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闵行发电厂 | 成立时间 | 2001年09月13日 |
---|---|---|---|
总部地点 | 上海市闵行区丽江路2号 |
接触器的
文山州供电局与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有什么关系。。。文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好不好呢
一所大学开招聘会时,你看一看。 想想办法找到一个电工大学的学生,要求他们每年都去医院。
华能集团是华能国际的大股东,华能国际是华能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另外华能集团还有另一个下属上市公司就是内蒙华电。其实就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
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1、总则 1.1 为了进一步规范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上海电气”或“公 司”)担保业务操作流程,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国证监会《关于规范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 、《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 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 、《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 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所称担保业务主要包括: 1.2.1 上海电气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子公司(以下简称 “下 属公司”)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按规定并办理了相关批准手续后为其他单位提 供债务担保,承担被担保单位到期不能偿还债务的连带偿付责任, 其方式包括保 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 1.2.2 上海电气及下属公司在银行办
说到“电”,许多人便会不寒而栗。它虽能带来光明,但在人们心目中,电是性命攸关的事。而电力检修就更是在钢丝上行走的行当,容不得半点差错。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分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是在“钢丝”上行走,但却保持了安全生产860天无事故的骄人业绩。这一常人难以想象的
记者|项冯莲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梅花、玉兰花、油菜花、紫藤花……相继开放,又到了一年中踏青赏花的季节。各类花卉竞相绽放,准备开始新一轮的争奇斗妍。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春天,我们要去哪里赏花?又能看到哪些品种的花卉呢?闵闵都帮你整理好啦,这份特制的赏花指南保你尽览闵行春色!
花卉名片:梅花
最佳赏花期:三月
推荐地:莘庄公园(莘浜路421号)和莘庄梅园(莘庄立交与S4沪金高速交汇处南200米路东)
莘
庄的梅花素来远近闻名。在莘庄公园和莘庄梅园里,梅花正开得烂漫。两所公园都种植了30多个品种的梅花,其中如双碧垂枝梅、素白台阁、粉红朱砂、金钱绿萼等都是梅中珍品。闵闵之前有介绍过哦,想了解的筒子们看过来!
花卉名片:白玉兰
最佳赏花期:三月
推荐地:闵行文化公园(吴中路2019号)
作
为上海的“市花”,玉兰花在申城的街头随处可见。如果你想在闵行家门口观赏到盛开的玉兰,那就一定要到闵行文化公园走走。在这里,你将看到1000多棵玉兰,品种有白玉兰、广玉兰、红运玉兰、黄玉兰等,广泛分布在园内道路、广场周边等。
花卉名片:洋水仙
最佳赏花期:三月中旬旬至四月上旬
推荐地:闵行体育公园(新镇路456号)
洋
水仙是闵行体育公园今年新栽种的花卉品种,属石蒜科水仙属球根类植物。园内共有两处洋水仙集中观赏点,一处位于公园千米花道儿童乐园旁,而另一处则位于多肉植物馆旁。和大家所熟知的漳州水仙不同,洋水仙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据体育公园负责人介绍,这批洋水仙于去年冬天种下,现在的洋水仙已经进入花期。
花卉名片:风信子
最佳赏花期:三月中旬到三月下旬
推荐地:闵行体育公园(新镇路456号)
与
洋水仙结伴盛开的还有风信子。在一片金黄的洋水仙旁,风信子也已悄然绽放。风信子体势粗壮,花朵较大,寓为“燃生命之火,享丰富人生”。
花卉名片:油菜花
最佳赏花期:3月底至5月
推荐地:闵行文化公园(吴中路2019号)、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500号)
每
年到三、四月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大片的黄色印入眼帘,这便是油菜花。在文化公园和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里,我们将会看到大片的油菜花迎着微风轻轻摇摆,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
花卉名片:樱花
最佳赏花期:4月1日——5月1日
推荐地:闵行体育公园(新镇路456号)、黎安公园(秀文路118号)、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东川路800号)
樱
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樱花作为春天重要的观花树种,也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在公园、学校等地,随着樱花在春日里怒放,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这般唯美的灿烂风光恰是八方游客探春游玩的佳选,也是亲朋爱侣拍照取景的好去处!
