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CMOS集成电路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由双极型门电路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电路构成的集成电路。特点是将双极(Bipolar)工艺和CMOS工艺兼容,在同一芯片上以一定的电路形式将双极型电路和CMOS电路集成在一起,兼有高密度 、低功耗和高速大驱动能力等特点。

双极-CMOS集成电路基本信息

中文名 双极-CMOS集成电路 制造技术 高速BiCMOS器件制作技术
典型应用 通信用数字逻辑电路 发展趋势 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1)高速BiCMOS器件制作技术

1)以CMOS为基础的BiCMOS工艺

BiCMOS技术是将单、双极两种工艺合适地融合在一起的技术,但这绝不是简单、机械地掺和在一起,很多工艺可以一块儿或设法结合在一起做。BiCMOS工艺主要有两种:一是以CMOS为基础的BiCMOS工艺,这种工艺对保证CMOS器件的性能较为有利;二是以双极工艺为基础的BiCMOS工艺,这种工艺比较张扬BJT器件的性能。图1是以CMOS为基础的0.8μm BiCMOS器件的纵向剖面图。

BiCMOS-C型是只使用少数双极性晶体管来驱动长线一输出缓存器,而BiCMOS-E型则主要是以ECL技术为主,用CMOS晶体管做为大型存储部件。这两种类型的BiCMOS由于需要将双极性晶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体管和MOSFET(金属氧化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集成于同一芯片,生产工艺复杂,比制造同种复杂程序的CMOS器件花费要高,它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CMOS、GaAs在其各自应用领域取得成功的程度。BiCMOS-E性能不及GaAs与纯ECL技术,因此在高档应用场合性能不能与GaAs与纯ECL相抗衡。另一方面,BiCMOS的价格又不如CMOS便宜,因此,BiCMOS-C必须争取在价格上接近于CMOS,而在性能上又要能赶上GaAs技术。

由图1可见,以外延双阱CMOS工艺为基础,在N阱内增加了N 埋层和集电极接触深N 注入(图中左边BJT),以减少BJT器件的集电极串联电阻阻值,降低饱和管压降;用P 区(或N 区)注入制作基区;发射区采取多晶硅掺杂形式,与MOS器件的栅区掺杂形式一致,制作多晶硅BJT器件。因此这种高速BiCMOS制造工艺原则上不需要增加其它的重要工序。

2)以双极工艺为基础的BiCMOS工艺

在国外,先进的双极工艺一旦被开发出来,就被用于BiCMOS工艺。以双极工艺为基础的BiCMOS工艺即为一例,这种工艺的BiCMOS既顾全了CMOS器件,使其与纯CMOS工艺中的器件相比性能毫不逊色;同时又兼顾了BJT器件,使其与新的纯双极工艺中的器件不相上下。

这种工艺是在双阱CMOS工艺中加上精心设计的4张版图来制作BJT器件的。该BiCMOS工艺中BJT器件的外基区和PMOS管的源、漏区同时形成,BJT器件的发射区可与NMOS管的源、漏区同时形成。所制作的BiCMOS器件纵向剖面图如图2所示。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

(2)高速BiCMOS电路制作工艺和微细加工技术的特殊考虑

1)双阱结构中的阱结构尺寸及其埋层

对BiCMOS电路来说,需要仔细研究CMOS阱和BJT器件的集电极的工艺要求。一个主要的工艺设计折衷方案涉及到外延层和阱的轮廓特性。对于BJT器件,一方面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反向击穿电压U(BR)CEO、集电极电阻和电容,以及生产工艺的可控制性决定了外延层的最低厚度;另一方面,如果外延层太厚,特征频率fT就会下降而集电极电阻RC值就会增大。对于MOS器件,在制作PMOS器件时使用N 埋层就要求外延层必须足够厚,以避免过大的结电容和PMOS器件的背偏置体效应(back-bias body effect)。

双阱结构中的N阱不仅影响PMOS器件,而且也可作为NPN型BJT器件的集电极。因此,除了应充分保证CMOS器件的性能以外,N阱掺杂既要足够重以防止Kirk效应(Kirk effect),同时又应足够轻,以增高BJT器件的U(BR)CEO。

2)外延层与自掺杂

在两种类型的埋层上生成轻掺杂的薄外延层,对外延沉积工艺来说是一种挑战。必须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种类型杂质的自掺杂尽量地小,以避免在阱中需要过量的反掺杂。

