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效应

水库效应(hydrological effect of reservoir)指水库与其水文因素和它们变化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指水库蓄水体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又称“水库水文影响”。

水库效应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水库效应 外文名 hydrological effect of reservoir
作    用 水库与其水文因素的相互影响 又    称 水库水文影响

1.对水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按照“公平原则”共享有限的水资源,保证流域上下游、干支流的不同区域都能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尽管许多小型水库在农村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方面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

中国水资源具有明显的有限性和短缺性。小型水库的大量兴建,常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超过了环境容量的允许范围,造成了区域间水资源利用“不平等”的负面效应。流域是整体性极强、关联度很高的区域,水资源等自然要素联系密切,上下游、干支流各地区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如上中游筑坝修库后过量取水,就有可能危及下游的灌溉,乃至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一些区域利用小水库取水的地利之便,浪费水资源;另一些区域则可能处于河道干涸、严重缺水的困境中。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许多地方兴建的小型水库,难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合理调配,往往会加剧流域水资源的动态失衡。

同时还必须指出,小型水库的大量无效蒸发也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水资源。众所周知,水面蒸发要大于陆面蒸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量的差值更大。此外,小型水库一般水深较浅,淹没面积相对较大。在英国,327座最小水库的库容相当于最大的科伊赫水库库容,但其淹没面积则为其3.5倍;南非422座最小水库的库容相当于卡里埃普水库的库容,总淹没面积是后者的2.22倍。这说明,在同等条件下,小型水库的水资源损失量往往会大于大中型水库。我国陕北地区的调查表明,许多小型水库长年蓄水不足,浅薄一层蓄水难以灌地、养殖,而蒸发与渗漏损失却很大,可达年径流量的50%~70%。

2.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大坝的建设把自然的、相互联系的河流系统分割为部分人工、部分自然控制的系统,破坏了水流的自然流态,从而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大坝阻断河流,淹没了上游土地,也改变了下游河道的自然径流规律,变更了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影响了生物多样性;水流进入库区,流速变缓,导致库中的水温分层和库底含氧水平下降,影响了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大坝改变了河流中的泥沙输移规律,增大了库中泥沙沉积,减少了对下游河道及河口地区的泥沙及营养物质的输运,对水生物及其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大坝还阻断了鱼和其他水生生物的迁移路径,特别对洄游鱼类的繁殖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河道自身也是需要用水维持的,一定的“河道内用水”,能保持河槽的相对稳定。在我国许多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水库拦蓄影响了河道行水,以至不能满足河槽相对稳定的最低水量要求,造成下游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 此外,拦河筑坝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河流的水动力特性,影响了河流中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从而导致纳污能力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流动的河流改善水质的能力并不亚于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不是一般意义的稀释,它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可以自然减少、消失或无害化。因此,充分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是改善水环境、降低污染程度的重要措施。过度的人工拦蓄,造成北方河流无水断流,南方河流有水不动,严重破坏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如淮河流域1000多km的河道上,有大小闸坝4000多座,大小水库5000余座,非汛期河道中水难以流动,水体自净能力极低。

河流的生态环境系统是动力学的。只有河道中流动的水体才能维系良好的水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水流运动调控能力较差的小型水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对防洪安全的负面效应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不能以人为建造的水利工程危及人类自身的安全。影响防洪安全的诸多因素当中,最为严重的是病险水库。水库的溃决具有突发性和灾难性,后果十分严重。与国家投资兴建的大中型水库相比,我国大量的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加之工程管理与运行维护经验不足、经费欠缺,随着工程逐渐老化,安全隐患日益增多。据统计,中国现有病险小型水库总数达4.2万余座,平均病险比例高达53.3%。其中,部分小型水库已做除险加固,但仍难以完全脱险;另有2.7万余座小型水库亟待除险加固,对我国的防洪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每到汛期,小型水库出险、溃坝事故时有发生。据1954~2001年的统计资料,我国垮坝失事的各类水库中,小型水库占垮坝总数的99.3%。由此可见,小型水库对防洪安全的负面效应十分突出。

中国小型水库在防洪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防洪标准低,泄洪能力不足,一些水库甚至无泄洪设施,极易造成漫顶破坏。施工填筑等隐患,使大量小型水库的土坝坝体及坝肩渗流严重,危及坝体稳定。设计不合理,坝体体型单薄,坝坡过陡,不能满足抗震稳定的要求。缺乏安全监测设施,预警预报系统不健全,一旦发生险情难以及时处置。管理机构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运行管理和工程维护经费不足,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等。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多年来形成的期望“以较少投入就能从小型水库中获取很大农业产出回报”的思想观念有关。

