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锚泊,是指船舶首尾各抛一锚的锚泊方法。其最大特点是:当风流方向变化较大时,不会使船发生回旋,故常用于有潮汐涨落、水域狭窄、缺乏回旋余地的河港水道。操纵时先顶流抛首锚,松链至计划长度的两倍处,再抛尾锚,并调整两锚链长度,使船舶处于适中的位置。
在水域中,根据水深、底质、避风等条件选定的,专供船舶抛锚停泊及供船队编组的地点。如:船泊在港口或锚泊地系泊装货和卸货。
锚具(船首两侧各有艏锚一具,另有备有锚、流锚及小型锚等);锚缆(系锚的粗绳或铁链);锚链孔(艏之两旁各有一小孔,以备起锚时将锚链由此孔收进,锚则紧贴于外之钢板上)。2100433B
框架梁首尾端支座是框架边柱,底筋、负筋锚固长都是≧0.4LaE+15d; 次梁、非框架梁首尾端支座是框架梁(或角柱),底筋锚固长≧12d, 负筋锚固长≧0.4La+15d。 ...
这是你操作的问题,想识别跨层构件,必须先定位CAD草图,否则就会出现你的情况。如果已经到你这个地步,处理方法:先定位CAD草图,然后切换到相关专业下,批量选择全部构件,执行移动命令,移动到相应位置即可...
跨净长知道不,就是梁从柱边算的长度,再加上梁钢筋在支座里的锚固值,锚固知道不?
文中设计的光学浮标采用了柱状浮体,提出了自由旋转的马鞍链结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光学浮标一是初稳性高度大,二是光学浮标重心位于浮心之下,浮标的摇摆角较小,抗倾斜及倾覆能力强。海上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风力7节、浪高3—4m以下的海况,浮标倾角≤5°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54%,浮标倾角≤10°的次数占总采样次数的83%,浮标性能较好地满足了水下光辐射测量的技术要求。为减小阴影效应带来的光辐射测量误差,文中采用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伸臂结构解决浮标体阴影的影响,当太阳天顶角为0°时,在近岸或者清洁水体中浮标体阴影引起的向上辐亮度测量误差分别不大于4%和1%;二是光纤光谱仪测量技术减少仪器自阴影的影响,设计的光谱辐照度和辐亮度光学探头直径均为0.042m,当水体光束衰减系数为0.12m-1,太阳天顶角为10°时,自阴影引起的向上辐亮度测量误差仅为1.5%。
SBF3-2型波浪浮标的横向锚泊系统由锚、锚链、尼龙绳和一个漂浮水面的浮筒组成,连接波浪浮标的系泊线始终处于横向水平状态。采用分段悬链线理论对系泊系统进行了静力分析,计算了锚泊线的受力情况和悬链线形状。该系泊系统适用于流速较大的海域,可提高浮标的随波性、抗倾覆能力以及波浪参数测量的准确度。
【出处】:宋·王观国《学林·古赋题》:“左思作《三都赋序》曰:‘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示例】:郭靖把十八掌一学全,~~,原先的十五掌威力更是大增。★金庸《射雕英雄传》2100433B
按锚泊线与船体接触点的数目来分类,则锚泊系统可分为单点锚泊系统、两点锚泊系统和多点锚泊系统。
单点锚泊(Single Point Mooring,SPM)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锚泊方式。实际中,船舶或海洋结构物能够围绕着单个轴自由转动,使得自身所受的风、浪、流阻力始终最小的锚泊系统均为单点锚泊系统。单点锚泊系统最早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由美国海军发明,为战舰的海上加油提供服务。当前装卸原油的终端设备上,主要使用悬链式单点锚泊系统来定位超大型油轮,作为缆式单点锚泊系统的代表产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单点锚泊又被称为“浮动的码头”,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作用下,浮筒始终供给水平回复力,确保浮体的稳定。当浮体受到外力而偏离期望位置时,锚链上的张力会随之增大,用以抵御外力来维持浮体稳定。由于浮体可于水平面内绕转台任意转动,则其对不同方向的环境外力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设计时可相应减小锚泊系统的尺寸。单点锚泊系统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特殊情况下能及时实施解脱,确保人身安全;缺点是其技术较为复杂且制造成本较高。
两点锚泊系统是船舶或浮体通过2个单锚腿浮筒来完成的艏艉锚泊。它最大的特点是能省去单点锚泊中的旋转接头,且整个系统可采用国内设计与施工的传统组件。缺点是船舶保持固定方向,不能转动,则船舶难以抵御较强力度的横向环境力,所以此系统只适用于自然条件温和或外载荷方向较单一的海洋工程。有的项目工程中可用两点锚泊系统增补和替换单点锚泊系统。
多点锚泊系统常用于定位要求高或者定位水域非常狭小的情况下。它的定位效果较好,但由于多点锚泊系统下的浮体不能随着环境力无约束地转动和移动,在强自然环境力作用下时,锚泊系统将承受较大的锚泊力。此外,根据力学原理,如果锚泊系统中各锚泊链间的夹角偏大,将会使得锚泊链张力较大。因此,锚泊力与浮体运动是多点锚泊系统研究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工程中,多点锚泊系统常应用于海况平稳的区域(如非洲西部),也常应用于环境力方向较单一的海域。
多点锚泊系统的类型有:多浮筒式锚泊,多应用于岸边船靠泊;扩展式锚泊,多用于移动式钻井装置的定位,其实现方式是向钻井装置的四周海域抛出多根锚泊线。铺管船等工程船舶在海上或江河中作业时也经常采用多点锚泊系统定位和移位 。
锚泊设备的布置主要是确定锚链筒、止链器、起锚机和锚链舱的位置,关键是锚链筒。
1)抛锚时,能依靠锚自身的重量,毫无阻碍地从锚链筒中抛出。
2)起锚时,在锚链的拉力作用下,锚干能被顺利地拉入锚链筒,而不受阻碍。
3)舷边链孔的位置应高出水面有充分的距离,否则引起水沫飞溅,而增加船舶阻力。
4)起锚时,即使船舶向另一舷倾斜5度左右,锚爪也不会卡住首柱或龙骨。
5)锚干被拉进锚链筒后,其锚爪应能紧贴船外板,锚头紧贴凸缘。
6)锚链筒应有充分长度,至少能容纳全部锚干,通常要求连锚链转环一起纳入。
可用甲板链孔的位置(B2,A2),及锚链筒的轴线的倾角(β,α)来决定。
β:在35°~45°之间,有球鼻首的大型船在40°~50°之间。
α:影响舷侧出口位置,通常在10°左右,有球鼻首的大型船在20°~25°之间。
锚链筒的布置,以上各参数的选择是否适当,将直接影响抛起锚性能之优劣。
有时专门制作实样大小的木制锚及锚链筒模型,验证抛起锚过程是否能顺利进行,锚爪与锚穴是否能完全贴合。
1、需考虑锚链筒、止链器及锚机的位置。
2、舱底尽量低,以利于船体的稳性。
3、锚链舱面积小,有利于锚链的自动盘存。
4、圆筒形舱更接近锚链的自然堆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