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施耐德镜头 | 所属品牌 | 施耐德 |
---|
在发展初期,施奈德讲究的是有容乃大,内力雄厚,它在传统相机领域里以制造中大画幅座机和放大用的镜头出名,其生产的镜头堪称是座机中的镜中之王,其生产出来的镜头品质一点都不输与欧洲其他知名品牌。
至于和柯达公司的合作关系,可以追溯自1934年柯达单镜头反光相机Retina Type 117配施耐德Xenar3.5/50镜头开始。到1969年,柯达单反相机Retina S2加施耐德Reomar2.8/45镜头的经典组合出现,柯达公司大约有50款Retina机型使用施耐德镜头,至今仍是收藏家们的最爱。目前我们在柯达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可以看到Schneider-KREUZNACH的标志,而韩国的著名传统消费电子厂商三星也在其高端V系列产品中选择了施奈德镜头。它的特点主要是色彩艳丽,但不同与富士珑镜头的那种感觉,对于红色比较敏感。施耐德镜头的特点主要是色彩艳丽,比较耐用,号称座机中的镜皇.莱卡的镜头以高分辨力,大光圈时的优异表现闻名于世.与施奈德的镜头代工技术相比,不少人更青睐莱卡镜头细腻的影像表达及绚丽生动的色彩还原能力。
镜头定位:135mm全画幅镜头镜头用途:标准镜头镜头卡口:禄来VI接环 镜头结构:暂无数据最近对焦距离:0.8m对焦方式:暂无数据最大光圈:F2.8最小光圈:F22F2.8最小光圈F22焦距范围80m...
你好,施耐德镜头怎质量很好,性价比很高,施耐德有高端镜头,而且高端镜头价格不菲,只比原厂的便宜不了多少。否则也不会有第二尼康的美誉。价格的确相对要便宜一些 希望能帮助到您。
施耐德镜头质量好,F4恒定光圈标准变焦L镜头。使用了1片超级超低色散(超级UD)镜片和3片非球面镜片,能有效控制畸变和色差。内置影像稳定器,相当于提高三档快门速度。多层超级光谱镀膜以及优化的镜片排放位...
树脂镜头和玻璃镜头有什么区别?那个更好一些? 现代的变焦镜头为了消除色差,往往会采用非球面透镜。而用玻璃研磨非球面透镜的成 本是很高的。 采用树脂就简单了, 直接注射成型即可。 因此, 普通镜头中如果要用到非球面 透镜,一般就使用树脂代替玻璃。 从光学表现上说,两者的差别其实非常有限。但是长期使用之后,树脂镜片的老化程度 要比玻璃严重。但是这也不能说明树脂的镜头不好。 树脂材料分热塑性和热固性材料。 热固性材料具有加热后硬化的性质, 受热后不会变形, 现在大部分眼镜以这种材料为主, 比如 CR-39。CR-39 学名碳本酸丙烯乙酸或称烯丙基二甘醇酸脂, 是最早用于生产镜片的材 料。折射率接近普通玻璃镜片为 1.5,普通玻璃为 1.5~1.6。密度是玻璃的一半为 1.32,阿贝 数为 58~59(只有很少的色散) ,主要的缺点是耐磨性不及玻璃。但可以通过镀抗磨损膜来 处理。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折
施耐德叶片式快门镜头
叶片式快门镜头由德国施耐德的精度和专长设计使闪光同步速度高达前所未有的1/1600s和同时拥有世界级的画质。
飞思焦平面式数码镜头
飞思数码镜头是专为极致的画质而设计。其光学性能高,重量轻,几乎光圈,焦平面式快门高达1/4000s,使他们为伟大的图像的理想工具。
镜头主要分为变焦和定焦,还有增倍镜。
变焦镜头我们刚才已经试用了,就是焦距可变,也就是可以推拉的镜头。除此之外还有定焦镜头,就是焦距不能变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角。
在镜头外观上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定焦镜头只有对焦环(就是控制清晰度的,稍后介绍),而变焦镜头拥有两个环,一个对焦环(控制清晰度)和变焦环(控制视角,即推拉)。
定焦镜头因为其焦距固定,因此比较好分类:
广角镜头:一般低于35mm的镜头为广角镜头,低于28mm的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视角广,纵深感强,景物会有变形,比较适合拍摄较大场景的照片,如建筑、集会等。
中焦镜头:一般在36mm到134mm的镜头为中焦镜头。中焦镜头比较接近人正常的视角和透视感,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人像、风景、旅游纪念照等。
长焦镜头:一般高于135mm以上的镜头为长焦镜头,也被称为远摄镜头。其中,大于300mm以上的为超长焦镜头。长焦镜头视角小,透视感弱,景物变形小,适合拍摄无法接近的事物,如野生动物、舞台等,也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虚化背景的作用,拍摄人像。
变焦镜头因其焦段变化,不好一概而论。假设其焦段在广角、中焦、长焦的一段或者两段间变化,也可以称为广角变焦镜头、中长变焦镜头等。
可参见<非常摄影手记——2天玩转单反相机>(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
增倍镜是能够增大相机光学变焦倍数的镜头。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倍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4倍变为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但是会降低相对应的有效光圈,如2倍增倍镜就会降低相当于2级的有效光圈。但多数对应的镜头仍能完成自动对焦下的拍摄。
