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称 | 石雕 | 批准时间 | 2008年 |
---|---|---|---|
非遗级别 | 国家级 | 遗产编号 | Ⅶ-56 |
遗产类型 | 传统美术 | 申报地区 | 辽宁省抚顺市、浙江省临安市等 |
中国石雕、石刻与石制工艺品数量庞大,类别繁多。可按应用与制作方法不同大致分类。石雕、石刻制品按制作的工艺方法不同,一般分成圆雕、浮雕、沉雕、壁雕、镂空雕(透雕)、线雕、影雕、微雕和阴刻、阳刻等几大类别,各有特点、并独具风格。
按制作方法分类的石雕、石刻制品将在本章第四节"石雕刻与石刻工艺品的加工"中详细介绍。
石雕、石刻和石制工艺品应用十分广泛,一般多作为装饰艺术品,在我国用得最多的有如下几类:
工艺饰品石雕
在我国制作和使用这类石制工艺品已有数千年历史,至今仍是人们喜爱之物。主要是用各种玉石和彩色石材制作,它们包括各时代的各种玉器饰物,太湖石、雨花石和三峡石等各种观赏石,以及各种大理石和彩石制作的石雕、石刻花瓶等摆件。大约从春秋吴王阖闾时期就用太湖石装饰园林、公园、庭院,这些还是人们喜爱的观赏石。
石窟和摩崖石雕
石窟和摩崖石雕始于汉末、兴于魏、晋、南北朝,盛于隋、唐,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各时代。其发展与佛教文化关系密切,石刻人物造像主要取决于佛图。在各石窟中成千上万的石刻雕像,形态、服饰千姿百态,在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石窟中还有石雕的殿、塔、棱、阁、梁枋、斗拱、藻井等丰富多彩的建筑形象,反映了历代的建筑风貌。石窟摩崖石雕一般是在砂岩或石灰岩的岩壁上雕凿的。
陵园石雕
陵园石雕是中国石刻的一大种类,历史久远,规模宏大,以陵墓石像为主,还有石棺椁、画像石和墓葬祭器等类石刻。雕刻的各种文臣、武将、仕女、侍者等人物石像和石马、石象、石骆驼与各种石兽、石鸟、石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生机勃勃。这些石雕、石刻都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其以大理石雕居多。
如位于河北遵化县马兰峪的清东陵的裕陵石像生、南京明孝陵石像路。
宫殿和园林石雕
在历代皇家和皇亲国戚的宫殿、官府、宅院和园林中,石雕、石刻装饰随处可见,古建筑群十分庞大壮观,雕刻技艺精湛,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巨大宝库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其中,著名的这类石雕如唐代大明宫石刻,金代至清代的孔府石刻,明清的故宫、北海及园城、布达拉宫、沈阳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恭王府花园和圆明园石刻等。
在此类建筑石雕中以石柱、础栏雕刻居多,雕龙最具特色,如石刻盘龙柱、故宫石盘龙御道等,一般多以大理石雕凿建造。北京圆明园遗址上残存的大水法石雕、和仙人承露石雕。
寺庙神殿
经幢祭坛石雕这类石刻在中国分布得非常广泛,数量很多,历史久远,著名石雕、石刻艺术佳作不少。如唐代至五代时期崇圣寺大理石石刻,唐代实际寺汉白玉经幢和华清官内的老君殿汉白玉石刻造象,宋代晋祠石刻,金代至清代孔庙石刻,南宋时代苏州文庙石刻,元明时期广胜寺大理石雕刻,明代天坛石刻,清代雍和宫(皇家专用最大的喇嘛寺庙)石刻和武侯祠石刻,宋代至清代开元寺石刻和岱庙石刻以及佛山祖庙石刻等,这些石雕、石刻包括石柱、础、栏和神龛等石雕刻制品如四大金刚石雕制品。
石桥石雕
中国以石造桥的历史悠久,有许多是代表性的建桥史碑,在国际建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石桥建造中,应用石雕刻艺术进行装饰的方法很普遍,从古至今都有。如河南省临颖县小商桥,建于隋代(公元584)还略早于著名的河北赵州安济大石桥,虽经一千多年风风雨雨,但桥面的人与物雕工精巧别致,至今没有变形,保存完好。桥主孔中间石雕刻的吸水兽、桥墩最上层条石的力士雕、桥拱上雕刻的"飞马踏云"、桥主孔与腹孔之间连接处雕刻的龙头等实属国内罕见的石雕刻艺术精品。石桥石雕多以龙、狮、吸水兽和力士造型为主,常见于桥墩和桥栏,制作选材的石料有砂岩、大理石、花岗石等。
石阙和牌坊石雕
石阙和牌坊石雕的建造历史长、量大面广,有不少是珍贵的文物古迹。如汉代的阙很多,太室、少室、启母、冯焕、高颐、樊敏、沈府君、平阳府君等阙都很有名,石刻艺术精致,内容丰富。
石牌坊的数量更大、分布更广,石雕刻装饰艺术在全国到处可见。它们又可大致分为宫殿坊、官第坊、寺观坊、功德坊、陵园坊、园林坊、贞洁坊、忠孝坊和各种纪念坊等,制作石料以砂岩和大理石为主,其些是石雕艺术珍品和著名古建筑,如明代许国石坊和"治世玄岳"牌坊,孔陵与孔庙石牌坊,健为贞洁牌坊等,不胜枚举。如河北省遵化县马兰峪清东陵的牌坊石刻。
塔建筑石雕
中国历代修建的石塔甚多,其中运用石雕刻艺术装饰者常见,而在寺观内的塔中石雕刻内容多与各种宗教文化有关。如唐代至五代的大理三塔,唐代至金代建的云居寺塔和石经,宋代释伽文佛塔等,不逐一列举。
石书雕刻