3)利用杂质离子注入降低MOS器件阈值电压

在PMOS器件的沟道区通过硼离子注入调节,降低其阈值电压;制作NMOS器件沟道区时注入磷离子,不仅可使NMOS器件的阈值电压分散性大为减小,而且还可减小N阱同P型衬垫的掺杂浓度比值。这一技术意味着N阱区掺杂浓度可以降低,因而NMOS器件的阈值电压大为减小,结果使通信用BiCMOS电路可在低电源电压(3.3V)下工作。

4)用硅栅自对准工艺减小交叠电容

制作MOS器件时采用硅栅自对准(在栅下源、漏区极少扩展)工艺,使栅-源和栅-漏扩散区的重叠大大减小,栅-源及栅-漏交叠电容相应地大为减小。这样做有利于硅栅双阱BiCMOS电路的工作速度得以提高。此外,硅栅自对准工艺也可明显减小设计同样沟长的MOS器件所需要的版图尺寸,因而芯片的集成度得到了提高(大约提高30%)。

5)用高电阻率P型硅衬垫来提高工作速度

BiCMOS器件应采用高电阻率P型硅衬垫,这样既与CMOS、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CL)和砷化硅(GaAs)工艺有良好的兼容性,又降低了NMOS器件的结电容,有利于提高通信和信息处理用BiCMOS电路的速度。

双极-CMOS集成电路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集成电路测试仪 1CT-33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测试仪 1ST65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测试仪 GVT-6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测试仪 GUT-66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集成电路测试仪 SIMI-1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德力西牌继集成电路 JL-20系列,JL-1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德力西

13%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市办事处
德力西牌继集成电路 JL-30系列,JL-1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德力西

13%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市办事处
集成电路 JL-20系列,JL-1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德力西

13% 沈阳戴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2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1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1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2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1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2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3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电动葫芦双 提升质量20t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集成电路控制中心 800×800×1500|1台 1 查看价格 百海( 深圳) 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6-15
集成电路测试仪 1ST6500|7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11-02
集成电路测试仪 1CT-33C|4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8-05
集成电路测试仪 GUT-660A|9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7-31
集成电路测试仪 GVT-6600|4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4-07
集成电路在线测试系统 TH2424|5832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10-22
集成电路测试仪 SIMI-100|3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3-31
无绳话机集成电路 LM386-4|9857个 1 查看价格 北京宇光四达邮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市 2015-11-18

(1) 通信SOC高性能BiCMOS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最近几年来,通信应用频率正在不断增加,几乎所有应用领域都将进入双吉赫兹频段。如何顺应通信形势发展的要求,将通信系统中多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组成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简称SOC),则无疑是一种较佳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SOC不再仅仅限于低频CMOS芯片的设计中,而且也包括了高频有线和无线通信BiCMOS芯片,这是当今高性能BiCMOS技术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SOC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它既克服了多芯片集成系统制作和运行中所产生的一些困难,又获得了更高的系统性能。例如,CPU芯片工作速度非常高(传输延迟小于几十皮秒),但是如果存储器芯片依旧与CPU分开,则由于访址延时的加入,这种高速性能在计算机通信和未来个人通信中就体现不出来。即便使用光束传送信号,延时也只有3.3ps/mm。这就要求把存储器和CPU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去。可以预见,将更多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还能解决今后芯片管脚数目增多、测试困难和成本较高等一系列问题。

SOC主要有3种类型:一是以CPU为核心,集成各种存储器、控制电路和系统时钟等,乃至集I/O功能和A/D、D/A转换功能于一个芯片上;二是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多功能集成;三是上述2种之混合或者把系统算法与芯片结构有机结合的SOC。

总之,SOC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设计上的问题,而且也是先进的工艺技术的实现问题。SOC是很多模块的集成,而且各种模块电路功能的不同,对工艺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要求高集成度,有的要求高速,有的要求强驱动,有的则要求低功耗;有的是数字电路,而有的则是模拟电路。但是,BiCMOS工艺更能满足如此复杂的技术要求,先进的BiCMOS技术将会使发展通信SOC如虎添翼。