小型水库的防洪调洪效益是十分有限的。据调查,中国小型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不设闸门控制,包括中型水库也有很多未设闸门调控。再加上设计标准不高,防洪库容有限,汛期小型水库的防洪作用难以发挥。此外,淤积造成有效库容逐年减少,也极大影响了小型水库的防洪效益。据统计,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漫坝失事率远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水土流失侵占防洪库容所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小型水库下游风险区人口、经济等都比当年建库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一旦溃坝,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不可估量。在所有的这些损失中,人员伤亡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因此,设法降低水利工程潜在风险对公众生命威胁是最重要的。从这一角度分析,小型水库在防洪安全方面负面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水库效应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数据软件 MySQ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安全阀 液压式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陕西天华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垃圾高温冷 3000×2000×2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上海风耀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郁金香 品种:郁金香;说明:3月中旬花期,包装(粒/箱):600;苗高(cm):5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盛渝南

13% 四川省博森生态园林发展有限公司
效应急污处理站 效应急污处理站;型号、规格:一级强化处理18000m3/天(750m3/h)+二级生化CAF1200m3/天(50m3/h);品牌:北京绿恒科技;处理后质:出优于一级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北京绿恒科技

13% 北京绿恒科技有限公司
郁金香 品种:郁金香;说明:3月中旬花期;包装(粒/箱):600;苗高(cm):5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儒阳

13% 重庆儒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郁金香 品种:郁金香;说明:3月中旬花期,包装(粒/箱):600;苗高(cm):5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宜义宝

13% 重庆宜义宝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肉类低温冷 2400×2400×26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上海风耀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位尺(水库用) (水库用)|8把 1 查看价格 韶关市荣欣自动化控制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市 2011-11-11
水库闸门 PGZ 2.2米宽2.5米高 重3.875吨|2个 1 查看价格 新河县长江水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0-12-08
水库启闭器 1.8米宽 3米高 中间螺旋杆Ф50|2个 1 查看价格 东莞市台鑫重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0-12-03
水库监测终端 DATA-9201型|1套 1 查看价格 唐山平升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   2018-07-20
水库动态监测系统 具体型号见附件|1套 1 查看价格 唐山平升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1-18
水库闸标志牌 (1)材料种类、规格:3厚烤漆不锈钢板(2)含碧道统一标识、|1套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1-21
水库位指示计 97沪防-562(S16)|1.0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信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2015-09-30
水库管理所牌子 1.500×400mm铝质板2.材质为不锈钢腐蚀3.厚度2mm;|1个 1 查看价格 广州明君标识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21-06-17

水库是由人工改建或修建水工建筑物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积和一定用途(目标)的水量交换缓慢的水体。水库与湖泊有许多相似之处。水库既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又是一个经济综合体。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调节河川径流、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渔业、航运、木材浮运、旅游、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

水库水文效应首先表现在对水文地理条件,即水象网的影响。水库兴建后,湖泊率与水网密度普遍增大,库区原有森林、耕地、草场、沼泽、村落、道路等发生淹没和浸没,水体水文地理特性渐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转变。同时,地区内淡水贮量明显增多。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水库实际上成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体。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过程发生急剧变化。水库建成后,河川水文情势变化十分复杂。大体可以把水库影响的区域分为3个部分:。

库区

库区的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特性与天然湖泊近似,回水楔以上仍具有天然河流特性。库区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大坝造成的壅水,并表现为水位显著上升,形成广阔的水面;其次还取决于由开发目标所决定的各种调节形式及运行制度。库区水位随泄放水量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水库所在河流的径流情势发生时程再分配,这种变化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水库一般多具有多年、年、季及月、日等调节方式,水库的调节程度(调节系数)愈高,水位变化愈缓和;反之,则变化急剧。库区由于水面辽阔,蒸发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库区降雨、渗漏、气候、水动力学、热力学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下游影响区

下游影响区是受水库影响较剧烈的地区。水库下游的水文过程主要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开发目标和运行方式,世界上没有无调节作用的水库。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下游河谷的水位及流量变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丧失,而成为半人工河流。洪水期间,水库削减洪峰,滞蓄洪水总量的作用非常显著。如果把受调节后的下游水文过程还原,则可看出,还原前后的水文过程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势,前者属人工情势,后者为天然情势(见图[四川升钟水库1981年7月洪水过程线])。正是这种特性,使水库具有防洪功能。水库对河流洪水仅具有滞蓄作用,主要是进行时程再分配,洪水进入水库后,洪水波展平,流速变小,洪峰削减,洪水被滞蓄在水库中,通过水库调节后再陆续泄放到下游河道中。