碑的种类有纪念碑、记事碑、功德碑、寺庙碑、殿字碑、陵墓碑等多种。除极少数为无字碑外,一般都是文字碑。通常碑的碑体上刻以文字,有的伴刻纹饰。碑座、碑盖多雕刻纹饰、鸟兽、花草、吉祥物,帝王家的碑盖上还雕刻有龙凤等。制作碑的石料以大理石居多,砂岩、花岗石也常用。石碑有的个体巨大,有的成为群体碑林。石书则以石代纸、以镌刻代笔写,巧夺天工。石碑、石书雕刻名作甚多,如《西安碑林》包括从汉至清的历史碑碣3000多种,是全国最大石书藏馆,与正在兴建的开封《翰林碑林》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碑的海洋,集历代著名书法家之楷、行、草、篆、隶、魏体书法之大成。
除石碑书和山崖石刻等大型雕刻外,还有另外一些石书石刻,如帝王陵墓中的哀册和现代精刻小型石书等,如唐太子墓中发掘的100余件汉白玉哀册,现代成都用瓦板岩刻制的《三十六计》石书六本共26页1278字,用打眼线装订成册,每页厚2.2.6mm,可供翻阅。
石狮石刻
中国石兽雕刻中,石狮雕刻别具一格,制作量无计其数,装饰用途广泛,如皇宫、宅院、官衙、庙字陵墓和现代的大型商厦、宾馆、酒楼大门两侧的石狮雕刻和桥梁、碑、坊的石狮装饰雕刻等。石狮体态造型变化多姿多样,如站、蹲、卧等,千姿百态,且常有地域性差异。雕刻的石狮取材广泛,多用砂岩、大理石和花岗石雕成。 石画工艺品雕
石画与生活艺术用品石雕石刻种类很多,如石崖画、天然彩石画、镶嵌石壁画与石屏等石画雕刻;端翕欲、鲁、洮河、松花、天坛(或盘古)与贺兰等名砚石雕;镇纸、文具石雕;茶具、酒具、烟石具、灯具和桌、椅、凳茶几等日常生活用品工艺石雕等,其数量大、制作精;砚雕等独具风格,成为中华石文化的奇葩:镶嵌石壁画是当代石刻艺术新一绝。如新落成的中央电视塔一楼大厅的彩色石山水画雕刻,气势宏大,技艺令人惊叹。
纪念石雕
为美化城市,提高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纪念先烈和英豪等,我国修建了一些城市园林和纪念石雕。尤其是1978年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发展很快,大理石和花岗石雕刻空前盛行,其中有一批是不可多得的
珍品石雕,如前叙述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浮雕,毛主席纪念堂及成都人民南路的毛泽东主席汉白玉和蜀白玉雕像,天津南开大学的周恩来汉白玉雕像。
以上各类石雕刻艺术,往往在一座大的建筑中包罗有两种或几种,如寺庙石雕中常包含碑、坊、塔、狮等多种石刻,其相互衬托、装饰浑然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石雕群体艺术,其文化艺术综合价值极高 。
社会公众对他们就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西方石雕从业人员被称为石雕家,他们跟画家,美术家被看着是同在一个群体,而在中国石雕从业人员被称为工匠,他们社会地位低下,只被称为一般的普通从业人员,甚至是粗工。伴随着西方石雕的流入,这些石雕从业人员才被认同,石雕被列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石雕家的地位才被提升,才增加了社会公众对石雕家的认同。这是西方石雕与中国石雕有何区别的其中一个原因。
从实践层面来讲
在近代,尽管中国石雕工匠与西方石雕家在创作形式上极为相似,但是两者肩负的社会责任大相径庭。在中国,石雕人员仍然是传统分工中的一员,其主要职责是为寺庙建筑塑像、为建筑雕刻石头。一方面,他们没有独立创作的自由空间。
从表现对象、作品所处空间等方面来讲
他们的作品缺少介入社会现实的能力。而在西方,在"工作室"自由创作的石雕能借助作品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观察,作品力量丝毫不弱于同时代的画家。接受各方定件、从中获利的西方石雕,其作品则可以进入各种现代社会的公共空间,比如广场、街头、公园,其作品自然会引起公众关注。这也是西方石雕与中国石雕有何区别的另一个原因。
石雕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它的传统技艺始于汉,成熟于魏晋,在唐朝流行开来。
主要有园林雕塑、建筑雕塑、雕像、石雕工艺品几大类,产品有上百个品种:大理石壁炉架、人物雕塑、浮雕、抽象雕塑、喷泉、花盆、罗马柱、栏杆、凉亭、胸像、门套、石凳、浴盆、动物雕刻、墓碑、仿古雕塑等。石刻源远流长,它讲究造型逼真,手法圆润细腻,纹式流畅洒脱。雕刻产品主要以人物、动物、壁炉、花盆、栏板、喷泉、浮雕、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各种精品雕刻等等。既富古老艺术的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天惊"之盛誉。
石雕是集创意,设计,制作的各种艺术品。
简单的说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作品-艺术品。
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香炉、石五供等等。
天然石如今被人们利用广泛,以自然为美,用于学校门口,园林绿化带中,机关单位门口等等。
每个地方石雕工艺公司都不一样,还是去当地找个好的厂家把。