(2) 低压、全摆幅、高速BiCMOS电路的一个研究热点

如今,数字通信和internet网络的电子产品对其中VLSI芯片低电源电压、全输出逻辑摆幅的要求日趋迫切。例如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个人数字助理等)因用电池供电,故电源电力极为有限,降低电源电压不仅对减少电池充电次数、延长电池寿命,而且对减小IC器件的电场强度,以防止热击穿或热电子效应,都是非常必要的。先进的BiCMOS技术已被证明在低压、高速方面优于CMOS技术。但是,BiCMOS数字集成电路存在的问题是:降低电源供电电压,势必影响到提高工作速度。已设计成功的逻辑单元电路有:瞬时饱和全摆幅式、电荷泵抽取式、钳位全摆幅式(图3(b))、自举全摆幅式BiCMOS数字逻辑集成门电路、BiCMOS三态门和BiCMOS连线逻辑电路等等。2100433B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由双极型门电路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门电路构成的集成电路。特点是将双极(Bipolar)工艺和CMOS工艺兼容,在同一芯片上以一定的电路形式将双极型电路和CMOS电路集成在一起,兼有高密度 、低功耗和高速大驱动能力等特点。

高性能BiCMOS电路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并实现,主要应用在高速静态存储器、高速门阵列以及其他高速数字电路中,还可以制造出性能优良的模/数混合电路,用于系统集成。有人预言,BiCMOS集成电路是继CMOS集成电路形式之后最现实的下一代高速集成电路形式。

双极-CMOS集成电路常见问题

(1) 通信用数字逻辑电路、数字部件和门阵列等

由第二节可知,BiCMOS电路的优化组合是用CMOS电路充当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电路部分,而仅用双极型电路来做输入/输出(I/O)电路部分,这是最早的Bi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案。后来,更先进的BiCMOS技术将BJT器件也集成到逻辑门中。与传统的CMOS门一样,由于门电路输出端两管轮番导通,所以这种BiCMOS逻辑门静态功耗接近于零,而且在同样的设计尺寸下,它们的速度将更快。尽管BJT器件的加入会增加20%的芯片面积,但是考虑到其带负载能力的增强,BiCMOS门的实际集成度比CMOS门将有所增加。比较典型的BiCMOS逻辑门有:反相器(非门)、三态缓冲/驱动器、与非门和或非门,它们分别如图3(a)、(b)、(c)、(d)所示。本课题对这4个门均已进行了硬件电路实验,所得实验数据为:平均传输延迟仅为十几纳秒,静态功耗近似为零,动态平均功耗也只有1~2mW。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

BiCMOS逻辑门在通信数字部件(如编码器、译码器和模/数转换器等)和门阵列的应用中极为广泛,因为它的扇出数一般为5~8,如此大的扇出数意味着具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而且BiCMOS门比CMOS门能更快速地驱动这些负载。另外,BiCMOS门中的器件尺寸可以是一致的,这就降低了通信数字部件在物理设计上的难度;不同的CMOS电路对减小单位负载的传输延迟往往不同,而对于BiCMOS电路,由于双极型推挽BJT器件隔开了CMOS电路的主体与负载,使得不同电路中负载的状况变差都是相同的,这样就简化了通信和信息处理用数字逻辑部件和电路的设计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2) 通信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微处理器(CPU)

若通信DSP和CPU等采用CMOS工艺,则芯片外主线就要有较大的带电容负载的能力。传统的接口驱动电路采用双极工艺制作,这样可以保证数据传输速度,但是功耗却大了些。以32位CPU为例,它包含有10个或者更多的接口器件,但同一时间内只有一条主线是激活的,亦即每一条主线有90%的时间不工作。由于这种接口器件是单纯双极型的,即使不在工作时它也在不停地消耗功率,所以整个CPU的静态功耗将会增大。

如果用BiCMOS器件做成接口驱动电路,则处于非门工作状态的驱动器取用的电流就要小多了。在很多情况下,静态功耗可以节省接近100%,而传统主线接口驱动电路的功耗约占整个系统功耗的30%,故这种节电效果非常显著,因而特别适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处理器和笔记本电脑等一类使用电池的通信、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中。更为有利的是,BiCMOS数字集成电路的速度与先进的双极型电路不相上下,这与高速数字通信系统的速度要求是相适应的。

