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叶藤(学名:Bauhinia dioscoreifolia)为豆科羊蹄甲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500米的地区,见于山地密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名称 | 薯叶藤 | 拉丁学名 | Bauhinia dioscoreifolia L. Chen |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 原始花被亚纲 |
目 | 蔷薇目 | 亚目 | 蔷薇亚目 |
科 | 豆科 | 亚科 | 云实亚科 |
族 | 紫荆族 | 属 | 羊蹄甲属 |
亚属 | 羊蹄甲属 | 种 | 显托亚属 |
分布区域 | 海南特产。分布于岛的西南部和南部 |
生于海拔300-500米的山地密林中。
薯叶藤分布范围
海南特产。分布于岛的西南部和南部。模式标本采自海南东方县。
薯叶藤形态特征
藤本;枝圆柱形,无毛,密布小皮孔。叶厚纸质,卵形,长9-14厘米,宽7-10.5厘米,基部通常截形,有时浅心形,先端2裂达叶长的1/3-1/2(嫩叶常分裂至基部),裂片急尖或渐尖;基出脉7,网脉在两面明显凸起;叶柄纤细,长4.5-7厘米,近无毛,花未见。果序顶生;总轴被红褐色、伏贴的柔毛;荚果长圆形,长14-16厘米,宽3.5-4厘米,具短的果颈,两端急尖;果瓣木质,果开裂后扭曲,外面略有皱纹。果期9月。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方法:建立RP-HPLC法测定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1),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紫外检测波长为203nm.线性范围:0.10~0.60mg.mL-1(相关系数r=0.999 7).结果:测得排风藤茎叶果中番茄碱的含量分别为1.104mg.g-1、0.494mg.g-1、1.030mg.g-1;RSD分别为2.60%、2.40%、2.80%;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2.93%(n=9).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可为开发利用三峡库区民间中草药排风藤提供研究基础.
利用木薯光系统Ⅱ(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量化木薯受到干旱胁迫的程度,并测量木薯叶片与离层的内源乙烯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量,以探讨内源乙烯的产生、Fv/Fm的下降速度与木薯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旱性越强的品种,Fv/Fm下降速度越慢,内源乙烯上升的时间也越靠后。
由绵阳市农科所用徐著18作母本.8410—788作父本,经杂交、多年选育而成、原系号92—1229。
特征特性: 顶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带浅单缺;叶脉紫,茎色绿带紫.株型匍匐,基部分枝9—14个.蔓长中等.茎粗中等。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薯肉浅黄;薯块烘干率28.4%,出粉率14.2%;单块萌芽数15—20个.长势中等;结薯集中, 单株结薯3—5个.大中薯率89%以上;抗黑斑病.耐贮藏。
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圆叶千金藤Stephania rotunda Lour.,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阴干。
1998—1999年两年省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168.4公斤.较对照南薯88增产12.6%,藤叶亩产1799.8公斤,增产8.1%,薯干609.0公斤,增产11.2%;淀粉亩产283.0公斤,增产1.9%。2000年5点大区生产试验,鲜薯平均亩产2360.9公斤.增产9.3%;藤叶亩产1585.2公斤,增产11.2%;薯干亩产657.5公斤,增产5.7%;淀粉亩产326.0公斤.减产0.9%。
栽培要点: 1.地温15℃以上育苗,稀排种薯,以培育壮苗。5月下旬到6月上旬栽插;2.亩植密度4000株为宜,瘠薄地和高台位可加大密度;3.施肥管理水平同一般大田生产,忌偏施氮肥。
种植区域: 四川省所有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