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加阻耳放驱动的评测环节中,原先选用的是100元一条的张扬普通75欧姆阻抗线,虽然整体听感不俗,但高频的毛糙却都反映在IE8里,直接的听感就是齿音加重、高频刺耳;不得已,我们更换了300元一条的备受好评的张扬75欧姆双声道阻抗线,IE8的音质表现立刻提升。
具体听感上,加阻后的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听感更加饱满,高低频继续延伸,感觉更加畅快;细节方面,IE8加阻后高频整体剥离较为靠后的位置上,但延展表现又继续提升,特别是弦乐的表现上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中频部分,加阻后的IE8略有些发干,人声向上略微抬升,估计等线材煲开后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低频部分,加阻后的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表现更加强悍,量感、质感、弹性、下潜等部分均有很大提升,这点是所有耳机加阻后共同的优点;加阻后的IE8整体音色取向更加温暖,低噪得到抑制,听感上笔者非常满意;如果您习惯了ER4P的清淡爽快,那么用加阻的IE8改改口味也是件不错的享受。
优点:低频震撼、弹性十足、解析较高、做工精细
缺点:价格过于昂贵、横向声场表现一般
下面就正式进入我们的主观听音环节中,在此之前我们要说明:由于森海塞尔IE8为入耳式设计,所以它耳套的选择对耳塞的音质取向有很大的影响,并且IE8还支持低音调节功能。注:以下听感,均来自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在选配大号双节套、低音增益旋钮完全关闭的状态下得出。
第一耳朵听感,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震撼;强劲的低频表现足以秒杀森海塞尔CX级别中的任意一款,虽然我很不愿意用秒杀这个词来刻意凸显IE的低频是何等的优秀,但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不仅如此,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高频表现也较为出色,高频延展亮丽,整体听感非常自然,动圈耳塞的优势在此时显现出来;另外,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的中频部分非常丰润、密度较大,在人声部分的回放表现较为出色;总体而言,森海塞尔IE8是一款三频相当均衡的入耳式耳塞。
解析力和声场方面,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并不像传说中的声场十分优秀;横向声场的表现明显不如UE TF10,但强于ER4P,对于乐器的定位较为准确;解析力方面,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解析较高,乐曲中一些细节都可以得到准确还原。
由于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灵敏度较高,所以IPC上的低噪可以很“清晰”的得到反应;下面,我们将进入耳放 阻线的测试环节,低噪情况将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抑制。
森海塞尔IE8测试曲目方面,除了森海塞尔联合ABC唱片出品的《专业耳机测试碟》外,还包括了周杰伦的《我很忙》、老鹰乐队的《The Very Best of the Eagles》、张学友的《雪狼湖》、王力宏的《改变自己》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测试曲目均由正版CD转制为WAVE格式,然后通过iTunes导入iPod classic播放器。
除此之外,我们还加入了耳放加阻线的测试环节;耳放选用C&C XO 小型随身耳放,LO线为音乐丝带 百威镀金接口,而阻抗线则选用了备受好评张扬女娲线,双声道75欧姆加阻;以上配置可以模拟绝大多数捆绑族的使用习惯,并且素质方面也丝毫不差,完全可以发挥出森海塞尔IE8入耳式耳塞的潜力。
在进行加阻耳放驱动的评测环节中,原先选用的是100元一条的张扬普通75欧姆阻抗线,虽然整体听感不俗,但高频的毛糙却都反映在IE8里,直接的听感就是齿音加重、高频刺耳;不得已,我们更换了300元一条的备...
在进行加阻耳放驱动的评测环节中,原先选用的是100元一条的张扬普通75欧姆阻抗线,虽然整体听感不俗,但高频的毛糙却都反映在IE8里,直接的听感就是齿音加重、高频刺耳;不得已,我们更换了300元一条的备...