寿山石雕是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以产于福州北部山区北峰的寿山石为材料,通过特殊技艺制作出供人玩赏的小型雕刻。寿山石雕技艺主要流传在福州市晋安区鼓山、岳峰镇、象园、王庄街道和寿山乡。寿山石亦称塔石,其石质...
石雕主要分类
对于众多种类的石雕,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很难精确分类。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习惯,可将石雕制品按以下四种方法分类。
1、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
2、石窟和摩崖石雕。
3、陵园石雕。
4、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
5、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
6、石桥石雕。
7、石阙和牌坊石雕。
8、塔建筑石雕。
9、碑书石雕。
10、人物与动物石雕。
11、生活工艺用品石雕。
12、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
1、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
2、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机械化加工的石雕。
3、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
4、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
5、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
石雕雕刻设计手法多种多样,可以分为浮雕,圆雕,沉雕,影雕,镂雕,透雕。
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
2、圆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加工,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
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
4、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平板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
5、镂雕。镂雕是一种雕塑形式,也称镂空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掏空,把能表现物像的部分留下来。镂雕是圆雕中发展出来的技法,它是表现物像立体空间层次的寿山石雕刻技法。是从传统中国石雕工艺中发展而来的。古代石匠常常雕刻口含石滚珠的龙。龙珠剥离于原石材,比龙口要大,在龙嘴中滚动而不滑出。这种在龙钮石章中活动的"珠"就是最简单的镂空雕。
6、透雕。在浮雕作品中,保留凸出的物像部分,而将背面部分进行局部镂空,就称为透雕。透雕与镂雕、链雕的异同表现为,三者都有穿透性,但透雕的背面多以插屏的形式来表现,有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之分。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则将正、背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不管单面透雕还是双面透雕,都与镂雕、链雕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镂雕和链雕都是360度的全方面雕刻,而不是正面或正反两面。因此,镂雕和链雕属于圆雕技法,而透雕则是浮雕技法的延伸。
此外,古往今来的石雕艺匠还创作了一些圆、浮、沉各种手法兼具的雕件。这类雕件都表现出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
尽管石雕制品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相同,一般分:石料选择、模型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种:
1、"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
2、"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
3、"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
4、"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
