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水体低氧 | 外文名 | hypoxia |
---|---|---|---|
别 名 | 缺氧 |
1、低氧对生物分子水平的影响低氧环境会改变生物部分基因的表达和( 或) 信使核糖核酸mRNA 的转译,这些改变会放大为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响应,使生物在低氧环境下得以继续生存。
2、低氧对生物化学水平的影响
3、低氧对生物个体水平的影响 低氧会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产生影响。
4、低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大型底栖生物群落会受到水体底层低氧的直接影响。低氧使常氧环境中的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物种容易丢失。
在我国关于低氧的调查研究还比较少,大多数关于低氧的报道集中在长江口外和珠江口附近一些近岸海域
及东海等海区,这些海区的低氧大多是季节性的底层低氧,引起低氧的主要原因是密度梯度、温度梯度引起的水体分层和水体富营养化。其中珠江口的低氧程度比较强,最低溶氧范围长时间维持在0.93 ~ 1.77 mg /L 的范围,东海的低氧范围较大,2003 年调查结果显示,东海海域DO 浓度小于2 ~ 3 mg /L 的区域超过12 000 m 。
水体表层DO 源自大气的复氧过程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而水体底层DO 浓度则主要取决于水体交换的能力、水生生物的各种生理活动和有机颗粒物的再矿化作用。部分海区由于迟缓的水体交换可能自然形成低氧环境,但导致近年来河口及近岸水体低氧程度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则是富营养化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在短时间内大规模爆发,自身死亡和被高营养级摄入后产生的有机质及人为排入海区的有机物质大量积累,好氧细菌分解有机物时消耗大量DO,伴随产生的硝化作用和碳酸盐的矿化过程都要消耗水体底层的DO,DO 的消耗速率大于通过水体交换补充到下层水体DO 的速率,并持续一段时间就会产生低氧。
浮游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O2,但高的初级生产力往往伴随着高的次级生产力,这也就加大了生物呼吸耗氧量和死亡生物体腐败分解过程中的耗氧,其耗氧有机物的负荷也较高,有些海区有机物降解耗氧速度远大于光合作用生成O2的速度,导致底层DO 与叶绿素a 呈现负相关。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低氧现象加剧。
功能分区 布景 美观
那是藻类繁殖导致水体呈深绿色,可以加大水景周围高大植物的栽种遮阴,减少阳光的直接照射降低藻类的光合作用,也适当投加铜抑制藻类的繁殖
有氧浓度报警的制氧机出现报警,无非就是以下几种情况。1长期没有更换过滤器,导致进入氧气不够,所以出来的氧气也不足,因此报警。2,湿化瓶长期没有得到清理,导致出气口堵塞,氧气出不来,因此报警。3,机器内...
以垂柳(Salix babylonica Linn.)和青杨(Populus cathayanna Rehd.)为材料,采用泡沫板浮床种植于低氧富营养化水体中,研究低氧水培条件下青杨和垂柳叶片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以正常土壤中生长的青杨和垂柳为对照,在低氧富营养化水体中,垂柳和青杨叶片中叶绿素的总量减少,但叶绿素a/b增大;垂柳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表明垂柳对低氧胁迫具有较好的耐受性;青杨叶片的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培生长无显著差异,表明青杨能够适应低氧水培环境。因此,垂柳和青杨可以应用于植物浮床系统。
为研究室外水体蒸发氢氧同位素变化特征,连续12个小时采集四川大学听荷池的水样,获得了水体蒸发氢氧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水体蒸发实验中,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在同样的蒸发时间内水体重同位素富集程度越大;室外水体自由蒸发实验中得出的蒸发线方程斜率较大地偏离了当地降水线,表明实验期间水体蒸发分馏作用较明显。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水体蒸发分馏规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一般,拉制直径>1mm的铜线时,低氧铜杆的优点比较明显。
低氧铜杆的含氧量一般在200(175)—400(450)ppm,一般,拉制直径>1mm的铜线时,低氧铜杆的优点比较明显。
水体污染物是指进入水体后使水体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这种物质有的是人类活动产生的,也有天然的。是否成为水体污染物,主要是其进入后是否对人类产生危害。有的物质进入水体后通过化学反应、物理和生物作用会转变成新的危害更大的污染物质,也可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种类有 :
(1)酸、碱、盐等无机物污染及危害
水体中酸、碱、盐等无机物的污染,主要来自冶金、化学纤维、造纸、印染、炼油、农药等工业废水及酸雨。水体的pH小于6.5或大于8.5时,都会使水生生物受到不良影响,严重时造成鱼虾绝迹。水体含盐量增高,影响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水质,用其灌溉农田会使土地盐碱化。
(2)重金属污染及危害
污染水体的重金属有:汞、镉、铅、铬、钒、钴、钡等。其中汞的毒性最大,镉、铅、铬也有较大毒性。重金属在工厂、矿山生产过程中随废水排出,进入水体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经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能逐级在较高生物体内千百倍地增加含量,最终进入人体。
(3)耗氧物质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和造纸等工业废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悬浮或溶解于污水中,经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氧气,因而被称为耗氧污染物。这类污染物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水中溶解氧耗尽后,有机物将进行厌氧分解,产生H2S、NH3和一些有难闻气味的有机物,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4)植物营养物质污染及危害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经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营养物质;施用磷肥、氮肥的农田水中,常含有磷和氮;含洗涤剂的污水中也有不少的磷。水体中过量的磷和氮,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提供了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速生长,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水质恶化。这种由于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蓄积而引起的污染,叫做水体的“富营养化”。这种现象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