5.4 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展望 252

8.6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 253

8.6.1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53

8.6.2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254

8.6.3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烧结 256

8.6.4 陶瓷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展望 257

8.7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257

8.7.1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 257

8.7.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58

8.7.3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259

8.7.4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展望 260

8.8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262

本章小结 262

思考题 263

第9章 遗态复合材料 264

9.1 植物的基本特征 264

9.2 基于木材模板的复合材料 265

9.3 基于木质材料模板的复合材料 269

9.3.1 木质碳/碳复合材料 270

9.3.2 木质碳/金属复合材料 271

9.4 基于叶片模板的复合材料 272

9.4.1 梧桐叶片遗态Fex/TiO2光催化复合材料 272

9.4.2 桂花叶脉遗态C/Fe2O3吸光复合材料 274

9.4.3 茭白叶片遗态Cu/C消光复合材料 274

9.5 基于稻壳、椰壳模板的复合材料 275

9.5.1 稻壳、椰壳遗态C/Fe电磁屏蔽复合材料 275

9.5.2 稻壳遗态光催化复合材料 276

9.6 基于硅藻土、螺旋藻模板的复合材料 278

9.6.1 硅藻土、螺旋藻遗态Cu/Ag导电复合微粒 278

9.6.2 硅藻土遗态吸附、过滤复合材料 279

9.7 基于其他模板的复合材料 279

9.7.1 叶绿素遗态TiO2/SiO2光催化复合材料 280

9.7.2 酵母菌遗态Ti-W-Si光催化复合空心微球 280

本章小结 281

思考题 281

第10章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 283

10.1 概 述 283

10.2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84

10.2.1 原材料 284

10.2.2 制备工艺 286

10.3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287

10.3.1 三点弯曲性能 287

10.3.2 单轴压缩性能 289

10.3.3 单轴拉伸性能 291

10.3.4 断裂性能 293

10.4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展望 296

本章小结 297

思考题 297

第11章 新型复合材料 298

11.1 分级结构复合材料 298

11.2 剪切增稠液柔性防护复合材料 302

11.3 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 306

本章小结 310

思考题 311

参考文献 312

塑料薄膜的印刷与复合(第3版)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