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中文名称 | 双向板 | 外文名称 | two-way slab |
---|---|---|---|
出版社 | 天津大学出版 | 拼 音 | shuang xiang ban |
双向板在两个方向都起承重作用,即双向工作,但两个方向所承担的荷载及弯矩与板的边长比和四边的支承条件有关。
因双向板是双向工作,所以其配筋也是双向。
荷载较小时,板基本处于弹性工作阶段,随着荷载的增大,首先在板底中部对角线方向出现第一批裂缝,并逐渐向四角扩展。即将破坏时,板顶靠近四角处,出现垂直于对角线方向的环状裂缝。
板的主要支承点不在四角,而在板边的中部,即双向板传给支承构件的荷载,并不是沿板边均匀分布的,而在板的中部较大,两端较小。
从理论上讲,双向板的受力钢筋应垂直于板的裂缝方向,即与板边倾斜,但这样做施工很不方便。试验表明,沿着平行于板边方向配置双向钢筋网,其承载力与前者相差不大,并且施工方便。所以双向板采用平行于板边方向的配筋。
双向板简介
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双向板: (shuang xiang ban) two-way slab
天津大学出版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即本科生教材. 第一页"单向板肋梁楼盖"上写着边长比值大于3的时候,可按照单向板计算,然后是计算原理和假设,包括荷载折算,不利布置影响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在第21页的"1.4 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中有一段话提到了:对于四边支承板,边长比2-3时,板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受力特征,宜按照双向板计算....当边长比值大于3时,沿长边方向的钢筋可按构造要求配制.".本书第二章,第38页,前言提到当边长比<=2时,这种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和支承梁组成的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总之,天大这本教材的思想和混凝土规范是一致的, 一般也一直以3.0,而不是2.0作为单向板判断的标准.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设 计 及 说 明 主要结果 一、截面尺寸确定和结构平面布置 1. 截面尺寸确定方法 板厚的确定:连续双向板的厚度一般大于或等于( 1/40~l/50 ) l ox =4800/50=96~120mm,且双向板的厚度不宜小于 80mm,故取板 厚为 100mm。 主梁的确定: h=(1/12-1/8)lx=400mm-600mm, 取 h=500 又 h/b=2-3 ,则 b 取 250mm. 则次梁取 h*b=150mm*350mm 柱的确定: 有任务书给出 400mm*400mm 墙厚的确定:由砌块规格取墙厚 200mm 2、结构平面布置图 双向板肋梁盖由板和支撑梁构成。根据柱网布置,选取的结构 平面布置方案如图 1所示。 图 1 结构平面布置 二、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12mm水磨石: 0.010m*0.65kN/m 3=0.
建立了考虑板、梁、柱协同工作的楼盖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具有不同梁板刚度比、板区格跨度比的31个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模型进行了弹性有限元分析,同时用弹性薄板理论计算了这些楼盖结构模型中板的内力和挠度;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了梁、板刚度比变化对板内力和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梁板刚度比变化对板内力和变形有较大的影响;综合比较弯矩和挠度计算结果,提出将αl2/l1≥5作为弹性内力计算时边支承双向板与柱支承双向板的界定条件。
单向板双向板双向板
two-way slab
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在荷载作用下,将在纵横两个方向产生弯矩,沿两个垂直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后记
天津大学出版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即本科生教材. 第一页"单向板肋梁楼盖"上写着边长比值大于3的时候,可按照单向板计算,然后是计算原理和假设,包括荷载折算,不利布置影响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对于四边支承板,边长比2-3时,板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受力特征,宜按照双向板计算....当边长比值大于3时,沿长边方向的钢筋可按构造要求配制.".本书第二章,第38页,前言提到当边长比<=2时,这种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和支承梁组成的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总之,天大这本教材的思想和混凝土规范是一致的, 一般也一直以3.0,而不是2.0作为单向板判断的标准.
书中主要介绍设计方法,也阐述其原理。全书包括六章:1、绪论;2、双向板板系的力学特征;3、板格弯矩分析的主要结果;4、双向板无梁楼盖的实用分析;5、板与柱之间的连接设计;6、双向板无梁楼盖的设计细节。各章均有大量设计实例及辅读分析例题。附录中载有压柱比拟法简介;框架内力分析表;框架梁柱刚域系数表。设计者可越过分析理论,直接自第4章开始参考进行设计。 《双向板无梁楼盖》可供房屋结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也可作为大专院校辅助教材和毕业设计参考书。
第一章 绪论
1-1 双向板无梁楼盖的型式
1-2 双向板无梁楼盖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1-3 简单的回顾
1-4 本书的编写意图
第二章 双向板板系的力学特征
2-1 矩形双向板的力学分析方法简介
2-2 双向板板格的板带划分
2-3 双向板板系的基本尺寸及其部件刚度
2-4 影响双向板板系受弯工作的主要参数
2-5 双向板板系中部件刚度公式综述
2-6 分析例题
第三章 板格弯矩分析主要结果
3-1 概述
3-2 中间板格的弯矩分析
3-3 柱、牛腿或柱帽宽度对中间板格弯矩分布的影响
3-4 侧边板格的弯矩分析
3-5 端板格的弯矩分析
3-6 角板格的弯矩分析
3-7 分析例题
第四章 双向板无梁楼盖的实用分析
4-1 概论
4-2 总静力设计弯矩/直接设计法
4-3 条带支座截面负的设计弯矩及跨中截面正的设计弯矩/直接设计法
4-4 等效框架法
4-5 正负设计弯矩在截面上的分布
4-6 柱(墙)的设计弯矩/直接设计法
4-7 设计基本思路及设计例题
第五章 板与柱之间的连接设计
5-1 概述
5-2 无腹筋双向板的均匀冲切抗剪设计
5-3 双向板腹筋区均匀冲切抗剪设计
5-4 双向板剪力键区均匀冲切抗剪设计
5-5 板与柱之间的传递弯矩
5-6 板与柱之间偏心冲切受剪验算
5-7 板柱节点的冲切剪力汇集及内力组合
5-8 计算例题
第六章 双向板无梁楼盖的设计细节
6-1 柱帽及柱上托板
6-2 双向板的最小厚度
6-3 板的配筋细节
6-4 板的开洞
6-5 塑料模壳格形无梁楼盖的设计与构造
6-6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双向平板无梁楼盖中的应用
6-7 无梁楼盖房屋的抗侧力设计
6-8 设计例题
6-9 分析例题
附录
附录a 压柱比拟法简介
附录b 单层三等跨框架的内力分析表
附录c 等效框架梁柱刚域的系数表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