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上海钢铁工业志 | 第一篇 | 高炉炼铁 |
---|---|---|---|
第二篇 | 平炉炼钢 | 第三篇 | 转炉炼钢 |
出版社 | 机械出版社 |
概述
上海 的高炉炼铁始于陆伯鸿创建的和兴化铁厂。该厂于民国7年(1918年)进1座10吨炼铁炉(小高炉),民国9年又向德国订购1座25吨炼铁炉,投产后的第一年炼铁千余吨。至抗日战争胜利时止,累计炼铁5万吨左右。后因长期停产不用,设备被拆除。日本侵华期间,日商村川善美于民国32年3月在上海浦东歇浦路8号,建中华制铁株式会社浦东炼铁工场,1座20吨熔铁炉累计炼铁5000余吨。抗战胜利后,炼铁炉即被拆除,使上海的炼铁生产重新成为一个空白。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由于没有炼铁高炉,1957年前,炼钢所需生铁靠全国老钢铁基地调拨支援。
进入“二五”时期,为求上海钢铁工业的全面发展,并减轻东北和华北地区供上海炼钢生铁的压力,在国家冶金工业部和上海市的统筹规划下,从1958年开始,国家投资2360万元,在上海第一钢铁厂建设一个拥有2座255立方米高炉、年产25万吨生铁的高炉车间。2座高炉分别于1959年3月和9月建成投产,当年即产铁10.94万吨。投产时,劳动条件相当艰苦。铁矿石由国家统一调拨,来自苏、浙、皖、鲁等华东地区的二三十处矿点,来料杂、品位低、成分复杂、硫、磷等有害杂质含量高。由于资金不足,未配备烧结机,冶炼时全用生矿,因此铁矿石与矿粉、大块与小块混杂一起,破碎、筛分、运输全靠人工进行。车间的2000多名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是来自于各行各业缺乏专业技能,生产难度很大,但由于领导干部带头劳动,每天上班在16小时以上,劳动强度很高,但广大工人精神振奋,虽苦犹荣。1959~1961年间,由于装备简陋,技术不熟练,虽然炼铁38.25万吨,不合格产品却有14.95万吨。
1962年后,上钢一厂高炉生产用部分土烧结熟矿和海南岛矿石(含铁量52%~55%)。矿石的破碎、筛分,从手工操作转变为机械加工,并不断完善,使料场中破碎、筛分、运输连成点和线;矿石的堆放,通过平铺切取而达到中和混匀的目的。
上钢一厂高炉车间的技术人员,通过大胆实践,学习国内的先进技术,并与工人相结合,在高炉冶炼工艺方面有很多创新之举。原以传统使用的石灰石作为熔剂,用量大(每吨铁用550公斤左右),渣量大,焦耗高(每吨铁800公斤左右),从1964年起,车间技术人员通过不断摸索,改进操作,用石灰代替石灰石作为熔剂,获得很好的效果,熔剂的用量由每炼吨铁初用300公斤左右,降为100多公斤,焦比降至500多公斤,渣量大大减少。1965年首次突破年产25万吨的设计能力。70年代中期,采用喷煤粉工艺,从年均每炼吨铁用几公斤煤粉开始,增至50~60公斤、直至上百公斤,收到了增产节焦的效果。经技术人员的长期摸索,在高炉冶炼中,对不同矿点的进口矿石与国产矿石,有选择地搭配使用(海南岛矿石与柯桥漓渚矿石、进口的澳大利亚矿石与国产的海南岛矿石等),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这些新工艺的采用,以及对高炉装备的不断改进完善,促进了炼铁生产的发展,使2座255立方米高炉成为全国冶金工业同类型高炉中的红旗炉。
改革开放后,为了减少二次化铁炼钢,节约能源,减少金属材料消耗,改善环境,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在上钢一厂新建1座750立方米高炉。1987年5月21日破土动工。经过近4年努力,1991年3月750立方米高炉建成投产。这座高炉的风机、开口机、计算机等一些关键设备,分别从联邦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引进,总投资2.93亿元,年设计能力为54万吨,建成投产的当年,使炼铁分厂的产量增至64万吨。1992和1993年又分别增到78万吨和85万吨。经比较,上钢一厂用自炼生铁炼钢比外购生铁炼钢的吨钢成本降低160多元。750立方米高炉投入生产后,每年可为上钢一厂增加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
为解决梅山公司新建炼钢厂投产后,无法继续向上钢供应生铁的矛盾,并尽快淘汰二次化铁的落后工艺,1993年上海市计委批复同意上钢一厂扩建一座2500立方米高炉。该项目于1995年12月26日动工兴建,工程总投资34.54亿元(其中烧结工程投资5.6亿元),年设计能力175万吨。该项目采用的装备和新技术主要有:小粒度烧结矿和小块焦回收技术;串罐无料钟装料设备并设有炉顶布料模型;单烧高炉煤气的四座新型内燃式热风炉;浓相输送的喷煤装置;新型冷却壁和冷却板结合的炉体冷却结构和炉体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100%水渣制备能力的转鼓滚筒过滤装置;先进、可靠、功能完善的电气仪表自动控制一体化系统等。该项目于1999年10月8日点火投产。2100433B
