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卒姆托,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家具木工的训练,在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和纽约普拉特学院分别接受设计师和建筑师训练。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开办自己的事务所。瑞士意语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思考建筑(原著第2版)》内辑录的多篇文字曾被译为中文,并刊载在国内建筑专业杂志上。《思考建筑(原著第2版)》“思考”一词没有用静时态的“thought”,而使用显示着动态过程的“thinking”,卒姆托在此意指不断接近的思考过程。所有经过精心挑选的照片为彼得·卒姆托建筑思考的沉思品质提供了证明,这种品质有材料的美感、尺度的精确模制化、抽象构图的纯粹性、完美细部的快感、以及建筑与自然之间动态的联系共同构成。卒姆托的建筑将色彩范围控制到光与影的尾差之中约束了光与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它通过增强建筑的形体与体谅的感觉强调了建筑物固有的严密与精确。这些照片所展现的建筑抽象的美感恰到好处地解说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句:“‘简洁’修饰着美!” 为了设计一幢与生活感性相联的建筑,设计师必须从远远超出形式和构造的层次来考虑。《思考建筑(原著第2版)》自第1版脱销数年以来,在此第2版中增加了三篇新论文:“美是有形式的吗?”,“现实的魔力”和“景观中的光线”。《思考建筑(原著第2版)》不仅由Hannele Graulund重新排版,还新增了卒姆托在哈尔登斯坦新家和工作室的彩色照片,由Laura Padgett本人亲自为此书摄影。在文中,彼得·卒姆托表达了他设计这些建筑的动力,是出于我们自身多方面的感受和理解,并拥有了强大和正确的表现方式和人格。同样的宁静平和的感觉也同样体现在《思考建筑(原著第2版)》的姊妹篇《氛围——建筑环境》一书中。
观察事物的方式
美的内核
从热爱事物到事物本身
建筑本体
教建筑,学建筑
美是否有某种形式
现实的魅力
景观中的光 2100433B
钱觉时(JueshiQian),安徽桐城人,1962年生,现为重庆大学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先后在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和美国宾州大学学习。1992...
徐韦华,在台湾很有影响力的著名拼布作家,从事拼布材料包设计多年,经验非常丰富。
将光标置于论文作者名字后,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自定义标记”中,输入“作者简介”四字,点“插入”,在页尾输入介绍内容即可。
建筑史作为人居环境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经验中创新观念,积极探索,完善知识框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PBL教学法,辅以\"CDIO\"框架,在中外建筑史的教学中建立\"内融合——外贯通\"的教学体系。最终让学生以史为鉴,在理解建筑历史的发展基础上能对当代设计实践有所裨益。
1.论文题目:电渣熔铸三峡电站水轮机导叶 第一作者:陈瑞,男,1961年生,铸造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沈阳铸造研究所研究员,系《电渣熔铸三峡电站水轮机导叶》项目的课题组长。多年来一直从事电渣熔铸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主持并参加了"九五"、"十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电渣熔铸三峡电站水轮机导叶
青山周平
关于青山周平
出生于日本广岛县,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环境设计硕士,现任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
现场实录:
Q:从2005年来到中国,算下来现在有十年了。当时是什么契机来到中国?
青山周平:学生时代有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欧洲留学,后来回到东京,当时有考虑过要么在欧洲找工作,要么在东京。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朋友在北京工作,他的事务所正好在招实习生。当时是2005年,正是奥运会之前。北京的鸟巢、CCTV、国家大剧院等,很多建筑正在修建。那时我作为学生常常看到这些报道,并一直关注中国现代建筑的变化,包括中国社会的变化。我对这些很感兴趣。而且当时的实习机会,他们提供机票和食宿,基本上不用花钱就可以在北京生活。起初只考虑呆几个月,现在一呆就是十年。
Q :来中国之前,在日本做什么?
