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上海矶崎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成立时间 | 2005年01月31日 |
---|---|---|---|
总部地点 |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外青松公路3560号1号楼2层C区2468室 |
上海志贺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服务还是很不错的,他是从事家庭装修,工装,店面装修,品牌展示等服务,他们公司是先设计,做出初步的设计图,先和客户看好改好方案,知道客户满意为止,才开始动工,总体来说是性价...
深圳吕元祥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深南东路4003号世界金融中心A座12层EF单元, 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建筑技术研究及有关技术咨询,包装设计,口碑不错。
简介:珠海华发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1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建筑工程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市政工程设计(以上凭资质证经营)等。法定代表人:王瑜成立时间:2004-11-15注册资本:6...
公司核心人员:总建筑师:王兴田主创人员:邱 伟 陈 莉 尹仲敏邬凯太 周旭宏 赵 辰杜富春
设计理念翰时(A&S)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医疗/实验室建筑设计、规划及咨询的公司。公司创立于美国亚特兰大,并于2002年在中国北京正式注册。公司的目标是把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介绍到中国,按照国际标准,为中国的业主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建筑设计,并致力于将医疗/实验室建筑的功能及文化内涵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建造出与众不同、符合国际标准的优质工程。设计实践翰时(A&S)国际的总裁王恺先生成功地为国内外30多个业主提供咨询服务,参与设计了50多个有关现代化医疗/实验室建筑的项目,并被中国卫生部聘为实验室设计专家,参加西部疾病控制建设设计评审和卫生部生物实验室标准培训工作。同
百殿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BDP)是欧洲综合性(建筑、室内、专业工程、规划等)设计机构,自1961在英国建立以来,BDP已经在英国、爱尔兰、荷兰、阿联酋、印度、中国等地区建立了工作室。
百殿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BDP)的业务范围包括: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结构水电暖专业工程设计、可持续发展、光学设计、声学设计。
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曾有一场名为“未建成”的建筑展登陆北京。展览罗列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所有经他设计,却终未建成的建筑项目的图纸与模型。
在那次展览当夜的庆祝酒会上,一个怀抱好意的上海房地产商向矶崎新举起酒杯,祝愿他“所有未建成的作品都能在上海实现”。然而,听闻此言的矶崎新脸上立即露出无奈的神色,在场的中国建筑师们也颇为尴尬。
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 矶崎新
铸就“未建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师从丹下健三的矶崎新从其前辈“新陈代谢派”手里,接过日本建筑批判的领导权。他的独立事业开始于1966年设计建造福冈相互银行大分县分行。很快,矶崎新成为日本一系列重要公共建筑首屈一指的设计师。但是,使他名声鹊起,广获国际赞誉的,并不全然因为这些由钢筋混凝土铸造而成的实体建筑。
早在60年代初,基于对日本当时土地紧缺、交通拥堵、资源缺少的社会现实深入了解,矶崎新推出了“空中城市”的设计方案,把东方特色的斗拱和西方的柱式体糅合在一起,大胆地将整个城市推向空中,充分体现一位心怀世界的建筑师对未来城市科技、文化等方面所做的大跨度探讨。电脑科技初露端倪的70年代,他又推出第二个十年构想:电脑城。以体积庞大的建筑模式呼应想象中的不断膨胀的电脑时代,率先向科技发言。
实际上,在矶崎新从业的40年里,几乎每十年都“与时俱进”地产生一个理论基础。虽然这些以大规模城市重塑为核心的设计方案并没有得到推行,但在任何一部建筑史上,它们都成为无法跨越的学术链条。作为世界级建筑大师,矶崎新扮演了这么一个“异数”:不因为某个作品,而以一系列“空想式”方案留名。
即使在他部分声名赫赫的“已建成”作品中,也充斥着“未建成”的因素。1968年,矶崎新的装置作品《电气迷宫》完成。这个表现广岛灾难的启示性作品,第一次把建筑和日本当代艺术(包括平面设计、摄影、室内设计)结合起来,曾带动包括三埔康平在内的日本一代大师。但是,当这一作品在第14届米兰三年会上展出时,矶崎新签名加入法国右翼分子,赞成捣毁自己的亲手力作。于是,在后来的数十年间,《电气迷宫》以悬而未决的“未建成”身份,作为一个“艺术事件”,对欧洲先锋派产生深远影响,促使福柯、德里达等后现代理论学家将探究的目光转向东方。
另一个“已建成”的“筑波中心”同样具有代表性。在建造这一作品时,矶崎新将其隐喻手法发挥到极致。使用碎石遍野的“废墟”体现建筑师想象中的“筑波中心”:断非屹立高耸的当代建筑,而是千万年后,当人类文明彻底消逝时的历史遗迹。在“已建成”中思考“未建成”——矶崎新便是在其作品多维的时间观照中,表达他跨时代的语言。