序言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第四篇电炉转钢
第五篇开坯
第六篇线材
第七篇热轧型钢
第八篇冷加工型材
第九篇钢板
第十篇无缝钢管
第十一篇接缝钢管
第十二篇钢带
第十三篇钢丝和钢丝制品
第十四篇特钢生产
第十五篇铁合金
第十六篇碳素材料
第十七篇耐火材料
第十八篇轧辊生产
第十九篇管理
第二十篇科技
第二十一篇环境保护
第二十二篇教育
第二十三篇生活福利 人物
附录 专记
图表
上海钢铁工业志编纂审定人员名录
编后记
版权页
在日前由上海钢之家网站主办的“钢铁产业发展战略暨2005年下半年钢材市场研讨会”上,参与起草《钢铁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新政》)的中国冶金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李新创作了题为《钢铁工业发展方向》专题报告...
钢铁基地是指具有全国或大区范围的大规模钢铁生产地,或者一个特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或者若干个钢铁企业并存的所在地(如鞍山,攀枝花)。作为钢铁基地,应具有供应可靠的矿石基地与煤炭(特别是炼焦煤)基地,其产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五届领导会长:张广宁党委书记兼秘书长:刘振江常务副会长:朱继民副会长:靳伟、于勇、李晓波、徐乐江、沈彬、高海建、曹慧泉、任浩、周秉利、张晓芳、李涛、吕春风、何文波、国文清、徐思伟、才...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钢铁工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重视节能技术改造的动态和经验,说明上海钢铁工业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加速改革开放的需要,应尽快实施的节能为中心的三改一加强,以便在提高钢铁工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据此对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289 - 第一节 钢铁工业生产概述 一.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现状 钢铁工业是采、选、冶及金属加工的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在我国现代化经济 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提供钢铁等黑色金属材料。 我国钢铁工业 经过了建国后 5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到 1998 年底,我国钢铁工业重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钢 1.34 亿吨,生铁 1.2 亿吨、成材 1.38 亿吨。当年 实际产钢 1.145 亿吨、生铁 1.185 亿吨、钢材 1.074亿吨。预计 2003年我国钢铁需求将突破 2 亿吨 大关。达到 2.15 亿吨,比 2002 年增长 10.3%。据此, 2003 年我国钢产量将比 2002 年增加 19.4%, 达到 2.15 亿吨。 二.钢铁工业产业特点 钢铁工业是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开发的主要
介绍:本志记叙了上海水利事业发展过程和治水业绩,包括滩涂开发,江河治理,农田水利等。
概述