青山周平:在日本,我的大多数时间是学习。本科三年级结束后休学一年去旅行,做了一年背包客。当时从大阪到上海,坐船要50个小时,这个船是最便宜的交通。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到新疆,西藏,尼泊尔,印度,吧唧苏滩,然后往中东,非洲,又从摩洛哥到欧洲,从俄罗斯回到北京,在上海坐着船原路返回大阪。这个行程下来正好是一年。
Q:来到中国以后,你觉得中国住宅与日本住宅最大的差异有哪些?
青山周平:最大的不一样的地方,在日本,个人住宅比较多,也有跟中国一样有那种高楼的,但是有很多人住在自己的房子,买自己的地,盖自己的房子。这时候他们根据自己的家庭生活需求来拟定自己的房子的格式。在中国,很少有这种私人的房子可以由自己规划格局,都是开发商、政府大量提供的房子,很多户型是比较统一。
Q:为什么喜欢中国胡同?
青山周平: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也住在普通的公寓两三年的时间,那时刚来中国不懂中文,也不知道电费、电话费怎么交。所以我不能一下子就开始那种胡同生活。两三年后开始习惯北京生活,便开始这种胡同生活,我住了7年的胡同。为什么我喜欢,我最近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住在公寓里的时候,隔壁的小孩子玩的声音,或者做菜的味道,我会感觉讨厌,因为隔壁的生活打扰到我的生活。但是我现在住在胡同里,我家邻居和我年纪差不多,有两个小孩子,我们共用一个院子,他们的生活每次都会和我的生活有交集,但是我不认为这是打扰,他们的小孩子经常来我们家,突然进来,早上还在睡觉他们玩,油烟直接进到我的房间,我反而觉得特别好,这是比较大的区别。我家旁边有一棵树,让人很舒服。其实很多人的生活是折叠的。生活应该有这种互动、交流或者是重叠。而很多新的住宅,把原来应该重叠的空间,通过门墙完全分隔。胡同让人舒服。
Q:你最新的改造项目,改造南锣鼓巷胡同里的一户人家,电视节目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这个住宅在改造之前的情况是怎样的?
青山周平:我这次改造的是两个家庭,三个房子。胖大婶家大概35㎡,小屋原来是仓库,3.1㎡,大概是这样。
Q:过程中遇到过阻碍吗?
青山周平:很多。因为是老房子,设计之前基本上看不到原貌,堆了好多东西,我看不到原貌,墙壁的材料、厚度。只能大概感觉,就开始设计。施工第一天,把胖大婶家的东西都搬出去,搬完后才知道原貌。慢慢就看到房子本身的结构,这时候的感觉,跟开始时是很不一样的。设计的很多部分是在施工开始后进行,很多事情天天发生。很重要的部分都是在工地完成的。跟其他的项目有区别。
Q: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以对话的方式思考建筑和器物”,青山,这个“对话”指的是什么?
青山周平:我们设计之前,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对话”。开始之前,我会看房子周围的环境,根据房子的环境来考察。另外一种,就是我们设计过程中的团队讨论,希望得到很好的方案。两三个人交流讨论会得到新的想法。
Q:工作或是出门,你的背包里面有哪些物品是必定要随身携带的?
青山周平:一个测量仪,这个是我平时都放在包里的东西,可以量距离。这是建筑师需要的工具。测量事物的距离,高度,我每天都带这个。
Q:如果让你为日本的同胞推荐几样中国的日常用品,你会推荐什么?
青山周平:我很喜欢电动车,因为快。还有凉菜、火锅。
保罗·拉斯奥,编写了很多关于绘图和渲染的书作。其著名作品有《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和《视觉笔记》(与Norman Crowe著)。他还是《绘画:图形教育专业读物》的编辑之一。有着三十年的教育经验,主要在Ball州立大学任教,现已退休。
《适应气候变化的建筑》一书的再版增加了关于风力发电、家庭节水、太阳能热能发电的新内容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案例研究,鼓励读者思考建筑设计的新方法,将基于矿物的能源需求减少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