我国相继开发出了许多新型多功能的石雕加工机械,对推动我国石雕业的发展,改变传统手工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尚无统一的石雕产品国家标准,建议完整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和推动雕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在石块上雕刻各种图案和形象的艺术,通常也指用石块雕刻成的雕塑工艺品。中国石雕按石料分有青石雕刻、大理石雕刻、汉白玉雕刻、滑石雕刻、墨晶石雕刻、彩石雕刻、卵石雕刻等。福建惠安的青石雕刻以建筑装饰和石狮而闻名,其中石狮口中含有滚动自如的石珠,享誉东南亚。云南的大理石雕刻以点苍山的大理石为原料,其花纹犹如着色山水,或危峰断壑,或飞瀑随云,镶嵌家具别具一格。河北曲阳、北京房山等地的汉白玉雕刻,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宫廷建筑装饰,如华表、石狮、栏杆等;现代则用于公共和纪念建筑的装饰,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辽宁海城、山东莱州的滑石雕刻以小巧可爱的小动物为传统品种。湖南洞口、湖北利川的墨晶石雕刻,石质漆黑而光亮。彩石雕刻以浙江青田、福州寿山、湖南浏阳为主要产地。卵石雕刻主要产于兰州、沈阳等地。石雕技法有阴刻(刻划轮廓)、影雕、浮雕、圆雕(不附任何背景的完全立体雕法)、镂雕(又称透雕)等。影雕是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的独特技法,系用大小不同的钢钻在青石上凿錾,凭借钻点的大小、深浅和疏密来表现山水、鸟兽、人物、花卉等形象。
石雕产地分布
湖南浏阳
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古代浏阳地属荆州,因县城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东汉建安14年(公元209年),即为东吴将领周瑜"俸邑"之一。由此可知浏阳建县至今已1790年。而且浏阳是著名的"将军之乡"与闻名的"花炮之乡"。流行的方言有浏阳话、长沙话、客家话。
2.7亿年前的浅海因地质剧烈运动,部分海底淤泥、海洋生物深入地壳深处,经数亿年高温和高压凝聚演变成生物化石,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然彩色菊花石矿。上世纪末,这一宝贵资源在湖南浏阳河畔被发现和开发应用,它石材颜色丰富,石质坚韧细腻,且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锶、硒等微量元素,更突出了菊花石的珍奇。
福建惠安
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装饰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雕艺企业。
浙江温岭
温岭是中国四大石雕之乡之一,石雕的文化和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起步于宋代,至明代嘉靖年间,石雕工艺已盛极一时。台州民间曾流传"黄岩蜜橘雁荡松,太平石工天台钟"的民谣。温岭市有40余家石雕企业,从业的石雕艺人近2000人,其中高龙石雕艺人占80%。石雕行业的兴起,已成为温岭市经济发展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为了共同创建石雕市场,保持行业的长盛不衰,温岭市高龙乡政府在浦三村专门划出30亩土地,集中全乡30余家石雕企业建立高龙石雕园区。政府负责通水、电、路等园区配套设施,制订出优惠政策,实行税收、用电等方面的倾斜,从而使石雕产业成为该乡的支柱产业,占工业产值的一半多。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温岭人不断提高石雕工艺的科技含量,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的石雕工艺,开始采用电脑刻字设计和人工雕刻相结合的新方法,生产一些品位高、深受人们喜爱的石雕工艺品。
浙江青田
青田是著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重点侨乡,也是名人之乡,文化之都。青田生态环境优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共赏青田石雕文化。
山东嘉祥
嘉祥石刻技艺精湛,风格奇异,是历代官府向朝廷进贡之精品。这些石刻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汉白玉等名石珍玉,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规格不一,品种繁多,主要以雕刻龙亭龙柱、琼楼玉阁、飞禽走兽、人物花草及仿古器皿为擅长,有圆雕、线雕、浮雕、平雕四类,既有古老艺术魅力,又有典雅明快的现代艺术风格,在海内外享有"巧夺天工"、"石破惊天"之盛誉。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河北曲阳