上海在北宋年间,已有商肆及专收酒税的上海务。此时上海已形成聚落,后逐渐发展成为海运贸易港口集镇,宋咸淳三年(1267年)前后设上海镇,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设上海县,成为海滨名邑,居住用房和商业用房日渐增多,鳞次栉比,日趋繁荣。城内外许多老宅基翻建成私家宅第,有陆家宅、翁家厍、王家宅、东西凌家宅等。古代上海民居多为我国江南传统建筑式样,有粉墙黛瓦的楼房、素朴的平房,也有贫民搭建的茅屋和草棚。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外国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上海土地章程》,划出外滩附近的洋泾浜(今延安东路)以北至李家宅(今北京东路),黄浦江至界路(今河南中路)的830亩土地为英人居留区域界址,并建造了许多西式房屋自住,华洋分居的状况由此形成。清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农民起义,清军在镇压小刀会的过程中,焚毁了老城厢的大量房屋,加之外地的地主、富豪纷纷逃亡租界,租界内人口剧增,住房严重紧缺。外国商人趁机建造多幢简陋木板房屋出租牟利,这是上海最早出现的欧洲联列式里弄住宅。后因此类简陋木板房极易引起火灾,被租界当局取缔。此时,砖木结构、立帖式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应运而生,其总体布局为联列式住宅的形式,而单体平面及结构则脱胎于中国江南传统住宅的式样。随着租界不断扩展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民国8年(1919年)后,为适应居民中大家庭的解体和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需求,开始出现一种改良式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以及一批广式里弄住宅。此外,部分中外工厂主还利用工厂附近的廉价土地,建造了为数极少的工房(后称“旧工房”),租赁给本厂职员、工人及家属居住。
20年代初,上海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较大发展,社会贫富之间的差距扩大,为适应富裕阶层的需求,在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基础上,演变出一种新式里弄住宅。这种住宅以砖木结构替代立帖结构,并注意环境幽静和卫生设备齐全。民国26年(1937年)前后,又出现花园里弄住宅。由于花园里弄用地面积大,投资也大,遂又转向兴建集居型公寓里弄住宅,其层数一般为二至四层。这类花园里弄住宅和公寓里弄住宅数量较小,居住对象多为中上层资产阶级和高级知识分子。
20年代后,随着欧美建筑式样不断翻新,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以及工程技术的进步,西方各国不同风格的独院式花园住宅引入租界。中国富有阶层也随之仿效建造。30年代后,上海地价暴涨,房地产商为追求高额利润,纷纷投资房地产业,沿南京路、淮海路等交通干道自东向西延伸,建造花园住宅和高层公寓。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棚户、简屋的急剧发展。由于战乱和灾荒,外地大量贫困农民来上海谋生,因无力租赁房屋,便在路旁、河畔、车站、码头附近,以及工厂周围的空地上,搭建棚户、简屋栖身。民国14年(1925年)以后,租界当局和上海市政府还常常以整顿棚户区为由,多次加以取缔,遭到棚户居民的强烈反抗和斗争。民国17年(1928年),上海市政府为安抚民心,在全家庵(今临平北路)、斜土路和交通路建造平民住所,计房屋614间。其后又在大木桥路、其美路(今四平路)、普善路和中山路(今中山北路)建造平民村,计住房千余间。然而棚户简屋与日俱增的势头继续不减。据1949年统计,在当时市区82.4平方公里范围内,住宅面积为2359.4万平方米,全市人均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在各类住宅中,公寓101.4万平方米,占4.29%;花园住宅223.7万平方米,占9.48%;新式里弄469.0万平方米,占19.88%;旧式里弄1242.5万平方米,占52.66%;简屋、棚户322.8万平方米,占13.68%。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明、清时期的古老住宅,仅在南市区尚存的百年以上宅第就达5.3万平方米。2100433B
上海志辰实业有限公司(Shanghai Zhichen Industrial CO.,Ltd )坐落于风景秀丽,经济贸易高度发达的中国钢铁集散地-----上海宝山区.是一家集钢铁贸易、生产、加工、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销贸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