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 登记机关 | 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成立时间 | 1991年09月05日 | 发照时间 | 1991年09月05日 |
简介:吉林省禹建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01月23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大坝等。法定代表人:滕建伟成立时间:2013-01-23注册资本:4000万工商注册号:220102000062993企业类...
简介:无锡惠洛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6月0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水利工程施工,排水、防洪、供水工程施工等。法定代表人:周建国成立时间:2012-06-08注册资本:10000万工商注册号:3...
简介:曲靖市朗益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3月26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水利工程施工,水利工程咨询等。法定代表人:毛家正成立时间:2014-03-26注册资本:300万工商注册号:53030010...
<正>北京夏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延庆县水利工程公司,始建于1982年, 2001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金2008.4万元,总资产5400余万元,具备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贰级、市政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现拥有各种机械设备183台件,人均装备率
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以建设监理为主,并从事造价、招标代理等多项技术咨询的甲级监理公司。公司以\"以诚取信,以优取胜.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质量方针.突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持
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始建于 2003 年 5 月,是从事防雷设备检测的公益性科学技术单位,隶属于上海市气象局,业务上受中国气象局和上海市气象局的指导。上海市防雷中心(上海市避雷装置检测站)是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的法人单位。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主要承担低压配电系统电涌保护器( SPD )、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 SPD )等防雷设备和 SPD 用元器件的检测 ,为政府和社会的防雷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监督、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
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拥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测试中心于 2005 年顺利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L )评审,2007 年通过CNAS 监督评审。2006 年中心先后顺利通过了德国TüV 莱茵公司及美国 ETL 爱迪生实验室的认可,协助其在国内开展欧洲标准 EN61643 和美国国家标准 ANSI/UL1449 认证工作的电涌检测实验室。 2007 年 6 月测试中心正式成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QC )签约实验室。 2007 年底,测试中心签约全球第二大认证公司 Intertek ,与其合作开展电涌保护器( SPD )的 IECEE CB 认证工作。同时上海防雷产品测试中心于 2005 年、 2007 年先后两次通过了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评审,确认了本中心具备向社会提供电涌保护器( SPD )及其元器件 5 个检测标准项目的资格。2008年6月测试中心成为了德国TüV南德意志集团的签约检测机构。8月测试中心又通过了IECEE的Associated CBTL评审,为亚太区的客户提供电涌保护器(SPD)的CB认证提供了进一步的便利条件。
大辽河口海防堤
大辽河口海防堤由营口市水利局等单位承建,2007年开工,全长11.3公里,总投资1.4亿元。工程包括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海防堤和大辽河口海防堤西炮台段,是城市防洪规划的一部分,海防堤东侧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炮台及西炮台原生态湿地公园。工程设计海防堤防顶宽12米,其中机动车道宽8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米,以及10米宽的绿化带。为使堤防外观形象与西炮台公园的规划协调一致,迎水面的护坡采用整齐、美观的混凝土水工护土砖。堤外拦海造地68万平方米,新建5万平方米观海广场,探入渤海湾中,沿堤引路,北接高新区,直抵大辽河南岸,依连滨海路,南达沿海产业基地;东经青花大街、金牛山大街、渤海大街贯通于港城之中。这段海防堤不仅保护城市、永远角湿地不受海潮侵袭,还成为市民休闲看海的好去处。自此,临海之城营口开埠以来城内不能近观海潮、俯听涛声的历史结束。
万绿环绕,莫干苍翠美好;千顷碧波,渚湖百鸟翱翔——这里就是浙江德清,湖光山色中的美丽新城,宜居宜业的创新沃土。
德清的美丽宜居,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功不可没;德清的绿色发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功不可没。
德清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规划县,从2008年实施至今,已走过近10年风雨历程,全县人民众志成城,让物种丰富的乔灌草染绿德清山山水水,让多姿多彩的鲜花树木扮靓德清城市乡村,让种类繁多的经济林果富饶德清城乡居民……海防林建设作为德清境内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为德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海防林建设
建设覆盖全域沿海防护林
沿海防护林体系肩负提高生态承载能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改善沿海人居环境、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构筑国防绿色屏障六大绿色使命。
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处北纬30°261′-30°421′,东经119°451′-120°211′之间,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7月-9月常有台风过境,容易酿成灾害。自2008年至今有28次台风对浙江省产生了影响,其中超强台风就有10次,特别是2015年“灿鸿”“莲花”双双来袭,德清农林牧渔受灾面积达2510亩,在矿企业停工39家,倒塌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445万元。
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德清必须开展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作为万里海岸线“绿色长城”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德清必须建设好域内的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是德清生态安全、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义务植树
2008年,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在德清正式启动。为了高质量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德清从3个方面加强了工程保障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海防林建设对城市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全县一项重点生态工程,加强领导、层层落实,确保海防林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同时,强化宣传海防林在沿岸保护、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城市等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为海防林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加强重点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村镇小型生态公园、旅游景观线、居民周边绿化环境改善等有机结合,严格按照各个岸段对防护林建设范围的要求,根据现状及景观建设目标进行更新改造建设。同时,做好自然生态岸线资源的恢复与保护,如各地名木古树、湿地、运河岸段的保护与建设。
美丽新城
三是提出五项基本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海防林绿地与城市总体绿地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以整体优化为原则,使海防林景观与城市其他景观要素相互连通,和谐共存,融洽交流,构成连续的城市景观整体。