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石材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曲阳县雕刻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民哲介绍说,在西汉时期曲阳石雕已初具规模;唐代,曲阳成为北方汉白玉雕像发源地和雕造中心;到元代曲阳石雕达到鼎盛。从云冈石窟、乐山大佛、敦煌石窟、五台山佛像、阿房宫、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到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处处都留下了曲阳人的雕刻艺术。
台湾埔里
台湾南投埔里镇位于台湾岛中部,石雕、水质、醇酒,美女是埔里镇著名的四最,台湾十大雅石之首的铁丸石石雕就产在风景秀丽的埔里,而埔里德绍兴酒闻名全球,也是拜优良水质之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小镇物产丰饶,人人富足。受埔里纯美恬静生活的吸引,愈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这里落地生根,造就了当地浓厚的人文气质,各种手工艺百花齐放,尤以石雕最盛,铁丸石石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
上好的铁丸石形成于4000米或更深的海底,其密度、光泽度、含铁量均属最佳。因其形成条件的特殊性,此类优质铁丸石石材尤其珍贵,占台湾铁丸石石材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铁丸石石雕,就是精选上好的铁丸石石材精雕而成,其石质可谓根正苗红。
铁丸石其形成的年代大约在二百万年到二千多万年之前,非常稀贵。又因其石心为黑灰色,石皮色沉若铁,故名"铁丸石"。铁丸石较一般石材之密度高且质地,石质超细,温润有加,有如古代美女西施般的天生丽质,贵气盈盈,又称为"西施石"。
埔里铁丸石石雕坚持禅静、素雅和灵动的艺术特质,在保持天籁之美的同时,因材施艺,为家居装饰、个人收藏、礼品馈赠等提供卓尔不群的石雕艺术品。石雕产品共有两大系列,分别是"一角禅"和"真情石意"两大系列,产品集观赏性与馈赠于一身,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与风格,为中国传统工艺礼品行业注入一缕清新。
大石窝石雕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储有极为丰富的石材资源,品质优良,品种甚多。石材的开发最早可追溯至战国燕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色泽洁润易于雕琢的汉白玉为建筑石材中的国宝,北京故宫等宫廷建筑及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所用的石料多采自大石窝。改革开放后,大石窝镇的汉白玉雕刻和石材加工有了长足发展,石雕工艺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因石刻文化滋养,大石窝即博得"石雕艺术之乡"、"书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其中石窝雕刻世家刘氏家族石雕纂刻深受好评。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将此地列为国家石雕产业特色小城镇。
惠安石雕
在明代的时候,惠安很多人考上进士,有很多的牌坊还有很多的墓区石雕产品。崇武古城就是在明初的时候建成的,遗物分别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等,这些都象征着当时较高的石雕的工艺水平。不过那时明代的崇武古城被毁了,石城就是在清代的时候重修的。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这一时期,是惠安石雕发展史上的承上启下的时期,也是石雕工人开始走出惠安向外发展的时期。除本省各地外,还通过华侨和商人向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发展。从甲午战争后,台湾岛内大兴建筑之风。吸收了不少惠安工匠到台湾参加石雕加工生产,并有不少人在台安居。张悃部下,带来的石雕技艺,成为闽台关系的重要媒介。解放以后,惠安石雕工艺获得了新的发展。上世纪60年代的集美鳌园建设,北京人民大会堂建设,80年代毛主席纪念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湄洲岛妈祖雕像、厦门郑成功雕像都大量地倾注了惠安石雕艺人的心血。
自从79年经济开放以来,尤其第一届雕刻艺术节后,惠安石雕注入明显得现代艺术元素,和雕刻艺术相融,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新的标准、新的创意、新的视点。惠安石雕艺术成为了全县经济的增长点,就2003年而言,县雕刻直接加间接价值就是100亿元,出口汇创60亿,最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刻之乡"。