个人觉得一般化,IE8的性价比不如EX700,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个耳机保护盒(内含吸湿盐垫)、1 套耳垫 (S/M/L)、1个声音调谐和清洁工具、1线夹。
1、换能原理: 动圈
2、被动噪声阻抑:最高可达 26 dB (95%)
3、为专业监听使用而优化,也是 MP3, iPod, iPhone, DVD/CD 机和手机的理想搭档 (3.5mm 立体声插头)
4、独特的自定义低频响应调整功能
5、卓越的环境噪声阻抑效果
6、强力钕磁石的动圈驱动单元能带来超群的声音精确度和清晰度
7、IE 8使用户能够根据各自的偏好对低频的响应做出精确的微调。可更换的Kevlar保护的耳机线确保了最大程度的灵活和耐用;备有不同的不同的线缆长度和配置。
森海塞尔IE8
机式类型:耳塞佩戴方式:入耳式
喇叭直径: 插头为3.5 mm 拐角
导线长度:1.2 m,对称等长线(耳机到分叉: 0.4m;分叉到插头: 0.8m;
外形设计:光滑的人体工学设计和不同尺码的耳套 (S/M/L)确保佩戴舒适而且稳固以及极佳的噪声阻抑效果
坚固耐用的耳机外壳和Kevlar凯夫拉纤维保护的耳机线
森海塞尔的小型动圈单体一直很有造诣,这从话筒上就可以看出一点端倪,IE8仅仅9mm的单元直径,所达到的高度实在令人讶异 (千元以上的动圈耳塞,EX700 16mm;CM7 16mm;ATRIO 10mm;Ear Monitors 13mm)。从IE系列看来,SENNHEISER也确实有从FUTURESONICS获取些什么。 IE8所专长的,是古典乐的表现,尤其是较大编制的协奏曲和交响乐,它的声底扎实,声音有一种流动性,显得鲜活和流畅。弦乐略微使人不够过瘾,因它泛音丰富但略显暗淡。
论IE8就必须要提到HD650,从HD600到HD800,森海一直在尝试一些新的东西,HD650是个奇特的产物。许多鉴赏者和前端设备设计者拿着650的目标就是把它推成600,这可以从侧面说明HD650如何令人愕然。 650的风格是一种尝试,一种模拟音乐厅现场的尝试,IE8则试图在随身领域做达到650同样的目的。量大的低频,厚重的风格,黯淡的小提琴,注重整体的乐感表现,声部级的定位风格,等等等等。这样的风格很容易让听惯了动铁型低频(高速度,低残响,强凝聚)的朋友非常不习惯,甚至觉得轰头。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聆听各种桌面系统和音箱经验的朋友可能更加容易接受IE8。 低频的质量判断起来并不难,高频的质量有时却很难界定。我们最常见到的一种说法是:高音“高”的就是高频表现好,问题是,如何的高频算是“高”的?量大?延展性强?泛音细节丰富?在这一块,我们有着相当大的认识误区。 IE8的高频量不大,显得偏暗,这是一种高频差的表现么?不是,IE8的高频泛音相当丰富,延展性不错,与整体衔接和谐。相比之下,Westone3的高频部分,虽然量有一定水平,但泛音就有点不足,显得有一点点硬。好的高频并非仅仅是大量的,刺激的。从乐器的音色到中高的衔接,都是需要考量的点——尤其是乐器的音色,我们知道10khz以上已经完全属于泛音范畴,这一频段的表现几乎全部通过乐器泛音和音色进行,真正好的高频,应当是泛音丰富的高频。在这一块上,IE8做得其实是不错的。 把IE8当作一条偏低频的流行塞是不恰当的,IE8虽然低频量不少,但并非一般流行音乐的良伴,因它的低频有模仿音乐厅混响的味道,层次感相当丰富,在回放配器水平和录制水平比较一般的音乐时容易给人信息量过少,不舒服的听感。而人声的暖色和厚度也让一些纤细甜美型的女声黯然神伤。它也不是只有低频,音乐表现的整体性相当强。对流行乐要求高而较少听乐器的,我建议考虑IE7、IE6之类,尤其IE7,窃以为与IE8并不存在档次的差别。
我听过的几条IE8,声音都有微小的差别,从20小时到2000小时 包括低频的量和发散,人声的远或近,能量感的涨落 存在各种无规律的不同 可以说它的稳定期很不稳定,可能这是研发者也没有想到的问题 我感觉要勉强划分一个稳定期的话,300小时以上基本就可以了,低频能收住,高频抬升,声音毛刺感也少了 由于没有跟踪任意一条IE8的煲机过程,我无法判断是不是品控存在瑕疵。 但是起码,生产方的纪律控制显然是很有问题的
在更换代工厂那阵子,我听过IE7和IE8的厂货 后来又听过四五条正式上市后出现的厂货 早期的那一批,声音非常有问题,极其浑浊和刺耳 后来的那一些,有好有坏,有的低频没有层次,声底奔着H260去,有的调音螺丝扭不动或者没什么效果。也听过一条和正品差不多的,我只能说是差不多。 对厂货我一直持否定态度,买厂货就是扔钱,偏偏不少新手认为自己很牛逼很有眼光,抱着残缺喊完美。对厂货工包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最常有的评价是“值这个价”,看到这个词我觉得挺好笑,如果说和正品一样,凭什么是仅仅“值这个价”?这只是一种心虚的自我安慰和暗示而已。 实在没钱,IE8的水货也就两千不到,买什么厂货?