保护优先原则。尽量保留现有长势较好的片林及植物群落生长较好的自然植被系统,结合域内省道海防林、湿地海防林自然生态系统等的防护作用,通过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提高防护林总体景观度。
景观多样性原则。从立体空间突出景观多样性的特点。植物的配置在垂直方向考虑到空间的层次性,以乔木、小乔木、灌木为主,结合地被、草皮,形成立体绿化景观,提高美化效果,在水平方向上植物配置则考虑了景观廊道、板块、节点等的多样变化性。
植物适应性与多样性原则。海防林景观规划严格遵循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植物多样性原则,依据现有的地形、气候等,尽量选用乡土物种,以保护和利用当地物种的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原则。景观生态规划的持续性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于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海防林的建设,必须做好海防林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促进海防林的健康有序发展。
城市绿化
从2008年到2016年,德清每年对各个乡镇提出海防林建设任务,通过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方式,至今已经建成海防林112619.6亩,完成率为102.2%。
2011年-2014年,德清海防林建设已初具规模。2015年至2017年,德清根据《德清县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实施方案(2015-2017)》要求,加快项目建设,完成珍贵彩色森林1.5万亩。项目的圆满完成也标志着德清的景观海防林迈出成功的一步。2016年,浙江省开展“浙江省新植1亿株珍贵树种五年行动”,德清县共新种植银杏、黄山栾树、无患子等珍贵树木和彩色树种21.4万余株。广大市民植树造林蔚然成风,全县上下形成见缝插绿、植树造绿的热潮。德清,已经成为一座掩映在花草树木中的美丽之城。
成就宜居宜业美丽新德清
沿海防护林体系是主要由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等三类防护林组成的“防护林综合体”,包括农田林网、城乡绿化和荒山绿化等。为了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种功能,德清在树种选择上,特别下了一番功夫。他们将生态功能与美化功能相结合,将保护效应与景观效果相结合,提出树种选择三原则——
适地适树原则。所选的海防林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必须要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
抗逆性原则。所选的海防林树种必须具有以下抗耐性:耐土壤贫薄性、抗风性、耐夏季高温性、适应梅雨时节等。
观赏性原则。所选的海防林树种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以突出城市景观特征,能够将城市独有的气质通过该树种表现出来,如海南的椰树、武汉的樱花树、黄山的松树等。
吴越山水
随着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德清的海防林工程体系多种功能日益突显,还与其他林业重点工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大力推动了德清的现代林业发展。
一是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近年来,德清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决策部署,协同推进“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十二五”期间,全县共投入绿化建设资金1.3亿元,带动部门、乡镇和工商资本投入绿化资金7.9亿元。去年,德清县正式向国家林业局提出《德清县人民政府关于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请示》。目前,《德清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毕。
二是林业经济示范点工程。2017年初,国家林业局同意浙江省列为全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试验区。德清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是浙江的先行试点区,规划面积约165平方公里,涉及莫干山、武康、阜溪等3个镇(街道)的15个村。示范区试点,将通过集聚林业生产要素、创新林业体制机制等方式,实现三产高度融合、林业改革创新高度集成、“两美浙江”高度展示的样板区。
河岸绿化
三是珍贵彩色森林示范县建设。德清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彩化美化建设工程,通过“人人植树 绿满水乡”绿化专项行动,全县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森林呈现彩化美化。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象亮丽、可憩可游”的要求,通过新建、提升、延伸等途径,推进水乡古镇和环莫干山异国风情景观线等10条美丽乡村景观线建设,实现全域美化。
四是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精神,德清被列为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县,确定莫干山镇庙前村为先行试点, 通过试点为创新全县土地流转方式、保障农民利益,进行探索和积累经验。在完善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明确农户林地承包权基础上,以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进行林地股份制改革探索,增强了林地流转活力。
梧桐大道
贡献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
海防林工程建设在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增加了木材储备和非木质林产品产量;二是不仅改善了当地生态状况,而且美化了生产、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直接带动了当地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德清的林业工作围绕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目标,贯彻落实“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决策部署,突出“绿化造林、园区建设、资源保护、林权改革、基层服务、队伍建设”等6个工作重点,加快“森林德清”建设,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发展,在全域打造海防林,取得了明显成效,林业综合体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产业效益节节攀升,森林休闲养生项目呈井喷式发展。
茶园晨曲
德清有林业用地66.5万亩。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8.5%,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8个镇(街道)。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802万立方米,年森林采伐量约1万立方米。竹林35.3万亩,其中毛竹林19.5万亩,年产毛竹600余万株;杂竹5.7万亩,年产杂竹9000余吨,早园竹10.1万亩、年产早园笋8万吨左右。全县共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29.4万亩,其中重点生态公益林12.5万亩。
近年来,德清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强县、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竹乡、中国早园笋之乡、浙江省林业产值百亿强县、省级森林城市、省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省“1818”平原绿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山区景色
德清有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两家——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升华云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德清成功树立三九坞“洋家乐”为典型的乡村森林休闲新模式,打造了一批全国首屈一指的精品森林休闲项目;2016年,全县旅游人数达1630万人次,总收入达178亿元,森林湿地旅游超300万人次,收入达40亿元。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50亿元。
2016年4月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德清主持召开全省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德清平原绿化工作获得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原副省长黄旭明因此作出批示:“德清县坚持全域绿化,美丽富民,堪称实践‘两山’理论的模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2017年10月18日
微信ID:lvseshi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