自1987年在天津成立第一家合资厂,施耐德电气在中国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30年的时间让施耐德电气深深扎根中国,并且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脉搏共同跳动。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起跑,加速和起飞的各个历史阶段,更是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为己任,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卓越贡献者。
1987年,施耐德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正式营业
1992年,施耐德集团全额收购法国梅兰日兰公司,并于次年调整在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中所持股份,以50.1% 实现绝对控股。
1995年,施耐德集团将原设香港的东北亚总部迁至北京 ,提升中国在亚洲市场的战略地位。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SECI)成立,在中国的第一轮大规模投资开始,同年成立了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SSIC)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SSPA),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SSLVTA),施耐德(广州)母线有限公司(SBG)。
1997年, 施耐德(北京)中压电器有限公司(SBMV)、施耐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SBLV)成立。
1998年,企业管理解决方案(SAP)在内部实施,施耐德电气(中国)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得到完善。
1999年,施耐德集团更名为施耐德电气集团施耐德集团以天津梅兰日兰有限公司销售队伍为基础统一中国的配电销售系统,由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领导。
2000年,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物流中心,集中配送各个投资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覆盖全国的高效物流网络得以建立。
2001年,施耐德电子元件(东莞)有限公司(SEDD)。
2002年,与台湾士林电机共同投资成立施耐德士林(苏州)变压器有限公司(SSTI),收购无锡普洛菲斯电子有限公司。施耐德(苏州)变频器有限公司(SSD)成立。
2003年,施耐德(上海)电器部件制造有限公司(SSAM)、施耐德(苏州)机柜系统有限公司(SSES)成立。
2004年,收购天津万高公司,成立施耐德万高(天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SWEEC);与日本富士电机合资成立施耐德富士断路器(大连)有限公司(SFBD)
2005年,独资成立艾佩斯(厦门)电力设施有限公司,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施耐德电气华电开关(厦门)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建立,中国成为继法国、美国之后施耐德全球重要研发基地。
2006年,与陕西宝光集团合资成立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SSBEA)
2007年,节能增效战略全面实施。与德力西集团合资成立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巩固中国低压电器市场的领导地位。原客户呼叫中心(2001 年成立) 更名为客户关爱中心,启用关爱热线。
2008年,参与北京奥运会建设,为47个奥运场馆及周边配套设施提供节能增效解决方案。
2009年,参与国庆六十周年庆典供电服务 ,为天安门及周边地区电力设施提供保障。
2010年,施耐德电气 亚太区总部迁至北京,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领导地位,是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战略的新里程碑。EcoStruxureTM能效管理系统在中国推出,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施耐德电气集团卡罗斯中心自动化工厂。
2011年,为深挖中国业务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以中国原创战略布局中国,并加速西部投资步伐,助力西部地区产业提质升级。
2012年,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正式运营,进一步推进中西部地区业务拓展。
2017年,以EcoStruxure™引领物联网时代,为楼宇、电力、工业和数据中心领域的用户提供规模化的,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推动从互联互通的产品到区域控制,再到应用、分析与服务各个层面的全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