引水区和受水区

此外,水库泥沙运动同河流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进入水库的泥沙有90~95%将淤积在水库中,使水库水下地形发生变化。水库泥沙的异重流现象对水库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水库下游由于来沙量骤减,河床侵蚀-沉积平衡发生明显变化,多数水库下游冲刷和侵蚀活动加剧,河岸和河底趋于不稳定状态。入海河流,由于河流上兴建水库,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减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线后退。引水区和受水区水文条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引水量、引水距离及引水方式。规模较大的引水,对引水沿线及受水区水文条件将产生较强烈的影响。

水库效应常见问题

  • 水库分类

    分类:水库按其所在位置和形成条件,通常分为山谷水库、平原水库和地下水库三种类型。山谷水库多是用拦河坝截断河谷,拦截河川径流,抬高水位形成,绝大部分水库属于这一类型;平原水库是在平原地区,利用天然湖泊、...

  • 水库在那?

    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是亚洲最大的水库,有“燕山明珠”之称。它位于北京东北密云县境内,坐落于燕岭群峰之中,横截潮、白两河,建于1958年9月-1960年9月,全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水面137000亩,水...

  • 盘石头水库的水库风景

    盘石头水库奇山异石,山水竞秀,水库上游两岸峭壁陡立,峡谷幽深,上溯24公里至林州与著名的太行大峡谷相接。盘石头旅游景区主要有鸡冠山、双塔寺、塔湾,盘石头水库正在修建中,建成后,水库水位高度262米,库...

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别是诱发地震)、气候、地下水、土壤、生物及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文化、卫生防疫等多种自然和经济要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义的水文效应应当包括对上述诸方面的影响。2100433B

中国在建设小型水库及评估其影响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经验,但在拆除小型水库并评估其后果方面的经验相对较少。这里还有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解决。与新建水库类似,拆除一座水库也同样需要进行规划决策和工程设计两方面的工作。

1.规划决策

为了使具体的小型水库拆除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综合考察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应该是系统的,也是开放的。

首先应该明确目的和宗旨,明确决策的基础和任务。要考虑个案具体情况,确定拟拆除水库的主要问题,要广泛收集必要的背景材料和相关信息,如水库的运行现状、运用效益、安全评估、环境影响等;要对“保留”和“拆除”水库的后果分别进行评估,考虑“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影响,需给出系列、可测度的指标;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最终的规划决策。

在这些程序中,关键是资料收集和可能后果的评估。这里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可测指标的选择、定量,能考虑现在与未来的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等。

2.工程设计

具体如何拆除大坝,使得拆坝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小,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大坝拆除过程中,水库中泥沙向下游的泄放,可能危及野生生物和生态环境。据美国的经验,并不是所有大坝的拆除都是成功的,这主要涉及坝后泥沙处理问题。

因此,为了拆除一座小型水库,泥沙的处理等具体工程问题就需要精心设计。通常,泥沙问题的处理可有3种方法,即河流冲蚀、机械挖除、固置原处。其中,河流冲蚀所需经费最少,但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产生较大的生态环境影响,机械挖除所需经费较多,但相对影响较少

1965年,在英国伦敦和加纳的阿克拉召开的国际讨论会,首次讨论了水库对环境的影响。1971年在美国罗克韦尔城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水库讨论会,以及1973和1976年举行的第11和第12届国际大坝讨论会,对推动水库水文效应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会后汇编的文集具有一定的影响。

小型水库的建设和运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为了克服这些负面影响,必须认真地研究相应的对策。如: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控制新建小型水库的立项,在规划设计阶段严格审查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已建小型水库采取一些必要的补救措施,包括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合理的水资源调度调控以及节水、环保配套措施的制订、落实等。

水库是人类直接控制、开发河流的最普遍形式,必然要历经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最终废弃(或拆除)的全过程。因此,水库被拆除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它是河流科学研究和管理政策的一个基本方面。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随着工程的老化、负面效应的凸现,逐步拆除一些经济效益差、安全没有保证、生态环境影响恶劣的小型水库,应是必然趋势。小型水库的某些负面效应往往难以采取补救措施解决,拆除应是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具体的小型水库做出拆除的抉择可能是困难的,因为它会妨碍一些人或地方社区从小水库供水、灌溉中得到的好处。因此,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统筹兼顾,给予决策指导。

