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创办时间 | 2012年10月 |
---|---|---|---|
办学性质 | 二级学院 | 主管部门 | 上海电力大学 |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300多项,其中含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中欧能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5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上海市级精品课程7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4项(含一等奖3项),上海市优秀教材奖5项。
2021年7月,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委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1年成为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年获批上海市应用型本科建设专业。
重大电气现在综合排名是第五,仅次于清华、西交、华科和浙大(今年新来了一个加拿大工程院全职院士李文沅,搞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重大相对于其他电气工程强校还是很容易考的。初始电路只要认真复习130+没问...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位于武汉大学工学部,在工学部主教(俗称变形金刚楼)的旁边。如果从校内走:可以在武大正门(珞珈山站)进去约50米的马路右手边坐到工学部的车(还有一趟到文理学部的车,不要坐错),让司机...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4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60%以上,具有正高职称者7人,副高职称者8人,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8名,省“333工程”培养人选5名,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
学院有教职工12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5人, 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上海市人才1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在校本科生1600余人,研究生500余人。
学院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型)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学院目前在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9个二级学科)和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可以独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
电气工程学科是学校唯一被纳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学科。学院拥有“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安全与节能”、“智能电网技术与工程”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并拥有学校唯一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拥有省部级研发平台“电站自动化技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力能源转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院下设电气工程与电工电子两个实验中心,以及新能源与智能供用电技术、电气科学技术研究院。
电气工程学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前身为建校之初的电力科,后发展为电力工程系,为顺应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布局调整需要,于2012年10月成立电气工程学院。学院缘电而生,倚电而立,随电而进,是学校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电力特色最鲜明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4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专业 2002 级电力电子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审表 题目性质 与上届题目比较 序
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学院)由原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发展而来。始建于1920年,是中国创建最早的电机系之一 。
浙江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重点大学。2100433B
电气工程学院是创建于1960年隶属燕山大学以传授自动化、仪器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仪表等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机构。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创建于1960年,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电力拖动及工业自动化”专业,是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最早的三个专业之一。学院现有6个系,1个电子实验中心,5个行政机构,分别为:自动化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仪表系、电力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生物医学工程系 、电子实验中心、学院办公室、教务科、科研与研究生科、学生科、学院团委。在历届领导的带领下,电气工程学院形成了踏实进取的学术氛围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斐然 。
学院现有建筑面积15556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10242平方米,教职工241人(教师175人),其中教授68人(含博士生导师3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德国洪堡学者3人),副教授59人,讲师48人,高级实验师17人。在校生3962人,其中:博士91人、硕士1033人、本科生2838人。2100433B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由原郑州工业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和原郑州大学机电工程系合并组建而成,已有60年的办学历史。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4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此外还有2个工程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6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4个河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际交流合作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研究中心。
目前学院有河南省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输配电装备与电气绝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智能电力装备与系统控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科研实验平台及河南省电工电子实验示范教学中心。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子课题、863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0余项。