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调节是指保持汽包正常水位的操作,是保证锅炉和汽机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汽包水位的变化,也表示出蒸发面的高低。汽包水位过高,蒸汽空间将缩小,会引起蒸汽带水,使蒸汽品质恶化,还将导致过热器管内产生盐垢沉积,使管子过热,金属强度降低,而发生爆管。严重满水时,使蒸汽大量带水,引起主蒸汽管道与汽轮机内严重的水冲击,造成设备损坏。水位过低将影响和破坏正常的水循环,当严重缺水时,还可能造成水冷壁的爆破。所以,在锅炉运行中应加强水位的监视。由于汽包水容量小而蒸发量大,如给水中断后,锅炉连续运行则只需几十秒,锅炉汽包中的水位就会消失。如给水量与蒸汽量不相适应,也会在几分钟内发生缺水或满水事故。汽包水位正常允许波动范围±50mm,汽包最高、最低允许水位值,应通过化学实验和水循环实验来确定。最高允许水位应不致引起蒸汽带水;最低允许水位应不影响水循环。水位调节的任务是:使给水量适应锅炉的蒸发量,以维持汽包水位在允许的范围内。2100433B
马桶的水位是可以调节的,在里边有两个地方有可以调的,进水杆有一个,冲水阀也有一个,不知道你家马桶配的是那种配件,不知道具体的,但是马桶配件基本上都是一样可以调节的 水箱里上水的那里调的有螺丝旋的,还有...
马桶的水位是可以调节的,在里边有两个地方有可以调的,进水杆有一个,冲水阀也有一个,不知道你家马桶配的是那种配件,不知道具体的,但是马桶配件基本上都是一样可以调节的水箱里上水的那里调的有螺丝旋的,还有一...
1.我们把马桶上盖掀开,注意一定要拿稳。2.拿完盖子后在马桶盖子上有两个黑色的柱,这个就是马桶放水连接杆,这个可以调整长短,用来控制马桶按钮的力度,这个不要调整太长,以盖上盖子正好可以触碰到下方的蓝色...
通过对设备本体的机理分析,对加工工艺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后,消除了异常噪声。
1.死水位(Z死)
死水位是水库在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当年调节水库在设计枯水年时,水库水位降落到死水位,水库放空。在规划设计水库时,首先要确定死水位,然后才能进行兴利调节的计算,求得兴利库容和正常蓄水位,所以死水位的确定至关重要。
死水位确定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虑:
①满足自流灌溉引水要求;
②满足水库泥沙淤积要求;③满足水电站最低水头的要求;
④满足其他兴利要求。
2.正常蓄水位(Z蓄)
正常蓄水位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开始供水时应蓄到的高水位,因此正常蓄水位又称正常高水位、兴利水位、或设计蓄水位。如果水库为自由泄洪的无闸门溢洪道,溢洪道的堰顶高程就是正常蓄水位。如果溢洪道上设有闸门,水库的正常蓄水位一般是闸门关闭时的门顶理论高程,实际的门顶还要高一些,也就是正常蓄水位比闸门顶稍低一些。
3.防洪限制水位(Z限)
防洪限制水位是指汛期洪水未到之前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又称汛前限制水位、简称汛限水位。该水位可根据洪水特性与防洪要求,在汛期不同时段分期拟定。防洪限制水位以上的库容称为滞蓄洪水的库容,只有在发生洪水时,为了滞洪,水库水位才允许超过防洪限制水位,当洪水消退时,水库应尽快地泄洪,使水库水位回降到防洪限制水位。
4.防洪高水位(Z防)
防洪高水位是指当下游出现防洪要求的设计洪水经水库调节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只有当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此水位可采用相应下游防洪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防洪调度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求得。
5.设计洪水位(Z设)
当发生水库本身设计标准洪水时,该洪水经水库调节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之为设计洪水位。
6.校核洪水位(Z校)
当水库遇到比设计洪水更大的校核洪水时,由于水库滞洪建筑物尺寸的限制,水库水位超过了设计洪水位,这时所达到的最高水位称为校核洪水位。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坝顶高程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此水位可采用相应大坝校核标准的各种典型洪水,按拟定的调洪方式,自防洪限制水位开始进行调洪计算求得。
表达水位所用基面,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基面,一种是测站基面。我国截止2014年采用的绝对基面是黄海基面,是以黄海口某一海滨地点的特征海水面为零点的。在以前我省还曾采用过吴淞基面,为使各站的水位便于比较,在“水文年鉴”中均注明了黄海与吴淞基面的换算关系。如长沙水位站,所使用的基面为吴淞基面,将其换算为黄海基面起算水位,则:黄海基面以上水位=现观测水位(吴淞基面)―2.280米测站基面,是水文测站专用的一种固定基面,以略低于历年最低水位或河床最低点作为零点来计算水位高程。为便于比较各站水位,在刊布水文资料时,均注明了该基面与绝对基面的关系,换算关系可将测站基面水位换算为绝对基面水位。
潮位是防波堤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水文条件,它不仅直接影响防波堤标高的确定,而且也影响防波堤结构的计算。防波堤工程的设计水位一般包括:设计高水位、设计低水位、校核高水位和校核低水位四种。
设计水位是指建筑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高、低水位。对于海港的设计高、低水位,欧美和日本常采用大潮平均高、低潮位;前苏联通常采用潮位历时累积频率(一般称为保证率)1%和99%的水位;我国海港水文规范规定采用高潮(即潮峰)累积频率10%和低潮(即潮谷)累积频率90%的水位。以高潮10%(或低潮90%)来看,在总潮次中将有10%潮次的水位比它更高(或更低)。
校核水位是指建筑物在非正常工作条件下的高、低水位。这种水位通常不是由单纯的天文因素所造成的,而是由于寒潮或台风造成的增减水(气象潮)与天文潮组合而成的。校核高、低水位的出现周期是以几十年计的,因此,在这种水位条件下,要求建筑物在各种校核荷载作用下,断面结构及地基仍具有必要的安全度。防波堤的校核水位,可采用重现期为五十年一遇的高、低潮位。
在防波堤设计中,还要考虑施工水位;施工水位与具体工程的施工方法、工作量大小和施工能力等有关,故无统一标准,可大致采用平均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