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水中倒土坝 | 外文名 | earthdam by dumping soil into water |
---|
这种坝施工时一般在填土面内修筑围埂分成畦格,在畦格内灌水并分层填土,依靠土的自重和运输工具压实及排水固结而成的坝。这种筑坝方法不需要有专门的重型碾压设备,只要有充足的水源和易于崩解的土料都可采用。但由于坝体填土的干容重较低,孔隙水压力较高,抗剪强度较小,故要求坝坡平缓,使得坝体工程量增大。
劈裂灌浆技术在水中倒土坝防渗处理中的应用——利用劈裂灌浆技术对小河口水库进行了灌浆防渗处理.防渗处理后对灌浆浆脉的数量、方向、厚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施工结果满足设计要求.从灌浆后的观测资料看,灌浆所形成的心墙已初步改善大坝渗漏部位的坝体质...
水中填土筑坝是一种应予推广的先进的筑坝方法。但必须注意干容重、抗剪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为此 ,要对坝坡、筑坝施工强度合理安排 ,并配合施工在水中做填土试验
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确定坝体浸润线、坝体及坝基流网、渗流量及出逸比降、库水位下降时上游坝体自由水面位置及孔隙压力(土孔隙中超出大气压力的相对压力值),以供坝坡稳定分析使用,及了解渗漏量并确保渗透稳定。根据坝体和坝基的渗透系数、边界条件及上下游各种水位组合,通过手绘流网、数值计算和模拟试验求解。解算时,一般简化为二向问题,对于三向渗流场如岸边绕流,可用数值分析或模拟试验求解。
土坝体积很大,在水压力作用下整个坝体产生水平滑动的可能性通常不存在,故仅需核算上下游坝坡的抗滑稳定。一般分施工期、稳定渗流期和库水位降落期三种类型。土体抗剪强度由下式确定:式中τ为土体抗剪强度;σ为垂直于滑动面的法向总应力;μ为孔隙水压力;σ′为法向有效应力;σ′、φ′为土料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分别代表凝聚力和内摩擦角,由试验确定。
均质土坝、厚心墙和厚斜墙坝常用滑动圆弧法计算坝坡稳定(见下式)。假定滑动面为圆弧,分成若干土条,不计条块间作用力,计算公式:式中K为抗滑安全系数,不低于规定值;N、T分别为作用在土条底部的法向和切向应力;W为任一土条重;U为作用在土条底部的孔隙压力;α为土条重力线与通过土条底面中点的圆弧半径之间夹角;L为滑弧穿过的有凝聚力部分的弧长。试算若干滑弧,求得最小安全系数K。20世纪50年代A.W.毕肖甫等人还提出计入条块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
对于坝基有软弱夹层或薄心墙、薄斜墙坝,宜用滑楔法(见左图)。假定滑动面为折线,滑楔间作用力假定平行于坡面或为水平向。沿折线将各种材料的抗剪强度除以K后,滑楔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K值即所求安全系数。最小的安全系数由假设不同滑动面试算求得。如在地震区,应将地震力作为外力加入计算。
确定坝体和坝基在自重作用下的总沉降量、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及完工后的沉降量。据此计算竣工后为抵消沉降而预留的坝顶超填,预测不均匀沉降量,判断坝体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和预防措施。计算方法是根据坝体和坝基土的压缩曲线,及时刻t坝体和坝基的竖向总应力和孔隙压力分布,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即把坝体坝基分为若干层,计算时刻t各层中心所受竖向有效应力(等于竖向总应力减孔隙压力)及相应沉降量,将各层沉降量迭加,得时刻t及完工后坝体和坝基的沉降量。
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坝体坝基及岸坡接头在填土自重及其他荷载作用下的填土应力应变,以判断是否发生剪切破坏、有无过量变形、是否存在拉力区和裂缝、防渗土体是否发生水力劈裂,以及为坝体稳定分析和与土坝衔接建筑物的设计提供依据等。
按照筑坝材料在坝内的配置可将土坝分为:①均质土坝:坝体主要由一种筑坝材料筑成。②多种土质坝:坝体由几种筑坝材料筑成;防渗料位于坝体中间或上游。③心墙土坝:防渗料位于坝体中间,上下游坝壳为单一的透水料。④斜墙土坝:防渗料位于坝体上游,下游为单一的透水坝壳。另外,按施工方法土坝可分为以下三类。
利用碾压机具分层压实筑坝材料。碾压坝比较密实,完工后沉陷量较小,一般不超过坝高的1%,抗剪强度较高,坝坡较陡,节省工程量。这种坝历史悠久,使用最广。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坝都是碾压坝。以干容重作为控制碾压的标准,上坝土料的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附近。碾压坝所用的碾压机具多种多样,从人工硪夯到各种不同功率的机械夯碾,可根据筑坝材料和气象条件选用,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最优碾压参数,如碾压层厚度和碾压遍数等。
分层将土填入静水中,土的团粒结构被水崩解,在运土及填土自重作用下得到压实。所用土料要求遇水容易崩解湿化。水中填土坝塑性大适应变形能力强,基本不用碾压机具,填筑受气候影响小,对料场含水量要求不严格;但施工工序较复杂,填土干容重低、含水量高,其强度低、压缩性高,坝坡比碾压坝缓,完工后沉陷量较大。施工期坝坡稳定为控制大坝安全的关键,应严格控制填土含水量和坝体上升速度并需设坝内排水。水中填土坝先在苏联得到发展,中国已建成700多座。坝高达61.4m的山西汾河水库水中填土坝建于1960年,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填土坝。
利用水枪、挖泥船等水力机械挖掘土料,和水混合一起,用泥浆泵通过输泥管送到坝面由土埝围成的地块中,水经由排水管排到坝外,土粒沉淀下来,在自重及排水产生的渗透压力作用下得到压实。如地形适宜,泥浆可经由渠道自流进入坝面,这在中国被称为水坠坝。水力冲填坝适用于透水性较强的砂性土,可连续作业,工效高,不用运输及碾压机具。这种坝施工期间填土完全被水饱和,干容重和强度均低,压缩性高,并在坝体上部形成“流态区”,对上下游坝坡施加泥水推力,易招致滑坡和裂缝,需放缓坝坡,设坝内排水,并限制大坝上升速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曾在齐姆良、古比雪夫等一些大型水利枢纽上修建规模巨大的水力冲填坝。中国建造了很多水坠坝,其中以广东省68m的高坪坝为最高。
土坝简介
由土、砂或石块构成主体部分和不透水材料(如粘土或混凝土)构成坝心的坝。土坝主要是用坝址附近的土料,经碾压、抛填等方法筑成的挡水建筑物。这类坝的筑坝材料可以就地采取,并且坝体具有柔性,能适应地基变形,对地基的地质条件要求比混凝土坝、浆砌石坝等刚性坝要低。土坝的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可靠,便于维修、加高和扩建,施工技术也容易掌握,便于机械化快速施工。因此,土坝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坝型。
施工技术和设备已有很大发展,土力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在渗流、稳定、分历等方面部有了很大进步。这些都是建造高土坝的有利条件。
土坝的类型:(1)按坝体材料及防渗体的设置,有均质土坝、粘土斜墙坝、粘土心墙坝及多种土质坝等。(2)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土坝可分为碾压土坝、水力冲填狈、水坠坝、水中倒土坝及土中灌水坝等。
土坝形式的选择,应根据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建筑材料的数量、性质和运距、气候条件、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