用0.8μm BiCMOS已研制出主频为100MHz的32位CPU电路。该电路中CMOS器件占97%,而BJT器件只占3%,BJT器件仅用于驱动大负载电容或放大小的电平摆幅信号。图4为算术逻辑单元(ALU)中四位一组的BiCMOS进位传输电路。图中Φ1为系统时钟,Φ2为预充时钟。由于BJT器件的存在,预充电平决定于BJT器件发射结压降,所以预充电平降低为0.8V上下。电平摆幅的减小有利于提高该电路的运算速度。32位字长的ALU要求有8个这样的进位传输电路,它的总传输延迟只有7.2ns,功耗也只有十几毫瓦。

(3) 通信用BiCMOS SRAM和ROM等

由于纯CMOS工艺无法生产出通信专用的高速度、大负载驱动能力的S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芯片,而BiCMOS SRAM和ROM芯片拥有与CMOS SRAM和ROM较为接近的集成度、功耗和更高的速度,故先进的BiCMOS技术给SRAM和ROM产品的速度、容量和功耗等性能指标的调和、折衷和互补提供了回旋余地。现以BiCMOS SRAM为例,介绍图5所示的设计方案。它的主体存储矩阵用P阱中专门设计的BiCMOS存储单元组成,所设计的6管BiCMOS存储单元如图6所示,制作这种BiCMOS存储矩阵的模块区与CMOS的大致相同或略高;而图5中的地址译码器、字线/位线驱动器和读写控制电路及灵敏放大器等则可用BiCMOS电路。与全CMOS SRAM相比,本文提出的BiCMOS SRAM在低压(VDD=3.3 V)下,其存储单元存取速度提高了接近3倍,读/写一次仅需时6~8 ns,而且其备用单元功耗约为45.2nW/bit,而实用单元功耗也只有6.89μW/bit,均为较低的存储单元功耗水平。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新的BiCMOS SRAM电路结构是通信用高速、低压SRAM中较为理想的一种设计方案。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

双极-CMOS集成电路(BiCMOS)

同理,该设计思路同样适用于ROM和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字线/位线驱动器、改写电路和读控制电路以及其它通信ASIC芯片的存储系统中。

(4) 通信模/数混合电路的应用

用BiCMOS工艺可以将模拟和数字电路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当然芯片上大部分面积是有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CMOS单元电路,而剩下的芯片面积(约占15%~20%)用来做模拟电路单元以及芯片与外界模拟世界的接口电路。这些模拟电路单元包括I/O(包含电阻和NPN型BJT器件)、用BJT器件制作的运算放大器、参考电压和电流源、锁存比较器和NPN型BJT器件组成的模拟电路(例如直接用来驱动LED的电路)等。这种专用芯片可以用来做SDR系统的ADC和DAC、接/发射机的模/数混合电路以及其它通信系统应用场合。

因为MOS管的阈值电压UTH对工艺过程和器件尺寸非常敏感,而BJT器件的开启电压UBE比UTH更容易精确控制,所以BJT器件更容易得到性能良好的匹配对管。这种优良匹配对管的双极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补偿电压比MOS运放小一个数量级。BiCMOS运算放大器具有双极型电路部分的低输入补偿电压和高增益,以及CMOS电路部分的低功耗和高集成度。这种强强联合的先进工艺,亦被用于软件无线电(SDR)系统中的高速、低功耗A/D和D/A转换器。

双极-CMOS集成电路文献

双极型集成电路 双极型集成电路

格式:pdf

大小:4.5MB

页数: 32页

评分: 4.5

双极型集成电路

立即下载
CMOS集成电路排气扇节电自动控制 CMOS集成电路排气扇节电自动控制

格式:pdf

大小:4.5MB

页数: 2页

评分: 4.4

本文采用低功耗CMOS集成电路构成排气扇节电自动控制电路,比采用分立元件组成的线路更为简单、可靠性高、易于制作、稍作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1.工作原理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做成的电气箱如图2所示。A为CMOS可编程定时集成电路

立即下载

双极型集成电路是在硅平面晶体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早的是双极型数字逻辑集成电路。在数字逻辑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类型的电路形式。常见的双极型集成电路可分类如下。