为了更科学地做出拆除某些小型水库的决策,可以考虑采用运筹学的理论,以优化决策的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目标程序,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考察“保留”或“拆除”某一具体小型水库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这一决策模式中,可以选择经济指标作为主要目标,同时必须考虑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就中国的小型水库来说,大多数目标单一,以农业灌溉、供水为主,经济效益不佳,难以通过自身的经营活动获得维持正常运行所必需的经费。许多小型水库经营性资产比例过大,资产沉积严重,经营十分困难。特别是随着建库时间的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当初兴建水库时的某些需求,如防洪、灌溉等,通过其他途径已能获得满足。因此,这些小型水库已无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能发挥。某些小型水库泥沙淤积严重,防洪库容和兴利库容都大为减少,有的渗漏严重,难以采用经济合理的补救措施。这些都影响了小型水库继续保留的价值。随着水库的老化,或遭遇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工程的除险加固和维修费用大大增加,以致超过水库“保留”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型水库拆除的经费要少于除险加固的经费,而且能省去此后的维护和监测费用。据美国的经验,大坝拆除的费用往往只是安全修复的1/2~1/5。一些小型水库即便投入巨资进行安全修复也只能做到暂时脱险,不久又会出现新的病险。综合这些因素,全面考察小型水库的各种效益,将有利于在“保留”或“拆除”问题上做出选择。此外,还有两个约束条件在进行决策时应予考虑:

①防洪安全必须得到保证。随着一些小型水库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其设防标准需要提高。特别是从增强风险意识、注重人的生命安全角度出发,对难以满足防洪允许风险标准的小型水库,必须给出合理可行的措施。②生态环境影响必须给予重视。小型水库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难以用经济指标定量考察,但拆除大坝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则是显著的,包括恢复了更多的自然状态水流、温度和泥沙输移条件。恢复了的河流自然状态,将促进生物种群的恢复,提供各种水生物在河流中迁移的条件;同时也促进河流自净能力的增加,提高河流系统的纳污能力。

水库效应文献

河道型水库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展望 河道型水库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展望

格式:pdf

大小:355KB

页数: 2页

评分: 4.4

水库工程建设和运行周期长,对河流和陆地生态系统产生深刻影响,且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从栖息地环境、

立即下载
教育对水库移民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三峡水库移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教育对水库移民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三峡水库移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格式:pdf

大小:355KB

页数: 7页

评分: 4.8

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教育是治理贫困的重要手段,教育对水库移民的减贫效应关系到政府教育减贫政策的实施。我国三峡水库农村移民存在家庭人力资本较弱,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等问题,笔者通过OLS和分位数回归对比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家庭平均受教育水平每增加1年,库区移民家庭人均收入能够显著提高14.1%;分层次来看,教育的减贫效应对于收入最底层和收入最高层农户较小,对于中间收入阶层较大。同时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提升最底层农户的收入水平,而对收入中高层农户的收入影响相对较低。因而,政府治理水库移民的贫困问题不仅要注重扶持政策的完善,还要重点关注其教育发展,做好社会医疗保障工作,鼓励和引导贫困农户有条件的参与务工工作。

立即下载

1965年,在英国伦敦和加纳的阿克拉召开的国际讨论会,首次讨论了水库对环境的影响。1971年在美国罗克韦尔城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水库讨论会,以及1973和1976年举行的第11和第12届国际大坝讨论会,对推动水库水文效应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会后汇编的文集具有一定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及周围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别是诱发地震)、气候、地下水、土壤、生物及生态系统、社会经济、文化、卫生防疫等多种自然和经济要素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广义的水文效应应当包括对上述诸方面的影响。

水库水文效应首先表现在对水文地理条件,即水象网的影响。水库兴建后,湖泊率与水网密度普遍增大,库区原有森林、耕地、草场、沼泽、村落、道路等发生淹没和浸没,水体水文地理特性渐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转变。同时,地区内淡水贮量明显增多。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水库实际上成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体。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过程发生急剧变化。水库建成后,河川水文情势变化十分复杂。大体可以把水库影响的区域分为3个部分:

库区

库区的水文过程和水量平衡特性与天然湖泊近似,回水楔以上仍具有天然河流特性。库区水文情势主要取决于大坝造成的壅水,并表现为水位显著上升,形成广阔的水面;其次还取决于由开发目标所决定的各种调节形式及运行制度。库区水位随泄放水量而发生周期性变化。水库所在河流的径流情势发生时程再分配,这种变化取决于水库的调节程度。水库一般多具有多年、年、季及月、日等调节方式,水库的调节程度(调节系数)愈高,水位变化愈缓和;反之,则变化急剧。库区由于水面辽阔,蒸发量有明显增加趋势,库区降雨、渗漏、气候、水动力学、热力学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水库效应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