霍去病墓是西汉武帝时期大型陵墓雕塑,在我国雕塑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历史价值。由材质的力量探讨事物本质的内涵与事物外在的表现力,人在处理材料和表达主题时的角力,思考雕塑中在集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联系。石头,在雕塑材料中归属于硬质材料,相比柔软的泥土,它更适合表现内敛的力量的主题。霍去病墓的石雕群是用秦岭山区硬度很高的花岗岩石雕成。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主要成分有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
位于厦门市同安城东里许的梅山麓中的梅山寺石质山门,总高度23米,宽23.6米,全部由花岗岩雕刻而成,四柱三门结构,山门总石方用量达680多立方米,居我国现有石质山门中石方用量之首。山门雕刻工艺高超,其复杂程度和难度全国罕见。斗拱采用的是整块石材,构件与构件之间运用了槽形接合方式,中间不留任何缝隙,异常牢固。雕工仿宋代雕刻风格,体现佛教故事和传统故事主题。整座山门造型独特,两侧护卫
建筑石雕按石料分有青石雕刻、大理石雕刻、汉白玉雕刻、滑石雕刻、墨晶石雕刻、彩石雕刻、卵石雕刻等。福建惠安的青石雕刻以建筑装饰和石狮而闻名,其中石狮口中含有滚动自如的石珠,享誉东南亚。云南的大理石雕刻以点苍山的大理石为原料,其花纹犹如着色山水,或危峰断壑,或飞瀑随云,镶嵌家具别具一格。河北曲阳、北京房山等地的汉白玉雕刻,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宫廷建筑装饰,如华表、石狮、栏杆等;现代则用于公共和纪念建筑的装饰,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辽宁海城、山东莱州的滑石雕刻以小巧可爱的小动物为传统品种。湖南洞口、湖北利川的墨晶石雕刻,石质漆黑而光亮。彩石雕刻以浙江青田、福州寿山、湖南浏阳为主要产地。卵石雕刻主要产于兰州、沈阳等地。石雕技法有阴刻(刻划轮廓)、影雕、浮雕、圆雕(不附任何背景的完全立体雕法)、镂雕(又称透雕)等。影雕是福建惠安青石雕刻的独特技法,系用大小不同的钢钻在青石上凿錾,凭借钻点的大小、深浅和疏密来表现山水、鸟兽、人物、花卉等形象。
潮汕处于粤东的沿海地带,气温湿热,海风的侵袭使得木结构建筑易受腐蚀损坏。为了防潮,防雨,防白蚁侵蚀,潮汕传统建筑在台基,柱础,柱子,梁架以及门厅的构架方面多用石结构,并以丰富多彩的建筑石雕进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潮汕建筑石雕艺术。 。
莒南石雕石刻产业已形成工艺石雕、建筑石雕、制砚、园林石雕四大类,5000多个品种,年创产值4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莒南石雕产业之所以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关键在于在注重吸收国内外石雕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坚持自主创新。县里从北京故宫、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聘请著名专家、教授来莒南讲课,设计产品,并对石雕艺术骨干进行培训。他们还走出国门,到意大利罗马、法国罗浮宫等世界著名艺术殿堂观摩,拜师求艺,学习世界尖端雕刻艺术,把欧美艺术风格同中国石雕艺术相融和,设计,创新具有自主设计技术和自有知识产权的石雕工艺品种。在全县从事石雕产业的3万多人中,王家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美术家”称号,他制作的“八仙过海”石雕巨砚被专家尊为珍品。在注重产品创新的同时,县里还注重在创新经营理念,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过去,石雕产品销售基本走的是委托代理的路子,主要市场集中在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现如今,一大批石雕生产经营者主动走出去,同国际石雕经营客商进行直接贸易。在山东三磊石材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经理陈祥菊用熟练的英语同外商洽谈生意,来自意大利、法国的客商面对精明强干的陈祥菊,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莒南的石雕艺术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三磊公司学习借鉴欧洲石雕传统技术,结合中国实际,创出了独具风格的石雕产品,产品80%出口欧美市场,有些品种在意大利还垄断了市场价格。2004年全县已有13家石雕企业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作为该县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特色的支柱产业,石雕产品已成为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去年,该县石雕产品实现出口创汇额2100万美元;今年上半年,石雕石刻又实现自营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