实际上,矶崎新一直认为,随着一个作品的建成,不仅它的缺陷昭然若揭,还会被融入城市,被蜂拥而上的媒体消解,然后被迅速淡忘。反而是没有建成的作品,有不断被挖掘、阐释的可能性。在矶崎新看来,它们意味着另一层次之上的“建立与存在”。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所说,能让城市寻访者们发现“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建成的建筑才是建筑史”。矶崎新如是说。
“未建成”的逆印证
上世纪80年代,矶崎新的建筑理念在中国业内得到传播,并造成持续影响。据建筑研究学者史建说:“在形式上,(他)把中国建筑师轰得够呛。”然而,当矶崎新以承接项目、举办展览、与中国建筑师对话等方式介入中国建筑业时,类似上文提及的房地产商语出无状的尴尬一幕轮番上演。
在“慕名而来”的甲方、部分“一味跟风”的中国建筑师和号称“熟知东方、中国文化”的矶崎新之间,存在着对中国尚未成型的建筑发展脉络的误读。
在接受《时代人物周报》专访时,矶崎新说,他在中国的工作“非常开心”,因为中国许多甲方(工程委托人)“idea非常柔软,不归结在同一逻辑之中”。在此之前,一位曾积极与矶崎新工作室联系,力邀他设计项目的房地产商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找矶崎新“完全因为他名气大,比‘土设计’叫得响……圈内人都这样做”。
显然,矶崎新,这个现年73岁,早已披上国际建筑大师华服的老人,并没有也不可能进入中国建筑业的现实语境中。展现在他面前的不是单体建筑、城市规划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而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建成”的广大实验场。
在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马国馨展开有关“城市规划”的对话时,矶崎新先重申了“城市是不可加以规划”的著名论调,然后转而提出,北京是“世界上惟一例外的城市。在其社会体制下,可以很容易地对城市进行控制。”
面对这一论断,包括马国馨在内的中国城市规划师都持相反观点。中国已经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城市规划在房地产商、商品经济等多重合力下,早已跨越了可以强力控制的轨迹。然而,对中国这一政治经济现状的了解,矶崎新显得迟缓且执拗。
在他众多的“中国”建树之间,对实地理解的空白裂痕越发明显。无怪乎一些建筑界人士认为,他在中国的“建成”正在多层次消解其理论的激进态势。
“未建成”流露的矶崎新对抗时代的悲壮感,和他在中国势如破竹的四处“建成”,成为矶崎新身上富有反讽意味的一对正反命题。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 矶崎新
建川博物馆聚落内,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设计的侵华日军罪行馆拟将于2015年9月3日正式开馆。今(19)日,矶崎新第6次来到安仁镇,为自己设计、正在布展的日军侵华罪行馆提出改进方案和陈列建议。“陈列上应该更加强化从民众的角度来反映战争,力求真实,认真的对待历史和中日关系。”为此他建议,南京大屠杀要讲够,重庆大轰炸也要讲够。
建议:从民众角度来反映战争
侵华日军罪行馆建筑面积约3500余平方米,宛若波浪的设计的顶部,让整个建筑沉稳大气。对于自己设计的建筑作品,84岁的矶崎新希望建成后,来参观博物馆的人,可以走进建筑慢慢感受。“我们尽量采用当地的砖和当地的材料,希望博物馆本身能和展品本身一样具有生命力。”
走进正在布置的展馆,矶崎新询问中日战争期间是否每一年较大的事件都有展陈?在得知馆内将以实物、图片、场景陈列日本从1931年到1945年十四年中侵略中国的罪行,用侵略者的侵略实物,证实其侵略罪行,从中反映中国军民自九一八到抗战胜利十四年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难、艰巨、艰苦后,他表示战争的悲惨在于对普通民众的牺牲上,“更加强化从民众角度来反映战争,力求真实。”
设计:为了认真的对待历史
作为享誉国际的日本建筑师,日本九州岛大分国家图书馆、西班牙巴塞罗那体育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安那州现代美术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我接受这个项目已经12年了,在进行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很不容易。”矶崎新说,不少人都问他为何愿意做这个设计,原因之一是这是一段无法回避的历史,只有认真的对待历史才可能避免战争。
在矶崎新看来,最终做这个馆,还是个人回归安宁,而不是政治或其它东西。通过建筑师身份来设计这个馆,反映出人的本性、展望和平,包括日本人向往平静的生活理念,希望大家最后走向幸福。
>>日本设计师矶崎新有关情况
矶崎新,1931年出生,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1963年,他创立了矶崎新设计室,自此成为几十年来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他作品众多,获奖无数。矶崎新在设计的色彩和风格等形式上相当大胆,其创造力和细节设计能力成为其独特的设计标志。日本九州岛大分国家图书馆、西班牙巴塞罗那体育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路易斯安那州现代美术馆等都是其代表作。矶崎新此行是第六次专门为日本侵华罪行馆而来,主要讨论展览陈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