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社区规划师 [1] | 作 者 | 刘佳燕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 | 9787112252695 |
刘佳燕,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曾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阿姆斯特丹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学者。兼任《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责任编辑、编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社区建设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治理专业委员会和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大数据分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美好社区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乡社会规划研究、社区规划与住房研究、可持续城市更新、公共空间规划研究等。
目 录
序一/李强
序二/尹稚
开篇 :基层治理视角下的社区规划师制度/刘佳燕
北京 :蓝图之下,泥土之上,民心之间——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探索与实践/刘佳燕 冯斐菲
上海:细微之处见真章——杨浦区社区规划师助力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实践/成元一
上海:嘉定区基于社区治理的“社区共营”制度设计与实践路径/徐晓菁
武汉:组织模式视角下的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索/郭炎 张露予 李志刚
成都:首创新体系,构建新格局,塑造新面貌——成华区社区规划师助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中共成华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
深圳:“小美赛”——探索城市更新的一种非正规方式/刘磊
桃园:参与式社区规划师的制度建构与实践经验/王本壮 江淑绮
香港:社区规划制度化的机遇与挑战/伍美琴
日本:社区规划工作机制的四种类型/飨庭伸 金静(译)2100433B
本书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在社区规划师制度建设和实践探索方面的代表性成果,对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深圳,以及日本、台湾、香港等城市和地区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介绍,撰写者全部为相关政府部门一线工作者或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知名学者,属于国内首*对社区规划师这一跨学科、多部门协作的制度创新成果的系统介绍。
78万㎡的国际化大社区项目总建78万平米,是杏林湾唯一一个复合型大盘项目,整个项目站在国际视野,以城市运营的思路,规划了国际住区、别墅区、风情商业街、人居艺术馆、运动会所等,未来还会有科技馆、小学、幼...
应该这样,还可以增设社区老年保健医院。
三年之内应该没戏,今年只是拆迁大。小泥沟头 ,张家坟和王家洼子,原定听说是六个村,但现在听说是四个村,具体在没听说,像西安子那一带只能等4月份以后张家楼和大珠山合并后,成立新的工委后看古镇口的发展了。...
文章编号 :1009- 6825(2013)16- 0011- 02 可 持 续发 展 的 低 碳 生 态 社 区 规 划 研 究 收稿日期 :2013- 03-24 作者简介 :王华治 (1977- ),男,工程师 王 华 治 (荣成市规划管理处 ,山东 荣成 264300) 摘 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从低碳生态社区的内涵和特征出发 ,从理论依据和规划实践两方面来探讨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建 设的实现路径 ,并在此基础上对低碳生态社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从而阐释了建设低碳生态社区的必要性与其对构建和 谐人居环境的重大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低碳生态社区 ,可持续发展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社区是人们生活居住的主要场所 ,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细 胞。在加剧的城市化进程中 ,随着地球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 ,如 何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与家园 ,
小孟镇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小孟镇,按照“经济主导工业化,农业生产产业 化,各项要素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 实施的原则,高度重视,做好结合文章,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逐步把小孟建成规划布局合理, 配套设施完善, 服务功能提升, 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小城镇。近日,小孟镇政协委员活动组 组织 7 名政协委员听取镇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实地考察镇驻 地、史王、张王居民楼建设工地,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小孟镇位于兖州市西北部。 全镇东西长 13公里,南北宽 9 公里,总面积 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6万亩。辖 4个管区, 42 个行政村,总人口 3.9 万人。目前,镇驻地、史王、张王、 太平,三点一心正在建设中,史王村一期工程建设已经完工。 二、做法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去年,我们聘请了省建筑 大学规划设计院为我镇进行了高标准规划,目前,规划工
近日,山东省潍坊市规划局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尝试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启动了“规划师进社区”活动。
该局采取规划系统职工自愿报名和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两种方式,选聘了61名具有较强业务素质、熟悉上级政策、热爱公益事业、热心社区规划工作的社区规划师,经专门培训后深入到社区开展工作,搭建了群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新平台。
社区规划师制度规定,每名社区规划师负责联系1~2个社区,定期深入社区走访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每季度至少到社区开展一次主题活动。要求社区规划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和业务专长,创新工作模式,积极宣传城乡规划政策,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疑惑,求实求精描绘群众愿景,当好政府与社区居民沟通的纽带和桥梁,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水平。
为深入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全面提升规划工作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制定了《社区规划师工作机制(试行)》,旨在通过开展社区规划师工作,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服务,有效提升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水平,为中山建设幸福和美村居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工作机制的要求,通过与村委协商,我局坦洲分局安排了裕洲村作为社区规划师工作开展的试点,并建立定期驻村联系制度。坦洲分局工作人员于2015年6月9日到裕洲村委驻点,与该村建管员组成裕洲规划小组,通过跟班学习、共同学习的方式加强基层干部对规划国土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学习,同时为了便于工作开展,规划小组一起开展下村走访调研、跟踪解决反映的问题和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等工作,形成“1+1”的工作模式。
景观规划师的工作侧重于景观设计的整体性和合理性,注重园林建设的生态效果,景观规划师从事景观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包括社区和城镇的建筑景观环境的设计、科研和教学的专业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