DCTL电路是第一种双极型数字逻辑集成电路,因存在严重的"抢电流"问题(见电阻-晶体管逻辑电路)而不实用。RTL电路是第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双极型集成电路。早期的数字逻辑系统曾采用过 RTL电路,后因基极输入回路上有电阻存在,限制了开关速度。此外,RTL逻辑电路的抗干扰的性能较差,使用时负载又不能多,因而被淘汰。电阻-电容-晶体管逻辑电路(RCTL)是为了改善RTL电路的开关速度而提出来的,即在RTL电路的电阻上并接电容。实际上 RCTL电路也未得到发展。DTL电路是继 RTL电路之后为提高逻辑电路抗干扰能力而提出来的。DTL电路在线路上采用了电平位移二极管,抗干扰能力可用电平位移二极管的个数来调节。常用的 DTL电路的电平位移二极管,是用两个硅二极管串接而成,其抗干扰能力可提高到1.4伏左右(见二极管-晶体管逻辑电路)。HTL电路是在 DTL电路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HTL电路采用反接的齐纳二极管代替DTL电路的电平位移二极管,使电路的阈值提高到约7.4伏左右(见高阈值逻辑电路)。可变阈值逻辑电路(VTL)也是DTL电路系列中的另一种变形电路。阈值逻辑电路(TLC)是 HTL和VTL逻辑电路的总称。TTL逻辑电路是在DTL逻辑电路基础上演变而来,于1962年研制成功。为了提高开关速度和降低电路功耗,TTL电路在线路结构上经历了三代电路形式的改进(见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

以上均属饱和型电路。在进一步探索提高饱和型电路开关速度的同时,发现晶体管多余载流子的存储效应是一个极重要的障碍。存储现象实质上是电路在开关转换过程中由多余载流子所引起。要提高电路开关速度,除了减少晶体管PN结电容,或者设法缩短多余载流子的寿命以外,就得减少和消除晶体管内载流子存储现象。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人们开始在集成电路中利用熟知的肖特基效应。在TTL电路上制备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把它并接在原有晶体管的基极和集电极上,使晶体管开关时间缩短到1纳秒左右;带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箝位的TTL门电路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达2~4纳秒。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STTL)属于第三代 TTL电路。它在线路上采用了肖特基势垒二极管箝位方法,使晶体管处于临界饱和状态,从而消除和避免了载流子存储效应。与此同时,在TTL电路与非门输出级倒相器的基极引入晶体管分流器,可以改善与非门特性。三极管带有肖特基势垒二极管,可避免进入饱和区,具有高速性能;输出管加上分流器,可保持输出级倒相的抗饱和程度。这类双极型集成电路,已不再属于饱和型集成电路,而属于另一类开关速度快得多的抗饱和型集成电路。

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ECL)是电流型逻辑电路(CML)。这是一种电流开关电路,电路的晶体管工作在非饱和状态,电路的开关速度比通常TTL电路又快几倍。ECL逻辑电路把电路开关速度提高到 1纳秒左右,大大超过 TTL和STTL电路。ECL电路的出现,使双极型集成电路进入超高速电路范围。

集成注入逻辑电路 (I2L)又称合并晶体管逻辑电路(MTL),是70年代研制成的。在双极型集成电路中,I2L电路的集成密度是最高的。

三层结构逻辑电路(3TL)是1976年中国在I2L电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因有三层结构而得名。3TL逻辑电路采用NPN管为电流源,输出管采用金属做集电极(PNM),不同于I2L结构。

多元逻辑电路(DYL)和双层逻辑电路(DLL),是1978年中国研制成功的新型逻辑电路。DYL逻辑电路线性与或门,能同时实现开关逻辑和线性逻辑处理功能。DLL电路是通过ECL和TTL逻辑电路双信息内部变换来实现电路逻辑功能的。

此外,在双极型集成电路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型式的电路。例如,发射极功能逻辑电路(EFL)、互补晶体管逻辑电路(CTL)、抗辐照互补恒流逻辑电路(C3L)、电流参差逻辑电路(CHL)、三态逻辑电路(TSL)和非阈值逻辑电路(NTL)等。

首先向网友强调,这是一本书。。。

双极型与CMOS放大器分析

作 者: (美)Amir M.Sodagar 著,王志华,李冬梅,杨东 译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16开

I S B N: 9787030257949

定价:¥45.00

(广告)

CMOS集成电路设计手册(第3版·基础篇)荣获美国工程教育协会奖

CMOS集成电路设计手册(第3版·基础篇)是CMOS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权威书籍,有着以下的优点

1. 专门讨论了CMOS集成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2. 详细讨论了CMOS集成电路的结构、工艺以及相关的电参数知识。

3. 理论知识的讨论深入浅出,有利于读者理解。

4. 对书中涵盖的内容,作者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细致入微,有助于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的基础。

双极-CMOS集成电路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