IE8的个性是相当强烈的,辨识度很高,对于它的搭配确实有必要考虑。 首先它的敏感性并不非常高,一些普通的音源也不会难听。其次对于不搭配的音源,倒也不会太过分。 与B9、D9的搭配是我极其不推荐的,声底过润过厚,有违和感。相比之下,新SONY的淡雅风格倒是比较合拍。D50较干较刺的PO声音也能被IE8所修饰。比较特异的是,iAUDIO的部分机型搭配IE8能有效解决中频问题,不是那么难听。飞碟配合IE8也十分不错。 耳放和信号线的选择也应当以此为原则,尽量平和中正——窃以为IE8并不那么需要耳放来调色,它和PK1有不同之处。虽然阻抗和灵敏度的指标对于低推力前端比较恐怖,但实际上并不难出好声。包括Sennheiser的MX90、OMX90也是如此:几乎不存在恶声,只存在好声与更好声。这是相当少有的特征。
调高低频可以提高隔音性能,这和IE8的低频调节原理有关,IE8用一个调节阀变化前腔气孔的大小,控制低频能量的强弱——简单的说就是漏掉低频,越往大了调,气孔越小,低频越多。而也因为漏音少了,隔音程度会加强。IE8的导管并不太细,因此获得良好的舒适度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I 基于 LabVIEW 的振动信号测试系统设计 摘要:虚拟仪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同仪器技术深层次结合的全新概念仪器, 实质 是利用计算机的显示器的显示功能模拟传统仪器的控制面板, 以多种形式表达输 出测量结果,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件功能实现信号数据的运算、 分析和处理,完 成各种测试功能的一种计算机仪器系统。 本次设计利用了基于 LabVIEW 的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套振动测试系统, 下位机采用 AT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采样,并通过 RS-232串口与上位机通信实 现信号数据的传输,上位机软件开发基于 LabVIEW 平台。其具有信号采集,波 形显示,数据处理,数据保存,信号参数检测等功能, 具有操作简单,界面直观, 适用性强等特点。通过设计,能够对数据进行时域显示和频域分析处理。 关键词:虚拟仪器;振动测试; LabVIEW;单片机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
随电子产品信号完整性要求的增加,印制板特性阻抗控制精度要求增严。特性阻抗的高精度控制是产品设计、过程控制与测量技术三者的综合体现,但阻抗测试不准或判断失误将让前述二者前功尽弃。为了更深入的探讨特性阻抗的测试技术,本文在简述TDR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的基础上,详尽介绍了TDR测试曲线与设计资料间的密切关联和阻抗板件生产过程中的阻抗监测技术,并首次阐述了阻抗测试过程中的阻抗不匹配对阻抗测量结果的影响。
IE 8i 耳机 保存盒x1 × 1 标准耳垫x2(大/中/小) × 1 薄片型耳垫x2(大/中/小) × 1 泡沫耳垫x2(大/中/小) × 1 蘑菇型耳垫x2(大号和小号) × 1 线夹 耳部挂钩 × 1 清洁和调整工具 × 1 用户手册 干盐垫 × 1
耳机线:1.2m
外形设计:银色
产品重量:5g
特点:
带有强力钕磁体的动圈驱动单元,带来超群的声音精确度和清晰度
卓越的环境噪声阻抑效果,最高可达26dB
极为坚固耐用的外壳和可替换耳机线
独特的手动频率响应调节功能
光滑的人体工学设计
适合MP3、CD播放器、iPad、iPod、iPhone和手机使用
耳机内含: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入耳式IE80耳机
高级保护盒(内含吸湿盐垫)
耳道垫圈(大/中/小)耳挂
声音调谐和清洁工具
绕耳线夹
主要参数
产品类型:动圈耳机
佩戴方式:入耳式
功能用途:HiFi耳机
频响范围:10-20000Hz
产品阻抗:16欧姆
灵敏度:125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