花卉名片:紫藤花
最佳赏花期:4月
推荐地:古藤园( 临沧路148号)
紫
藤盛放时,正是四月芳菲。这时候循着花香,来到位于江川路街道临沧路的古藤园,你将发现,这里有最值得一看的紫藤美景。园内一棵有470多年历史的古紫藤,堪称沪上紫藤之最,系明嘉靖年间乡贤、诗人董宜阳手植。紫藤高3.7米,围1.5米,覆盖面东西24米,南北14米,枝蔓横斜,虽经百年风雨,仍然生机蓬勃,因此被称为“镇园之宝”。紫色的花束随风飘扬,美丽身姿焕发青春活力。
看完闵闵为大家准备的赏花指南,你们是否已经心痒难耐了呢?那就赶紧选个好日子,用相机定格这番姹紫嫣红、百花争妍的花海。同时也欢迎大家在后台和闵闵分享你们欣赏到的春日美景~
闵行塑胶跑道场地
闵行塑胶跑道场地:同时场地易于清洁和,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美观、鲜艳、平坦,使运动员具有舒适感,振奋精神,竞技水平。由于聚氨酯塑胶场地具有良好的运动使用特性,受到体育界、教育界人士及广大群众的推崇,已广泛应用于举办国内体育比赛、学校操场及全民健身场地。
闵行塑胶跑道场地预制式塑胶跑道适用于大动场及赛事运动场。
混合式塑胶跑道主要适用于各类跑道、运动场半圆区、辅助区、全民健身场所、室内体育馆训练场地、游乐园道路铺设场,赛事运动场等。塑胶跑道具有的耐磨性,产品一改过去用EPDM(或PU)颗粒做为防滑面层的工艺,达到了不掉粒效果,了运动场地使用高,使用强度大的特点。
闵行塑胶跑道场地主营产品幼儿园塑胶系列包含:
幼儿园塑胶跑道、幼儿园塑胶地坪、幼儿园塑胶场地、幼儿园塑胶地板、幼儿园epdm塑胶场地、幼儿园epdm塑胶地板、幼儿园epdm塑胶地垫、幼儿园epdm塑胶跑道、幼儿园场地、幼儿园地板、幼儿园地垫、幼儿园拼装地板、幼儿园塑胶地垫、幼儿园塑胶地面、幼儿园橡胶地板、幼儿园橡胶地垫。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科学咨询小组主席闵庆文先生
本文整理自2016清华同衡第四届学术周“遗产与城乡”专场。
闵庆文先生的发言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当前的机遇及如何保护等问题展开,提出了如何在现代的语境下考虑农业文化遗产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共同促进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回顾
尽管从农业历史和农业考古角度开展农业遗产的研究已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上升到活态的遗产角度(也就是目前所说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则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我们所说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02年开始倡导保护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或简称“世界农业遗产”)和农业部于2012年开始发掘和认定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或简称“中国农业遗产”)。但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起步很晚,但目前发展势头很好。
FAO发起GIAHS保护的目的,是为了让一些经济落后、文化丰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物资源又比较丰富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实现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确定了6个国家的5种传统农业系统作为第一批保护试点。
从2009年到2014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支持下,粮农组织和首批试点国家一起进行了GIAHS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经过5年多的努力,总体上了实现了项目设定的目标。主要表现在:去年6月份粮农组织大会上正式把GIAHS列入常规工作;全世界已有36个项目得到了认定,分布在15个国家,而且还有一些国家已经完成或正在准备申报材料;今年粮农组织正式成立了科学咨询小组(SAG)。
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加FAO的GIAHS保护工作的国家之一。在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努力下,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于200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批、中国第一个GIAHS保护试点;到目前为止,已有11个项目列入GIAHS名录,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水平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62个项目得到了认定,分布在25个省(市、自治区);我们发起,并得到了日本、韩国专家的响应,2013年成立了“东亚地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会(ERAHS)”,2014年开始,每年组织一次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农业部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为我国开展GIAHS、China-NIAHS发掘、认定、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科技支持;农业部与FAO合作,2014、2015年先后举办了两期“GIAHS高级别培训班”,30多个国家的60多位农业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中国农学会成立了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每年组织一次学术交流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方面,中国在引导世界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谈的农业文化遗产,指的是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并传承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生产、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农业生产系统。显然,生产功能是一个重要方面,这可能也是和其他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区别所在。FAO提出的GIAHS的基本标准包括5个方面:一是食物与生计安全;二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三是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四是农业文化;五是农业景观。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良好机遇
从国际层面上讲,FAO已经将GIAHS工作列为常规工作,组建了新的科学咨询小组和秘书处,有了常规预算;FAO先后在亚太、拉美与加勒比海等地召开区域性的GIAHS会议,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并积极申请;在2014年召开的APEC农业部长会议等重要国际活动所发布的公报或宣言中,明确提出GIAHS保护问题;日本、韩国、突尼斯、智利等国家开展了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从国内层面上看,去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保持传统乡村风貌,传承农耕文化,加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业品牌,提升增值空间。”
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
12月31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足见党和政府对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重视,也说明这项工作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
特别是,去年8月份农业部颁布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规范性文件。
如何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多种特点,具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一般特征,同时又有其特殊性。作为一种传统农业生产系统,既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知识与技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而成为需要保护的“活态的文化遗产”,也因其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等原因而常被人们误解为需要改造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一般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相比,保护的难度更大,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也更为突出,品种资源、耕作技术、乡村文化、生态景观等均成为“矛盾的焦点”。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根据我们过去10多年的工作,我们提出了要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以农业功能拓展、“三产”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业促进机制;三是建立包括政府、科技、企业、社区、社会“五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
最后要强调的是,“让农民愿意经营农业,并通过多种经营活动而有更快发展;让传统农业得以传承,并通过传承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